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央行金鹏辉:金融科技中心建设是国际金融中心竞争的必然要求

姚玉洁 桑彤/新华社客户端
2020-09-23 13:56
金改实验室 >
字号

首届全球金融科技大会“外滩大会”将于9月24日至9月26日在上海举行。建设上海金融科技中心是新时代深入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新内涵,是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联动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今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将上海纳入第二批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范围,7月上海成为全国第二批试点中首个发布试点项目城市。如何进一步推进上海金融科技中心建设,提升我国在全球的影响力?在全球金融科技的竞争赛道上,又如何平衡好创新与风险的关系?新华社记者专访了央行上海总部副主任兼上海分行行长金鹏辉。

问:“外滩大会”将于9月下旬在上海举行,主要涵盖全球普惠开放、金融科技创新、全球生态与合作伙伴、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等前沿话题。您认为这种集聚行业顶尖专家、领军企业参与的金融科技大会,对上海这座城市会带来什么影响?

金鹏辉:金融科技是技术驱动的金融创新,是新时代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抓手。作为继上海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海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之后,在上海举办的全球高级别金融科技盛会,“外滩大会”集聚了全球最具影响力的金融科技顶尖专家、行业领军者,有利于各方就金融科技前沿理论和实践进行交流分享,共塑数字思维,贯彻新的发展理念,形成开放、合作、共赢的金融科技发展格局。

这一盛会对于打造上海金融科技品牌、助力上海金融科技中心建设具有积极意义。近年来,上海经济高质量发展空间不断拓展,日益增强的金融中心集聚辐射效应为上海金融科技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上海本土金融科技市场主体提供了必要条件,完善的产业环境助推建立健全金融科技人才选、育、留体系。未来,上海将被打造成为金融科技的技术研发高地、创新应用高地、产业集聚高地、人才汇集高地、标准形成高地和监管创新试验区,成为金融科技企业、人才、资本配置的首选地。相信“外滩大会”将令世界充分感受到上海拥抱全球技术革新、携手共赢的底气与自信。

问:在全球国际金融中心竞争的赛道上,金融科技越来越成为一个重要风向标。英国智库Z/Yen最新一期国际金融中心榜单发布的金融科技中心排名,上海排名第二,这一指标对上海首次晋级全球第四也贡献颇多。为什么大家都这么重视金融科技这一前沿领域,金融科技给金融行业将带来哪些巨大的变化?

金鹏辉: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动能逐渐释放,传统金融服务模式已难以适应新的经济发展形势。金融科技作为新形势下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的产物,为解决金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提供了新手段,其核心是利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新兴技术改造或创新金融产品、经营模式和业务流程,为金融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新活力。

当前,全球金融科技呈现出强劲的发展潜力,在为金融业提质增效的同时,也深刻改变着传统金融行业:一是金融科技的发展促进金融业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提升资源配置效率,使投融资精准匹配,满足多元化、个性化需求;二是金融机构逐步打破封闭式经营模式,加快体制机制转型升级,增强组织管理的适应性,通过新兴技术与金融业务深度融合,衍生出直销银行、移动金融等一系列新业态和新模式;三是金融业开始由集中式架构向分布式架构转型,以更好地适应现代金融交易高并发、多频次、大流量的新特征;四是传统金融机构开始重视金融科技人才和相应企业文化,逐步增加对金融科技复合型人才的投入。

需要注意的是,金融科技挑战与机遇并存、效率与风险相伴。如何在鼓励创新的同时维护金融安全,给监管部门带来极大挑战。新形势下,要着力打造符合我国国情、与国际接轨的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加快构建基于创新监管工具的金融科技监管框架,不断提升监管专业性、统一性和穿透性,推动金融科技在守正、安全、普惠、开放的道路上行稳致远。

问:上海打造一流金融科技之都,有哪些优势?

金鹏辉:加快推进金融科技中心建设是新一轮国际金融中心竞争的必然要求,而上海在很多方面具备显著优势。

一是上海金融要素齐全,具备金融科技蓬勃生长的土壤。政策支持力度大。近年来,国家对上海金融中心建设的投入和各种政策利好不断涌现,对内对外连接和辐射明显占优,为上海金融科技中心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与此同时,金融市场要素全。上海立足于国际金融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的定位,汇聚了众多国内外顶尖的金融业巨头及重要的金融市场基础设施,资本市场投融资、支付清算及结算体系较为完善,机构服务、产品创新、产融合作三位一体的格局已初步形成。上海高校及科研机构众多,具备良好的人才基础,可以为行业输送大量人才。此外,上海还有全国唯一的金融法院,人民银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局也设在上海,可以为金融科技规范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是上海对外开放程度高,能有效吸引海内外金融科技公司落户。上海作为亚太地区重要国际门户,有着得天独厚的对外交往窗口,海外金融科技公司正越来越多地选择在上海设立办公室或分公司,许多金融科技初创企业也愿意选择上海作为创业的起点。

三是上海具有良好的营商环境和专业的资源对接平台,有利于加速金融科技与应用场景对接。上海宏观商业环境和金融业发展程度遥遥领先于国内其他城市,城市管理水平高,市场营商环境规范,软硬件能够与国际大都市接轨。良好的环境也催生了优质的宣传和资源平台,清晰的定位和发展路径为金融科技提供了非常广阔的落地场景。

四是上海的市场主体对于发展金融科技态度积极,具有创新意识。近年来,上海地区各金融机构顺应金融科技发展的浪潮,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加快转型。很多机构展开前瞻性布局,从顶层设计着手制定战略规划,建立创新激励机制,在技术储备、业务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初见成效。今年上海启动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后,相关主体参与热情非常高,在很短时间内就收集到了32个申报项目,经过多轮筛选,首批公示了8个项目,这些项目质量都很好,综合运用了多种前沿技术,体现了上海市场主体强烈的创新意愿和雄厚的技术实力。

问:今年疫情冲击的特殊背景下,金融科技在支持复工复产、服务普惠百姓方面,可以发挥哪些独特作用?

金鹏辉:在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期间,金融科技凭借其精准、及时、高效、线上化的特点和优势,在助力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简化融资条件以及持续推进金融服务民生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一方面,金融机构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科技手段,深入关联分析经济数据和产业动态信息,优化信贷流程与信用评价模型,努力帮助小微民营企业解决资金困难,助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金融资源更加及时、精准配置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进一步提升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水平。另一方面,在金融科技支持下,金融远程服务、业务线上办理等非接触式服务模式进一步得到普及和优化,既为小微民营企业融资提供了畅通的“绿色通道”,还有效满足了老百姓在衣食住行、医疗教育等重要民生领域的金融服务需求,有效降低金融服务门槛、扩大金融服务覆盖面,从而进一步增强金融服务的普惠性,提升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水平,实实在在地增强人民群众对金融服务的获得感、满足感。

问:去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发布《关于促进金融科技发展支持上海建设金融科技中心的指导意见》,并公示了上海首批8个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应用。监管推动对金融科技健康发展发挥了哪些成效?

金鹏辉: 监管推动金融科技健康发展,开放包容的同时要守住风险底线,对于金融科技领域出现的欺诈、侵权行为,要坚决防范和打击,做好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同时要积极引领,依靠市场力量推动,调动市场主体活力,鼓励公平竞争,在传统的“行业监管+机构自治”的基础上引入社会监督和行业自律,通过市场竞争选出、留住真正惠民利企的金融科技产品和服务。此外,凝聚共识,要坚持走真正的技术创新之路,在全行业乃至全社会营造以与宏观调控博弈和监管套利为耻、以真正的技术创新为荣的氛围。

问:我们也看到,随着金融科技走红,也出现了一些怪现象,要么是什么东西都往筐里装,要么是用一些“高大上”的术语来忽悠欺骗老百姓。您认为金融科技行业有哪些误区需要“去伪存真”?又如何防范金融科技相关风险?

金鹏辉:金融科技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的情况。有些人借高深的名词作为噱头,披着科技外衣,行坑蒙拐骗之实,也有一些不可能盈利,或单纯依靠套利来经营。这些风险都需要防范。我们应充分认识到科技手段的运用不会改变金融业务活动的本质,要透过眼花缭乱的名词表述认清业务活动实质。

金融科技一定程度上是向未知领域探索的活动,面临着许多不确定性因素。过于强调技术,缺乏对金融规律的尊重和敬畏,非但不能促使金融服务创新发展,反而会使金融市场鱼龙混杂,给金融稳定带来巨大挑战。要高度警惕金融科技伪创新,对于借金融科技做噱头进行炒作甚至搞坑蒙拐骗、金融欺诈的,监管机构始终保持零容忍,金融机构也要牢固树立以安全为根基的发展理念。

在当前数字化、信息化的大趋势下,防范金融科技风险要做好以下方面:一是合理选择适合业务发展的新技术,深入研究技术的适用性和安全性,不盲目追求新技术,避免模型选择错误导致与业务不适配带来的风险;二是建立创新试错容错机制,探索更具专业性、统一性和穿透性的新型创新监管工具,通过开展可控范围内的试点验证,在保障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前提下鼓励创新;三是加强金融科技应用风险管理,明确金融科技应用的运行监控和风险处置策略,准确掌握和有效处理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切实防范金融科技自身风险与应用风险传导。

(原题为《金融科技中心建设是国际金融中心竞争的必然要求——专访央行上海总部副主任金鹏辉》)

 

    责任编辑:郑景昕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