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你有“情结”吗?

2020-09-25 07:0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明白知识er 明白知识 收录于话题#通识日历115个

日常生活中,你是否遇到这样的情景:

身边人千辛万苦考名校,非名校不读,我们叫这「名校情结」;一个男生很介意女友是不是处女时,我们会说他有「处女情结」;当「萝莉与大叔」主题的电影层出不穷时,人们会说这是「恋父情结」。

这些「情结」,有的是我们内心的执念,有的是个人癖好,它们的共同点是,都是我们内心世界、情绪波动的外在表现,因此被称为「情结」。

「情结」最早是一个心理学上的专业术语,它的英文是「complex」,这个单词指许多事物合在一起。在心理学上,「情结」指的是一群「无意识」的组合,或是人内心那些强烈的冲动,它们神秘又没有来由,只是郁结在心中。

分析心理学创始者荣格(Carl Gustav Jung)在1910年的词语关联测验中证实了「情结」的存在,他把「情结」解释为「无意识之中的一个结」,是「一种经常隐匿的、以特定的情调或痛苦的情调为特征的心理内容的聚集物」。

| 卡尔·荣格(Carl Gustav Jung ,1875—1961),瑞士心理学家。创立了荣格人格分析心理学理论,提出「情结」的概念,把人格分为内倾和外倾两种。

荣格所采用的词语关联测验也十分简单。他选用100个单词作为刺激词,包含一些能引起共同情感的词语,比如金钱、爱慕、愤怒等,测试者在听到词语后要在第一时间说出联想词,荣格会记录下测试者对每一个刺激词所需要的反应时间。

他发现,测试者对不同的刺激词所需的反应时间不同,有的反应快,有的反应慢。为什么会出现这个现象呢?荣格解释道:

「因为那个单词击中了我称之为情结的东西……它有如一枚炮弹,能穿透厚厚的人格伪装层而打进暗层之中。」

由于「情结」的存在,测试者在对待不同的刺激词时可能会呈现出不同的面部表情、口误以及其他的非语言线索,这就是为什么一个简单的、儿童都可以回答的词语,一个大人却可能反应得吞吞吐吐。

随着研究的愈发深入,荣格愈加重视「情结」理论,甚至一度想把自己的体系命名为「情结心理学」。他还发现,自己的许多研究结果都可以用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的理论来解释。于是他专程给弗洛伊德写信,两人就在这时有了书信交往。

一开始,弗洛伊德与荣格交往甚欢,有次交谈竟长达13小时。但随着两人研究的不断深入,产生的分歧也愈发无法弥合,关于「情结」的分歧便是其中之一。

弗洛伊德认为「梦」是无意识的显现,人的「无意识」犹如巨大的冰山,人们只能窥见这个庞然大物露出水面的小小一角,这一角就是「梦」。人的「情结」来自于童年的创伤经验,弗洛伊德将「情结」局限于「俄狄浦斯情结」与「厄勒克特拉情结」这两个与家庭关系紧扣的情结上。

但对于荣格来说,「情结」才是无意识的显现,而且情结背后有更深刻的起源,它并不只是来源于个人的潜意识,而是来源于全人类的「集体潜意识」,它由祖先世世代代传承下来,成为人类积累的经验存在于人脑,荣格称之为「原型」(Archetype)。因此他说:

「每一种情结不仅有个人经验作为其存在的基础,而且都有一个原型的核心。」

当情结与原型的概念相结合之后,「情结」与整个人类的心理相关,它就产生出了更大的精神力量,概念的范围也就不断扩大。这一变化也许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今天「情结」概念的泛化,它从一个心理学术语转变为日常生活的组成成分,任何情感、癖好、心理活动都被冠入「情结」名下。

写下《荣格心理学纲要》的心理学家霍尔(Calvin Springer Hall)就是这么认为的:

「正是由于荣格,情结一词才变成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用语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谈论人有自卑情结、有性的情结、有钱的情结,有『年青一代』的情结,我们谈论人有的几乎一切情结。」

虽然如今对「情结」一词的日常使用有滥用的倾向,概念也逐渐模糊,但当人们追根溯源,仍然可以窥探到它的本来面目,即使可能是更为神秘、复杂的。■

参考资料

[瑞士]卡尔·古斯塔夫·荣格.荣格自传.杨德友 译.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

[美]卡尔文·S.霍尔.荣格心理学纲要.张月 译.黄河文艺出版社,1987年.

[英]芭芭拉·汉娜.荣格的生活与工作.李亦雄 译.东方出版社,1998年.

杨韶刚.神秘的荣格.江西人民出版社,2017年.

赵书霞.刘立国.荣格的情结理论及其对情结概念使用的修正.河北理工大学学报,2009年.

原标题:《你有「情结」吗?》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