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上海相册:非凡的城市文化实验

姜纬
2020-09-23 13:11
视界 >
字号

姜纬:独立摄影评论家、策展人

01

几个月前,澎湃新闻影像新闻部总监许海峰跟我介绍《上海相册》设想时,我随即意识到这将是一个非同寻常的城市文化实验。

到今天,由澎湃新闻视觉中心策划并实施的《上海相册》项目,荟集了22位上海摄影师拍摄本地的作品,同时,22位文字作者运用“盲写”方式予以一一对应。

许海峰与上海作协的吕正达成共识,一定要坚持盲写,不然就失去了这个项目想达到的文化交融跨界出圈的旨趣。摄影师和文字作者的姓名事先被刻意回避,仅有摄影师800字自述,不少于20张的照片。这些照片是对某一主题或者领域的深耕,而非仅仅是若干单独好照片的集合。文字作者不是摄影圈内人,完全按自己的理解或者想象自由发挥。

图文并用,共塑阅读城市新角度。照片各有特色,文字也各有殊异,有的像读后感,有的像散文诗,有的像短篇小说。有些图文比较协调,有些似乎两不相干,谁也无法预料这个项目到底会有怎样的结果,然而这正是实验的应有之义:勇于探索,大胆尝试,用创造性思维打破画地为牢。

在呈现方面,《上海相册》充分利用了互联网媒体无可比拟的优势,比传统的局限于一地一时一圈的展示活动,更具传播意义上的广泛影响力,是梳理,是审视,更是登高望远,体现出前所未有的文化视野,彰显出“海纳百川”的城市精神。

02

注:限于篇幅,每个摄影师的作品呈现两张,每个文字作者的文章节选其中部分。 

2018/11/8,徐昕 摄影

2018/10/2,徐昕 摄影

天台很老了。水泥地像包了浆的手编竹席,油亮的黑色经由日夜擦拭,腻染一个人一生中最美的年月。 

来历不明的竹椅也很老了。默认的主人是在夏夜摇动蒲扇的老者,无名无姓,死后乃至无形。 

楔形天台距离地面十米。拓荒般,在楼宇中,在时光中,推挤出的简装版空中巴比伦。

 ——于是

上海零度-5,朱锋 摄影

上海零度-6,朱锋 摄影

卡尔维诺写过一本《看不见的城市》,我没看过,只记得书名。什么样的城市看不见呢?是未来的城市。城市会自我繁殖,自我膨胀,那些“生活开拓者”往往生活在都市的最外沿,你这一刻走过的荒芜和苍凉,几年后或许就是平地起高楼,或许就是灯火通明,就是交通拥堵。而过来人多半只会感慨昔日的苍凉,不会去怀念它。如果人类的基因里都有怀念它的部分,那么今天也就没有那么多城市,而是人人都想做个荒野猎人。

 ——王若虚

虹梅路,上海。沈浩鹏 摄影

龙华寺,上海。沈浩鹏 摄影

男人笑笑,整个城市,都像在做梦,旧的没有了,新的又生出来,一直洗牌,到最后,你心心念念的王牌不知砌进哪一堆牌里,再找不到了。只有照片,像一滴松脂,将它们凝固下来,几千几万年,变成琥珀。

 ——久久

江边码头,2003年。陈海汶 摄影

薛家浜水产转运站,2009年。陈海汶 摄影

我没有理由凭借陌生的摄影家数十幅照片便作出所谓的判断,即便这判断是“纯感觉”的。他个人的历史或许如同我们这座伟大的城市、我们这条非凡的江河,有着他人完全无法读解的壮阔和浩瀚。在如此理解的意义上,我想我可以做的一件事情是:向陌生的摄影家表达我的无限敬意,因了他的摄影,更因了他对这条江河以及两岸的种种回忆。

 ——王唯铭

03

从渊源上追溯,上海一直是被看见同时被写作的城市。我们为上海丰赡浩大、流动不居的多样性而惊叹,气候、血缘、语言、饮食、建筑、服饰……还有人的意愿、人的记忆、人的命运、人的感受与表达、人的姿势与神情,等等,上海如此纷繁多姿,没有无限的多样性就没有这个伟大的城市

上世纪30年代,少年诗人徐迟把外滩江海关大厦的巨型大钟形容为“都会的满月”,流露出对现代性的歆羡。半个世纪过去,1981年剑桥大学出版的《上海:一个亚洲都市的革命与发展》中,Christopher Howe写下了这样的话:“几乎所有关于中国重要生活面向的严肃分析最终都必须面对上海,面对上海在中国的特殊地位。”

1995年,上海市政府迁出外滩原汇丰银行大厦。修缮人员在这座1923年落成的新古典主义建筑拱顶内部发现了意大利工匠于初建时绘制的系列马赛克绘画,在八个被描绘的国际城市中,航海女神统领着上海的图绘,她右侧是代表长江的画面,左侧是广阔的海洋,上海被放在时空变迁的情境之中,定位于中国内地和外部世界的关节点上。 

刘呐鸥,施蛰存,穆时英,张爱玲,苏青,茅盾,叶辛,陈村,王安忆,金宇澄、程乃珊,孙甘露,陈丹燕,唐颖,顾湘……他们的文字里,上海人的岁月和境遇,贴肤痛痒的故事,碎杂绵密的细节,身心悲欢的浮沉,寒来暑往,生生不息。

04

隐于日常-2,陆元敏 摄影

隐于日常-9,陆元敏 摄影

就像将我雀跃的情绪翻转过来,带来“不适感”的那些街区。它是一种标记,斑痕,时间的铁锈,让平展的城市风貌有了层次和纵深,参差多态,富含岁月的维度。旧的,窄的,低矮的和新的,宽的,高大洁净的,混在一起。由此我确信自己没有失明,并非生活在光滑扁平的二维世界,在和别人吃一样的食物,喝一样的饮料,追一样的综艺,看一样的vlog,打一样的折,购一样的物,用一样的流行语描述一样的心情,从一样的包里拿出一样的手持小风扇之前,都会想一想。

——陆茵茵 

市井的层次-4,支抗 摄影

市井的层次-11,支抗 摄影

但是在现代汉语里,“生”与“活”本就是同意联用,“生活”无非就是上海人挂在嘴边的“过日子”,这是日复一日,把激情和浪漫消耗殆尽的漫长马拉松,能把这样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就是生活的智慧。在上海,只要走在街头,就可以领教这份生活的智慧。 

——钱佳楠

上海公园,2013。顾铮 摄影

无题,上海,2018。顾铮 摄影

我突然发现,这座城市仍然保存着我本来以为早已消失的细节。而这个巨大的城市空间,甚至还包裹进了比它自身更巨大的时间。 

——金莹 

浦东大道,2015,郑知渊 摄影

龙华路,2019,郑知渊 摄影

那意味着他走过的、拍下的这些地方,仅仅过了五年、十年的时间,就已经面目焕然一新,而“旧日情景”,就开始变得让人怀念。

当我翻看那些照片的时候,我会觉得时代这东西,我已经错过它了。 

——负二

05

上海和摄影则更有缘分,摄影深深嵌入了城市历程,略举事实一二: 

上海最早的摄影,是19世纪60年代开始兴起的肖像照热潮。《海上繁华梦》、《照相与清末民初上海社会生活》、《完美图像——晚清小说中的摄影、欲望与都市现代性》、《民国时期的摩登玩意、文化拼凑与日常生活》等著作文章里面都有详细记载。之后,一部分摄影师开始走向社会,报道新闻,反映世俗百态。 

中国第一本摄影画报《世界》1907年于上海创刊,老闸桥南厚德里是画报最初设在上海的发行所地址。从第二期起,发行所迁到了上海新闻界的大本营:四马路(今福州路)望平街204号。

中国第一个民间摄影团体是成立于1913年的精武体育会摄学部,设有冲洗暗房和布景设施,供会员实习使用,按期授课指导。摄学部主任为留美摄影师时向荣,教授为陈公哲和程子培。陈公哲为五金业资本家,对摄影颇有研究,对摄影技术的研究改进有所建树。“精武”提倡体魄精神共进,选用摄影作为提高会员精神修养的必修课程,说明当时的上海,人们在认识上已把摄影列入美育范畴。 

1928年,上海《时报》聘请郎静山、蔡仁抱为摄影记者,这是中国有职业摄影记者的开始。

1930年,中国第一个全国性摄影组织——上海黑白影社成立。到抗战前夕,社员已遍及上海、南京、广州、北平、天津以及苏、浙、皖、粤、赣、桂、鲁、冀等地,还有港澳海外人士参加,是当时影响最大的摄影团体。沙飞(当时名叫司徒怀)、吴印咸、吴中行、敖恩洪、吴寅伯和画家叶浅予等,都是黑白影社的社员。

上世纪30年代上海普通市民对摄影同样也是热情高涨。《申报》1930年12月25日关于华社第四届摄影展的报道中写道:“三日来,细雨漾漾,由签名处报告参观之男女老幼,约五千人。足见沪上人士对摄影之注意矣。”陈传霖在《八年来的黑白影社》中统计1932年黑白影展观众达两万人以上,1935年多达四万余人。《良友》画报1934年第85期刊登的“良友摄影旅游团在京沪”展览现场照片中也可看到观众的踊跃。

06

崇明的农场-1,沈嘉善 摄影

崇明的农场-13,沈嘉善 摄影

回想那段历史不免感慨,多么热烈的青春,多么浓重的回忆,都有消亡的一天。但我们依然会眷恋那些注定消亡的事物,依然会小心翼翼保留一张已经褪色的照片,不断复述过去的回忆,用一生去怀念一个故去的亲友。

——栗鹿 

1994年4月29日,驾驶员半道停车,用“巨龙”车来装载自家的一台冰箱。种楠 摄影

1994年7月1日,烈日下的“一路纵队”。种楠 摄影

2020年夏,我49岁,在一张摄于25年前的黑白照片上,闪回了自己脱头落襻的半生。 

——费里尼 

2007年2月12日,天潼路。崔益军 摄影

2004年3月17日,张桥路。崔益军 摄影

弄堂里,好像存在着某种光晕。类似的感觉在几年后有了变奏式的复现,当时外婆家新装了家庭电话,吃年夜饭的时候,座机响起,小孩子抢着去接,然后兴奋地喊长辈的名字。再后来,手机登场,长辈过世,年夜饭从传统大家庭的聚首降格为三口之家的小团圆。 

——王莫之

2003/01 侯剑华 摄影

2005/05 侯剑华 摄影

我想起来之前我参加的一出名为《遥感城市》的戏剧演出,演出没有演员,每位观众即是演员。 

——项斯微

都市物语-8,王骅 摄影

都市物语-22,王骅 摄影

房产这词是现在的说法,小时候可不懂啥叫房产,就会嚷嚷:这里以后要有我的一套房子,那里要有我的一套房子。

——吴栋

07

凡摄影的,皆已过去,但过去的不一定就是历史。如果不能引起现实的思索,打动现实的兴趣,和现实的心灵生活形成交互,“过去”在现时的思想活动中就不会复苏,就无法真正获得它的历史性。 

曾经以前,栩栩如生的人物、有声有色的事件被经济增长、人口曲线、社会结构变化、生态环境变迁等取代了,即使有人出现,也不是具体的人,而是抽象的群体。由此引发了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史学思潮新变化,反映出普遍的诉求:回到历史主体,即“场景”本身,回到鲜活的人本身。“场景”并非背景或舞台,而是人在历史舞台上的演出构成了历史的“场景”,这恰好是摄影强大表现力之所能。 

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上海摄影师有着大量以马路和弄堂为题材的照片。他们是漫游者、梦想家和历史学家,他们不是被动的行走者,他们重新体验时间和空间的意味。马路和弄堂,以及市民在这些公共空间的活动,对于城市有着特殊的意义,不仅仅是一种普通“现象”,还可能是一种没有认识清楚的历史发展的“动力”,尽管这种“动力”往往被稀释在平民百姓衣食住行的“日常生活”中,被有意无意忽视。

而上海的年轻摄影师,置身剧变环境,背靠着时代无以命名的复杂经验与知识,凭借敏锐的感受力,创作视角通常以个体为本位。个体的存在是最后的解释。他们辨析城市对人们生活和心理的影响,力图勘察并理解在个人身上和周围究竟发生了什么,新的主题、风格和形式被展现出来,令人瞩目。但是,我们仍然没有走出城市变动带给我们的震惊和亢奋,植根于城市经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还远未得到充分发展

08

边角料-9,周仰 摄影

边角料-20,周仰 摄影

还有这么多不同的生活,不同的世界,因为有这样的保证,孩子的目光从天空、树梢、一个个小小的窗户那里,被吸引到书页上。 

——走走

相对湿度之八。朱浩 摄影

相对湿度之十三。朱浩 摄影

我想,上一代的人,可能都因为有这些更残酷的事例在前面映照着,而更加顺纳了自己的当下。搁置的痛苦被日脚磨为细小的鳞片般闪动的粉末,在生命的传承中不经意顺流而下。

——吴越 

上海静物-9,席子 摄影

上海静物-10,席子 摄影

这是一个将死未死的时刻,一种生活行将瓦解,连带着人与城市在某个历史阶段所形成的关系的不知所终。这大概是中国人最熟悉的经验。于是,“上海静物”所流露的情感,既非隔靴搔痒的温情怀旧,也并非是对残酷蜗居现实的沉重批判,而是目送这浓墨重彩的生活图景随着记忆最终入殓。 

——陈心怡 

彼岸花-10,马良 图

彼岸花-9,马良 图

一座城市的女性过得如何?不能只看家世显赫的名媛风流,也不在屈指可数的高光时刻,普通女子细水长流的日常生活,才是最丰厚的摩登底色。她们或许也会结伴成群到公园,拍一组别出心裁的毕业合影。或许同住在租赁屋,每天工作忙个不停,仍有余力往脸上抹蜜丝佛陀、旁氏,翻《良友》画报,看看百货公司的广告。 

二〇二〇年满百岁的馨与素秀们,恐怕早已湮没在时间的灰烬中,成为彼岸之花。于灰烬中翻开假想中的日记,少女仿佛在说话,凝固了的前世,仍旧是簇簇新的嘉年华。 

——指间沙

09

许多人一谈到城市就是“欲望”、“物质”,这是歪曲和遮蔽。城市的经验、城市中的生存难道没有精神向度吗?如果有,是如何展开的?展开过程中经历了什么样的艰难疑惑?这些都有待于摄影师去表现,有待于读者去理解。

在中国摄影师的影集画册里,很少能看到关于城市的有价值的内容,在面目繁多的活动中,也很少有涉及城市摄影的系统梳理。城市题材至今仍是中国摄影的短板,作为对城市化进程茫然无措的反应,我们实际上是在向旧的中心退守。由乡土提供合法性的一系列观念形态,正在被极力榨取:鲜明的道德化、简单的底层视点等等,这些能让我们安心。我认为,当我们这样做时,其实是把自己安放在一个已经不存在的地方。

在从前,我们的想象、秩序和语言以乡村为中心,城市化的出现,一切价值都将在此背景下被重估,就比如对自然、旅行、乡土、绿色的“怀念”和“向往”,其实也是被城市的消费和城市的焦虑所支配的。在城市经验背景下,我们常用的一些基本观念的涵义变得极为复杂。面临诸多的经验、文化、价值观,难以继续施用传统叙事建立意义中心的办法,因此存在着表达的巨大难度,虽然我们最终还是会面对那些人类精神生活的基本问题,但我们感受和理解这些问题的方式和路径将与前人大不相同,这是挑战,也是机遇。可以说,《上海相册》就是一种针对性的有力回应。

10

2020系列-11,严怿波 摄影

2020系列-14,严怿波 摄影

我们去公园,不正为了在现实与梦境的罅隙里,成为面目模糊的人吗?将现实世界里过于清晰和沉重的身份(脸)抹去,暂时成为一个只有背影的人,在身份空白的喘息间,想象别样的可能。

——btr 

任性之城-7,瞿凯伦 摄影

任性之城-20,瞿凯伦 摄影

我小时候在课本里学到“日新月异”,只觉得造词漂亮,用来形容变化很时髦。然而,真正在上海生活了近三十年以后,我才体会到这个成语里的流动性,它侧重于叙述一个时刻在变化的过程——异化是城市生活的风险,亦是一种刺激的源头。 

——三三 

路旁,2020年5月2日。朱钟华 摄影

外滩,2017年5月30日。朱钟华 摄影

似乎每时每刻,每一个城市的道路上都在生成如此这番的影像。失去了我所熟悉的记忆,失去了我的记忆所依托的时光的化石,此处和彼处的区别在哪里,如果哪里都一样,我会不会迷路,我的故乡在哪里呢? 

——徐佳和 

每一幅阴沉的画面,都是对晴朗的渴望-11,许海峰 摄影

每一幅阴沉的画面,都是对晴朗的渴望-16,许海峰 摄影

他是很小心的,天蒙蒙亮就出门,为了尽可能地和别人错开。路灯还没有熄灭,这个点经过小区对面的湿地公园,蒸腾的雾气尚未消散,宛如幻境。以往这是他每天要来透气的地方,但他竟不知在世界苏醒前,都市绿肺是以这么仙的姿态实现自净的。 

——徐敏霞

移膜拼贴-1,沈忠海 图

移膜拼贴-2,沈忠海 图

上海的地标建筑历史没有巴黎这么悠久。但在不同时期里,也有数不清的照片拍下了外滩的建筑群、江对岸陆家嘴林立的高楼和人潮熙攘的南京路。如果我们在大脑里构建一个地标的摄影史所形成的地图,就会发现,地标的地理位置和建筑造型一仍如旧,但其视觉印象却千变万化。这种变化,就是摄影作为一种视觉艺术实践引发的创意竞争带来的。渴望脱颖而出的压力促使摄影师努力求变,包括视角、材料和工艺的变化。 

——夏佑至

 11

无论照片还是文字,都被认定为语言构建之物,都希望择取、营造自足的叙事世界;而在当代语境中,它们具有互文性,在其自身复杂的文本性里有效地利用了过去的文本,并寻找可能存在的互涉性。 

广大读者所看到的《上海相册》不仅仅是文本之间的传续与变异,相互间的投射、溶浸、校正、调节,更重要的是这些如何成为可能,又如何成为现实。

《上海相册》里面的照片和文字,说明中国城市特定时期里国家、社会、民众的种种关系,与我们以往对城市的“常识性理解”相去甚远,远为丰富、幽邃、生动和复杂。

为什么是22位摄影师,而不是整数,这是海峰和策划编辑团队的深思熟虑。22意味着不是句号,只是一个分号,今后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能够从此接续进行。从统计数据来看,《上海相册》已有380万的观看阅读点击数,很值得进一步的期待。 

城市本身就是实验,人的生活就是实验,变幻莫测,气象万千。在城市摄影领域,上海有得天独厚的基础和资源,上海的摄影师、艺术家应当保持多元活跃的状态,继往开来,在时代的流转变动中,塑造并扩张我们的感官知觉。我们有理由相信,《上海相册》是不断增添、不断更新内容的城市全息拼图,如同江河不断汇入海洋。 

看上海,很上海,我想起了雍和老师的一句话,非常概要精彩:“上海是个大码头”。 

有进一步观看阅读兴趣的读者,敬请长按识别下面《上海相册》的二维码► 

全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姜sir影”,作者姜纬为上海知名摄影评论家。

    责任编辑:梁嫣佳
    校对:丁晓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