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日常肖像画“练习”,何以征服挑剔的当代艺术界?

2020-09-18 17:4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2020年8月15日至11月29日,美国艺术家伊丽莎白·佩顿(Elizabeth Peyton)在中国的首次个展“伊丽莎白·佩顿:练习”在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展出。

即便没有亲眼见过伊丽莎白·佩顿的作品,想必你也听说过她的名字,作为当今世界最优秀的当代艺术家之一,伊丽莎白·佩顿是当代绘画领域一个绕不开的人物。

伊丽莎白·佩顿

伊丽莎白·佩顿,1965年出生于美国康涅狄格州的丹伯里,1984-1987年在纽约视觉艺术学院学习并获得学士学位,1987年起,她便经常在世界各地的重要美术馆展出作品,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具象绘画复兴的中坚人物。

佩顿以肖像作品打开其知名度,三十年的艺术生涯,佩顿画过的肖像不计其数,从拿破仑、英女皇伊丽莎白二世,涅槃乐队主唱科特·柯本,大卫·鲍伊到她身边的朋友,都曾是她笔下描绘的对象。

让人好奇的是,当代艺术纷繁,佩顿的肖像到底有何特色,让她凭此征服大众呢?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走进UCCA展厅一探究竟。

练习:持续的艺术“实践”

作为其在中国的首次个展,本次展览囊括了佩顿过去三十年创作的40幅素描、绘画和版画作品,并重点关注她最近十年的创作。

展览标题“练习” (Practice) 带有双重指向,既指艺术家日常创作的“练习”, 也指其一直持续进行的艺术“实践”。

在本次展览中,观者将欣赏到佩顿创作的粉彩、水彩、油画等多种形式情感充盈的作品,以及大胆简洁展现人物轮廓的独版版画,还有她过去十年所创作的静物作品,以及以歌剧为灵感创作的绘画和版画作品。包括诸如《特利斯坦和伊索尔德》和《曼侬·莱斯科》在内的歌剧场景,以及歌剧表演者乔纳斯·考夫曼等人的肖像作品等。

《暮光之城》,2009,板上油彩,23.5 × 31.1 cm

通过佩顿创作的历史人物肖像,以及她对艺术家作品的临摹,展现了佩顿在悠久艺术传统语境之下对肖像创作的当代实践。正如佩顿在本次展览的图录中所说,此次展览并非是一个全面的回顾展,而是自己对作品的一次审视。

由于疫情原因,佩顿未能亲临现场,而是在发布会上录了一段VCR视频向中国观众问好,言简意赅地回答了几个问题,不拖泥带水。

而展览也沿袭了佩顿对作品不过度解读的态度。除了入口处的导语简单介绍了作者和展览外,展墙上再没有多余的文字,让画说话,让观者自己体会,打破日常的“练习“与艺术作品的“永恒”的既定边框,让“练习”成为“永恒”,也许是佩顿的潜台词,而这也正来源于佩顿对作品本身的自信。

人是时代变化的缩影

展厅入口第一张画是1991年佩顿创作的炭笔画《拿破仑》,这是整个展览的起点,同时也象征着佩顿多年以来的具象肖像创作的起点。

《拿破仑》纸上炭笔 42 x 29.6 cm 1991

自1987年毕业,佩顿就一直在寻找自己创作的路径和方向。在此期间,她阅读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如斯蒂芬 · 茨威格、马赛尔 · 普鲁斯特和司汤达的著作,直到阅读到文森特 · 克罗宁所著的拿破仑传记时,她临摹了画家安托万 · 让 · 格罗为这本传记创作的拿破仑肖像,而这本书也改变了佩顿的一生。

据佩顿回忆,通过阅读这本书与描摹这个人,她第一次意识到了“人是正在发生一切的载体,这些历史文化人物都是他们所处时代的变化缩影”。因此,她决定开始通过肖像来探索这些人,包括他们所在的时代。

佩顿从事的具象肖像绘画,实际上在上世纪80,90年代的美国艺术圈中并非是主流的选择,然而她坚持做了30年。

在绘画对象的选择上,佩顿早期偏爱历史人物、文学虚构人物,但后来也画社会名人及周遭亲朋,选择的标准在于“感受”,“当我对某件事有非常多的感受的时候,我就会想让它成为我的题材”。

《伊丽莎白公主的第一次广播讲话》,1993,纸上炭笔,35.6 × 27.9 cm

在创作过程中,佩顿会以不同方式接近她的对象,看他们的照片,听他们的音乐、看他们的作品等等。

佩顿认为,自己只是一个画家,而她绘制的对象是人而已。因此,在欣赏佩顿的作品时,将其理解为“通过绘画研究人的方式”或许更为贴切。

《丹·凯尔·尼尔森》,2016,板上油彩,48.6 x 36.2 cm

《叙事曲No.1(羽生结弦)》,2018,拉那水彩纸上独版版画,182.6 x 121.3 cm

“透过佩顿的画作,观众得以认识她所崇敬的、感兴趣的人物,歌剧、摇滚、音乐、文学等她所热爱的元素,以及这些人物与元素背后的时代与历史,以及迸发而出的热情与生命力。这恰恰契合了佩顿对艺术的理解:艺术品要是它所在时代的凝结,但同时它也是历久弥新的。”

画的是永恒一瞬及凝结的人生

在佩顿的创作中,无论画中人的身份背景如何,她与绘画对象的亲疏远近,或创作时具体采用何种媒介,她都对每一位对象投入同样的热情与专注,甚至说爱和痴迷。所以在每一幅画中,佩顿都把绘画对象的迷人瞬间,或者是与绘画对象穿越时空的邂逅定格下来。

《我疲倦的爱人(曼侬·莱斯科)》 双石手工纸独版版画 97.8 × 77.5 cm 2015

此次展出的作品以令人耳目一新的直接和坦诚,将观者带入佩顿的艺术创作实践中,带入那爱与美与诗意形成的瞬间氛围中,所以观众总是被她的绘画传达出来的氛围深深吸引,画中人物的斜眼或对视或放松的瞬间神情被定格下来,你盯着看时,发现他们有勾魂的能力,你不自觉就深陷其中。

佩顿的画像是时间的痕迹,永恒的一瞬,凝结的人生。她在谈到已故摇滚音乐人科特·柯本(Kurt Cobain)时说:“我觉得你在他的脸上可以看到——他所经历的时间。”

“画肖像,画的并非是某个人此时此刻的五官衣着,喜怒哀乐,而是画他所经历的全部时间,画他眼里的故事,画艺术家自身被激发出的特殊感受。佩顿的每一幅肖像画都是如此微妙、复杂,充满了无数的细节,正如每一个被生活打磨和雕琢过的个体生命,而这需要的不仅是锐利的观察,还有极度的敏感。”

《让娜·莫罗和弗朗索瓦·特吕弗(黑衣新娘)》,2005,板上油彩,28.2 x 23.3 cm

如果你想了解伊丽莎白·佩顿的其他创作时期,那么你可以从《伊丽莎白·佩顿》这本书中了解到佩顿2009-2014这5年的历程。这是她的内省时期,也是她更个人化的绘画语言的发展时期。

《Elizabeth Peyton》

作者:Kirsty Bell

出版社: Rizzoli

这一阶段,佩顿的作品与新现实主义有关,她将自己的兴趣、激情与艺术实践结合起来,注入一种严肃的思考,把绘画素材与其现实生活相结合,静物、书籍、鲜花等都出现在她的作品中。

佩顿的画作都在缩小自我与绘画对象的距离,“所有好的艺术都在做这件事情,去表达自己以及对这个时代的感知的声音。”她说。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