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方媛|宣泄与控制,反抗与和解,抽象表现主义创作的情感训练

2020-09-15 14:0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作者:吴佩悦

半年前,在采访Lattitude Gallery的创始人周诗卉的时候,我被她说的一句话击中。她说:“每个人真正经历生命里最重要的那件事的时间,可以很长,也可以很短。”对于顶着经济压力在纽约寻求机会的她来说,在热烈地爱着创作本身的同时,她也警觉地意识到了这团火焰随时可以被外界的不可抗力掐灭。而当时的我,由于从未切身体会过这种一厢情愿的坚持的脆弱性,以至于将“不确定性”过度浪漫化。与她那句话之所以能够产生共鸣,更多是因为我那时正沉醉于自身孤注一掷的形象。

当疫情成为了整个纽约的艺术家群体共同面对的不可抗力,身边的许多朋友包括我自己在内,渐渐地在疫情管控毫无起色的三个月后,被耗完了脾气里的最后一点韧性。而在这个充满了告别的夏天,Lattitude Gallery仍然在暗暗坚持,除了不间断地筹备了几个线上展览,还在八月的初始推出了方媛的个展“冲下悬崖”。

方媛:冲下悬崖 场景图. ©方媛

诗卉告诉我,之所以在纽约复工后的第一个展览选择展示方媛,是因为她了解到方媛在疫情期间每天都坚持去工作室画画。在诗卉看来,方媛对待艺术时的性情,十分契合她创办这个空间的初衷:她希望去和艺术创作的脆弱性做抵抗,不断地去聚集、粘合散落在各自工作室中,却具备着某种意志力的海外青年艺术家。

自从来到纽约的初始,我便常在一些画廊的开幕式上和艺术类讲座的观众席间遇到方媛。在了解她在创作上的野心之前,我便隐约能够感受到诗卉所说的,方媛所持有的性情是什么。她是那种容易让人记住的女孩,即便是在这个过分五光十色的圈子里。当然,这部分归功于她在着装方面的才华:如同画布上熟练地开展自我表达那样,她总能驾驭一些清奇大胆的纹饰和配色,因而成为艳压群芳的那一个。令我印象更为深刻的,是她总时不时显露的,和“高定时装”相称的神情。那种酷酷的,有些许游离的神情,并不像是在刻意营造一种神秘感,而更多地是在和周围的人达成一种默契,即这个城市里的人情往来并不需要太多带有亲昵感的扮演。

也许有人会误以为,经常盛装出席艺术活动的人,贪恋的不过是注意力。但这种说辞似乎并不适用于纽约的艺术生态。因为这里有比得到夸赞和认可之外,更吸引人的东西:那便是结交到一些能量相当的创作伙伴。这意味着,在这些看似流于表面的,过场式的社交活动之外,一个艺术家私下只有花了足够多的时间在创作中,方能保持一种自信娴静、不过分迎合的姿态,在这个人人成绩姣好的群体中,恰如其分地社交。与此同时,在日常创作中训练出来的直觉,甚至能够帮助艺术家们在社交场上更敏锐地捕捉到一些机缘:你似乎总能够知道,下一个值得自己全情投入地交谈的人,此刻正站在自己的几点钟方向。

 

方媛:冲下悬崖 场景图. ©方媛

在纽约被疫情拽入全城社交隔离的前几天,我和方媛结伴去了今年的军械库艺博会。当时新冠的确诊病例已经在城市中引起了恐慌。我因为一个采访任务不得不冒险来到这个人群聚集的地方。而方媛更像是顺延了她那“顾不了那么多”的性情,不甘心白白错过一个看画的机会。我们俩唯一的一次单独相处,因恰好发生在疫情发展的拐点,回看时不免有一种魔幻之感。关于那天,我记得最真切的,依然是她穿的一条很特别的裙子。裙子是彩色的,但不过分艳丽,而是更接近泡沫在阳光下反射出的万花筒般千回百转的彩虹色泽。每每受到夸赞,她轻飘片刻后,总能很快从他人的眼光中跳脱出来,重新聚焦到现场的作品中,敏锐地,略带挑剔地,猎取此行的成果。

之所以大费周折地向你描述这位年轻的艺术家外在呈现给我的感觉,是因为当你进入她绘画的时候,这些特质会顺理成章地浮现。那由不同颜色交错而成的绫罗绸缎般的画面,包裹着她很敏锐的觉知力。在迷惑你将视线停留于表面的同时,也能很快攫取你更深层的意识,使之延展进入画面内部。

初到纽约求学时,方媛常跑去MoMA反反复复地看抽象表现主义的绘画。Jackson Pollock和Mark Rothko的作品带给了她强烈的灵魂撼动,让她意识到了绘画是有“魔力”的。此后,方媛便开始义无反顾地探索抽象表现主义绘画内部可塑造的精神空间。

我们未必需要借助抽象表现主义的理论工具去了解方媛作品的内涵,因为她的绘画更关乎女性情感。她曾告诉过我,她不希望让别人知道她是一个过分感性的人,但是在绘画中,她可以很彻底地直面一些情绪。

对我来说,方媛早期的绘画接近于一种自我惩罚式的创作。放任自身被情绪和欲望吞噬后,利用求生的意志,挤压出直觉中最锋利的部分,并将其留在画布上。当我们聊到她创作于2018年的《七情六欲(The Seven Emotions and Six Desires) 》和《哭着跑向你(Running To You, A Tearing Hurry)》时,方媛借用一段话表达了她对男女之情的洞察:“人在世间。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当行至趣。苦乐之地。身自当之。无有代者。”

The Seven Emotions and Six Desires 七情六欲, 2018, acrylic on canvas, 30 x 30 inches

 

Running To You, A Tearing Hurry, 2018, acrylic on canvas, 40x60 inches

绘画的对她来说,是对这段佛经的回应和修炼,是她与无数个闪念拉扯的过程。“当我被一样东西深深吸引的时候,我会尽全力逃离。但这很多时候并不奏效,因为我是一个情绪化的人。当我处于这种矛盾的状态,我便会在绘画中宣泄掉一种无法自控的挫败感。”

也许很多人会觉得,在这个盛行话题性的创作的时代,坚持抽象表现主义风格的绘画,是一种不太明智的职业选择。这种假设,似乎是在暗示,这一类创作的成长空间十分有限。而我个人认为,这种类别的作品,比起那些带有具体话题的,或具象或写实的视觉艺术作品,是一份更稀有的情感档案。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艺术家的状态和意志力,及其受外部世界的影响,可以非常直观地反应在画面上。

在这次个展中,方媛呈现了她最近一年来在画布上的实验和探索。如果说方媛早期的作品更倾向于对创伤性情绪的调度和使用,她在这次展出的几幅绘画中所追求的,似乎更多的是控制力和复杂度。

创作于2019年的题为《螺旋状的凝视(Spiral Gaze)》和《来⾃自废墟的回声(Echoes of Ruins)》的系列作品,记录了艺术家对所处城市空间的思考。那一年,方媛所在的工作室周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据她所说,那里每天都不断有建筑被爆破、推倒,新的楼宇随之平地而起。方媛将这些钢筋水泥所构成的世界,想象成了大自然中无常的气象变化,且试图捕捉人造之物呈现出自然之物的某些特质时,那种界限模糊的状态,比如烈日暴晒在水泥地上反射的灰蓝的色彩。“人和冷冰冰的钢铁已经混为一体了。人类感受到的,是同时来自于自然和自己的建造物的凝视和反思。”

 

Spiral Gaze #3/螺旋状的凝视 #3, 2019, acrylic on wood panel, 24x18 inches

 

Spiral Gaze #4/螺旋状的凝视 #4, 2019, acrylic on wood panel, 24x18 inches

Echoes of Ruins #5/来自废墟的回声 #5, 2019, acrylic on wood panel, 24x18 inches

2020年使纽约全城陷入恐惧和寂静的新冠疫情,无疑把方媛的创作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早前就常常被方媛使用的螺旋结构,在《浸透,颤抖(Immersing, Tembling)》和《切割,消逝(Gaping, Vanishing)》这一组疫情期间创作的绘画中被强化,似乎在描绘人类被卷入灾难时的晕眩感。按方媛自己的话说,她试图捕捉的,是“快速运动的场域里一个冰冻的瞬间”。有趣的是,当画面在整体构图上映射着此刻兵荒马乱的世界,细部的每一个笔触,却透露出作者比过往更深一层的笃定和闲淡。

 

Immersing, Trembling/浸透,颤抖, 2020, acrylic on canvas, 28x22 inches

Gaping, Vanishing/切割,消逝, 2020, acrylic on canvas, 28x22 inches

如果说先前的绘画更多的是对日常所见较直观的记录,当每日所经历之事千差万别,波动的情绪总会使绘画连不成一个系列。而在出行受限的情况下,创作者更能聚焦由内心缓慢滋生出来的生命感知,以及不断变得强大的独处的意志力。方媛将这一年来作品上的发展更多地视为人格的成熟:“我开始理解周围发生的事情,并试图和这个世界和解。”

值得一提的还有方媛和诗卉在时装上的共同爱好。因为两人之间这一层特殊的连接方式,诗卉在解读方媛作品时有一个非常新颖的角度。做时装出身,而后成长为纤维艺术家的诗卉,在将不同颜色和图案的衣拼装成装置时,总会思考人体在其中扮演的角色:这些衣物曾经包裹着人体时所呈现的状态,以及内与外的关系,该如何通过图案与图案、色块与色块之间的起承转合来呈现。在诗卉眼中,方媛似乎非常理解时装本是用不同印花的面料在人身上作画的过程,因而当她将不同的颜色和图案置于画布之上时,她似乎不自觉地将人体的尺度考虑在里面。

这次也是方媛第一次展出自己的纸上作品。这些作品的标题是由数字构成的。对方媛来说,每一件单独成立的纸上作品,归根结底都是她绘本中的一页纸。“纸上作品就像是绘画的替代物或者暖身。比如在没有条件画画的时候,drawing是一种更为便捷的宣泄我情感的方式。”用墨水在纸上作画的时候,方媛更多的是在整理自己的记忆,包括看画的经验。在一种更为轻盈的状态中(比起面对油墨和画布时),她不会将自己锁死在抽象表现主义的框架中,而是一点点释放出自己所受到的其他画派的影响。

 

202001, 2020, ink on paper, 12x9 inches

 

202003, 2020, ink on paper, 12x9 inches

在为“冲下悬崖”撰文的过程中,我一直在思考艺术报导,艺术评论,甚至艺术写作此刻对于我的意义是什么。当我从那个曾给予了我巨大幻觉的艺术中心抽身出来,进入国内更脚踏实地的生活状态之后,在纽约遇到一切人和事,将以哪种形式与我现在的生活发生关系?最后我选择了避开先前那种苛求新意或深意的写作模式,彻底跳脱出当代艺术的语境,更多地聚焦在创作本身和艺术家生命、情感、成长的关系。希望,这一篇更接近于人物特写的对展览的反馈,可以让此刻正经历着人生中的转折,不知前路,茫然若失的读者们,能有些许被文字陪伴、理解的感觉。

____________

方媛(生于中国深圳)是一名生活并工作于纽约布鲁克林的艺术家。她于2019年获得纽约视觉艺术学院的视觉与批判研究学士学位,并获得罗德家族杰出成就奖和校友奖学金。她的作品曾在中国和美国展出,其中包括方媛:冲下悬崖,Latitude画廊,布鲁克林(2020);方媛:阈,Time Arts画廊,纽约(2019);跨文化的实践:纽约华人艺术家近作展,285 Jay Street,布鲁克林 (2019);仿真边界,否画廊,布鲁克林(2018)。

方媛在几乎没有任何历史的现代化大都市深圳出生和成长。她的成长经历反映了这座城市的社会与文化转变;随后她搬到了纽约,并在这个多元化的国际城市度过了她大部分的成年生活。这种分裂的背景使她持续性体验着归属感的缺失,并探讨着由文化双重身份引起的自我疏离感。

艺术家网站:yuanfang.art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