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上海相册:作家盲写摄影师作品,双方共塑阅读城市新角度
“即使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上海人。城市也有许多细枝末节犄角旮旯之处我尚未来得及去触摸和感受。更何况那些掉落在罅隙里的生活……”
——作者徐佳和
“上海的弄堂,有种独特的气味”“我时常在想,弄堂里的光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转弱的,老城厢的生活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消失的?”
——作者王莫之
“我想用这个作品谈谈生命里的存在和消亡,时间里的记忆和遗忘。”
——摄影师马良
8月12日起,由“澎湃新闻/视界”栏目发起的“上海相册”项目在澎湃新闻上陆续发表。22位上海本地摄影师每人一组影像作品,与22位上海本地作家根据其作品而盲写的文字一对一组合呈现,为读者打开了一个阅读城市的全新视角。这种影像与文字跨界互涉、互为参照,通过两个群体的合作共同完成的项目,不仅极大丰富与完善了“上海相册”这一视觉主题,也延伸出了更为纵深立体的视觉想象与城市记忆。
上海,作为中国最早开埠、现代化进程最为发达的城市,其地域、政治、经济、文化、对外交流与合作、百姓生活等均有着更为丰富的表现层次与内容空间。若提起城市摄影,上海更是复杂多义的,上海摄影人自然一马当先。传统与现代、经典与创新,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至今,摄影师们不遗余力的为上海这座城留存了各种面向的影像资料。而该项目创办的初衷,也正是要梳理、挖掘上海摄影师群体的代表性作品,期望从宏观与微观层面,较为完整地呈现给公众一系列关于上海各时期、各领域的城市影像志。
“澎湃新闻”首批选取的22名上海本地摄影师(以发稿顺序排列)徐昕、朱锋、种楠、沈嘉善、朱浩、席闻雷、陆元敏、支抗、瞿凯伦、严怿波、郑知渊、马良、陈海汶、侯剑华、沈浩鹏、许海峰、朱钟华、王骅、崔益军、周仰、顾铮、沈忠海,覆盖了上海老中青三代,影像跨度达三四十年。其中不乏摄影界大名鼎鼎的前辈,也有不少正值创作高峰期的中青年和后起之秀。他们之中,有些是以照相机为工具的艺术家,有些是新闻工作者,有些是文化馆工作人员,有些是照相馆从业者,还有一部分是自由职业者……不管怎样,毫无疑问他们了解上海,也热爱自己所处的城市,热衷于用镜头记录下这座城市发展变化的点点滴滴。
“上海相册”这一项目是在今年二三月新冠疫情正肆虐凶猛的时候开始酝酿的。由摄影师自选一组作品,并撰写800字作品自述,简要阐述创作动机,以及职业身份、拍摄年份等基本信息,然后选不少于20幅的摄影作品一起,一起提交给相关参与的作家,由作家根据看到的影像介入创作,接续做一个拓展性的深度表述。这20幅作品是对某一主题或者领域的深耕,而非仅仅是若干单幅好照片的集合。在执行过程中,策划方始终认为参与双方都是独立创作人,因此期望二次创作能产生出一加一大于二的边际拓展效应。所以,双方编辑人员将摄影师和作家的名字刻意回避,人为地阻止了双方创作者的交集。这种盲写的方式,既有文化交融跨界出圈的意义,也带来更多的不可预知性。而22位作家也各具特色,从摄影与生活,摄影与社会,摄影与个体记忆的角度出发,将上海的社会文化背景与图片相结合,代入自己对城市的理解、观察甚至想象,或实证或虚构,从摄影生发却并不囿于作品所传递出的意象性影响,从而延展出不同角度的更个体、更丰盈的城市记忆与城市话题,使文字和图片产生了更多的可能性和指向性。这也正好契合了“澎湃新闻/视界”栏目的口号:“摄影,最需要了解什么?”以摄影来探讨社会问题,以摄影介入社会生活当中去。
9月23日,“上海相册”创作交流会现场,摄影师与作家共聚一堂。 澎湃新闻记者 朱伟辉 图
项目策划者、澎湃新闻影像新闻部总监许海峰表示,之所以选择了22这个数字而不是一个整数,其实是刻意而为之。22不是一个句号,最多是一个分号,“上海相册”希望能够持续地做下去,迸发出一种城市观察新的表达方式和观看角度。“接下来,我们还会集纳更多非沪籍摄影师所拍摄的上海影像,通过双方有趣有益的合作,共同完成这一‘联通/触电’的探索性盲写。上海城市影像同样少不了他们,否则将会是一种缺失。”
中国摄影报
《中国摄影报》原标题——上海相册:摄影师与作家“共塑”城市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