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我家楼下“米其林”餐厅,从没拿过奖

2020-09-25 07:1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梅姗姗 风味星球

米其林作为餐厅指南的知名程度,快让它轮胎的主业自愧不如了。

比如我家那半退休的老爸,昨天在刷到“米其林广州榜单” 的推送后,下意识的反应居然不是“它是啥”,而是“吃不起”。这让身为美食编辑的女儿我顿时有一种“望爹成龙”的欣慰:他还是在积极参与不断进步的社会的!

昨天广州米其林的发布

*摄 | 罗珊珊

“不过说米其林只有贵不准确”,我想了一下,回应他。

作为已有百年历史的餐厅指南,米其林从初心来说,理念其实从来没变过:值得你专程(开车或打飞的)跑一趟的餐厅。

撇去环境和服务这种增加客单价的软包装,剖析处于C位的美食,你会发现它来来回回关注的无非几点:专属于本地特色的食材,厨师独特的理念,和因前二者结合而产生的独特味蕾体验。

比如历史上首位获得6颗米其林星星的主厨,里昂妈妈欧仁妮·布拉泽。无论是每天新鲜从索恩河抓上来的海鳗,又或者隔壁布雷斯镇上自由散步的肥鸡,布拉泽没有菜单,都是家里的味道。她的烹饪理念很简单:我这里有啥,我就给你做啥。

里昂妈妈欧仁妮·布拉泽

又或者意大利厨师玛斯莫·泊图拉,因自己对艺术的热爱,把艺术融入摆盘。无论是因为意外诞生的“我不小心打翻了柠檬挞”,还是从艺术家达明安·赫斯特的作品里获得灵感“美好幻觉小牛肉”,他将自己独特的兴趣爱好和厨艺进行了结合,并创造了可能是世界上最有个性的菜肴。

美好幻觉小牛肉

*CNTraveler

“让米其林贵的是环境,服务这种在时间长河里衍生出的附加值,你可以买账,也可以不买账嘛”,我跟老爸说。“要我说,咱平日老吃的几个小店,其实都包含了米其林推崇的美味概念。”

脑袋里第一个冒出来的,是北京胡同里的老金涮肉。

每到这个气温唰唰往下降的季节,我就会格外想吃涮肉。铜锅,热碳,白水,羊尾油,新鲜手切的羊肉片裹上厚厚的麻酱。沸腾的蒸汽映得脸扑扑的发红;肉赐予身体无穷战胜寒冷的力量,再来口北冰洋,绝了!

老金的手切肉

*作者供图

而至今我觉得性价比最高的,还是老金。

老金的涮肉没有环境,这点跟当年里昂妈妈欧仁妮·布拉泽很像:不到40平米的空间,6、7张桌子,一个隔出来的小厨房,老板手工切肉。白色的瓷砖,巨厚的树墩砧板,需要加秤砣的老式秤,切出的肉也没有那么规整,吃的就是个扎实实在。

最早老金没有菜单,麻酱也是祖上传下来的配方,食客没得选。你问老金“你家羊肉有什么讲究?”他会特别实诚的跟你说,没有讲究,就是每天早上去大厂拉来的现宰羊后腿。这里没有大三岔小三岔黄瓜条的区分,也不跟你瞎吹“吃沙葱长大的内蒙羊“。

老金的“菜单”

*新浪

老金每天上午和下午烧两次炭,烧好以后搁铜锅里,羊肉除了新鲜啥都没有,今天进多少卖多少,卖完就没了。人均不到80的价格,是涮羊肉最原始的模样,也是涮羊肉最打动人心的模样。

这要改在百年以前,不就是北京版的里昂妈妈菜餐厅?三星不至于,一星还是有机会的。不过就老金的性格,也不会在乎这些就是了。

除了新鲜,米其林也讲究食材的本地特色。而这点,没有哪个餐厅可以比得上云贵川闽粤,乃至包邮区的大排档了。

最常见的大排档

*摄 | 蔡明

夜幕降临,路灯晕黄,马路边上一家家大排档的白炽灯开始亮起。进门首先看见的不是桌子,而是两侧冰箱陈列柜。当日当季新鲜洗净的蔬菜瓜果,鲜肉活鱼,依次排开,手抄的字迹写着菜品的名字,有的甚至连名字都没有。

菜是什么,想怎么吃全靠食客自己定。

“番薯叶蒜蓉炒,辣菜直接清炒配点辣椒,腐乳有吧?空心菜炒个腐乳…” 食客走进排档,熟门熟路的指着还带着水珠的翠绿。

台州的老扁酒家

*摄 | 蔡明

若是海边渔港,新鲜的鱼虾蟹贝,种类多到甚至能让外地人彻底懵圈。“这是什么鱼?怎么做好吃?”你追着服务员问,但服务员忙到完全顾不及回复你,只能说:怎么做都可以,看你想怎么吃!

* 作者供图

回想大洋彼岸的哥本哈根,主厨芮内凭借深度挖掘丹麦的各种可食用野菜海藻,不断为家乡食材代言而闯出世界第一餐厅的美誉,还不断被授予米其林三星的头衔(虽然他不断拒绝)。大洋这头的中国大排档,却从没人特别有心的运营这些食材和概念。

中间为芮内,登上了时代杂志的封面

*时代杂志

大家只是直觉的知道:春季上市的野生马兰头会苦,焯了水加点麻油和盐可以中和苦涩;辣菜自带黄芥末的刺激,所以烹饪无需其他调料,简单清炒就可以让人神清气爽。海杂鱼虽然学名大家都说不出来,但简单用豆酱煮一下,加点葱姜蒜和咸菜,就可以让肉质的细腻最大化的闪光…

至于某种野菜是否可以通过发酵,阴干等不同的方法,带出不同的滋味,中国人已经做了几百年。有时候我甚至会想:倘若这些传统智慧被加以欧美人习惯的包装,是否我们就可以在国际饮食舞台上,绽放出前所未有的色彩?

但这句话的前提还是:你要遵守“他们的习惯”。

除了寥寥几个餐牌,绝大多数米其林餐厅无论是环境,服务,还是菜品摆放,如今都有了自己的统一标准。

经典的米其林摆盘

*Gordon Ramsay

米其林的厨房里白炽灯不分昼夜的亮着,不锈钢的一切,分隔有序的空间,仿佛走进手术室;侍者统一的西服、笑容和寒暄,亲切而没有灵魂,恰到好处但无法尽兴。

菜品呢?摆盘,设计,层次,创意,文化,一个都不能少,谁家今年依靠某个特色获得了青睐,第二年就会有成堆的餐厅冒出来,复制类似的概念。

纽约麦迪逊公园11号主厨

* 纽约时报

他们不是从来如此,里昂妈妈欧仁妮·布拉泽的存在就是证明。只可惜,如今如果再来一个欧仁妮·布拉泽,她大概率只能拿个餐牌,星星恐怕是很难了。

“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无论是米其林还是大排档,里面让人钦佩闪闪发光的,从来是遵从自己本心,为了美味不惜一切代价坚持的人们。

香港最后的街头大排档

有的人选择坚持弘扬自己家乡食材,有的选择坚持精进跟世界的链接。在这点上,你家楼下“良心食材,童叟无欺,16年老店”的苍蝇小馆,和米其林三星餐厅,都值得被表扬。

作者:梅姗姗

排版:风味君

头图:维基百科

图片部分来源网络

原标题:《我家楼下“米其林”餐厅,从没拿过奖》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