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布鲁氏菌病何止兰州暴发?警惕它随牛羊肉、生奶感染都市人

2020-09-17 15:4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界弟 医学界

兰州已确认布鲁氏菌感染阳性3245人,补偿赔偿工作将于10月分批次开展。

9月15日,兰州市卫健委通报,兰州兽研所布鲁氏菌病事件暴发至今,当地累计检测布鲁氏菌感染人数21847人,经复核确认阳性3245人。补偿赔偿工作将于10月分批次开展。这一感染规模或超出早前预期的“这是一次意外偶发事件,是短时间内出现的一次暴露”。

图片来源:凤凰网

去年底,国家、省市专家组成的联合调查组调查认定,前述事件源于2019年7-8月,中牧股份兰州生物药厂在生产兽用布鲁氏菌疫苗过程中出现泄漏,致周边兰州兽研所及多个住宅小区居民吸入或接触含菌气溶胶。其中有人已被确诊为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

“若是大量活菌产生较高浓度的气溶胶,后果将不堪设想。”2019年12月,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急性传染病预防控制所主管医师罗春花告诉“每日经济新闻”。

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党委书记卢洪洲教授告诉“医学界”,布病是全世界最普遍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之一,除南极洲外的各大洲均有分布。所有人均可能感染,无性别、年龄差异。

布病在我国属乙类法定传染病。近年来,其感染数有所上升。

“医学界”检索《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发现,相较2015年(56989例)高峰,我国居民布病感染数有明显回落,但仍维持在一定高位。2017年至今,每年新发感染数持续上升。2019年,我国报告布病新发感染44036例(死亡1例),多于2018年(37947例)和2017年(38554例)。此外,2020年1-7月,我国新发感染30140例,高于2019年同期(29710例)。

2019年1月至2020年7月中国布鲁氏菌病报告发病数。数据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月度《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医学界

此外,我国呈现出“聚集暴发”向“散在发病”转化的趋势。卢洪洲教授指出,人类感染布菌,主要通过直接接触感染布菌的动物(牛、羊、骆驼、猪等),或食用未经灭菌处理的感染动物肉、乳及相关制品。考虑到传播渠道,我国布病病例报告最多的省份为新疆、内蒙古,及与之接壤的北方省份,如山西、吉林、河北、黑龙江等地,报告病例占到90%以上。

但近年,南方非牧区的广东、广西省也出现散发病例。河南、福建等省发病率持续上升。受感染人群除职业人群(牧民、兽医、实验室人员)外,老年、青少年乃至儿童发病有增多趋势。

卢洪洲教授表示,这可能源于一些高危因素,如动物饲养繁殖增多,缺少针对相关动物及从业人员的检验检疫和隔离措施,以及相关经济动物的频繁交易等。

比如,有些饭店称自己的牛羊肉为内蒙古直供,快递运输、现场宰杀。根据国家规定,牛羊饲养过程中一旦发现感染布菌,应第一时间就地扑杀,经消毒焚烧后深埋。但乳业专家、原广州奶业协会会长王丁棉告诉“澎湃新闻”, 有些养殖户检查出患病牲畜,转手卖给下家却不告知患病史。病畜若进入“直供”流通渠道,很可能避开正规检验检疫而接触消费者。

此外,一些城市发现因食用未经巴氏灭菌的生牛奶或奶制品的感染病例。9月初,西安报告多例儿童饮用街头现挤羊奶而感染布菌。2017-2019年,美国报告3起食用生牛奶及相关制品的布菌感染事件。有数百人在网上或农场“直购”相关产品,其中确诊3例感染病例。

卢洪洲教授称,布病大多缓慢起病。发病后1-3个月属于急性期,多会出现发热,多汗和疼痛等,症状不够典型,鉴别诊断有难度。“我们接诊过一位安徽患者,表现为顽固的肢体痛、下腹部疼痛、不完全肠梗阻。最终诊断为布病。”

若治疗及时、得当,多数患者的总体预后良好,能于3-6个月内康复。未经规范治疗的布病病死率为2%-3%,主要死因为心内膜炎、严重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全血细胞减少症等。

此外,有10%-15%的人病程超过6个月。临床称之为慢性感染。《布鲁氏菌病诊疗专家共识》指出,抗感染治疗不规律所致的复发和持续性深部局灶感染,是造成慢性感染的原因。

对慢性感染者而言,布病就像个“懒汉病”。患者经年累月的精神不振、全身无力,关节肌肉疼痛,或长期处于发烧状态。他们大多无法从事重体力工作,严重者丧失劳动能力,甚至导致残疾。同时,慢性感染可能累及全身器官,出现不可逆转的后遗症。“每日经济新闻”采访一位慢性感染者称:“不到一年时间,膝盖健康状况每况愈下。布病起初的发热等症状消失后,有三甲医院传染科专家建议去骨科治疗膝盖。现在,全天累计走四五千步的话,就觉得特别难受,就疼。”

布菌若累及神经系统,可出现神经痛、神经炎、神经根炎等周围神经损害,以及脑膜炎、脑炎和脊髓炎等。睾丸炎和附睾炎是男性布病最常见的泌尿生殖系统并发症。在女性中,还可导致卵巢炎、输卵管炎等。这些都可能增加不孕不育风险。

《布鲁氏菌病诊疗专家共识》称,最有效的布病预防策略是预防接种和病畜管理。在疫情流行区,提倡给牲畜接种减毒活疫苗。考虑到疫苗不良反应较大,高危人群如牧民、兽医、实验室工作者及军营等,可在产羔季节前2-4个月接种。

卢洪洲教授称,在都市中也要注意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应教育民众,不要饮用未经巴氏消毒处理的奶制品,别吃生的家畜肉类。”

资料来源:

1.布鲁氏菌病. 世界卫生组织

2.布鲁氏菌病.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3.布鲁氏菌病诊疗专家共识. 中华传染病杂志, 2017,35(12) : 705-710. DOI: 10.3760/cma.j.issn.1000-6680.2017.12.001

4.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5.与生牛奶有关的耐药布鲁氏菌病. 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

6.“倒霉,却又没有办法!”兰州布病事件背后:早期发现难,并发症折磨人. 每日经济新闻

来源:医学界

作者:燕小六

审稿:田栋梁

校对:臧恒佳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