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艾诚对话张亚勤:All in人工智能能否“拯救”百度?

2020-09-13 07:2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艾问 艾问人物 收录于话题#艾问顶级人物2#张亚勤1#人工智能1

欢迎来到本期艾问人物!

近几年AI产业快速发展,人工智能也是当下的热议话题之一。而百度AI人工智能时代的开启者正是原百度总裁张亚勤。从2014年9月加盟百度公司担任总裁,到2019年10月从百度退休。五年的时间,张亚勤在百度创造了一段传奇。

在张亚勤对于男人的定义中,“宽厚”二字被赋予了最重要的位置,而这一品质,无疑也是他所有商业抉择的最佳注解。不过,这也引起了一些人的疑惑,为什么张亚勤当时会选择离开微软,成为百度的总裁。毕竟,在很多国人眼中,在一系列负面事件之后,有些“过度商业化”的百度,似乎并不是很厚道。

当医疗碰到人工智能,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

反其道而行之,或许这正是张亚勤对于百度的意义所在——不仅仅是挽救这个商业帝国的声誉,而是为它探明一条新路。

2016年10月,百度发布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领域的最新成果“百度医疗大脑”,将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加入医患问诊过程,旨在提高医患问诊的效率并将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与传统医疗行业结合起来。

据业内人士分析,这个“百度医疗大脑”是成立两年多的百度医疗和百度在人工智能上的研究的首次结合,这让百度医疗从一个医疗数据库变成了一个可以参与到医患问诊过程的人工智能产品。百度医疗大脑通过对大量医疗数据、专业文献的采集与分析进行人工智能化的产品设计,能够模拟医生问诊流程,与用户进行多轮交流,依据用户的症状和提出的问题给出诊断意见。

显而易见,面对被一度指责的医疗“原罪”,百度和张亚勤给出了一个创造性的回应。作为中国最大的搜索引擎网站,百度不可避免地成为大多数人在互联网上寻医问药的首选。数据显示,每天有超过 5400 万用户在百度上搜索了“医疗健康”类的信息,有超过 1500 万用户搜索“疾病相关”的信息,还有超过 300 万用户搜索了“医院相关”的信息,于是,大量难以预估的风险随之而来,但同时,没有任何一个企业,有理由因为风险而放弃这个规模巨大的市场。

只是,不同于之前,张亚勤用技术的手段,为百度带来了商业行为所急需的“宽厚”品质,让这个巨头,有了重生的筹码。

张亚勤这样告诉《艾问人物》:“百度研究人工智能的目的不仅是为了企业的技术升级,更是要让科技成果普及给普通人,实现智能化、高效化、便捷化的生活体验。”

人才有去有留,百度到底下的什么棋?

用技术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这可能是每一个“理工男”的梦想。12岁就考入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的张亚勤,曾向《西雅图时报》表示,他真的很想成为科学家,牛顿是他的偶像。

当时,在百度张亚勤不仅要当好一个科学家,加盟之初,他就被赋予“新业务掌门人”职责,要帮助百度拓展新业务的技术边界。“这样一来,有两件事成为当务之急。”据张亚勤介绍,它们分别是百度的全球化,和在人工智能时代取得一席之地。

前者他驾轻就熟,因为这条路,他曾“倒着走过一遍”。1999年初,张亚勤应李开复力邀以微软中国研究院首席科学家的身份加入微软。从此,与百度的全球化相反,他致力于帮助跨国企业微软实现“中国化”。

而他加入微软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游说自己的朋友。加入微软的头一个五年,张亚勤为微软中国找了一大批优秀的人才,为其之后的起飞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后来到百度的时候,张亚勤再一次开启了“挖人”之旅。他告诉《艾问人物》:“百度目前的业务影响主要还在国内,我们希望能跨出国门,首先要做的一点,就是全球范围内去招聘人才。”

2017年4月25日,历时近5个月的“极·致未来”百度全球责任创新挑战赛落下帷幕,该赛事的另一个共同主办方是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百度的“野心”显而易见。

张亚勤也坦诚,百度责任创新挑战赛是一个非常好的平台,可以让百度更好地关注和帮助一些好项目。当然,还有这些项目背后的一流人才。而在美国当地时间2017年4月17日,张亚勤走进斯坦福大学,以百度2017海外校招宣讲会嘉宾的身份指出:“现在是海外人才回国发展的最好时代。”

不得不提的,还有两个人。三年前的春天,在百度创始人李彦宏的亲自努力之下,吴恩达来到了百度。众所周知,在描述人工智能领域的顶级专家通常有两种说法,“三驾马车” 和 “四大金刚”,二者唯一的差别就是有没有吴恩达,他还是其中最年轻的一位。作为“谷歌大脑”的创始人,吴恩达加盟百度,意义非凡。

但是,2017年3月22日,在另一位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人物,曾任微软集团全球执行副总裁的陆奇加盟百度的63天后,吴恩达这位“百度首席科学家”选择辞职。在业内看来,一来一去之间,是百度人才战略的重要调整。吴恩达和陆奇,被认为是两个世界的人,前者擅长学术,后者擅长工业。如今的百度,更需要离商业近一点,抓紧将之前沉淀下来的技术产品化。而陆奇,被认为是最佳人选。

得操作系统者得天下?

相比个人的命运可以被一定程度掌握,人工智能时代被张亚勤认作是百度错过了就再也抓不住的“天赐良机”,他表示,百度当前已在很多技术方向上确立了优势,例如语音识别,百度好几年前就开始用深度学习来训练机器的语音识别能力。

从2016年10月份起,手机百度的用户们,日常生活中多了一个秘书。这个被称为“度秘”的新产品,在当时被张亚勤寄予厚望。在度秘上,用户可以直接与之进行语音沟通,并链接到点外卖、看电影等各种生活场景。

当然,这听起来并不是非常“高大上”,但就因这个“小玩意”,百度特意在2017年2月份,将度秘团队升级为度秘事业部。其背后的逻辑是,凭借语音与对话技术的优势,百度将在引领新一代人机交互平台上拥有巨大的机会,而自然语言和其他智能交互方式有可能出现在从手机到家居的每一个设备中。

这和张亚勤的理论一脉相承,他告诉《艾问人物》,人工智能这个行业才刚开始,大公司有机会,小公司同样也有机会,而任何一个公司,都不能“一窝蜂”地去什么都做,“我们要明白,我们在做的事情,和别的公司到底有什么不一样,也一定要找到,专属于自己的更好的技术、更好的应用以及更好的场景。”

其实,2017年1月份,2017年国际消费电子展(CES2017)在美国拉斯维加斯落幕,CNN随即评选了这届CES上的14项最酷技术产品,搭载了百度对话式人工智能系统DuerOS 的“小鱼在家”入选。

到了2017年的3月30日,百度正式发布了DuerOS智慧芯片,百度官方称,这将“完善智能物联网生态,开启‘可对话’智慧设备时代”。

由此,张亚勤和百度在人工智能上的王牌已经亮相。《艾问人物》了解到,这一招除了对做智能语音及相关产品的公司构成威胁,百度让“度秘大脑”成为智能时代无处不在的“大脑”的布局也全面铺开。

“得操作系统者得天下”,从微软来到百度的张亚勤自然明白其中道理。在各大巨头都号称要做万物智能、万物互联的现在,连接上下游的操作系统才是真正的核心。从第一代的Wintel、第二代iOS和安卓,到如今的第三代人工智能操作系统,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机会,从中完全可能诞生世界级的公司。被业界认为,已经从BAT中掉出半个身位的百度,这一次,终于领先半步。

人工智能业务将在哪个场景率先突破?

行百里者半九十。张亚勤表示,百度未来的20年,都已经压注在AI上了,包括技术和资源。而当百度显现出“All in AI”的决心时,他们还需要继续等待,一个产业真正成熟的时间。

从张亚勤加入百度的短短两年内, 在他的运筹帷幄之下,百度在人工智能研发方面投入巨大,也收获颇丰。尤其是吴恩达加盟之后,百度在语音和图像识别方面跻身世界一流水平。由王劲带领的无人驾驶事业部,也在全球率先提出“三年商用、五年量产”的目标。

然而,在远景和现实之间,当人工智能成为各家追逐的热点之时,人工智能真正赚大钱的领域还没有出现。张亚勤和百度问题在于:人工智能业务未来究竟会在哪个场景率先突破,并成为百度新的核心业务?

业内的普遍共识是,很多企业都死在找场景上,而AI要做好,一定要找一个能落地的场景。一个好的场景,会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它是要符合用户交互习惯;第二,场景需要适合当下技术的应用;第三、对话式人工智能要满足用户对话式的需求。

张亚勤告诉《艾问人物》,做通用的人工智能确实太难了,但如果放到一个具体的分场景里,就相对简单,“比如用对话的方式找一家合适的饭店,是我们之前就做到的效果。”张亚勤还表示,以无人驾驶为例,乘车体验很快就会迎来一场进化风暴,而像百度这样的互联网公司理应在这样的风暴中发挥重要作用。

如今,张亚勤离开百度已将近一年,但无论张亚勤还是百度,与AI的故事似乎才刚刚开始。

艾问·快问快答

艾诚:在你加入百度之初的时候,希望跟大股东一起做一些有共同愿景的事?

张亚勤:是。一个是希望百度真正成为一个国际化的公司。另外希望百度在人工智能时代能有一席之地。

艾诚:你相信移动互联时代的红利已经结束,人工智能将会反转吗?

张亚勤:移动互联没有消失,移动互联或许增长低了,APP不会有大量的增加,这个时候新的增长点一定是从人工智能和相关技术而来,但人工智能本身的话,需要很多的数据、需要很强计算的能力。

艾诚:目前百度做人工智能方面的中层是什么情况?

张亚勤:大家都认可这个方向,看我们一些新的产品、技术等,都是往这个方面发展。

艾诚:从百度人工智能研究院成立以来,有将近几百个人工智能的产品。你能不能帮我梳理一下?

张亚勤:人工智能其实已经很长时间了,但是大家所用到的、感知到的好像并不是很多。但百度做了很多工作,比如用手机百度,讲话,语音、视觉,这就是运用人工智能。拍一个照片,一朵花、一个植物,它就可以识别这个花是什么、植物是什么样的植物。

艾诚:人工智能是一场时代的趋势,可能会有优胜劣汰。你认为什么样的公司会留下来?

张亚勤:有核心技术的,掌握大量数据的,然后掌握场景把它快速场景化的。

艾诚:有人说2040年的时候,会迎来一个拐点,这个拐点是人工智能比较高级的阶段。首先这个靠不靠谱?其次如果靠谱的话,我们该如何迎接?

张亚勤:现在有两种观点都有点极端,一种观点认为人工智能是万能的。另外一个观点认为人工智能危险,会超过人类、取代人类,这是不可取的。人工智能目前从事的学习,其实主要还是根据计算机、大数据计算能力、算法,和人的大脑没有太大关系。它会作为人类的工具,会延伸人类思考的能力。这个是好事,所以我并不担心,拐点也好、取代人类等这些是不太可靠的事情。

艾诚:阿尔法狗战胜人类,你是什么心情?

张亚勤:阿尔法狗战胜人是一个了不起的事件。但并不是说机器就比人聪明,机器算法是人设计的。

艾诚:当所有的公司都在布局人工智能的时候,百度的竞争力在哪里?

张亚勤:首先百度人工智能布局比较早,有很多的数据,第二有强大的队友。

艾诚:到现在为止,人工智能已经提出来63年,今年是第64年了。有人说出现泡沫、过热,能加速人工智能发展,你怎么看?

张亚勤:希望以后有更多的人参与进来,但是对结果大家需要持有更理性的态度。人工智能发展需要时间。就像互联网到2000年的话,泡沫破了,然后公司就没有了,投资打水漂了,但是互联网本身对生活也好、对整个行业的发展也好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现在全球最有价值的公司,都是互联网企业。我想人工智能肯定也要经历同样的阶段。

艾诚:大家都很关注人工智能的未来发展,对于未来的人工智能,是服务人还是威胁人这个问题,你如何看待?

张亚勤:未来10年,人工智能将会迎来爆炸式的增长,应用场景将会无处不在,每一次工业革命,技术都推动了人类经济的重塑。比起300年前的蒸汽机,100年前的电能,30年前的互联网,这次人工智能革命的影响会更加深远,不分高端行业和低端行业,传统行业和科技行业,每个行业要么接受并充分利用这次人工智能革命带来的机遇,要么可能会被淘汰。

END

编辑:杨洁琳

图编:万姗红

原标题:《​艾诚对话张亚勤:All in人工智能能否“拯救”百度? | 艾问顶级人物》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