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重磅!农业农村部公布一类农作物病虫害名录

2020-09-18 11:4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公告

第333号

根据《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有关规定,为加强农作物病虫害分类管理,我部组织制定了《一类农作物病虫害名录》,现予公布。

附件:一类农作物病虫害名录

农业农村部

2020年9月15日

一类农作物病虫害名录

虫害(10)种

1.草地贪夜蛾

Spodoptera frugiperda (Smith)

2.飞蝗

Locusta migratoria Linnaeus(飞蝗和其它迁移性蝗虫)

3.草地螟

Loxostege sticticalis Linnaeus

4.粘虫

〔东方粘虫Mythimna separata (Walker)和劳氏粘虫Leucania loryi Duponchel〕

5.稻飞虱

〔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 (Stål)和

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 (Horváth)〕

6.稻纵卷叶螟

Cnaphalocrocis medinalis (Guenée)

7.二化螟

Chilo suppressalis (Walker)

8.小麦蚜虫

〔荻草谷网蚜Sitobion miscanthi (Takahashi)、禾谷缢管蚜Rhopalosiphum padi (Linnaeus)和麦二叉蚜Schizaphis graminum (Rondani)〕

9.马铃薯甲虫

Leptinotarsa decemlineata (Say)

10.苹果蠹蛾

Cydia pomonella (Linnaeus)

病害(7)种

11.小麦条锈病

Puccinia striinformis f. sp. tritici

12.小麦赤霉病

Fusarium graminearum

13.稻瘟病

Magnaporthe oryzae

14.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

Southern 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

15.马铃薯晚疫病

Phytophthora infestans

16.柑橘黄龙病

Candidatus Liberobacter asiaticum

17.梨火疫病

〔梨火疫病Erwinia amylovora和

亚洲梨火疫病Erwinia pyrifoliae〕

来源:农业农村部

+ 虫 害 +

草 地 贪 夜 蛾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俗称秋黏虫,原产于美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广泛分布于美洲大陆,是当地重要的农业害虫。

自去年一月起,草地贪夜蛾被发现侵入中国云南西南部,它在我国的无敌破坏之旅就此开始,现已在云南、广东、海南、福建、广西、四川等中国大陆南方 6 省(区)周年繁殖。

草地贪夜蛾的食量特别大,被草地贪夜蛾为害的玉米,可以减产20%~72%。

它也不爱挑食,除了最喜欢的玉米(玉米品系),它还吃水稻、棉花、高粱、苜蓿、大麦、小麦、燕麦、粟、花生、大豆、烟草、番茄、马铃薯、洋葱等80余种植物,基本上我们的口粮,它都喜欢。

而且成虫飞行能力极强,可在几百米的高空中借助风力进行远距离定向迁飞,每晚可飞行100 km,若在产卵前可迁飞500 km,也难怪它们能一路披荆斩棘从非洲来到遥远的中国。

飞 蝗

飞蝗Locusta migratoria是世界上分布范围最为广泛的蝗虫,足迹遍及欧、亚、非、澳四大洲,已知有命名的10个亚种(其亚种的分类目前仍存争议)。

其中,东亚飞蝗在我国分布极广,主要为害小麦、玉米、高粱、水稻、谷子等多种禾本科植物,成、若虫咬食植物的叶片和茎,大发生时成群迁飞,可以把成片的农作物吃成光杆,历史上发生的许多次蝗灾,都是由东亚飞蝗暴发造成的。

还有另外两个亚种在我国部分地区出没,亚洲飞蝗主要分布于西北干旱、半干旱草原区,西藏飞蝗则生活在青藏高寒区的河谷与湖泊沿岸地带。

除了它们之外,对于其他迁移性蝗虫,我们也不能放松警惕,比如今年6月底以来,黄脊竹蝗就大量持续从老挝丰沙里省迁移至我国云南江城、勐腊等边境地区,给当地的农林业生产造成巨大威胁,做好蝗虫防控刻不容缓。

草 地 螟

草地螟Loxostege sticticalis是一种世界性迁飞害虫,幼虫具有群集性、突发性、杂食性等特点,可为害45科250多种植物,主要分布在欧亚大陆和北美洲,在我国主要在华北、东北和西北等10余个省市、自治区发生为害。

黏 虫

黏虫Mythimna separata是一种典型的远距离迁飞害虫,每年在我国南北往返迁飞为害,尤其喜食禾本科作物,是我国玉米、小麦和水稻三大主粮作物上的重大害虫,对我国粮食安全有重大威胁。

稻 飞 虱

稻飞虱有远距离迁飞习性,是许多亚洲国家水稻生产的重要害虫,近年来对水稻造成巨大危害,目前在我国迁飞为害的主要种为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和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

稻飞虱不但能刺吸韧皮部汁液为害稻株,造成水稻生长缓慢、分蘖延迟、空瘪粒增加,而且在取食过程中,还可传播水稻病毒病,严重影响水稻生产,造成水稻倒伏,使稻谷减产或绝收。

稻 纵 卷 叶 螟

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俗称刮青虫、白叶虫、小苞虫,为远距离迁飞性害虫,在我国,它和稻飞虱一起被称为“两迁”害虫。

稻纵卷叶螟广泛分布于亚洲和东非水稻产区,幼虫缀丝纵卷水稻叶片成虫苞,并且藏身其中取食叶肉,仅留表皮,形成白色条斑,严重时“虫苞累累,白叶满田”,导致水稻千粒重降低、秕粒增加,造成减产。

二 化 螟

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俗称钻心虫,是我国水稻等禾本科作物上一种重要的钻蛀性害虫。

它的食性杂,寄主植物除水稻外,还有菱白、野菱白、甘蔗、高粱、玉米、小麦、粟、稗、慈姑、蚕豆、油菜等。

二化螟在水稻苗期为害时可造成枯鞘、枯心,孕穗期和穗期为害则造成枯孕穗、白穗和虫伤株等症状,严重影响水稻的产量和质量。

小麦蚜虫

小麦蚜虫包括荻草谷网蚜Sitobion miscanthi (Takahashi)、禾谷缢管蚜Rhopalosiphum padi (Linnaeus)和麦二叉蚜Schizaphis graminum (Rondani)〕。

小麦蚜虫俗称油虫、腻虫、蜜虫,是小麦的主要害虫之一,可对小麦进行刺吸危害,影响小麦光合作用及营养吸收、传导。小麦抽穗后集中在穗部危害,形成秕粒,使千粒重降低造成减产。全世界各麦区均有发生。主要危害麦类和其他禾本科作物与杂草,若虫、成虫常大量群集在叶片、茎秆、穗部吸取汁液,被害处初呈黄色小斑,后为条斑,枯萎、整株变枯至死。

马 铃 薯 甲 虫

马铃薯甲虫Leptinotarsa decemlineata为国际公认的马铃薯重要毁灭性害虫,也是我国重要的外来入侵物种和对外重大检疫对象之一,除马铃薯外,还为害番茄、茄子、辣椒、烟草等茄科植物。

在合适的条件下,该虫的虫口密度往往急剧增长,若不加以防治,一个夏天,一对马铃薯甲虫就能繁殖数万只马铃薯甲虫,5年之后可产生千亿个个体。

苹 果 蠹 蛾

苹果蠹蛾Cydia pomonella是全国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为害苹果、沙果、梨、桃、杏等。

幼虫常蛀果为害,可以深达果心,食害种子,虫粪排至果外,不仅影响果品品质,还造成大量落果。一个幼虫一般只蛀食一个果实,但也可转果蛀食。

苹果蠹蛾当前在中国造成的经济损失达2. 98亿元/年,其中产量损失为1.40 亿元/年, 防治费用为1.58 亿元/年。

+ 病 害 +

小 麦 条 锈 病

小麦条锈病由条形柄锈菌小麦专化型Puccinia striinformis f.sp. tritici 引起,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冷凉、温热的小麦主产区,是我国小麦上最重要的病害之一,甚至被称为“国病”,流行年份可导致小麦减产40%以上,严重时还可能会造成绝收。

小麦条锈菌主要为害小麦,少数小种也可侵染大麦、黑麦等其它禾本科植物。

它主要为害叶片,叶鞘、茎秆和穗部也可受害,在植株成株期发病时,叶表面最初会有褪绿斑,然后会出现椭圆形鲜黄色夏孢子,夏孢子条状成行排列,并与叶脉平行,很像缝细的针脚,虚线段状排列。

小麦条锈病病菌产生的孢子(尤其是夏孢子和锈孢子)可随高空气流进行远距离传播,具有流行暴发成灾的特点,因此想要做到有效防控也并不容易。

小 麦 赤 霉 病

小麦赤霉病是由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侵染引起的真菌病害,又被称为烂麦头、红麦头、麦穗枯等,普遍发生于小麦产区,气候湿润、多雨的温带地区发生较重,在我国主要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华南冬麦区及东北春麦区,近年来则逐渐向北扩展蔓延,在黄河流域及周边地区均有发生。

小麦赤霉病病菌能侵害小麦的各个生育阶段, 引起穗腐、茎腐、苗腐、秆腐, 其中以穗腐危害最重,一般流行年份可以引起10%~30%的产量损失,大流行年份可导致部分田块绝收。

而且该病菌还能产生多种真菌毒素,如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 (DON, 也称呕吐毒素) 、玉米赤霉烯酮 (ZEN) 等,严重威胁人畜健康。

稻 瘟 病

稻瘟病Magnaporthe oryzae是全球水稻生产上最严重的病害之一,主要侵染寄主为禾本科植物,它同纹枯病、白叶枯病并称为水稻三大病害,每年全球因稻瘟病造成的水稻产量损失达10%~30%。

我国最早关于稻瘟病的文字记载可追溯到明朝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中,“发炎火”指的就是稻瘟病。

稻瘟菌主要侵染水稻地上部位,由于侵染点不同引起的病症和病害程度也不同,其中叶瘟和穗颈瘟较为常见,造成的危害也较大,而在水稻成熟期,穗颈瘟的发生可造成高达80%的产量损失。

南 方 水 稻 黑 条 矮 缩 病 毒 病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病(Southern 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 SRBSDV)于2001年在广东省阳西县发现,当时因其发病症状和水稻黑条矮缩病极为相似,所以被认为是水稻黑条矮缩病毒。

直到2008年,其病原物被鉴定为一个水稻病毒新种,并命名为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

自发现以来,该病害在长江以南广大稻区危害,发生面积逐年增大,2009年开始大暴发,在我国广东、广西、湖南、湖北、江西、浙江等水稻产区普遍发生,局部受害严重,有些地区甚至绝收。

马 铃 薯 晚 疫 病

马铃薯晚疫病又可称为马铃薯瘟,由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引起,是世界 范围内破坏性最大的马铃薯病害之一。

在1845年的爱尔兰,晚疫病摧毁了所有的马铃薯,由于马铃薯是当地人民的主要食物来源,从而导致成千上万的人死亡,许多幸存者移民到北美及欧洲其它地区。

△饥饿的人们在田中寻找可以吃的马铃薯

当叶片受害时,先在叶尖或叶缘出现水渍状褪绿斑,逐渐扩大为圆形暗绿色病斑,在潮湿时,病斑扩展迅速,可扩及叶的大半甚至全叶,边缘还会产生一圈白霉,在叶背面特别明显。发病严重时,成片的植株都会变成焦黑。

柑 橘 黄 龙 病

柑橘黄龙病Candidatus liberobacter asiaticum又称黄梢病、黄枯病和青果病等,是由韧皮部杆菌属类细菌引起的一种毁灭性柑橘病害,由于其危害严重和致死率高被称为柑橘的 “癌症”。

该病害最早在我国广东潮汕地区出现,之后在福建、广西、海南、江西、云南、台湾、四川、湖南、 贵州和浙江等省区陆续被发现。

梨 火 疫 病

梨火疫病是由梨火疫欧氏杆菌Erwinia amylovora引起的细菌性病害,是我国重要的检疫性有害生物,也是世界性的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最早在北美洲发现,近几十年传播速度很快,几乎遍及整个欧洲大陆。

它可侵染蔷薇科39 属174种植物,并且对侵染植物产生毁灭性的危害。植株受火疫病菌侵害后,叶、嫩梢和果实等很快变黑枯萎,但病叶病果不脱落,远望犹如火烧一般。

来源/农村农业部、慧植农当家等综合

总监制/李珞 主编/武钊

原标题:《重磅!农业农村部公布一类农作物病虫害名录》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