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你那么有钱,给弟弟买套房怎么了”丨如何不成为“扶弟魔”
原创 壹心理
周周|作者欧小宅、如欢|编辑
sebastian|封面
今天,壹心理想和你聊聊:自我价值感。
看到一个帖子。
一家人有两个孩子,老大很优秀,赚大钱住大房子。
老二却过得紧巴巴,到现在没买房。
父母想让老大给老二攒个首付,每月补贴房贷。
老大拒绝了。
父母痛心,骂老大心狠,“都是血亲,就不能帮衬帮衬?”
老大也委屈,几十万不是小数。
帖子下面,不少网友跟贴:
不愿意回家,因为自己被父母当成弟弟的提款机……
给父母的生活费,他们拿去帮衬大姐,转身却对自己说钱不够花......
过年拿着老爸给的一千块压岁钱正高兴,却发现妹妹有5千......
偏心这件事,之所以如此戳中网友,是因为很多人童年的不完美,就是由父母偏心引发的。
在家里,他们只有付出的份,却没有享受的机会。
他们是那个,被兄弟姐妹比下去的“落败者”。
“我在家里的待遇,就像后妈养的”知乎有个话题,父母偏心到底有多伤人?答案里,充满了各种委屈和无奈。
网友A说她从小就不受父母待见,每次和妹妹闹矛盾,都要被骂。
妈妈的口头禅是:“你是大的,就得让着妹妹。”
有次被妹妹用皮带抽,她只是抓了一下妹妹的手,结果被妈妈罚跪。
连邻居都开她玩笑:你好像后妈养的。
也许你会说:那都是小时候的事情了。
但其实,父母一旦开始偏心,就会形成惯性,直到孩子成年,还是毫无公平可言。
比如A说,逢年过节,她和姐姐都会回家看父母,临走时,妈妈一句“路上小心”就把她打发了。
但对妹妹却万般不舍,还悄悄往妹妹包里塞钱。
“妈妈从来不给我,就好像我不需要一样。”
不被偏爱的孩子,表面装得坚强,背地里的心酸,只有自己知道。
他们常会质疑:我真的这么不讨人喜欢吗?
偏心的父母,动摇的是一个人的自我价值感,会导致他:
a. 不自信
人在最初的几年,一直被家里的兄弟姊妹“比下去”,他的价值感就会大大受挫。
就像小A,如今的她,在银行工作,收入不错,就因为父母偏心,所以她一直觉得自己外表光鲜,内心却空洞不自信。
b. 不敢爱
电视剧《安家》里,受尽偏心母亲伤害的房似锦,最初以为生活不过是苟且,爱情那是其他人的消遣之物,与自己无关。
所以被人表白时,她本能抗拒,不是不想,而是她觉得自己不值得被爱。
《原生家庭》的作者苏珊说:一个人小时候看到父母对自己的嫌弃,他不会恨父母,而是觉得自己很差才不被爱的。
父母的偏心,代价都是孩子在默默承受。
“我妈本能地不喜欢我”我朋友罗先生说,他从出生那天起,就被他妈讨厌。
但他无论长相还是收入,都比弟弟强,他一直不明白妈妈为什么要偏心。
是的,为什么父母会偏心?
其实除了传统的重男轻女观念,我还发现两种可能:
第一种是父母的无意识本能。
就像人跟人之间的相处,你可能就喜欢这种人,不喜欢那种人,父母也一样。
一个朋友就说,或许是因为她自己性格活泼,一看到健谈的大儿子,就发自内心的喜欢。
小儿子少言寡语,即使她头脑告诉自己,小儿子的优点是沉稳,但还是不自觉地觉得老二无趣、情商低。
有觉知的父母,能意识到自己的偏心,及时修正。
但可惜的是,很多父母完全无意识,一边偏心,一边骂孩子白眼儿狼。
还有一种父母,属于爱无能型。
父母本身有能力生,但没能力好好照顾,一旦家里孩子多,就更加有心无力。
他们希望孩子都能乖巧懂事,最好做提线木偶。
这种情况下,调皮捣蛋的自然不被喜欢,乖巧懂事的就更容易被父母偏爱。
不管怎么说,偏心这件事,都是父母的意识局限。
也许在他们的意识里,大的就该让着小的;
也许,他们就是觉得开朗比内向好;
他们被头脑中的固有观念绑架,不觉得有什么。
可被比下去的孩子,经历的,却是一次又一次的被否定,一次又一次的挫败。
而这种被否定的带来的低价值感,会在他成年后,给他的生活带来很多困扰。
幸运的人,觉知到自己的问题,花时间疗愈。
而不幸的人,一生都在寻求一种认同感,就像《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里的松子,不停的在不同的男人身上,寻找童年时缺失的父爱。
如何超越被偏心的影响 ?那么,成年后的我们,要怎么化解父母偏心带来的伤呢?
a. 充分独立
我有个朋友,自己买了套房,父母说帮忙装修。
结果装修好,父母就把房子钥匙给了妹妹。
朋友气不过,她爸妈却说:“你条件好,帮下妹妹又没什么损失。”
她气消后,想想也是,房子好几套,这个本来就是买来投资用的。
况且,一套房子的钱,对她来说赚到也很快。
如今,她跟父母关系还是很好,她说:“不为别的,就是想给孩子树立个好榜样。”
当你彻底独立,由内而外感受到富足,你就不会再把自我认同和家庭绑定在一起。
你会有清晰的目标,家庭再难影响你。
b. 不要用父母的标准衡量自己
我有个来访者,经常说自己如何惨,一直被父母压榨,把他所有收入都拿去给游手好闲的哥哥花。
当我问他可以为自己做些什么时,他又沉默了。
我提醒他做两件事,第一是不要认同父母对自己“不够好”的评价,第二是停止用金钱去讨好父母。
这也是走出偏心创伤的第一步,当我们不再用父母的那杆秤来衡量自己的价值,我们才能真正看到自己,停止自怨自艾。
c. 承认父母能力有限
比如我的父亲,他有五个女儿,我是最小的。一般人都觉得,小的比较受宠,但是偏偏我被父亲忽视了。
这是为什么?因为父亲爱的能力有限,注意力广度也有限。当他看到一个孩子表现好,他对她的关注自然会增加,另一个就会被忽视。
父母“厚此薄彼”并不是故意的,而是他们能力有限。
看清这个,我们才能放下怨恨,内在就有了平和的可能。
d. 建构内在父母
想要父母按照自己的期待来爱自己,挺难的。
特别是在如今,你已经长大成人的情况下。
但是,长大成人也意味着,不曾被满足过的部分,你有能力满足了。
定一个“宠爱日”,这一天,已经成年的你,可以带着你的内在小孩,去满足各种不被满足的愿望。
父母从来没为你庆生过?那就自己给自己办一场生日会!
小时候一直想要的东西,父母不给买?现在去买它!
委屈没有被看见?写下来,看看自己的委屈。
你在好好照顾自己的时候,其实就是在内在建构了一个理想的父母。
而且这个“父母”厉害的多,也包容的多,他才是真的无条件爱你。
心理学家罗杰斯说:没有谁可以真正定义你,哪怕是我们的父母。
如果你曾在父母那里被不平等对待,请记得,那不是你的错,那只是你人生的另一个起点,仅此而已。
世界和我爱着你。
- The End -
作者简介:周周,心理咨询师,NGH催眠师,温暖而有力量的陪伴者。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