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人民法院报-采风:肖海棠法官的办案故事

2020-09-21 11:3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只要拿起那本《关于通信领域标准必要专利司法实务问题》调研报告及办案指引,肖海棠都会想起初到庭里的那个忐忑的上午。

17年前,刚从中山大学国际法专业硕士毕业的她,走进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的大门,机缘巧合,成为了民三庭的一名书记员。

17年后,她已主审、参审知识产权案件超四千件。华为、小肥羊、路虎、非诚勿扰等众多大要案件的审理,为行业划线定则,竖起标杆。

从苦学专业,到成为专家,反差,成就了肖海棠的每一次成长。每一件事都做到最好的初心,构建了她“简单”法官的“不简单”人生。

9月21日《人民法院报》采风周刊

初见肖海棠,是一个暑气蒸人的上午。彼时的她刚结束庭审回来,一身深黑色的法袍,简单的马尾将头发高高束起,案卷摞在左手,快走几步右手抬手开了会议室的灯,先探头交代了一句,“这案子事实清楚,建议做上诉人工作撤诉。”再回头对我笑了笑,“久等了,请坐。”

狭长的过道里忽然起了一道风,清新而迅疾,就构成了笔者脑海中的初印象。

一个大案就是一场挑战

2013年10月28日,一场跨越太平洋的较量落下帷幕。

广东高院终审判决,美国IDC公司在专利许可谈判中实施了不公平的高价销售行为,构成垄断。这场备受瞩目的拉锯战,以IDC公司赔偿华为公司2000万元告终。

案件主审法官,就是肖海棠。

此时,广东法院正经历着知识产权案件的持续井喷。民三庭资深审判长邓燕辉回忆说:“2009年全省新收一、二审知产案件还只有7000多件,2013年就已达到了3万件左右,而且我们还首次接到了一审案件。”

与此同时,重大、新型、疑难案件持续增加,知识产权日益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家喻户晓的3Q大战、锦兴微软互诉案等,都折射出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以及市场主体对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强烈期望。

就是在这个时候,肖海棠接到了华为公司与美国IDC公司滥用市场地位垄断纠纷案。

7年后提起该案时,肖海棠坦言:“这是我职业生涯中的第一大难关。真是完全陌生的领域,当时连标准必要专利这个词,很多人都念不顺溜。”

全球电信巨头之间的交锋,不仅涉及当时知识产权领域最前沿的法律问题,更对世界通信领域裁判标准的确立有着重要影响。

国内当时并没有相关的案例,一审参照国外某些个别案例,认定标准必要专利构成天然的垄断地位。这个论证逻辑放在国外或许没有问题,但无法说服国内同行。被同事称为“海绵学习状态”的她,一头扎进了书堆里,查资料、找案例,从我国现有反垄断法框架中,对通信领域市场界定、超高定价判断标准、反垄断法域外管辖等多方面,对IDC为什么具有垄断地位、相关行为为什么构成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进行深入探索和详细论证。

这是她一直以来的习惯,任何案件,下判前都反复换位思考。换一个场景,换一方当事人,会不会还这么判?当事人、业界人士和公众的疑问有没有很好地回应?以后对类似案件,能不能起到一定的指引作用?

那年国庆假期,肖海棠一直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看行业背景,看类似案例,看国际商业惯例和规则,中英文各类材料、案例、报告摊了一地,反反复复论证验证。“呆到第五天的时候,突然感觉,通了!”直到现在,她还止不住地兴奋,“当时案卷堆了满桌满地,坐在地上环视着那些案卷,就像得胜的将军清扫战场!”

案件宣判后,国内外同行高度赞赏。作为唯一一个民商事案件,入选“2013年度全国法院十大热点案例”,有世界知识产权界“福布斯”之称的《知识产权管理》将之评为“全球年度案例”。2018年,周强院长在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上作工作报告时,将此案作为过去五年审理的25个典型案件之一进行推荐,高度评价其“证明世界知识产权领域最前沿的法律问题人民法院也能审理”。六年后,“改革开放四十年四十件重大司法案件”评选出炉,唯有四件知产案入选,该案仍旧榜上有名。

在前人的基础上,去做更多适合本国语境的发展。对我个人来说,这是一件非常自豪的事情!

一份未面世的判决

如果说一名法官的成就,在于审理的案件被历史铭记,那判决书就是最好的载体。

翻开肖海棠办过的知名案件:小肥羊商标侵权案、微盟诉泉芯侵害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案、“非诚勿扰”商标权纠纷申诉案、捷豹路虎诉奋力公司商标侵权纠纷案…无论是维持原判,还是改判,说理论述都条理清晰、逻辑严密。

“非诚勿扰”商标权纠纷申诉案宣判

她,有自己的坚持。

时代发展下,知识产权的价值日益得到市场、行业、公众的认可,在全新的领域和行业,当事人很多时候希望通过司法厘清权利边界,确立规则秩序。“对可能紧盯着案件审理的从业者和公众来说,判决往往能起到更好的效果。”

2018年,华为与三星专利侵权纠纷案上诉至广东高院。

当时正值世界通信领域战略布局和市场博弈阶段,华为与三星就专利交叉许可问题进行多轮谈判,并在全球范围内提起互诉达44宗。此案国内一审宣判后,美国法院即作出禁诉令裁定,要求华为不得在美国法院作出裁决前申请执行一审判决。暗潮涌动下,全球不少眼光盯在这个案子上,各怀心思。

但令更多人没想到的是,2019年5月,该侵权纠纷系列案在广东达成全球和解,不仅如此,双方还就全球范围内的标准必要专利交叉许可问题,达成框架性的《专利许可协议》,全球范围内的有关诉讼得以一揽子解决。

案件的主审法官,仍旧是肖海棠。

一审以判促调在前,二审将调解工作做到最后一刻,全球和解成果获国内外高度评价。连当年的师傅邓燕辉法官都为她的专业竖起大拇指:“论起进庭时长和现在的专业水平,她都可以当我的老师。”

然而,在至今仍未平息的讨论声中,很少有人知道,此案背后,还有一份未面世的长达40多万字的判决书。

“加了六十多天班。”书记员孙燕敏回忆,“没日没夜地分析论证,但最终,这份裁判文书还是被锁进了抽屉。”

其实当时我是很矛盾的。这个案件涉及非常前沿的专业问题,遇到这样的案子,是一个知产法官职业生涯中非常有成就感的事,对自己的知识结构和审判经验都将是极大丰富,也可以判得很漂亮,判决书还有可能让同行点赞,社会瞩目。可如果就这么判下去,双方其他纠纷就会在世界各地不停开庭审理。两个公司的正常生产经营、通信技术的广泛运用以及世界人民的便利需求,不是一纸判决所能满足的。

周期短、成本低、定分止争,调解的优势毋庸置疑。而在知产领域,肖海棠却感受到了更深一层含义。“知识产权具有专有性,大部分时候,判决确实可以实现案结事了,但如果能以调解促成双方合作,在实现企业互利共赢的同时,将推动新技术、文化普及更多人,更好地实现知识产权价值。”

与此同时,全省法院知产案件调撤率节节攀升。2017年,全省知识产权民事案件一、二审调撤率还分别为34.8%、16.7%,2019年已达到50.7%和19.6%,其中省法院二审调撤率从25.7%升至37.9%。在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同时,创造合作机会实现知识产权智力成果市场化,已然成为“知产人”的共识。

当再提起那份未面世的判决,肖海棠心里还有些五味杂陈。“说实话,现在想想还是有点心痛,因为裁判文书下了很大的工夫,我自己也很满意。”但她说,经此一役,同样是一次成长,“对于行业标准和规则树立来说,个案判决固然很重要,但从更高层面来看,调解与禁令救济制度的宗旨本身都是促使当事人诚信谈判,而且在实际纠纷的化解、后期合作的促进和更广阔前景的形成方面,调解确实具有判决不能达到的作用。”

而对庭里后来津津乐道的“三个案例促调解”传说,她听闻后笑笑:“其实没那么玄,就是摆出多种可能,共同寻求一个最有利的结果。调解和判决无所谓优劣,最终都是为了追求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会效果的统一。”

海棠情怀!

知产论坛上的广东好声音

对于肖海棠而言,2013年前后,很多事情都在发生着变化。

2012年末,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得到明确提出,专利实力日渐成为构建企业竞争优势和激发区域创新活力的核心要素。

2013年末,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探索建立知识产权法院,对创新成果、自主品牌和文化传播的保护需求日益强烈。同时,国际知识产权纠纷高发,重大、疑难、新类型知识产权纠纷不断涌现,不正当竞争行为日趋多样化,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秩序亟待建立。

同样是在2013年末,她的“第一大难关”华为IDC案落下帷幕,但案件的影响远未结束,国际国内论坛、会议邀约接踵而至。肖海棠粗粗给自己算了笔账,中国反垄断民事诉讼论坛、中国竞争政策论坛暨知识产权与反垄断国际研讨会、中国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反垄断与知识产权研讨会、“机遇与挑战:新时期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国际研讨会、“国家知识产权战略架构下的司法保护”论坛…稿子和PPT堆满了文件夹,一下子成了“红人”。

“你就是肖海棠?那个审理华为IDC案的法官?”

2014年5月,肖海棠参加中国反垄断民事诉讼论坛并发言。在论坛上,很多国外专家学者认出了她,并纷纷上前交流。

“论坛上,我发现很多专家对这个案件都很了解,甚至会就判决书中的很多细节和具体法律适用来交流讨论。”肖海棠的眼中满是自信和期待,“这说明,中国的知产审判已经走入了国际视野,有了更高的曝光度和话语权。当时国际上案例很少,规则也还没有完全树立,每个法官都希望作出权威的、世界接受的判决,能帮助国家在国际市场秩序和规则建立方面出一份力,这是非常好的机会。”

对每一次论坛,肖海棠都全力以赴做准备。她的心里始终回荡着一番话。

那是一次座谈时企业提到的:“我国技术长期落后,企业想争取发展,需要付出非常高的代价。我们之所以想在国内打官司,就是希望中国司法把旧的不合理的秩序打破,建立一个新的公平合理的秩序。”当时听到这段话的她热血沸腾。

面对一些国家对国内司法干预商业交易的疑义,她不卑不亢。“我们认为,司法不是无所不能,不能随意干预正常的商业谈判,但在个案中合理探索和确立司法裁决介入商业谈判的条件和边界,这样的司法态度和方法是应予肯定的,特别是涉及高新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有重大突破性带动作用的技术应用问题,涉及市场份额争夺和国家利益博弈的敏感案件,法院更应该具有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

《关于审理标准必要专利纠纷案件的工作指引》发布后,得到国际知识产权界的高度肯定。2019年国际研讨会后,英国高等法院法官理查德·阿诺德还就《指引》内容专门联系省法院座谈,并赞扬:“这是一个浩大得令人惊讶的工程,其中很多内容对我们来说都有非常好的学习价值。”作为《指引》反垄断部分的主笔人,肖海棠心中满是雀跃,“前后有不少企业联系我们,称案件在国外审理时,法官专门要求提供《指引》作为裁判参考,这对我们是很大的鼓舞。”

而与此同时,一场国内的变革也正悄然酝酿。2019年,广东区域创新能力、知识产权综合发展指数再次位列全国首位。2019年2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正式颁布,同年7月,广东省委、省政府出台粤港澳大湾区三年行动计划,习总书记亲自谋划、部署、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在广东扬起风帆。

2020年1月,广东高院发布三年行动方案并召开首届粤港澳三地司法案例研讨会,这是国内首次以三地模拟法庭的形式,对同一起商标侵权案进行审理。其中内地庭审对认定知名商标的举证,法官的专业、干练、精准,都要求很高。肖海棠,任内地模拟法庭主审法官。

于探索中成长,于时代浪潮下有所思、有可为。肖海棠认为,我们每个人都迎来了一个最好的舞台。

初心不改,读书、办案乐在其中

初见肖海棠的人,或许都不太能把眼前这个瘦瘦小小的女法官和那么多荣誉和大要案联系到一起。

她的办公桌在一间大办公室的最里端,背后就是高高的装放案卷的铁皮柜,小小的身子一伏下,就像隐形在了电脑后面。

由于知识产权案件涉及大量技术性、专业性的问题,国际法学专业毕业的她来到庭里,内心长期忐忑。“说实话,刚来的时候无时无刻不在想着专业对口,不然不白学了吗?”谈及以前,她笑得依旧略带腼腆,“但当你真正沉下去,会发现5年轮岗的机会来得太快,更会发现,在一个领域内,5年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要学的可以做的还有太多太多,赶都赶不及,根本不会去想其他。”

但在跟她最久的法官助理张胤岩眼中,“海棠姐是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山。学习能力特别强、特别注意关注各方动态、记忆力特别好、思路特别清晰、文字能力特别强。”作为当前“庭龄”最久的“五特”人物,肖海棠被贴切地誉为庭内的“法律小百度”,从资深老法官到新来的书记员,从案件难点、相似案例比对到日常法律问题,庭里人时常都会来敲敲她的门,跟这个“人形百度”聊一聊。

“你首先是研究生,再是法学院的研究生,最后才是国际法专业的研究生。术业有专攻,要建立在广泛的阅读和无比扎实的基础之上。”入中山大学读研时,恩师谢石松教授的一席话始终留在她心中。

生在客家梅州大埔,常听闻着“一门九清华”的世家传奇,肖海棠家族中的读书氛围十分浓厚。而身为医护人员的父母,随时放下手中的活、随叫随到更是常态。在小小的肖海棠心里,从来觉得全身心扑在工作上理所应当。

她爱看小说,也爱看案例。经常看着看着就会啧啧感叹,这个文书写得好,以后也可以这么论证,这个思路有待探讨,要再查查资料。兴趣所在,就不觉得是在工作,只觉得是充实,让自己变得更有质感,就特别有冲劲去做。

其实,每次看裁判文书的时候,肖海棠都会想起写毕业论文的那段日子。标点符号不能有任何错漏,初稿必须看不出任何问题才能上交,论文上密密麻麻几百个问号打回思考,无时无刻不在警醒着她。“导师常说,要对自己的每个签名负责。上学的时候不太懂,只觉得老师严格,后来真成了法官成了审判长,才尤其感谢。判决书就体现了一个法官的水平,要把每件事都做到最好。”

工作上的经验和阅历赋予了肖海棠更多层面思考的可能,而反差下始终初心不改的十几年,也逐渐成就了一个更有质感、也愈发厚重的女知识产权法官。

“全国法院办案标兵”“全国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工作先进个人”“省直机关优秀共产党员”、连续三年“年度十佳办案能手”、二等功2次、三等功2次…越来越多的嘉奖落下,实至名归。

看案例,看政策,看时事,想事实,想论证,想效果,追追小说,“晒晒”女儿,无事逗逗“猫儿子”,一周一回过过“家庭集体日”……

17年后的今天,海棠依旧很忙,且乐在其中。

手记|简单中的不简单

春风轻拂海棠红。

世人常把海棠花寓意为美好春天:圆润娇嫩的花朵,错落有致地点缀在绿影叠翠间,鲜艳润泽的色彩,明媚楚楚地绽放在晴空丽日下,彰显着温润和典雅。

人如其名,名如其花。采访肖海棠法官,仿佛读懂了海棠花语:简单、温和、美丽而快乐。

中大毕业后的17年,肖海棠一直都在广东高院从事知识产权审判工作,在很多人眼里,她的履历是非常简单的。

然而,跨专业、审大案、上国际论坛,一路走来,她一直行走在从未涉足的未知领域里,偏偏一步一个脚印,一印一印碾磨出光彩。

肖海棠总能将一切不简单都变得简单。

听她讲知产审判十多年的心路历程时,有一句话突然浮现在了脑里——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众所周知,知识产权领域专业性和技术性极强,但在她的眼中,一切都很简单,也都充满乐趣。有原因吗?

或许无他,唯兴趣与坚持尔。

或许亦有,藏在学生时代每学期50余本的阅读书目和读书笔记里,藏在和每一个文字标点死磕到底的“洁癖”里,藏在从未停过翻找国内外各类条文、案例的手里,更藏在那句“无论结果如何,把每件事都做到最好”的心里。

她总说,我没有意见,裁判文书就是我的意见。她也说,对于法官,判决书就是唯一的名片。而翻开由肖海棠“出品”的裁判文书,说理清晰、论述严密、用词精炼,极简而力道十足,是先加法再减法后的那册小小“精读”,如她本人。

结束采访后的很长一段时间,记者都为她清晰的思路和对待难题的积极态度所深深打动。愈战愈勇,她从未停步。“十多年前刚进来时根本不敢想象有这样一个场景,大家都知道你即将作出一个很重要的判决,并且都在期待你给出一些有影响的意见,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可以做的事情还有很多。我想做的也还有很多。”那,就向着自己的目标,一直向前吧!

采写:黄慧辰

原标题:《人民法院报-采风:肖海棠法官的办案故事》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