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崛起的高原特色农业强力助推丽江农村致富

2020-09-24 18:0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丽江官方新闻综合门户网站

点击标题下方蓝字关注【丽江网】

9月21日

丽江农民丰收节启幕

来自全市四县一区的60多家企业摊位排列整齐

120余种农产品琳琅满目

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购买,十分热闹

从玉米、藜麦到土豆、核桃

从苹果、雪桃到油橄榄、石榴、芒果……

各种农产品仿佛在进行比拼

多姿多彩,多种多样

丽江高原特色农产品产业备受瞩目

摄影/余武龙

2018开始

省委省政府式启动打造

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计划

认真编制8个重点产业三年行动计划

抢占行业制高点,抓住关键点

千方百计招大商

举全省之力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

丽江积极响应,努力探索

把云南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换挡升级

当做是一场考验

时光流逝,步履不停

两年过去

如今丽江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

2020年全市上半年打造

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重点产业

基地面积达到近500万亩

实现高原特色农业产值近60亿元

高原特色农业综合产值近90多亿元

丽江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

主要呈现四大特点

“人无我有”的“独一份”效益有力凸显

摄影/余武龙

丽江雪桃品牌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已经实现“十一年连续进国宴”目标,并获“全国名优果品区域公共品牌”称号,发展面积1.2万亩,产值突破0.6亿元。青刺果产业化水平得到有力提升,有相关发明专利8项,科技奖励3项,省级著名商标1个。

“人有我优”的“好中优”效益持续提升

全市沃柑、软籽石榴产业发展迅速,沃柑面积接近4万亩;软籽石榴面积突破5万亩,荣获“中国石榴王”和“中国石榴金奖”两项荣誉。

道地中药材发展迅速,发展有25万亩,获省级中药材“三项认定”共35个,居全省首位,5个县(区)均被认定为“云药之乡”。高端肉牛羊生态养殖成为常态,2019年末,肉牛存栏36.92万头,出栏8.82万头;肉羊存栏108.62万只,出栏67.06万只。

人优我特”的“特别特”效益加速成型

摄影/余武龙

有机晚熟芒果产业加速推进,发展面积达39万亩(华坪34万亩、永胜5万亩),鲜果产值11.88亿元,电商销售及加工产值达2亿元,芒果综合产值达13.88亿元,同比增17.6%。中高端优质苹果绿色产业体系加快布局。

“国家苹果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丽江泸沽湖高原优质苹果试验站”落户宁蒗。佳沃鑫荣懋集团在宁蒗红桥乡开建现代苹果基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李丙智专家团队支撑“2700苹果”产业发展。高山蔬菜面积27.25万亩,以松茸、牛肝菌、鸡枞菌为代表的高档野生菌年产量2000吨,产品远销国内外。

“一县一业”的“优而大”规模雏型初具

华坪全县芒果种植面积达到 37.8 万亩;芒果产量达到 31 万吨;产值达到 22.8 亿元;通过加大督促指导力度,“一县一业”示范创建2019年目标全面完成,今年示范创建项目扎实推进。

古城区花卉产业现代农业创新示范园项目积极推进,目前已经完成四万平米覆盖材料玻璃安装和生产配套生产车间、冷库及周边设施建设,预计2020年 12月稳定出产成品。

玉龙县目前药材种植面积达13.5万亩;先后被认定为“云药之乡”、“滇西北高山药材基地”、“云南省18个重要中药材种植基地”、“云南省现代农业产业园”。

永胜县软籽石榴突破5万亩,海升集团入驻永胜建设5000亩软籽石榴高标准示范基地,根据《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要求,组建了永胜县高品农业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目前已流转土地1400亩并已开工建设。

宁蒗县加快培育苹果产业。“国家苹果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丽江泸沽湖高原优质苹果试验站”落户宁蒗;佳沃鑫荣懋集团在宁蒗红桥乡开建现代苹果基地;打响“2700苹果”品牌。逐步提升宁蒗苹果产业“五化水平”。

从2018年到2020年

丽江按照省委、省政府

关于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的战略部署

依托优势资源,紧紧围绕

抓有机、创名牌、育龙头

占市场、建平台、解难题

6方面工作要求

摄影/余武龙

以“大产业+新主体+新平台”为抓手

着力推进特色水果、道地中药材

高山花卉、高山蔬菜、坚果

青刺果、高端肉牛羊等重点产业建设

不断培育壮大“一县一业”

使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

成为丽江推动产业兴旺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

努力摸索出一条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这条道路上,丽江做了很多

摄影/余武龙

在“抓有机”上花力气,绿色引领持续深入

按照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对全市绿色有机农业的重点发展、适宜发展、适度发展三个区域层次进行规划,加大农药化肥减量增效力度,大力发展绿色有机生产基地,建立市级财政每年对新获“三品一标”经营主体给予以奖代补的机制,着力推动认证工作。

目前,全市累计认证(农业部门认证)“三品一标”企业57家,产品184个,其中无公害40家企业139个产品(种植业20家企业114个产品,畜牧业17家19个产品,渔业3家企业6个产品),绿色食品16家企业44个产品,其他部门认证有机产品20个;

共获得7个地理标志产品(商标)认证;无公害和绿色食品有效认证面积15.08万亩(其中无公害10.90万亩,绿色4.18万亩),有机农产品认证面积 2.78 万亩。其中2019年绿色食品认证面积新增11807万亩,华坪县被列为国家有机认证示范创建区,华坪芒果获得万亩有机产品认证。

在“育龙头”上做文章,主体带动效应明显

中源公司已成为云南省野生食用菌出口创汇的领军企业,出口量占全省野生菌出口总量的40%,是中国西南地区食用菌行业中唯一取得美国FDA认定的企业;

丽江天瑞食品有限公司是云南省黑山羊合格屠宰、加工和出口的唯一企业。

以招大商引龙头为重点,成功引入汇源、康美、汉广、国能能源、江西正邦、佳沃、北京惠润等一大批集团式企业。

2019年以来,全市实施农业招商引资项目12个,实际到位市外资金6.43亿元,其中省外到位资金5.665亿元;

成功新签约涉农项目10个,协议总投资96.2亿元。

全市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到151家、农民专业合作社3215家、家庭农场456家。

图片/华坪县委宣传部

在“建平台”上求作为,园区牵动加速推进

建立了丽江程海保尔公司丁德文院士工作站、金芒果吴茂玉专家工作站等9家省级院士工作站,汪懋华院士工作站等6家市级院士专家工作站;

华坪芒果大数据平台作为全省首个农业单品种大数据平台率先投入使用,“金沙芒”作为首个芒果主产区价格指数在京成功发布;

玉龙太安生态科技产业园、华坪汇源田园综合体、丽江高效花卉产业园等大平台全面推进。

图片/丽江市农业农村局

在“创名牌”上增质效,附加效益不断攀升

各县区对有丽江特色、高品质、有口碑、的农业“金字招牌”积极打造成区域性公共品牌,如:

古城区红水塘苹果、建乙草莓、玉河枇杷、勒马青梅、东江油桃、金安五月桃等;

玉龙县玉龙滇重楼、华桂牌云木香、滇重楼1号、丽江雪桃、孝尊木梨、姚园农庄等;

宁蒗县永宁高原红米、苦荞茶及2700苹果等;

永胜县“三川”火腿、“中源”野生菌、“滇蜂”蜂蜜、“程海”牌螺旋藻等;

华坪县“丽果”牌芒果等。

到目前共培育中国驰名商标3个,云南名牌农产品23个,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8个。

2020年上半年精心选择推荐了19家企业参加省“10大名品”的评选,目前已有5家企业进入全省初选名单;

推荐7家企业参加省“20佳创新企业”的评选,目前已有2家企业进入全省公示名单。

在“占市场”上提层级,产销对接渐入佳境

先后组织龙头企业参加国家、省级举办的各类大型农产品展销推介活动20余次。

与北京新发地、浙江嘉兴等大型商超物流基地建立合作营销渠道,全市90%以上芒果销往一线城市;

宁蒗“2700苹果”、永胜“他留鸡”和软籽石榴等品牌在北上广深等城市小有名气;

丽江天瑞食品有限公司的高端黑山羊加工产品远销香港、澳门等地。积极拓展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与阿里巴巴合作,打造跨境电商产业园,芒果已出口到俄罗斯、马来西亚等国。

摄影/余武龙

在“解难题”上激活力,保障机制日趋完善

紧紧围绕丽江六大产业方阵,制定了“六个一”工作保障措施。

完善企业金融扶持机制,市县(区)按1:1比例分担建立产业扶贫贷款风险补偿基金,首期出资4000万元,金融机构按照不低于风险补偿金10倍给予信贷支持。

积极推动土地经营权和其他生产要素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流转,提高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水平,古城区已成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服务中心,全市农村承包土地流转总面积达到17.5万亩。

探索农旅结合新方式,推动乡村旅游由低端同质化向高端个性化升级,实现三产融合发展,第一批21个“乡村振兴示范点”稳步推进。

摄影/余武龙

采写:杨江芹

部分图片来源于丽江日报、玉龙三农、丽江市农业农村局等

丽江网运营中心 出品-(丽江网 http://www.lijiang.cn/)

丽江市委宣传部主管 丽江广播电视台主办

丽江市新视界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承办

原标题:《崛起的高原特色农业强力助推丽江农村致富》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