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非遗”项目携手创意手工体验基地,你也可以用匠心巧手织绘这份美好

2020-09-20 16:4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非物质文化技艺

金秋九月

非遗品牌携手创意手工体验基地

正如火如荼般开展着各类活动

让我们一起走近

这份“非遗”的美好

具体有哪些项目,跟随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蒋中庆

上海市闵行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入选“上海工匠”、“闵行当代工匠”。于1999年开设“蒋华府木器号”,2010年,创立上海雅典娜家具设计有限公司,并注册“海上蒋家”商标,专攻海派红木家具,坚守生漆揩漆技艺,不使用化学漆。“海派生漆揩漆技艺”被列入“第八批闵行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蒋中庆为该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小伙伴们去蒋家家具厂体验了一番

感受了非遗的魅力

-请点击播放视频-

李德川

闵行区浦锦街道近浦村四组村民,从小跟随父亲学习竹制品编制工作。从祖上算起,传承竹编手艺到他已经第六代了。爷爷李子山是民间竹编艺人,父亲李根其继承了爷爷的手艺。李老师从1970年起就进入当时陈行手工业社从事竹制品编制工作,擅长做农具产品、竹篮、竹畚箕、花篮、盆子、排篮、筛子、团箕等与农村农事及生活相关的竹制品。后转至三林木器厂工作,现已退休在家。平时兴趣广泛,热心为本村老年朋友组织各类文体活动,得到了村民们的一致好评。七十多岁的他决心要把竹编技艺传承下去。

来看看大家对竹编活动的热爱

徐惠芳

出生于陈行村陈行五队贫农之家,现为浦锦街道滨浦四村居民。小时候家庭条件较艰苦,她便从14岁起拜师学习绣花。由于肯吃苦,绣出来的作品受大家一致好评,17岁那年被选拔到题桥绣花站,专业从事绣花工作。之后绣花站拆迁,她回到家中,为了生计到当地的服装厂做衣服缝纫工,直至退休。由于身怀手艺,2005年起至今都担任浦江一小校外辅导员,专门教授五年级以下的小学生团扇刺绣技能。她的作品多次获奖,是作为民间艺人的真实写照。

刺绣团扇最主要的是耐心、细心、精心

犹如在一块布上绘画

一针一线慢慢描绘脑海里的世界

看看学员们认真投入的样子

你是否也想来尝试一下

-请点击播放视频-

还远远不止这些,请继续往下看吧!

◄请左右滑动查看非遗创意活动►

★“锦秀”项目的1+9+N模式★

非遗基地

浦锦街道的“锦绣”项目基地坐落于浦锦路400号311活动室,专门用于开展非遗手作体验项目和特色体验活动,致力于“求实、求精,创特色、创品牌”的打造。非遗创意手工基地内设作品陈列架、DIY材料柜和手工操作台等,且能同时容纳30多人开展创意手工活动。

一村一品

设立丰收村、近浦村、芦胜村、浦江村、勤俭村、塘口村、丁连村、跃农村、郁宋村,9个行政村为非遗手工阵地,建设“一村一品”。

企业联动

今年浦锦街道更是以归园居、种动员、梦花源为首批试点辐射周边居民区,开展居村联动,覆盖全街道。

Part1:

未来浦锦将通过挖掘、抢救、引进来保护和传承“非遗”手工技艺,布局一区域一品一特色,形成较稳定的师资团队和人数较多的爱好者队伍。

Part2:

由文物保护点、一村一品、其他文化场所共同构成浦锦文旅路线,完成浦锦文化地图,结合人文行走、浦锦人看浦锦等开展活动宣传,串联形成浦锦特色“非遗”文化路线。

看完这些您心动了吗?在未来,这里将举办更多这样的活动,惠及更多人,让大家重新感受经典和传统的动人与美丽,一起创造更好的生活。

如果没有抢到体验名额

您可以通过下方扫码入群

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加入手工爱好群

生活中美好的事物

“逃”不过发现美的眼睛

让我们用匠心巧手

将所见所感表达出来

一起感受非遗的魅力

供稿:惬意浦锦

实习编辑:胡荣璇

猜你喜欢

原标题:《“非遗”项目携手创意手工体验基地,你也可以用匠心巧手织绘这份美好》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