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你得明白,不婚不育和恐婚恐育不是一回事儿
原创 白鹿 张昕 Dr昕理学
一直以来有很多年轻的读者都想叫我聊一聊“恐婚恐育”的话题。这个话题我想了很久,聊起来需谨慎,我想尽量避免让读者误会我的意思。
我从不反对“不婚不育”
虽然我自己的家庭和睦,也不吝分享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给愿意看的人去看,但是我从来不会劝别人结婚生孩子。倒不是说我认为结婚生孩子不好,而是说每个人的境遇不同、性格不同、追求不同、在婚姻中的诉求也不尽相同。所以,我能在婚姻家庭生活中获得幸福感,不代表别人也能,用自己的经验,其实无法去评价别人的人生。
同理,我也比较反对有些人动不动就说“婚姻除了痛苦,到底能给女人/男人带来什么?”“过来人实力劝退,千万别结婚”之类的话。因为你不能从婚姻中获得幸福感,同样也不能代表别人不能,以个体情绪去煽动群体情绪、影响别人的决策,是不负责任的。
我从来不认为人生的意义感、价值感必须要从结婚生子当中去实现和获得。因为真的不是所有人都渴望亲密关系,不是所有人都有很高的情感需求、陪伴需求和传递基因需求的。
我身边有很多优秀的不婚者或者丁克者,他们让我们看到了生命意义的多元化,我不觉得他们的人生中结婚生子是一个迫切的必选项。比如我硕博期间的导师,她是一个非常单纯的人,仅仅是追逐科学的真谛和买包包就已经给她带来了足够多的意义和快乐;这样一个人,就连在某次飞机险些面临失事、空乘让写“遗言”的生死关头下,她写的全都是自己最近的学术发现,以及哪篇论文存在哪个文件夹密码是什么……所以这样的她拒绝了男友的求婚以及相夫教子的邀约,终身投入科研事业,是不是非常顺理成章呢?还有一对丁克夫妇朋友,他们走遍了世界的各个角落,去做义工,帮助失学女童,救助动物,这样的人,你能说他们的人生没有孩子就不完整吗?(当然,一定会有人这么说的:不管你再优秀、做了再多的事、为人类做出再大贡献,你没有结婚没有孩子,人生就是失败的,不完整的。那我只能遗憾地说,不要再用自己的认知去琢磨你认知之外的事情啦,你想不通的。)
我在讲老年心理学的时候,经常提到一个词儿——generativity,很多教科书上把它翻译成繁殖感,我不是很认同。生孩子是(生物意义上的)繁殖,但是generativity有更深层的含义,我更愿意称其为“传承感”——把你认为最好的东西留下来(不一定非得是你的基因),留给下一代也好,留给全人类也好,你做到了,你的人生就没有白活。我们记住了那些名垂青史的伟人,难道就是因为他们的基因强大吗?
恐婚恐育的原因
我大概总结了一下“恐婚恐育”情绪的几种来源:
1、
原生家庭的创伤、周围环境的影响、个人的糟糕经历
这些人也许自己从小生活在父母关系非常恶劣的家庭环境中,或者是周围的亲人朋友都经历过婚姻破裂,或是自己遇到过渣男/渣女,遭遇过暴力、背叛、无休止的争吵,等等……
他们就像是“小马过河”故事中的小松鼠一样,或是自己掉进过河里,或是同伴被淹死过,所以再也不敢踏入那条河流一步。
这种恐惧可能是从小就根植于内心里的,也许在外人看来,这种恐惧是以偏概全的、被放大了的;但是于他们而言,这是从一开始就上好的人生底色,想要重新着色很难,也许会经历一条漫长的自我救赎、他人治愈之路,也许就此避开这条路。
2、
被新闻、网络舆论煽动了情绪
现在媒体发达,大家多了很多获取信息和交流的平台。伴侣之间恶性伤害的案件听说了太多;各大论坛上诉说家庭困扰、婆媳矛盾、夫妻矛盾、亲子矛盾的苦水太多……于是很多人感慨“不婚不育保平安”。
但其实这也是一种可得性偏差(availability heuristic)——我们更容易被自己所看到或者听到的东西影响,而不是用统计学知识去思考问题。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只有这些极端案件才会上新闻,但其实极端案件在生活中是小概率事件;因为有家庭矛盾才会上网诉苦,所以看上去似乎家家户户的婚姻都是不幸的,但其实是因为幸福家庭的成员根本不会上这些论坛去诉苦、和网友对骂……所以,因为个体事件或者某个圈层的个体经验而恐惧和质疑整体,这也是将一种情绪进行了不合理的夸大。
现在有一些媒体为了吸引流量,经常编一些煽动性别对立的故事或言论,然后就能吸引来很多“厌女症”“仇男症”在评论里互相重拳出击。
曾经我的一名学生在看到评论里一些恶臭男对女性的攻击之后,对我说:“我现在感觉男人真可怕,再这样下去我要‘恐男’了,可是反观我自己身边,我的父亲、男性亲属、男性朋友,明明都在好好爱惜老婆孩子,都在好好地生活啊,我到底在恐惧什么。”
我说:“因为你身边的男性忙着好好生活,忙着爱护老婆照顾孩子,所以没空上网当喷子啊……而且如果不是网络的连接,其实这些恶臭男一辈子也不会有机会和你对话。所以一方面,我们要大声疾呼,要争取压倒恶臭男,让我们的声音被社会上更多人听到;但另一方面,你先别自乱阵脚,被他们的声音给带进沟里了。你现在的‘恐男恐婚’,恐惧的其实都是你想象中的东西,而非你所处的现实中客观存在的东西。”
3、
社会进化层面的原因
上世纪六十年代早期,美国的生态学家Calhoun的一项以白鼠为研究对象实验可能会对我们有一些启发。在一个类似世外桃源一样,食物充足,气候宜“鼠“的环境中,老鼠的族群从前期(大约1年)的爆发式增长,到进入1年半后的增长稳定期,逐渐到了第560天(也就是差不多不到2年)后,鼠群“人口”停止增长了——它们明显减少了交配和繁殖,甚至自相残杀。
也就是说,当某个群体的人口进入了爆炸式增长的阶段,这个群体中的成员就会整体上进入“低欲望社会”,这是一种有利于进化的自然规律,可能也是大自然的无形之手对生态进行调控的手段吧。
认清生活的本质
说到这里,可能又有人会闹不清了,不知道我到底在“宣扬反婚反育”,还是在“鼓吹结婚生子”了。
其实都没有。我并不认为婚育和不婚育哪一种方式更好,但是处于选择中的人,自己得明白自己想要的是哪一种人生。
就比如现在的很多年轻人对我说“恐婚恐育”。我说你得明白,“恐婚恐育”和“不婚不育”之间的差别是什么——“不婚不育”是一种思考过后的人生选择,但“恐婚恐育”只是一种有可能被夸大了的情绪。
举个例子,前几天刷到一条视频:丈夫在某个周末,请孩子奶奶过来帮忙带一天孩子,而他则为妻子安排了一整天她喜欢的行程——逛商场,足部护理,吃大餐,烤煎饼、喝奶昔……妻子高兴得尖叫起来,眼睛里都是小星星,小俩口手舞足蹈地就出门去了。
这个视频让鹿sama和我感同身受,因为我们也有过把孩子托给爷爷奶奶一天,然后我俩开心地去逛花鸟市场,买书,躲在车上一边听歌一边吃辣条……回来后甚至还高兴地发了朋友圈:
这本来是一条温馨的视频,但是评论里却有很多冷嘲热讽:“看完好绝望,单身的日常小事,有了孩子之后就这么难拥有。”
“女人真好骗,一点小恩小惠看给她高兴得。”
“不结婚不生孩子,这些快乐的事情就可以天天做,所以婚姻到底给了女人什么?”
“主人带狗出去遛,狗也是这么激动的。”
看完这些评论,我大概明白很多人“恐婚恐育”的点在哪里了。他们恐的不是“婚”或“育”,而是“长大成人”。
我经常看到有年轻人说“00后日常恐婚恐育”。我想说,这很正常,20年前,80后也是“日常恐婚恐育”的。因为长大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谁都恐惧承担,谁都害怕困难,但是小鸡要出壳,虫蛹要破茧,挣扎和疼痛都是必经的过程。毒鸡汤之所以毒,是因为他们只会告诉你,你现在所有的艰难、困苦、负担都是由于结婚生孩子带来的,只要不结婚不生孩子,你就可以永永远远的轻松快乐下去。
他们没有告诉你生活的真相是,只要你离开了爸爸妈妈的怀抱,压力、负担就是人生的常态;只要你长大了,需要自己扛起生活了,那生活就不会是一直轻松的。
如果你感到现在的生活很轻松,那不是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就是你在透支未来的轻松——你在用别人的艰难或者你未来的轻松,在置换你此刻本该承担的重担——并不是因为你单身或者结婚。
有人说,单身就是比结婚轻松啊,不用面临婆媳矛盾,不用相处亲戚关系,不用头疼孩子的辅导班。那么你以为一个人把单身生活过好了就很简单吗?
单身是不用面临家庭中的琐碎,但是单身有单身的压力和风险,那需要更强大的内心,更丰富的阅历,更雄厚的经济实力,更坚韧的毅力,更独立的人格,和独自打理好生活的能力。因为你无人可靠,你一个人就必须和一个集体一样强大。但话又说回来了,如果一个人具备了这些特质,那么他/她其实也一样能把婚姻中的一地鸡毛处理好。这样的人,单身也会很快乐,结婚生子也会很快乐。
所以啊,你可以因为喜欢独处、不需要亲密关系而不结婚生子;你可以因为物质或心理上没做好准备而不结婚生子,可以因为没有找到满意的对象而不结婚生子,可以因为你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更有价值的人生理想去实现而不结婚生子;也可以因为单纯不喜欢小孩,不渴望家庭生活而不结婚生子;你更加不要为了他人的舆论,父母的施压,年龄的紧迫而去为结婚而结婚,为生子而生子……就像杨丽萍说的,有的人来到这个世界上,是为了观察一朵花怎么开,水怎么流,白云怎么飘,甘露怎么凝结,未必所有人来到世上都需要繁衍后代。但你不要因为听了别人说几句耸人听闻、煽风点火的话语而恐惧;不要因为害怕付出、承担和失败而逃避长大;更不要为了毒鸡汤告诉你不结婚不生孩子就会很轻松而去盲目选择另一种人生——不要去恐惧那些没有发生的、虚妄飘渺的,你想象出来的东西——你需要清楚地了解自己想要哪种人生,然后为之付出经营和努力,因为没有哪一种人生是可以随随便便就收获果实的。
好了!我要继续滚回去写那些拖延了很久的Papers了!
张昕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
副教授
解锁科学姿势
原标题:《你得明白,不婚不育和恐婚恐育不是一回事儿》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