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夺冠》明天上映,郎平怎么就被骂了?|女性生存
原创 壹心理 壹心理 收录于话题#壹心理·自我认同27#壹心理·女性生存8
肖璐|作者欧小宅、虫子|编辑
《夺冠》|图源
今天,壹心理和你聊聊“郎平离婚”。
明天,电影《夺冠》(原名:中国女排)就要上映了,豆瓣上11.2万人标记了“想看”。
电影主角是中国女排的灵魂人物郎平,由巩俐主演。讲述了中国女排的传奇故事。
但就在上映前夕,竟然有网友评论:
“郎平事业成功又怎么样,还不是为此离了婚!一个失败的女人。”
一下子把电影的重点,拉到了女性的婚姻选择上。
也把女性价值的定义,局限在“不离婚就是成功”上。
全然忽视了“铁榔头”郎平执掌中国女排问鼎冠军的精彩。
其实,不单单是对郎平有这样的偏见,生活中很多女性也有过同样的遭遇。
即使事业再成功,总免不了议论她的婚姻。
在谈论女性价值时,一些人总喜欢用非此即彼的维度。好像对于女人来说,事业和婚姻只能二选一,不然就肯定是被迫牺牲,她的人生就是不完整的。
但事实不是这样。
回看郎平几十年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你会发现你完全低估了一个女人的杀伐决断:
以郎平为代表的女人们,并不拘泥于某一个身份。
在命运的十字路口,她们看似委委屈屈地“牺牲”,心里却早已经有了主动选择的答案。
郎平的3次抉择在郎平的传奇生涯中,曾有过3次重大的人生转折。
而她,都勇敢做出了忠于自己的抉择。
第一次抉择:出国,嫁白帆
“五连冠”是郎平传奇排球生涯的开端。
之后因伤退役,她选择了出国留学。
没有哪个首席运动员,会放弃国内的功名利禄,跑到国外当一无所有的国际农民,但郎平敢。
同一时期,她也选择了结婚,嫁给男排队员白帆。夫妻同赴美国,生下女儿白浪。
在美国,她白手起家,带伤打球,靠自己的实力成为美国职业教练,年薪20万美金。
有家有钱有事业,普通人来到这个阶段,大概都会忠于安稳和平淡。
但郎平,再一次选择颠覆自己的生活。
第二次抉择:回国执教,离婚
出国的第八年,郎平做了两个惊人的选择:
回国接手世界排名跌到第八位的中国女排,以及和白帆离婚。
郎平始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
在关于离婚的舆论狂潮下,她始终避而不谈,专注事业。
只用了两年时间,就让中国女排在1997年,再次获得亚锦赛冠军,重回强队之列。
第三次抉择:辞职,陪女儿考上斯坦福大学
随着女排夺冠,朗平的身体再次出现问题,“60岁的心脏70岁的关节”,连抱女儿都很困难。
为了不错过女儿的成长,1999年郎平辞去了主教练职务,回到女儿白浪身边,陪她考上斯坦福大学。
这3次重大抉择中,郎平都很清楚自己要什么:
退役时,知道自己不适合进入体制内,就放下名人光环出国留学,一切重头来过,即便过程艰辛
在国家需要时临危受命,即便和丈夫分隔两地甚至离婚,即便承受着舆论的压力,也绝不改变自己
在女儿成长最需要的时候,回到女儿身边尽到为人母的责任,不因教练的身份就难以放下;
郎平的人生经历,足以打破一些人对女性的偏见:
她们并不会因为外界的眼光和质疑,就选择被迫改变自己的命运。
女人的价值,不是婚姻就是事业?
说女人离了婚就一文不值的,思维未免太过狭隘。
拿郎平来说,离婚时,外界猜测的原因是:
不够女人、不懂生活、过于强势、太专注于事业。
四顶好大的帽子。
郎平是怎样回应的呢?
一开始避而不谈,她说:“这样对他(白帆)不公平,因为我有很多面对媒体的机会,而他没有。”
在那个对于女人来说,离婚算是“天塌下来”的时代,郎平并没有把离婚带来的舆论压力,转嫁到前夫身上。
很久之后,郎平在自传里回应到:
“我努力做个贤妻良母,我热爱生活,我对生活尽到了责任了。
但生活实在不是一个简单的对和错所能概括的。你尽力了,也未必能使生活美满如意,这比打球难多了。”
郎平没有让人生被一次离婚定义,因为她不认为自己的价值可以被婚姻衡量。
女人的价值,不是家庭和事业之间的非此即彼。
而应该由这个人来决定——“我自己到底想要的是什么”。
从这个维度讲,哪怕做全职太太,又有什么不可以?
我一个好朋友,她非常喜欢孩子。儿子出生后,她决定做全职妈妈。
在提交离职报告的时候,女同事们纷纷在背后闲话:
“现在的女人一定要独立,回家做全职太太,就会偷懒!”
“不工作,跟社会脱节,还不是一事无成。”
我朋友听到后,一笑置之。
当了全职妈妈之后,育儿的过程对她来说是一种享受。那种快乐,是她的女同事们体会不到的。
后来,她将育儿的过程和经验写成了文章,成了一位写育儿专栏的作者。
她所挣的稿费,根本不输给她在职场打拼的丈夫,还很好地把家庭、兴趣和事业结合在一起。
无论是郎平,还是我的好朋友,她们在面对选择时,都坚定地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其他人说的都不重要。
她们的自我价值感不脆弱,有韧性,从不被外界的声音所裹挟。
对女人来说,重要的不是选择了什么,而是选了你想要的。
你可以在事业、婚姻、家庭、爱好……各个领域获得属于自己的价值感,并没有优劣好坏之分。
女人的自我价值感,可以从哪里来?
当我们的选择被人质疑时,需要警惕自己的价值感是否动摇。
翻阅郎平日记,你会发现郎平有着强大的自我价值感,并不会因为外界的质疑而摇摆。
做到这样的坚定,才能实现选择的自由。
自我价值感通常有两种途径:外界认可和自我认可。
a. 外界认可
满足外界认可,要通过他人的需要、奖励和眼光来获得。
比如,郎平辞去国内的教练工作,到国外陪在女儿身边,就是为了满足女儿成长的需要。
再比如,你并不喜欢你的工作,但你需要靠它维持生计,你也会坚持做下去。
但是外界认可是很不稳定的。
把自我价值感寄托在别人身上,只会靠山山倒,靠人人跑。
b. 自我认可
而自我认可,相对会更加稳定。
满足自我认可,是遵从内心的需要,从喜欢和享受出发,不管别人的看法。
就像郎平退役后不愿意进入体制内,而是为了自己喜欢的排球事业,选择出国留学。
再比如你发自内心热爱某项事业,但你的家人并不认同,可是你依旧会选择坚持。
因为只有做热爱的事,你才会感觉自己在活着,它给你提供了持续产生价值感的内驱力。
既满足外界认可,也满足自我认可,当然是最完美的。
但这种状态,并不多见。
即使事业成功如郎平,依然有人议论“离婚的女人一文不值”。
外界的认可,对一个人的价值感来说,性价比并不高。
相反,在命运的十字路口,随心所欲,选择自己内心想选的,你反而可能就赢了。
为了事业“放弃”婚姻或者为了婚姻“放弃”事业,这些只是外人最终看到的结果而已。
至于可以在这个选择中获得什么价值,只有做选择的人自己知道。
写在最后
一个女性朋友说“我不忠于婚姻,也不忠于事业,我忠于自己。”
这句话或许可以解释,女强人郎平的魅力之处:无论时代和境遇如何变化,她总是能牢牢掌控自己的命运。
没有被迫牺牲,只有主动选择。
至于“该不该”和“值不值”,只能交由她自己来评判。
当家庭主妇,还是女强人;
成为母亲,还是成为教练;
成为运动员,还是一个妻子?
任何一个人都没有资格替她觉得失败。
因为这是她自己的人生。
对于我们每一个人也一样如此。
坚持走自己选择的路,该改变的,是别人肆意评论的嘴。
世界和我爱着你。
参考资料:
《激情岁月——郎平自传》,作者:郎平 陆星儿
《这群中国最狠的姑娘,吊打了他国整整40年》,“一条”,作者:闫坤沐
- The End -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