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她将中国工艺带向国际,成为首位在卢浮宫展览苏绣的匠人

2020-09-24 16:3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知了望哥 了不起频道

苏绣,

与“湘绣、粤绣、蜀绣"并称为中国四大名绣,

她承载了江南的温婉秀美,

亦是指尖上一针一线的绵长江南。

望哥发现中国好手艺

苏州站 · 苏绣

锦帆俪影,水影丝光,这便是丝线织就的姑苏。

大家好,我是知了望哥。

提起苏绣,很多人说她“绣花能生香,绣鸟能听声;绣虎能奔跑,绣人能传神”,

这次,我来到了苏绣传承人薛金娣的艺术馆中,一探究竟。

择一物,

终一生。

“针尖上的赤子心”

薛金娣,中国苏绣的大师级人物,她的作品曾在法国的卢浮宫展出,是第一位在卢浮宫展览作品的苏绣艺术家,多件作品也曾多次作为国礼赠送给各国政要。

除此之外,她独创的“捻丝盘线刺绣方法”,更是突破了传统的绣法,获得了国家专利的认可

“不管是做什么,只要看到一个新的东西出来了,我真的连觉都睡不着了,一定要去尝试,不管有多难。”

薛金娣出生在苏州刺绣世家,因为母亲和外婆是做和服腰带的女工,所以从小耳濡目染,对刺绣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小金娣六七岁时就边读书边跟着母亲学刺绣,十多岁便开始接刺绣厂发放站的工作。(发放站的人都以为是她母亲做的,当得知是薛金娣的手艺,都惊讶不已)

渐渐的,她不再满足于绣简单的花样,开始想涉及点难度大的刺绣;

终于,她争取到了自己的第一个大件绣品 —— 16公分的双面绣猫。

当时的薛金娣从没绣过这么大的双面绣作品,尤其在那个手艺不外传的年代,想学都没处学。

在整个刺绣环节中,难度最大的莫过于人物的开脸,动物也是如此。

为了让绣出来的猫看起来更加传神,她整天茶不思饭不想,琢磨着如何下针,去很多养猫的人家里,观察不同猫的姿态神韵,就这样“猫痴”了一个多月。

当她最终把成品交给他们时,发放站的人说:“你这个价格,跟刺绣研究所的老师一样。”薛金娣开心得不得了。

如今眼前的薛金娣温婉沉静,朴素无华,四十余年的刺绣生活,也带给了她恬静平和的生活。

在这期间,因为执着,因为努力,她收获了无数的荣誉;

但在薛金娣看来,最幸福的就是一辈子都在干着自己的最爱的事情。

然而,她也有忧虑的事,薛金娣说:“苏绣的传承是个很重要的事情,学刺绣一定要静得下心来,有多年的积累才行,但现在的年轻人很少会选择做一行。”

如今的薛金娣仍在致力将刺绣的手艺传承下去,作为人大代表,她曾提案将刺绣列入学校的课程,挖掘更多刺绣行业的人才。

指尖有天地,

经纬藏乾坤。

她以古为新,绣出真正的东方美

薛金娣现在的题材大都以古画为主,她深刻认识到古画的色彩与造型对于画作的重要性;

所以她画的绣稿总是要反复对比后才最终定稿,再找专业的画师勾线,做到万无一失。

“因为喜欢挑战,所以刚开始我喜欢尝试绣各式各样的人物、动物、花鸟等不同题材;后来喜欢看刺绣古画书,文人画给人一种雅致、静谧的感觉,慢慢地自己绣品就会往古画方面靠。”

在画作选择方面,薛金娣偏爱倪瓒这样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的书画,在她看来,美景易绘而意境难得。

关乎意境,一定要由心体会,感受书画家肆意挥洒时的情感,哪怕是每一处不经意的留白。

所以薛金娣每次拿到一副东西,都会先看很久,然后思考每一处的地方该用什么针法。

在她看来,不同的针法会使画面看起来更有流动的感觉。

这一切的一切都要在刺绣中有意识表现,却又不能刻意为之,所以薛金娣的作品,总是有一种栩栩如生,笔墨韵味淋漓尽致的感觉,“以针代笔”就是如此。

“我并不是按照传统古画的做法,而是采用了不同的针法来做,所以呈现出的东西和原来的绣法是有一定区别的。”

在不断摸索刺绣艺术的新技巧中,薛金娣创作了”捻丝盘线刺绣法“,并且获得了国家专利认可,这也是她积攒多年的成果。

这类刺绣针法与传统绣针有很大差别,当绣线进入画面之前,经过”手捻“可以让画面更显立体,使整幅绣品层次立现,具有画龙点睛的效果。

姑苏绣郎,

颠覆中传承。

”大师妈妈的网红儿子“

1988年的冬天,薛金娣生下一个男婴。身边的亲戚摇了摇头,叹了口气说:“可惜了,是个男孩。”薛金娣却坚持把“张雪”这个名字留了下来。

一个苏绣世家,希望女儿来传承家业,却生了一个男孩。冥冥之中,这似乎变成了张雪命运的另一种可能。

“一个男孩子,教了也没用,哪有男人做刺绣的。”周围的人很多人这样议论开了。

▲薛金娣与张雪

大学时,张雪报考了国际经济贸易专业。到了大四,张雪申请了英国利兹大学的研究生,还在南京找了一份期货类的工作,收入相当可观。

但当他回到镇上时,他发现镇上的绣娘越来越少了,都是一些和母亲同龄的老师傅还在做。他好奇,一家家地去问,最后算下来,35岁的以下的绣娘已经不足50个。

只有老师傅能做刺绣,意味着身体负荷的加重。薛金娣每天要工作14个小时以上,因为长时间刺绣,导致后来一个瞳孔大,一个瞳孔小,还去医院住了100天。

“它是咱们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到了我们这一代,要是没人再做了,有点可惜。”

这时候,英国利兹大学的offer来了。张雪思前想后,和母亲说,不去英国了,辞了工作回家刺绣。

张雪一个20多岁的大男生,手指粗,关节硬,没少吃苦。那段时间,他每天7点起床,凌晨2点才睡,几乎把全部时间都花在刺绣上。

作品:《星空》

©张雪

虽说是母子,张雪和薛金娣做刺绣所走的路子完全不一样。和传统浓墨重彩的苏绣不同,张雪的作品抽象、简洁、文艺、现代,更生活化。

有人觉得,张雪这样做苏绣,是丢了传统。然而,媒体把他的作品视为极简风,他在B站大火,《人民日报》也在微博上转载了他的相关报道。

作品:《佛》

©张雪

之后张雪又尝试了把苏绣元素运用到奢侈品手表和耳机的外观设计当中,效果自然是极为惊艳。

去年的真人电影《皮卡丘》上映后,张雪突发奇想,在扇子上绣了一个软萌的皮卡丘。这把扇子,被雷佳音送给了在电影里给皮卡丘配音的瑞恩·雷诺兹。

站在时代的风口,

这位姑苏绣郎正在寻找着苏绣更多的可能性。

采访Q&A
望哥:您最喜欢的一幅作品是什么?

薛金娣:《韩熙载夜宴图》,这幅作品绣了好几年,里面有46个人物,5个不同场景,是非常有挑战性的。还有《伊丽莎白》我也很满意,之前获得过中国工艺美术协会的大奖。

望哥:您生活中有什么爱好吗?

薛金娣:我特别喜欢看书画,平时会买很多书,只要出去,第一件事就是去书店找资料,如果我看到一本书上有我喜欢的东西,我都会毫不犹豫地买下来。不管多贵。

望哥:您有什么想对您儿子或者是后辈说的话吗?

薛金娣:一定要把基础打好,不要去在意赚多少钱,现在的作品都偏向生活化了,要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所以一定要多出去看看,跨界结合,尝试不同的方式。

原标题:《她将中国工艺带向国际,是首位在卢浮宫展览苏绣的匠人,被赞"最美苏绣"》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