- +1
从陌生到留恋……这4名“新诸暨人”的故事让人动容
诸暨有35万外来建设者,他们在诸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近期,市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局特组织流动人口宣讲团,新诸暨人以亲身经历,讲述切身感受,表达对第二故乡的归属感。
梁美玲:从眼泪到爱恋
“心若没有栖息地,到哪里都是流浪”……这句话,在几年以前,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里。
2007年,在广西南宁大学毕业后,我很顺利地进入杭州一家外资企业工作。2010年,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我放弃了原本认为满足的日子,来到诸暨加入朋友的创业团队。一年以后,当老板提出给我工资从原来1500元提到5000元的时候,受到了他妈妈的强烈反对,原话是“一个外地佬给她这么高的工资干嘛,外面随便两三千的大学生有的是。”
“外地佬”三个字深深刺痛了我,我开始敏感于自己外地人的身份,常听见不好的事物都与“外地佬”挂钩,偷窃、打架、抢劫……似乎一切扰乱公共秩序,造成治安不稳定的事情都是“外地佬”干的。那是多么深的“排外”,我不知道为什么,我不理解,也很难受。
经过自己的努力,慢慢地,老板的爸妈对我有了很大的认可,对我百般照顾,后来,我在这里结婚、生子,他们成了我在诸暨的娘家人。如今,我在大唐创业,买了房子,慢慢地,也有了自己的圈子,也慢慢地,这里成了我真正的家。
2018年3月,大唐派出所成立了“外来建设者党支部”。“外来建设者”这个称谓,比“外地佬”强多了,代表着人们的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流动人员已经成为这个城市建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我也感受到了大唐对流动人口的重视,在服务流动人口、实现流动人口社会融合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
在外来建设者党支部,流动人口中的党员以“归队、聚心、亮身份”的方式,在组织上“安家”,增强大家的归属感和责任感,以亲情、乡情、友情为纽带,协助落实“外来党员联系外来人口”制度。
从那一刻起,不管是因为党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还是内心渴望“安家”,我决定充分发挥流动党员的作用,全力协助做好流动人口管理工作,组织各种党员活动,治安巡逻,消防排查,纠纷调解,环境美化,爱心助学助考,走访外来创业务工人员,了解村情民意等等,让更多的老乡找到真正的归属感。
只要我有时间,我能做,我就会去做。终于,诸暨大唐,从心底真正成为了我的第二个家乡。在这个“家”,我有了我的家人,有我爱的人,也真切感受到了家的温暖,特别是大唐这个大“家”的包容与关爱。
俞七斤:从打工者到管理者
我来自江西上饶,现在在诸暨市海纳特钢有限公司从事管理工作。没来诸暨前,几乎每半年或一年就要换一个城市,直到2006年朋友介绍来到了诸暨,从此在这里一干就是14年,在这14年里从未有想离开过诸暨的念头,有时候在老家过年也会不时想起诸暨。是什么让我对诸暨如此热爱、留恋呢,我就从众多的感动中随意抽取个片段讲给大家听。
我是一名初中毕业生,没多少文化和技能,一开始进公司的半年是打杂,后来调到生产线做检验员及品质部后勤工作。我公司是做弹簧钢丝拉拔和热处理加工的,做品质工作就必须要懂金属材料和热处理的理论知识,对于一个低学历的门外汉来说,非常渴望专业知识的培训。
期盼中等来诸暨技师学院上公司免费授课的消息,说是所有员工都可以参加,开始以为这个“所有”只是针对诸暨本地人,没有外地人的份。我特意去问了经办人,经办人说不分本地外地都可以免费参加培训学习,培训学习后通过考试还可以拿职业资格证。
面对面的授课,帮我解开了很多疑点,有拨云见日的感觉,同时也坚定了我的工作信心,技能得到了较快提升,工作也顺手多了,因此快速地走上了管理岗位,让我收入和学识上了一个新台阶。真没想到,诸暨市政府一视同仁关爱外来一线职工,注重其职业发展、技能提升,让外来劳动者掌握了更多的技能,圆了外来奋斗者的职业梦想。
心中有太多的感谢,如,很早以前老乡经常被无良的老板克扣工资,现在基本不存在欠薪的事情了;以前大唐劳务市场臭烘烘、乱糟糟,现在干净整洁,有电视、有空调、有热水喝,还免费介绍工作;暂住证改为居住证,政府部门上门免费办理,还可以享受很多优惠政策……
举不胜举的改变,诸暨政府从服务、环境、安全、教育、技能培训等方面的政策,让我从“外地佬”变成主人,在这里找到了归属感、幸福感。
2010年,我在老家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了一名党员。近些年,我加入了大唐外来建设者党支部和爱在流动志愿者协会,参与了消防、文明出行、反诈、平安巡逻等等公益宣传,为宣传和建设健康、平安、幸福、美好、富裕的诸暨尽自己的微薄之力。
乔滢锦: 爱在“桃花源”
我的家乡是山西临汾,来诸暨一年了,我与诸暨枫桥的相遇就像是一场《桃花源记》。
缘起于硕士毕业季北京服装学院组织的双选会,在明确自己的职业规划、了解用人单位的岗位职责和需求后,最终与步森公司确认过眼神,选择了彼此。不得不提的是,诸暨市政府针对应届毕业生提供的政策保障和帮助,是我能够下定决心不远万里来到诸暨的底气。
《桃花源记》中写道:“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这几句话是我来诸暨枫桥途中状态和心境的真实写照。在公司人力资源同事的帮助下,飞机加动车10多个小时的辗转终于到了诸暨。到了公司所在地,发现基础设施完善,说不上繁华,但很安定热闹,生活气息浓厚,并没有想象中村镇的“荒凉”。
接下来,我经历了另一个“挑战”,去朋友家作客,是《桃花源记》中“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的片段。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北方人性格真诚豪爽,很担心自己说话“太直接”无形之中造成误会。到了作客的那天,朋友去菜市场买了新鲜的水果蔬菜,盛情款待。一切都非常自然和坦诚,没有丝毫拘束的感觉。民风淳朴是融进生活点滴的,“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 属……” 看过了快节奏城市的喧嚣,所以更加珍惜眼前的高山流水。
随着在这边生活时间的增长,以及对风土人情的逐渐深入了解,也慢慢爱上 了这片土地。
孔子理想中的“大同社会”是指“人人都能受到社会的关爱,安居乐业,且各尽所能,和平安定”,这与我感受的枫桥极为相似。作为流动人口的一员,派出所民警会定期打电话确认或上门核实,我的住址信息是否需要更新,这样既方便管理,我们也能及时收到通知信息。
这一点在疫情期间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在家等待复工时,会即时收到短信通知,得知最新疫情防控政策,方便我们做好应对措施,方便社区企业管理。复工复产后,回到诸暨即时进行 14 天隔离,每天早中晚测量体温,每天有同事为我们送餐,生活垃圾也由专人进行处理,为我们在宿舍办公生活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人文关怀渗透到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的情况,不胜枚举,能够切实感受到这片土地的爱意。
《桃花源记》的主人公离开之前,村中人说:“不足为外人道也。”虽然主人公做了很多标记,但大家再也找不到这片避世桃园。而现实中,我就在枫桥这片桃花源中,脚踏实地,仰望星空。
刘立娜:异乡如家
我来自于吉林省松原市,是一名普普通通的个体户,也是大唐街道9万多外来建设者中的一员。我们在诸暨创业生活,一年中百分之九十的时间在诸暨,诸暨给了我很强的归属感!
诸暨民风淳朴,身边的人都待我们很好。我于2012年来诸暨大唐开服装店,忙的时候非常忙,没时间洗衣做饭,甚至没时间带孩子。在我精疲力尽的时候,隔壁店的姐姐会主动帮我带孩子,附近开快餐店的大叔也会送来孩子爱吃的食物。他们只要回乡下,就会带一些好吃的、好用的送给我们。邻居和顾客慢慢变成了朋友、闺蜜,虽然现在很多搬走了,但时不时地回来看看我们。他们,没有因为我是外乡人而疏远我,真诚待我如亲朋。
去年,我心爱的“小金毛”走失了,当时我第一个想到的是警察。民警不仅没有因为我是个外乡人,而走失的仅仅是一只宠物而拒绝我,反而认真了解情况后,通过电子监控设备寻找。在不知道小金毛何时走失的前提下,在我报警的当晚就找到了它。
我不是一个贪小便宜的人,真诚的笑脸和言语是掩盖不住的,我想也不是我运气好而遇见这么多可爱而又善良的人吧。主要是时代进步了,大家的思想转变了,把外来建设者当作诸暨大家庭的一员,这也是我们大诸暨能吸引众多外来建设者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今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我们所有人的新年计划,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危难时刻显党性,疫情面前勇担当。在东北老家,我自愿加入了村里的志愿者队伍,东北的冬天真冷,但是在我值班的半个月里,村民们大半夜会送来滚烫的开水和吃的东西,怕我们冻着饿着。
2月26日,我从老家返回诸暨,来到了第二故乡。街上人不多,我们是开实体店的,真要喝西北风了。可在当时的情况下,我还是希望大家不要出来,安全防控是第一位的。期间,我参加了防疫反诈宣传,操着乡音录制了一个个小视频,发到老乡群里,提高大家的防疫意识和能力。如今,生意慢慢恢复,我相信,生活会越来越好!
……
来源:诸暨日报 | 供稿:王珊珊
原标题:《从陌生到留恋……这4名“新诸暨人”的故事让人动容》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