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长征十一号:从“快响利箭”变身“海上利箭”
央视新闻9月15日消息,当日9时23分,我国在黄海海域用长征十一号海射运载火箭,采取“一箭九星”方式将“吉林一号”高分03-1组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获得圆满成功。
近年来,我国航天发射进入持续高密度状态。北斗导航、深空探测、载人航天工程等一系列重大航天任务加速推进,而这些航天发射全部都是在陆地上完成的。那长征十一号这型火箭为什么要选择在海上进行发射呢?
由于火箭在飞行过程中会有舱段分离落到地面,为了不造成人员和财产损害,火箭往往不能选择最优飞行路径,必须让残骸掉到荒漠等无人区,这就会消耗更多燃料。如果实在无法避开,在发射任务之前,还要将落区内的百姓疏散到安全地带,这就增加了火箭的发射成本和工作难度。而海上发射就可以彻底解决这个问题。
航天科技集团一院长征十一号火箭总指挥李同玉:比如说我们长征十一(号火箭)是一个4级火箭,在1级2级燃烧完以后,它就要掉下来,落到地面之后,我们要有效地避开一些城市,这样避免落下的残骸,造成人身的伤亡和财产损失。我们从海上发射就可以有效避免这个东西(造成事故)。
海上发射不仅提高了安全性,同时带来的还有经济性。我国目前拥有在酒泉、太原、西昌、文昌四大航天发射场,但是它们的位置都是固定的,而在海上进行发射的话,就能够自由选择火箭发射的纬度。这样针对不同轨道的卫星,选择最合适的纬度进行发射,能够有效节省燃料,火箭一次就能携带更重或者更多的卫星进入太空,航天发射的成本就能得到有效降低。
航天科技集团一院长征十一号火箭副总指挥金鑫:陆地上的每个发射场,它的任务定位是不太一样的,因为有的发射场它打太阳同步轨道(卫星),有的打高轨(卫星),有的打低轨(卫星),有的打小倾角低倾角(卫星),而海上发射它的发射点是灵活选择的。
同时,海上发射可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船舶资源、港口资源、测控资源以及社会资源深度参与,实现了航天技术与海洋工程的有效融合,不仅可形成更加经济、高效的新型发射样式,还可带动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
长征十一号是我国长征系列火箭家族中唯一一型使用固体燃料作为推进剂的火箭。跟其他长征火箭相比,它的最大特点就是“快”,因此长征十一号也有着一个“快响利箭”的称号,那么这个“快响利箭”是如何变身为“海上利箭”的呢?
“快响利箭”说的就是长征十一号的快速响应能力。相比于“长征”家族其他的液体火箭,长征十一号由于采用的是固体燃料,燃料可以提前填充在火箭内,并长期储存,免去了液体火箭在临发射前燃料加注等流程,使发射准备环节大大减少。而这样的特性,使得长征十一号在海上发射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航天科技集团一院长征十一号火箭总设计师彭昆雅:这个快, 体现在从接到任务,到火箭发射出去,到卫星入轨,这个过程很短很简捷。 那么我们上海上发射的时候,只要解决在海上这种动态条件下的发射就可以了。
长征十一号全长近21米,箭体直径2米,这样的身材在长征火箭家族中,算是一个十足的“小个子”,但是它就可以更加灵活快捷的进行运输和发射。同时长征十一号可以将500公斤的航天器送入距离地面500公里的轨道上,这样的能力特别适合发射小型卫星。据测算,未来10年国内商业小卫星发射需求近2000颗,要抓住如此广阔的市场,运载能力更强的固体火箭也正在研制当中。
(原题为《长征十一号:从“快响利箭”变身“海上利箭”》)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