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职场剧的高敏感,《平凡的荣耀》都懂

2020-09-24 10:4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淋雨之后顺着裤腿落下的水滴,砸在地板上。

为了项目能在投决会上顺利通过,吴恪之冒着大雨挨个找加油站负责人签字同意安装充电桩。

国产职场剧拍“社畜”,终于不再只有“埋头打字”。

不是淋雨奔跑的升格镜头,而是裤腿上的两滴雨,传神地表现了职场的残酷、职场中层吴恪之的努力。

吴恪之作为资深社畜的狼狈和努力,被新人孙弈秋看在眼里,也经镜头捕捉后放大给观众。而诸如此类敏感的细节,在剧中频频出现。

感受力强、关注细节和小事、注重礼节、需要更长的时间做决定、更倾向于能够独立完成的运动。虽然高敏感人群更容易产生焦虑和抑郁,但他们也是极好的团队合作者。这是伊莱恩·艾伦在《高敏感人群》中首次提出的高敏感人格的特征。

在《平凡的荣耀》里,谨小慎微的职场新人孙弈秋,是内向高敏感的职场人的缩影,而金宸资本的所有实习生甚至全体员工,都或多或少展现出高敏感的一面。真正在职场生活的人,都懂得时刻保持敏感的重要性。

撕开标签后的真实、细致到毛孔的观察,职场人的“高敏感”,《平凡的荣耀》都懂。

职场,把每个人逼成“内向高敏感”人格

孙弈秋入职的第一天,是被强行“卷”入高速运转的金宸资本的。

没来得及自我介绍就被带去开会,利用仅有的笔记本纯靠手写速记。刚结束一场会议又被派去开公司会议,接到临时做汇报的要求,手忙脚乱,以至于解不开一团乱麻的耳机线。

大多数职场“小白”第一天上班,即便没有遇到孙弈秋这样极端的情况,也难免陷入不可预测的窘境。忐忑的心情面对领导分配的任务,也都像孙弈秋一样,不敢说不会,也不能说会。

而孙弈秋的上级——综合四组组长吴恪之,身为资深职场人早已习惯大公司的运转速度,依然需要处理与上级之间的矛盾、同事的嫉妒和非议。

在大堂捡到合同纸张的曲忠辉,气势汹汹地来四组问责。助理陈述过错,而曲总眼神凌厉,一言不发。感受到压力的吴恪之看似责骂了下属失职,实际上在领导面前揽下了所有过错,替孙弈秋背了锅。

随后当吴恪之发现遗漏合同的是二组的曾浩时,冲到二组时,同样一言不发,用眼神质问曾浩,却在得知曾浩的不容易后,默默把合同纸揉成一团,藏到身后。

两个相似的场景中,人物身份对调,吴恪之从责任一方变为追责者,却最后无奈放弃追责,点明了职场中层所面临的尴尬处境、更为复杂的职场关系。

《平凡的荣耀》打开职场“围墙”的一角,让其中的情景得以显露出来。

低学历、没背景的孙弈秋一开始就因自己的不合群而自卑寡言。但在吴恪之酒后脱口而出“我们家弈秋”、“四组的人”后,他又第一时间察觉到上级无意间流露出的对自己的认可和维护,坚定了要留在金宸资本的决心。

高思聪被分配到科技组后,在与江南的几次沟通中发现上级对自己的不满意,丢失了曾经高材生的那份骄傲;在能源组处处受限的兰芊翊,感觉到同事对自己的冷漠与不满,偷偷躲进楼梯间靠吃薯片解压;郝帅没有被殷经理表面的热情所蒙蔽,逐渐明白自己遭遇了职场PUA,工作态度随之变得消极。

在职场冷暴力、职场PUA、职场对女性的偏见下,每个职场人,都被逼成了“内向高敏感”人格。就像《平凡的荣耀》里性格各异的实习生,也在经历挫折后变得敏感、焦虑,更加留意细节。

正因为孙弈秋的敏感、小心翼翼,才能在复印时发现合同的漏洞,赢得吴恪之的肯定;被磨平棱角的高思聪,对整理文件按什么顺序这类从前不屑一顾的小事也耐心起来,终于在团建时收获了江南的第一句夸奖;兰芊翊放下“女战士”的姿态,凭借耐心和毅力打动赵经理,在团队熬夜改方案时主动提出要承担剩下的所有工作,又在上级犹豫着不敢送文件的关头挺身而出,在能源组站稳了脚跟。

出彩的群像中,不仅藏着“职场菜鸟成功指南”,更包含对现实的关照、对职场敏感话题的真实反映,用小细节映射大议题,将剧集的现实意义与社会价值提升到一个新高度,完成精神价值的传输:这些新人成长的故事,传达的不是职场险恶,反而告诉大家,放大“高敏感”的特质,有助于职场人不断进阶升级。

察觉到怠慢、轻蔑,感觉自己置身于黑暗之中的时候,不妨想想孙弈秋。职场赋予的“高敏感”,让他对于一丁点火光都能真切感受,敏感、细腻而温暖,越是黑暗越趋向光明。他的成长,就像黎戈在《私语书》描绘的:“一棵树,守静,向光,安然,敏感的神经末梢,触着流云和微风,窃窃的欢喜。脚下踩着最卑贱的泥,很踏实。还有,每一天都在隐秘成长。”

“终于不觉得国产职场剧假大空了”、“我喜欢的是不浮夸、不做作的现实主义,谁不喜欢这种就发生在身边的故事呢”、“怎么感觉我的上司就是吴恪之这种人,心不坏,就是脾气有点坏”……从豆瓣网友的剧评来看,《平凡的荣耀》确实凭借真实的细节激发了观众的共鸣与共情,锁定年度爆款剧席位。

真实,“高敏感”剧集的取舍、平衡与前瞻性

“做一个平凡的人,不代表没有价值。职业荣誉感的缺乏,在当今社会已经比较普遍了。”在接受采访时,《平凡的荣耀》导演吕行提到了“职业荣誉感的缺乏”这一现象。“平凡的荣耀,属于默默努力的每一个人。这句话可能听上去有一点‘大’,但是我觉得它对于所有这些白领上班族来讲,其实很重要。”

有一首关于“社畜”的三行诗如是写道:“你今天来得好早啊/不/我昨天来的”。社交网络上诸如此类对社畜文化的调侃与消遣,因为真实和扎心而风行,但这实际上也折射出现实中职业荣誉感的缺乏。

不再谈理想与情怀,过度集中注意力于熬夜、加班,对工作的过程与价值只字不提。太多人把自己当成平凡的社畜,却忘了平凡工作中的“荣耀”。多数人像萨冈一样,怀着负罪感拖延工作,但很少有人意识到职场众生万象,每个人都在沿着自己的轨迹奔着目标奋勇向前,收获属于自己的荣耀。

《平凡的荣耀》敏锐地察觉到了这种职场消极情绪的蔓延,针对职业荣誉感的普遍缺乏,作出了回应:将小人物放置于真实的场景环境之下,用生动细腻、饱含深意的故事,激发观众最为自然的情绪反应。

“我们在剧中用吴恪之、孙弈秋这种典型人物去探讨这个问题,然后去让大家看到他们所面临的困境,他们可能会取得的成绩。剧中的主角没有一个是广泛意义上的精英,也没有一个在最后取得广泛意义上的成功,但我们所能够得到的价值、成功的衡量标准,这些都是我们想探讨的。”

而剧中对真实职场的还原,都以主创团队前期大量的调研与准备工作为基础。

“合格的职场剧,首先就是要对这个行业深入了解,然后对观众的展现要浅出。”据了解,以金融投资行业为背景的《平凡的荣耀》,在历时两年的剧本创作过程中参考了二十多个投资案例,涉及当下国内餐饮、食品、TMT、高科技、消费、能源、医药、物流、文化娱乐等各个领域,同时也邀请了多位投资公司高管人员担任专业顾问,为剧集提供行业相关的指导。

除在剧本创作阶段的前期调研之外,《平凡的荣耀》团队还进行了长达半年的大量调研工作。拍摄过程中,导演吕行在金融顾问陪同下,多次探访金融机构进行实地体验,感受金融投资行业的真实的“高压”工作状态,将行业相关知识、术语融入剧中,让观众全面、深刻地了解“高冷”的金融行业的真实生态。

不止于此,在国际金融中心上海,剧组还租用了整层办公楼进行实景拍摄。一方面避免摄影棚拍摄“损伤表演的信念感”,另一方面,也保障了观众的沉浸式观剧体验。

在拍摄过程中,剧组使用了同期声的方式进行台词录制。“后期的配音并不是在特定情绪范围之中,只是对情绪的一种回忆与想象。”吕行认为,对同期声录制的坚持,加强了“表演的信念感”,能够传达真实环境下的演员情绪。

对于细节的追求和把控,促成了剧本的立体转化与职场的原生态呈现。而剧情设置上的取舍、平衡,又体现了剧集制作上的高敏感。

与以往的职场剧相比,《平凡的荣耀》极大地弱化了感情线。“在我们日常经验里,职场人不太可能天天老想着去谈恋爱、怎么和女主在一起,这和我们日常的职场生活有冲突。”在吕行看来,职场剧的创作中,感情线所占的比重值得考量。毕竟现实生活中,职场恋爱较为常见,爱情元素的加入虽然不会影响职场剧的专业性,但比重过大就会影响观剧感受。基于对现实情况的观察和把握,《平凡的荣耀》舍弃了感情线,着重铺写“万年经理”吴恪之与职场“菜鸟”孙弈秋从相斥到相知再到相助,共同在职场漩涡中激流勇进的过程。

值得一提的是,《平凡的荣耀》还添加了部分喜剧元素,比如四组在吴恪之带领下模仿猩猩的庆祝方式,在孙弈秋、丁利波加入后出现了“人传人”现象;孙弈秋、林宇明为帮助吴恪之逃避应酬,三人集体在天台吃爆辣串串香。这些令人啼笑皆非的小插曲,在压抑、紧张氛围之下的暂时性的变奏,丰满了人物形象,同时由此产生的喜剧性也平衡了金融行业的严肃性,满足审美需求持续升级下用户多元化的观剧诉求。

在浙江卫视、东方卫视黄金档播出的现实主义职场剧《平凡的荣耀》,首播收视分别为1.361%、1.203%。随着剧情的不断展开,收视节节攀升,双台收视率纷纷破2,领跑卫视晚间剧场。豆瓣评分最高达到7.8,成为上星首播国产职场剧TOP1。

收视口碑双高的《平凡的荣耀》,以注重细节、高敏感完成了对职场题材的破题与新解,凭借积极奋进、观照现实的剧情内核,以及严谨细致、贴近现实的创作态度,在类型层面打破观众的刻板印象,赋予国产职场题材“荣耀”,同时对接观众审美升级进行高敏感创作、精品化生产。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