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和群众面对面 与民意零距离 打造“政协委员工作室”金字招牌

2020-09-10 14:5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密切联系群众,反映群众的愿望和诉求是政协委员为国履职、为民尽责的前提和保障。经过前期筹备、制度建设、工作室组建一系列工作后,合肥市政协第一批15个委员工作室率先成立。

合肥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韩冰

创建政协委员工作室,是提高委员履职实效的重要举措,是政协委员密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平台,也是畅通社情民意的有效方式。

为推进合肥市政协工作向群众延伸、协商民主向基层拓展,合肥市政协先试点建设15个条件成熟、专业特色强的委员工作室。众多委员积极响应,充分发挥特长,将自己在本职工作中的带头作用、政协工作中的主体作用、界别群众中的代表作用结合起来。文创宣传委员工作室、助农委员工作室、鸿雁工作室、心语委员工作室……多个委员工作室纷纷涌现,并朝着专业化、特色化方向发展。

9月8日下午,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韩冰为第一批委员工作室授牌。图为授牌仪式现场

第一批政协委员工作室成立后,后续将在总结建设经验和条件成熟的基础上全面有序推进,力争将“委员工作室”打造成广泛凝聚共识,反映社情民意,参与基层协商,服务群众需求新载体、新平台。

市政协主席韩冰指出,市政协委员积极设立委员工作室,能够切实发挥委员主体作用,利用专长贡献智慧力量,是深化“双联双创”、推动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切实发挥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的重要举措。要进一步拓展“双联双创”活动载体,为委员创造更加良好的履职条件,使委员能更好地服务社区、服务群众,凝聚人心、助推发展,切实推进人民政协事业创新发展。

合肥市政协第一批15个委员工作室介绍

1. 心语委员工作室

牵头委员:周敏

广泛宣传中央和省市相关政策,解释和解答企业家和群众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惑和疑问,宣传政协工作和履职成果,多做思想引导、协调关系、化解矛盾、凝心聚力的工作。

2. 助农委员工作室

牵头委员:张友德

助农委员工作室由市政协农业界别委员发起,市、区政协相关委员联动,吸收热心“三农”事业的委员参加,致力于打造界别委员学习交流的新课堂、协商民主的新路径、联系群众的新纽带、助力“三农”的新平台。

3. 合一名医委员工作室

牵头委员:童钟

搭建专业平台、提高医疗水平和群众健康保健知识。帮扶一个医院,造福一方百姓。发挥委员及委员单位的专长,做好送医济困工作,为群众排忧解难。

4. 鸿雁委员工作室

牵头委员:王勤

打造“大家来商量”社区协商平台,打造社区协商载体,通过“请上来,走下去”“送协商上门”等活动,丰富社区协商活动,积极践行“四个一线”。

5. 三里街街道委员工作室

牵头委员:刘新强

线上线下平台共建。强化联络知民意。专题调研促发展。深入基层惠民生。建言献策解民意。

6.美邦委员工作室

牵头委员:李焰红

通过设立委员工作站,把委员身份亮出来,让委员零距离联系群众,了解群众所需、所盼、所困,重点是围绕规范物业管理方面开展工作,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社情民意,积极建言献策。

7.吴昆明委员工作室

牵头委员:吴昆明

工作室的主要功能是平台载体、桥梁纽带、联系服务和创新创业。

8.联心汇委员工作室

牵头委员:吴昊

联心汇委员工作室结合新媒体行业特征,将发挥自身行业优势,开展网络社情民意、系列公益活动、扶贫帮困、新媒体知识讲座、电商培训、线上经济帮扶等线上和线下活动相结合,为社区奉献爱心,为群众排忧解难,让工作室真正成为政府的智囊团,民意的直通车。

9.扶弱助残委员工作室

牵头委员:沙沙

以工作室全体委员为基础资源,帮助残友解决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通过政协参政议政的履职平台,推动我市助残相关政策的完善。调动委员力量,扩大覆盖范围,广泛开展面向残疾人群体的公益活动及服务,提高我市政协委员关爱弱势群体的积极性和广泛性。

10.合肥幼专委员工作室

牵头委员:孙诚

结合双联双创,联系和帮助贫困学生学好专业,规划未来。联系青年教师,帮助其站稳课堂,促进专业成长。开展横向课题,促进校园深度合作,实现共同成长。举办家长学校,传播先进幼教理念。关注学前教育和职业教育发展动态,为我市学前教育发展建言献策。关注民生,了解新站区域建设和百姓民生,收集反映社情民意。

11.“兴”语委员工作室

牵头委员:何强

将市政协委员组织起来,在医疗卫生、法律、社会服务、企业咨询、心理咨询、城市管理等领域发挥其各自领域特长,为大兴镇有需要的群众排忧解难,切实发挥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补齐基层社会建设短板。

12.初心委员工作室

牵头委员:罗杰

为工作室成员搭建一个平台,组织委员之间学习交流,提高履职能力。做社情民意的桥梁,建立协商民主新路径。办“红色讲堂”,加强红色文化宣传,办“红色”主题展览。

13姜晓敏委员工作室

牵头委员:姜晓敏

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以市妇联“妈妈的力量”为切入点,辐射到社区,带领女性同胞成长。

14.文创宣传委员工作室

牵头委员:钟雷

文创宣传委员工作室由市政协新闻出版界别委员发起,市政协相关委员联动,依托政协文化基础资源优势,发挥委员企业行业之独特影响力优势,深入研究文化政策,搭建需求对接平台,拓宽交流合作渠道。培育文创产业新集群,依托“创新之都”“养人之城”的城市特点与优势,促进文化产业融合发展,讲好合肥故事,打造立足于本土、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创品牌,提升政协委员履职实效。

15向日葵婚姻家庭委员工作室

牵头委员:曹冬梅

致力于打造专业的婚姻家庭法律+教育+心理服务的服务,维护未成年人及妇女权益,定期开展普及婚姻家庭教育及法律知识的活动,促进家庭和谐、社会稳定,每月固定日期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并对人民群众采取回访制度,关注人民群众心理健康问题。

合肥市政协第一批15个委员工作室介绍

1. 心语委员工作室

牵头委员:周敏

广泛宣传中央和省市相关政策,解释和解答企业家和群众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惑和疑问,宣传政协工作和履职成果,多做思想引导、协调关系、化解矛盾、凝心聚力的工作。

2. 助农委员工作室

牵头委员:张友德

助农委员工作室由市政协农业界别委员发起,市、区政协相关委员联动,吸收热心“三农”事业的委员参加,致力于打造界别委员学习交流的新课堂、协商民主的新路径、联系群众的新纽带、助力“三农”的新平台。

3. 合一名医委员工作室

牵头委员:童钟

搭建专业平台、提高医疗水平和群众健康保健知识。帮扶一个医院,造福一方百姓。发挥委员及委员单位的专长,做好送医济困工作,为群众排忧解难。

4. 鸿雁委员工作室

牵头委员:王勤

打造“大家来商量”社区协商平台,打造社区协商载体,通过“请上来,走下去”“送协商上门”等活动,丰富社区协商活动,积极践行“四个一线”。

5. 三里街街道委员工作室

牵头委员:刘新强

线上线下平台共建。强化联络知民意。专题调研促发展。深入基层惠民生。建言献策解民意。

6.美邦委员工作室

牵头委员:李焰红

通过设立委员工作站,把委员身份亮出来,让委员零距离联系群众,了解群众所需、所盼、所困,重点是围绕规范物业管理方面开展工作,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社情民意,积极建言献策。

7.吴昆明委员工作室

牵头委员:吴昆明

工作室的主要功能是平台载体、桥梁纽带、联系服务和创新创业。

8.联心汇委员工作室

牵头委员:吴昊

联心汇委员工作室结合新媒体行业特征,将发挥自身行业优势,开展网络社情民意、系列公益活动、扶贫帮困、新媒体知识讲座、电商培训、线上经济帮扶等线上和线下活动相结合,为社区奉献爱心,为群众排忧解难,让工作室真正成为政府的智囊团,民意的直通车。

9.扶弱助残委员工作室

牵头委员:沙沙

以工作室全体委员为基础资源,帮助残友解决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通过政协参政议政的履职平台,推动我市助残相关政策的完善。调动委员力量,扩大覆盖范围,广泛开展面向残疾人群体的公益活动及服务,提高我市政协委员关爱弱势群体的积极性和广泛性。

10.合肥幼专委员工作室

牵头委员:孙诚

结合双联双创,联系和帮助贫困学生学好专业,规划未来。联系青年教师,帮助其站稳课堂,促进专业成长。开展横向课题,促进校园深度合作,实现共同成长。举办家长学校,传播先进幼教理念。关注学前教育和职业教育发展动态,为我市学前教育发展建言献策。关注民生,了解新站区域建设和百姓民生,收集反映社情民意。

11.“兴”语委员工作室

牵头委员:何强

将市政协委员组织起来,在医疗卫生、法律、社会服务、企业咨询、心理咨询、城市管理等领域发挥其各自领域特长,为大兴镇有需要的群众排忧解难,切实发挥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补齐基层社会建设短板。

12.初心委员工作室

牵头委员:罗杰

为工作室成员搭建一个平台,组织委员之间学习交流,提高履职能力。做社情民意的桥梁,建立协商民主新路径。办“红色讲堂”,加强红色文化宣传,办“红色”主题展览。

13姜晓敏委员工作室

牵头委员:姜晓敏

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以市妇联“妈妈的力量”为切入点,辐射到社区,带领女性同胞成长。

14.文创宣传委员工作室

牵头委员:钟雷

文创宣传委员工作室由市政协新闻出版界别委员发起,市政协相关委员联动,依托政协文化基础资源优势,发挥委员企业行业之独特影响力优势,深入研究文化政策,搭建需求对接平台,拓宽交流合作渠道。培育文创产业新集群,依托“创新之都”“养人之城”的城市特点与优势,促进文化产业融合发展,讲好合肥故事,打造立足于本土、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创品牌,提升政协委员履职实效。

15.向日葵婚姻家庭委员工作室

牵头委员:曹冬梅

致力于打造专业的婚姻家庭法律+教育+心理服务的服务,维护未成年人及妇女权益,定期开展普及婚姻家庭教育及法律知识的活动,促进家庭和谐、社会稳定,每月固定日期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并对人民群众采取回访制度,关注人民群众心理健康问题。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