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从超分子功能材料到提高农作物质量

2020-09-15 07:0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Cell Press CellPress细胞科学 收录于话题#细胞出版社Trends综述27个

作为Cell Press细胞出版社旗下的权威综述月刊,Trends系列旨在为科学家们提供具有权威性且易于理解的科研趋势。其16本Trends期刊涵盖生命科学和化学的不同领域。

为了让大家对于Trends期刊有更深入的了解,小编整理了2020年9月份发表在Trends期刊的来自中国大陆学者的论文,与大家分享。

*以下部分内容译自英文,仅供参考,请以英文原文为准。

Trends in Chemistry

黄飞鹤团队于Trends in Chemistry发表关于柱芳烃功能材料的综述文章

大环分子及其主客体识别是超分子化学领域最具代表性的研究主题之一。柱芳烃作为21世纪新出现的大环主体分子,凭借其独特的柱状结构,丰富的主客体性质,简易的合成方法,以及灵活的官能团化,在超分子组装体以及超分子功能材料的构筑上展现了巨大的优势和潜力。近日,受Cell Press旗下期刊Trends in Chemistry邀请,黄飞鹤团队发表了题为“Pillararene-Based Supramolecular Functional Materials”的综述,主要介绍了基于柱芳烃的超分子组装体及其构筑的功能材料在传感与检测、分离与吸附、纳米材料修饰,以及纳米医药领域的应用。

通过对柱芳烃主体及其客体的结构设计,基于柱芳烃可构筑超分子聚合物、机械互锁结构、两亲组装体、纳米杂化材料等多种形式的超分子功能材料,并在不同应用领域发挥各自的优势。利用主客体作用的选择性和可逆性,基于柱芳烃的功能材料可实现刺激响应、灵敏传感、选择性分离吸附、药物控释等功能。

黄飞鹤

教授

1996年7月本科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1999年7月获得中国科技大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硕士学位,导师为何平笙教授和阮德礼教授。2005年3月获Virginia Polytechnic Institute & State University有机与高分子化学博士学位,导师为Harry W. Gibson教授。后在University of Utah化学系从事博士后工作,导师为Peter J. Stang教授。2005年12月起任浙江大学化学系教授,筹建超分子化学研究小组。2008年3月起任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2018年5月起任浙江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主要从事超分子化学方面的研究工作,当前的主要研究兴趣包括超分子聚合物、超分子两亲分子、柱芳烃超分子化学、以及非多孔自适应晶体(简称:纳客;英文全称:nonporous adaptive crystals;英文简称:NACs)。

Pillararene-Based Supramolecular Functional Materials

Trends in Ecology & Evolution

齐晓光和Cyril Grueter联合团队于Trends in Ecology & Evolution阐述了哺乳动物重层社会系统的特征、演化过程、维持动力及其功能意义

动物多样的社会组织,是其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对不同环境辐射适应的结果。重层社会(multilevelsociety)是哺乳动物社会系统演化中最重要的类型之一。相较于大多数物种以单家庭形成独立社群的模式,重层社会具有更高的动物社会化程度,并以结构层级化、模块化为特征,形成庞大的社群。比如人类的家庭不再独立生存,而是多个家庭通过血缘关系,形成氏族;氏族聚集在一起形成村落;多个村落彼此联系,形成更大的部落。这种社会系统在仅非洲狮尾狒、阿拉伯狒狒、亚洲的金丝猴代表的少数灵长类物种,以及斑马、鲸鱼、大象,和我们早期人类中发现。

近日,受CellPress旗下期刊Trends in Ecology &Evolution邀请,西北大学齐晓光教授团队与澳大利亚西澳大学CyrilGrueter课题组合作、与德国灵长类中心,美国密歇根大学的研究人员一起在Trends in Ecology & Evolution上发表重要综述,系统阐述了重层社会的本质特征、多样的维持机制,以及这种高度进化的社会系统对于动物适应复杂多变环境的功能意义,并探讨了其起源、进化历史等热点问题。

齐晓光

教授

齐晓光,西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陕西省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陕西省科技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2003毕业于西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先后赴日本京都大学灵长类研究所(Kyoto University)、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University of Illinois)从事博士后研究。现为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物种生存委员会 ( IUCN/SSC) 专家,中国动物行为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动物学会灵长类学分会常务理事、中国生态学会动物生态专业委员会委员等;主要以金丝猴为代表的灵长类动物为研究对象,围绕行为生态学、保护生物学与进化基因组学等领域,开展灵长类动物行为与适应性进化方面的研究。通过二十年的积累,揭示了金丝猴独特的四层式社会结构,阐明了亚洲叶猴重层社会的起源及演化过程,研究成果在《Nature Communications》,《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Current Biology》,《Animal Behavior》等先后发表论文90余篇。获得教育部霍英东优秀青年教师奖、诺达思(荷兰)动物行为学杰出贡献、中国动物学会青年科技奖、中国优秀动物生态学青年工作者奖、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陕西省青年科技奖、陕西省自然科学进步奖一等奖、陕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一等奖,陕西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陕西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等多项奖励,被“CCTV”,“美国国家地理”等多次报道。

Cyril Grueter

Professor

Cyril did his PhD at the University of Zurich (Switzerland) and a postdoctoral researcher at the 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Evolutionary Anthropology in Leipzig (Germany). His research focus on the socioecology of the mountain gorilla population in Rwanda, and the social organisation, ecology of wild snub-nosed monkeys in China.In 2012, Cyril took up a Faculty position in the School of Anatomy, Physiology and Human Biology (now School of Human Sciences) at UWA. Cyril currently holds a joint affiliation with the Centre for Evolutionary Biology in the School of Biological Sciences. Cyril is also a research fellow in UWA’s Africa Research and Engagement Centre and Adjunct Professor at Dali University (China). In 2017, Cyril held a Visiting Scholar appointment in the Department of Human Evolutionary Biology at Harvard University.

Multilevel organization of animal sociality

Trends in Parasitology

程洋课题组于Trends in Parasitology发表cGAS-STING信号通路在原生寄生虫感染中的作用综述

DNA识别信号通路在多种疾病,尤其是感染性疾病的固有免疫反应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DNA识别分子cGAS和接头分子STING是连接DNA识别和免疫功能的核心组分。近日,受Cell Press旗下期刊Trends in Parasitology邀请,程洋等发表了题为“STING or sting: cGAS-STING-Mediated Immune Response to Protozoan Parasites”文章,系统阐述了cGAS-STING信号通路在原生寄生虫感染中的活化、调控及疫苗研发等相关应用的研究进展。

细胞内原生寄生虫包括疟原虫、弓形虫等,其致病将严重威胁人类健康。随着对寄生虫感染的固有免疫研究不断深入,一系列研究揭示了DNA识别通路在原生寄生虫感染中的活化、调控及相关应用。如疟原虫、利士曼原虫的基因组DNA,及疟原虫含DNA的外泌体均可激活STING-TBK1-IRF3信号轴,引起I型干扰素反应;多种宿主分子及弓形虫蛋白可通过影响翻译后修饰等机制靶向STING,调控cGAS-STING信号轴。此外,综述还探讨了抗疟药物干扰cGAS-DNA复合物机制及STING激活剂作为佐剂在疫苗研发中的潜在应用等。深入了解cGAS-STING通路的活化和调控,对于理解寄生虫病的发病机制和制定潜在的预防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程洋

副教授

江南大学无锡医学院病原感染与免疫课题组组长,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14年博士毕业于韩国国立江原大学医学院寄生虫专业(感染与免疫方向),2014-2016年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国立变态反应与感染性疾病研究所-疟疾与宿主研究实验室(NIH, NIAID, LMVR)进行博士后训练。一直致力于开展疟原虫入侵机制、疟原虫感染的固有免疫识别与调控、疟疾免疫逃逸等研究,迄今共发表SCI论文3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8项,参编专著4部,担任 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 Parasites&Vectors等审稿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项目、比尔盖茨基金大挑战等项目,连续两届入选清华大学公共健康研究中心“全球健康丝路学者项目”,获江苏省医学新技术引进二等奖(2019),江南大学“至善青年学者”称号。

STING or sting: cGAS-STING-Mediated Immune Response to Protozoan Parasites

Trends in Pharmacological Science

刘志杰、华甜课题组于Trends in Pharmacological Science发表人源大麻素受体的结构和功能研究进展的综述文章

内源性大麻素系统是调控和维持人体健康的重要的生理系统。大麻素受体CB1和CB2是组成该系统的重要成员,它们参与调控食欲、疼痛、炎症、情绪等多种生理活动。因此调控CB1和CB2的配体是治疗多种疾病的潜在药物。近日,受Cell Press旗下期刊Trends in Pharmacological Science邀请,上海科技大学iHuman研究所的刘志杰和华甜教授团队系统总结了大麻素受体CB1和CB2的结构和功能研究的最新进展。首先,作者详细介绍了内源性大麻素系统的组成以及大麻素受体的分类、表达分布及其介导的下游信号转导通路。其次,系统分析了不同类型配体分别与大麻素受体CB1和CB2形成复合物的三维结构。总结了不同配体对两个受体的调控机制,及与下游信号转导分子G蛋白组成的三元复合物结构的分析结果,揭示了大麻素受体CB1和CB2不同的激活机制和下游信号转导机理。最后,作者对大麻素受体的别构调控分子和具有信号通路偏好性配体的工作机理和成药前景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展望。

刘志杰

教授

上海科技大学教授、iHuman研究所执行所长、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博士生导师。长期聚焦与重大疾病相关的药物靶标研究,在与精神类疾病、肥胖症、糖尿病和免疫类疾病相关的大麻素受体、血清素受体、趋化因子受体等靶点的结构与功能研究中取得了多项突破性研究成果,为重大疾病治疗新药的自主研发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和实验基础。自2016年至今以通讯作者身份发表4篇《Cell》和3篇《Nature》论文。其科研成果获评2016年上海市十大科学事件及入选《Cell》杂志社评出的2017年十篇最佳论文。于 2018 年获上海市科技精英提名奖及2019年领军人才称号。现任中国生物物理学会副理事长,上海生物物理学会副理事长,国际生物结晶组织(IOBCr)理事、国际生命科学专业杂志 JMB 及 IUCr J 编委等。

华甜

助理教授

上海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助理教授,iHuman研究所PI、博士生导师。结合结构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方法研究细胞信号转导蛋白的结构与功能。目前以第一作者或共同通讯作者身份在Cell, Nature, Cell Research, JBC, Current Opinion in Structure Biology, Trends in Pharmacological Sciences等发表10余篇文章,其中包括4篇Cell和2篇Nature。博士学位论文《人源大麻素受体亚型I的结构与功能研究》被评为2018年度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并获得2017年度中国科学院院长特别奖。同时入选2019年福布斯中国30位30岁以下精英榜。

Structural and Functional Insights into Cannabinoid Receptors

Trends in Plant Science

隋娜、张宪省团队于Trends in Plant Science发表m6A编辑改良作物品质及抗逆性的综述文章

作物改良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人口增长的永恒主题,但是任何单一策略对作物品质的改良都是有限的。因此,未来作物的改良必然是针对包括生理学,遗传学,表观遗传学以及植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等多种因素相结合的改良策略。作为基因表达过程中重要的调控途径,动态可逆的m6A修饰是调控基因表达的一条新途径。最近报道的利用m6A修饰酶与CRISPR系统相融的技术,提供了一种在细胞中编辑特定位点m6A修饰的方法。尽管到目前为止,该方法仅在动物细胞及体外实验中进行了测试,但现有证据表明m6A编辑在植物中是可行的。因此,通过在植物系统中建立m6A编辑平台,以研究特定m6A修饰位点的功能并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品质和提升抗逆性是有必要的。近日,受Cell Press旗下期刊Trends in Plant Science邀请,隋娜、张宪省等发表题为 m6A editing: New tool to improve crop quality的观点文章,提出以高通量技术手段,以单碱基分辨率标记可能在植物生长发育或抗逆性中起重要作用的m6A位点。通过m6A编辑系统获得m6A突变体,选择与野生型相比具有更好农艺性状的m6A编辑的突变体作为育种材料,进而提高作物品质及抗逆性。

隋娜

教授

山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植物抗盐生理及分子调控机理方面的研究,围绕甜高粱抗逆性状改良进行了一系列工作。主持国家及省部级项目30余项,在《MolecularPlant》、《TrendsinPlantScience》等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70余篇。

张宪省

教授

山东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长期从事植物发育的分子基础及植物基因工程相关研究,在植物干细胞领域和作物重要农艺性状重要基因克隆等方面取得了系列研究成果。先后主持科技部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级课题20余项。在《Plant Cell》、《PNAS》、《Molecular Plant》等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00余篇。

m6A Editing: New Tool to Improve Crop Quality?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