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见证黄易研究的十年
见证黄易研究的十年 ——朱琪新著《蓬莱松风:黄易与乾嘉金石学》读记
故宫博物院书画部 秦明
2020年5月,朱琪先生的《蓬莱松风:黄易与乾嘉金石学(附武林访碑录)》一书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沈燮元、施安昌两位先生作序,孙晓云先生题签。全书以朱琪先生2009至2019年间撰写的相关研究论文为基础,条分缕析,加以组合,从“黄易的家世与生平”、“黄易与金石学研究”、“黄易金石、艺术交游”、“黄易及其相关信札文献研究”等四个方面进行阐释。[1]此外,还整理点校南京图书馆藏黄易《武林访碑录》未刻稿本,附录书后,惠及学林。朱琪先生《后记》云:“这本小书即尝试以黄易为中心,努力做一些探索工作。但囿于个人学识,其中不够完善之处甚多。尤其需要说明的是,部分篇章撰写时间较早,十年前资料检索远不及今日便捷,很多资料尚须对着胶片手抄,考证不精之处亦在所难免。在本书出版前,已参考当前较新的研究成果作了少许订补,但由于时间仓促,错漏之处定然存在,希望广大学者批评指正。学如积薪,后来居上,相信今日学者之研究定会远胜于我。”[2]读罢慨然,掩卷长思,弹指十年,故人往事,历历在目。
2009年10月,笔者正在筹备故宫博物院“蓬莱宿约——故宫藏黄易小蓬莱阁汉魏碑刻特展”和“黄易与金石学研讨会”。故宫研究室碑帖专家施安昌先生(黄易展览和研讨会的学术顾问)应邀参加西泠印社主办的“重振金石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回来后兴奋地告知有一位叫朱琪的年轻人写了一篇《黄易的生平与金石学贡献》的论文,并在会上作了发言,反响很好,建议故宫的黄易研讨会邀请他来参加,届时可以进行更深入的交流。在施先生的帮助下,笔者与朱琪先生取得了联系,正式邀请他于2009年11月17、18日来京参加故宫博物院“黄易与金石学研讨会”。朱先生欣然应允,如期而至,并贡献了《黄易的家世、生平与金石学贡献》一文。[3]
2009年11月故宫博物院“蓬莱宿约”展朱琪与古书画研究中心会议期间,笔者陪同他去故宫延禧宫古书画研究中心展厅参观“蓬莱宿约”展,朱先生观摩每件文物展品都很仔细,努力从中有所发现,如《石人冠顶刻字》[4]说明牌上只提及“黄易鉴藏”、“朱翼盦及家属捐赠”,他看后说,这上面还有俞曲园先生的题跋,可能也收藏过,应该予以关注。他还从展厅的观众中一眼就认出了许湘苓女士,并小声告诉笔者许老师在美国纽约大学,曾写过黄易的访碑图。[5]可惜笔者当时对海外的研究情况并不熟悉,也不认识许湘苓女士,并未邀请与会,恰好她来北京访友,听说故宫有一个关于黄易的展览,是自己专程来看的。也正是因为这次与许老师的邂逅,才有了后来与海外学者的广泛联系与交流,朱琪先生的“引见”功不可没。
2009年11月黄易与金石学学术研讨会 朱琪提供以上是笔者与朱琪先生的初次相识,可谓黄易为缘、金石相契、一见如故、相见恨晚,由此订交。嗣后,朱先生为笔者治名章一方,边款云:“己丑冬赴故宫博物院参加黄易金石学会议,初识秦明兄,兄待人诚挚有古君子风,相与分外投契,乃刻此以为金石盟约,兄既秦姓即用秦半通印式,庚寅春朱琪并记。”这枚颇具纪念意义的印章,笔者至今仍然经常使用。故宫研讨会后,根据各方交流所得,朱琪先生将提交的论文进一步修改完善,如根据《黄易墓志铭》将黄易幕佐“直隶方伯郑公”确定为“郑制锦”、修订细化了《钱塘黄氏家世图》等,由此奠定了《黄易的家世、生平与金石学贡献》一文在黄易综述研究中的基础地位。
2010年朱琪篆刻“秦明”印及边款由于有着黄易这一共同的研究对象,笔者与朱琪先生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因而对其求实的治学态度、扎实的学术功底和务实的工作作风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2013年10月,在杭州“西泠印社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与朱琪先生再次相见,于是真诚邀请他一同参与故宫藏黄易尺牍的研究工作。《故宫藏黄易尺牍研究》是2010年度故宫博物院“黄易金石学研究(一)”科研课题阶段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于2013年6月开始相关编撰工作,原计划于2014年10月出版。后因出版预算和出版时间的调整,遂将该书一分为二,于2014年6月先行出版《手迹》卷,再于2015年10月出版《考释》卷。前者突出图版,后者强调文字,以期相辅相成,艺术与文献价值并重。[6]作为《故宫藏黄易尺牍研究·考释》卷的副主编,朱琪先生一方面尽心于大量书札的释文校订工作,另一方面则专注于相关的考证研究,为此专门撰写了《故宫藏黄易尺牍疏证》、《故宫藏黄易尺牍丛考》两篇论文,为该书的最终成形付出了极大的心血,这是有目共睹的。施安昌先生尝赞许云:“故宫博物院藏黄易尺牍和黄易友朋尺牍近二百通,经他考释者过半,深思慎取,左右逢源,显幽烛隐,令人服膺。”[7]具体而言,“作者写尺牍疏证分为四步:一,释文,也包括释印文;二,疏证,扼要点出尺牍的完缺,写信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和背景;三,涉及的金石、书籍、书画名目;四,标出涉及人物姓名。”[8]这种处理的方式“对于作者是难度大,对于读者却很明白,且留下细读、玩味的余地,并为信息检索准备了条件。这是值得借鉴的。”[9]笔者能够顺利完成《故宫藏黄易尺牍中的金石碑帖》一文也正是得益于此。[10]
诚如白谦慎先生所言:“近年来尺牍越来越引起学界不同领域的重视。2017年3月初,凤凰出版社出版了上海图书馆藏的《庞虚斋藏清朝名贤手札》。2017年8月至10月,上海博物馆举办了‘遗我双鲤鱼:上海博物馆藏明代吴门书画家书札精品展’,出版了图录和论文集。信札的整理、研究、出版将是今后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长一段时间内重要的学术工作。”[11]《故宫藏黄易尺牍研究》的出版愈发体现了稿本尺牍整理的重要性,彰显了其历史、艺术、文献价值,使得黄易相关研究能够突破“瓶颈”,加速驶上快车道。
乾隆六十年黄易等杭州水乐洞题名拓片 秦明先生提供2017年3月29、30日,“内涵暨外延:故宫黄易尺牍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济南召开,白谦慎先生评价“本次会议虽然以尺牍研究为名,但由于黄易的经历丰富,研究、收藏的面广,所以会议包含的内容非常丰富,远远超出了尺牍。学者们提交的论文涉及黄易本人的艺术(绘画、书法、篆刻、双钩等),黄易的收藏(拓片、钱币、吉金、瓦当等),黄易的生平(交游、地方官在他的金石生涯中的作用等)。三场主旨演讲也涉及了黄易金石著录拟目所反映的编书思想、围绕着武氏祠的一场辩论、和黄易有关的石室等遗迹。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次会议是继2009年11月故宫举办的‘黄易与金石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后的又一次关于黄易研究的学术盛会,对于推进黄易和清代中期金石学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12]就尺牍研究而言,“本次会议不但走在了学术的前沿,也实实在在地推进了尺牍的整理和研究。”[13]在为期两天的会议中,三十多位学者提交了论文,而研讨会的一个额外的收获就是,藉与会人员之力对先前出版的《故宫藏黄易尺牍研究·考释》进行了初步订正。朱琪先生也应邀赴会,以《皖派与浙派篆刻交流的重要物证——邓石如与黄易交游新探》为题提交论文并作专题发言,他从国家图书馆藏邓石如致黄易、梅镠致黄易信札入手,对邓石如与黄易之间的交游关系作出首次披露,重新梳理了清乾嘉时期两大篆刻流派“浙派”与“皖派”之间的交流关系,并涉及邓石如、黄易与当时官员、金石家、篆刻家等社会人物之间的交游问题。2018年8月论文结集出版,朱琪先生再次进行了重要修订,将题目更改为《邓石如与黄易交游新证——兼议清中期皖派与浙派的篆刻交流》,尤为可贵的是,于文中坦言此前将邓石如至黄易札“时间误系于乾隆五十九年甲寅(1794)四月一日邓石如自毕沅节署笈游回乡之后。承陈硕先生撰《新见梅镠、邓石如致黄易信札三通考略》(载《中国书画》2017年第6期),以邓石如作札时查莹尚在南漕御史任上为证,予以修正作札时间为乾隆五十六年(1791)四月一日,考证精当,耑此志谢。”[14]令人感佩。笔者曾经比喻“进行黄易研究,就如同是在解一组复杂的几何题,点—线—面—体,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前一题的结果或许就是后一题的条件。我们在求解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错误,但只要能够及时发现予以纠正并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就会离正确答案越来越近。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参与者都会有自己的感知与感悟。”[15]在不断探索前行的研究之路上,朱琪先生无疑作出了表率。
故宫博物院藏黄易致王复《契阔札》继故宫博物院“2010年度黄易金石学研究(一):故宫藏黄易相关碑帖书法绘画研究”、“2014年度黄易金石学研究(二):故宫藏黄易相关碑帖书画的内涵与外延”之后,“2019年度黄易金石学研究(三):以金石学为主线的《钱塘黄易全集》整理编纂及出版设计规划”科研课题亦申报立项,并继续坚持“内外合作,步步推进”[16]的理念,课题组成员包括故宫院内外专家学者十余人,计划2024年前分阶段完成。《钱塘黄易全集》对于黄易研究而言,既是目的结果,也是目标牵引。《全集》分为吉金、石刻、碑帖、书法、绘画、信札、古籍、篆刻、附录等若干卷,黄易作为浙派篆刻的代表人物,其篆刻卷的编纂尤显重要,备受关注。朱琪先生是西泠印社社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汉画学会会员,著有《朱琪篆刻心经印谱》、《真水无香:蒋仁与清代浙派篆刻研究》、《新出明代文人印章辑存与研究》等。其黄易研究也正是从“西泠八家”开始的,不少论文都与印学、印人有关,如《清人书札钤印风气的典型实例——故宫藏黄易尺牍相关印迹研究》(《书法》2017年第7期)、《黄易与陈鸿寿交游考论》(《书法研究》2017年第4期)、《黄易与山东印学综考》(《印学研究》20017年第十辑)、《新见黄易篆刻“书巢”石印考——兼论黄易与胡德琳之交游》(《北京匡时2018年秋拍图录》)、《陈豫锺与黄易交往事略》(《问印》2019年第一卷)、《番禺潘有为致黄易信札十六通新考——乾嘉金石、篆刻生态视域下的文士交游与学术活动》(《传统中国研究集刊》2019年1第21辑)、《新见黄易“梅花盦主”印读记》(《艺品》2020年第2期)等。因此,笔者毫不犹豫地力邀朱琪先生担纲《钱塘黄易全集·篆刻》卷主编,他也很快就制定出编纂方案,积极投入相关工作。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给大家另一番的惊喜。
《蓬莱松风》书影回顾2009年以来的黄易研究,施安昌先生不无感慨地说:“活动的策划组织者们不辞辛苦,其毅力与成效令人佩服。许多参加者,如朱琪、杨国栋、贺宏亮、杨爱国等先生,同志合虑,贡献钻研心得。我觉得他们同二百年前先贤之间建立了一条精神纽带,每发现一件相关的文物,每当一件书札讲的事情可以与其他遗文联系起来得到解释或者修正以前的看法时,都会使纽带拉得更紧一些。”[17]随着黄易相关研究的日益深入,参与研究的人员范围也日趋广泛,作为这个学术研究共同体中的优秀代表,朱琪先生十年来“对篆刻艺术、西泠八家和乾嘉学术的钻研丝毫没有松懈,屡见著述,自成境趣”[18],当之无愧。
附:《蓬莱松风:黄易与乾嘉金石学》内容提要
书名丨蓬莱松风:黄易与乾嘉金石学(附武林访碑录)ISBN丨978-7-5325-9514-3
定价丨128元
上海古籍出版社2020年5月出版
本书是作者十年间黄易相关研究的一次总结,也是首部黄易综合性研究专著。以“西泠八家”之一的黄易为中心,从其家世、生平、仕履、交游、金石学贡献、书画篆刻艺术成就等多个角度进行的综合性研究。多从新见第一手文献出发进行研究,涉及清代学术史、艺术史多个方面,生动反映十八世纪后半叶金石学的深入发展与乾嘉时期学术、艺术的原生状态。全书既注重在浩如烟海的清代史料中考证钩玄,也注重采用当下文献学与学术史研究的最新方法与成果,在保证内容的严肃性和学术性同时,兼顾了图像资料的阐释与文字的可读性。本书附录黄易佚著《武林访碑录》,系据钱塘丁氏八千卷楼旧藏钞配本点校。是书流传极罕,原本又因破损庋藏于公家库房百余年,经作者多方联系申请修复,终得以重见天日,冀为黄易与金石学研究提供更多的新资料。
(本文最初发表于《中国美术》2020年第3期)
注释:
1《蓬莱松风:黄易与乾嘉金石学(附武林访碑录)》第一章黄易的家世与生平:第一节前世蓬莱:黄易家世考略、第二节黄易的生平、第三节黄易姻亲外亲补证、第四节黄易字号斋室名考说;第二章黄易与金石学研究:第一节黄易对乾嘉金石学的贡献、第二节黄易、黄庭与《敦煌太守裴岑纪功碑》、第三节黄易与山东印学综考、第四节黄易佚著《武林访碑录》钞本研究;第三章黄易金石、艺术交游:第一节新见黄易篆刻“书巢”石印考——兼论黄易与胡德琳之交游、第二节新见黄易“梅花盦主”印读记——黄易与汪启淑之印缘、第三节黄易与陈豫锺交往事略、第四节黄易与陈鸿寿交游考论、第五节潘有为致黄易信札十六通探考——清代金石、篆刻生态视域下的文士交游、第六节新见邓石如致黄易信札及其相关印学解读;第四章黄易及其相关信札文献研究:第一节故宫藏黄易尺牍疏证、第二节故宫藏黄易友朋尺牍疏证、第三节清人书札钤印风气的典型实例——故宫藏黄易尺牍相关印迹研究、第四节金农“冬心砚”与《冬心斋砚铭》新探——从黄易藏冬心砚拓谈起。
2朱琪:《蓬莱松风:黄易与乾嘉金石学(附武林访碑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20年5月,第409页。
3朱琪:《黄易的家世、生平与金石学贡献》参见故宫博物院编《黄易与金石学论集》,北京:故宫出版社,2012年12月,第350-371页。
4故宫博物院藏新045525《石人冠顶刻字册》:半开跋半开,纵9.8厘米横8.6厘米。乾隆淡墨精拓本。黄易鉴藏,钤“小松所得金石”印。朱翼盦及家属捐赠。仅一隶书“马”字。石人位于河南登封嵩山南麓中岳庙前两座四角亭内。黄易《小蓬莱阁金石目》著录:石人顶上刻字八分书。只一“马”字。在河南登封县中岳庙前东石人顶上。嘉庆元年九月,易游嵩得之。
52005年4月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美术馆举办了一个和汉代武氏祠相关的展览——“重塑中国的往昔:‘武氏祠’的艺术、考古和建筑”,出版了一本六百多页的展览图录并举办了一个国际学术研讨会。许湘苓女士与会并提交论文——《黄易的访碑图》,该文将武氏祠的重新发现者——黄易的访古激情放在十八世纪末叶的艺术、学术和文化背景中加以审视。黄易虽不是一位严格意义上的古典文化学者,其对石刻的研究还是受到当时风行的考据学的影响,即认真搜集资料,仔细分析、爬梳、记录信息。黄易将其访得的拓本和古物编目,并为纪念与其金石学研究和收藏相关的事件创作绘画作品。他可能是最积极和最成功的访碑者,访碑历程在他的访碑图中有所记录。黄易对古物的不泯热情不仅表现在访碑图中,也表现在他的篆刻实践上。在澎湃着访古激情的文化环境中,产生了相应的社会关系、私人情谊、研究目的、研究项目。这些活动反映出这一时期文化支持和教化影响方面的相关情况。英文原稿见:EileenHsiang-lingHsu,“HuangYi'sFangbeiPainting”,inRethinkingRecarving:Ideas,Practices,andProblemsofthe"WuFamilyShrines"andHanChina,ed.CaryLiu(Princeton:PrincetonUniversityArtMuseum,2008),236-259.(许湘苓:《黄易的“访碑图”》,刘怡玮主编:《再思重塑:“武氏祠”的理想、实践和问题以及汉代中国》,普林斯顿大学美术馆出版,2008年,第236—259页)。中文译稿见:许湘苓/文李绍毅/译:《黄易访碑图》,《西泠印社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2013年10月,第762-778页。刊物转载见:许湘苓:《黄易访碑图》,《西泠艺丛》2017年第9期(总第33期),第41-51页。
6故宫博物院编:《故宫藏黄易尺牍研究•考释》,北京:故宫出版社,2015年10月,第269页。
7施安昌:《序二》,朱琪:《蓬莱松风:黄易与乾嘉金石学(附武林访碑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20年5月,第4页。
8施安昌:《序二》,朱琪:《蓬莱松风:黄易与乾嘉金石学(附武林访碑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20年5月,第4页。
9施安昌:《序二》,朱琪:《蓬莱松风:黄易与乾嘉金石学(附武林访碑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20年5月,第4页。
10参见秦明:《故宫藏黄易尺牍中的金石碑帖》之注释3:本文凡札作时间、涉及金石碑帖、相关人物均参考节选朱琪《故宫藏黄易尺牍疏证》一文。
11白谦慎:《〈故宫黄易尺牍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序》,故宫博物院编《内涵暨外延:故宫黄易尺牍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故宫出版社,2018年8月,第9页。
12白谦慎:《〈故宫黄易尺牍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序》,故宫博物院编《内涵暨外延:故宫黄易尺牍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故宫出版社,2018年8月,第8页。
13白谦慎:《〈故宫黄易尺牍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序》,故宫博物院编《内涵暨外延:故宫黄易尺牍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故宫出版社,2018年8月,第9页。
14朱琪:《《邓石如与黄易交游新证——兼议清中期皖派与浙派的篆刻交流》,故宫博物院编《内涵暨外延:故宫黄易尺牍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故宫出版社,2018年8月,第421页。
15秦明:《感知与感悟:黄易研究的回顾及展望》,故宫博物院编《黄易与金石学论集》,北京:故宫出版社,2012年12月,第420页。
16施安昌:《序一回顾与回响》,故宫博物院编《内涵暨外延:故宫黄易尺牍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故宫出版社,2018年8月,第6页。
17施安昌:《序一回顾与回响》,故宫博物院编《内涵暨外延:故宫黄易尺牍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故宫出版社,2018年8月,第6页。
18施安昌:《序二》,朱琪:《蓬莱松风:黄易与乾嘉金石学(附武林访碑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20年5月,第4页。
欢迎关注上海古籍出版社哔哩哔哩官方
原标题:《见证黄易研究的十年 ——朱琪新著《蓬莱松风:黄易与乾嘉金石学》读记》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