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专题策划丨军民同心“冀”未来——从戈壁到海边,不变的丹心曲

2020-09-08 17:0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原创 熊学莉 军嫂微平台 收录于话题#河北4#最美军嫂4#女兵1

《军嫂》杂志为您推荐温暖故事

任丹丹 黑龙江巴彦人,汉族,1982年5月出生,2003年1月入伍,2006年11月入党,2018年转业,现为秦皇岛市医疗保障局四级主任科员。2005年结婚。

丈夫周开亮,黑龙江鸡西人,现为空军某基地某团站站长,荣立三等功3次,被基地评为“依法从严治军先进个人”2次。

小事更要当事干

任丹丹有着15年的军旅生涯。2003年,她从军校护理专业毕业,被分配到西北戈壁滩上的空军某基地。那里年均降水量不足37毫米,可怕的不是大风,是大风沙。就算门窗紧闭,屋里也依然能闻到浓浓的沙土味。

她最初每天骑自行车上班,都得顶着风沙走,喘不上气,一张嘴,就吃一口沙。军帽常常被大风刮走,一骨碌吹老远,得赶紧下车去追,捡回帽子。此时自行车又被大风吹倒在地,要顶着风沙把它扶起来也是一件很艰难的事……风沙天气从每年三月持续到六七月。后来有了班车,可任丹丹又经常在下班时错过班车。

错过班车,当然是因为工作。那时,任丹丹负责计生工作。计生工作说起来都是些婚姻登记、福利发放之类“芝麻小事”,但工作量可不小。而且这些小事,涉及的都是官兵的切身利益。

一次,在基地塔台上班的士官张大伟,和她约好要去办理孩子的保教费。眼看下班时间快到了,张大伟还没到,任丹丹心里不禁有些着急。张大伟的工作主要保障飞行,得等飞行任务全部结束,才能下班。当天飞行任务多,张大伟下班就晚。而保教费是按月受理发放的,当月办理当月发,错过不补,如果不能当天办理,就意味着张大伟要少领一个月的保教费。“不能因为自己要赶班车就让战士少领一个月的福利。”任丹丹说。

那天,张大伟赶到卫生队大约是下午5点25分,班车5点30分出发,任丹丹没有抱怨、催促,认认真真地为张大伟办完了相关手续,只在班车从窗外经过的时候忍不住往外看了一眼。那是6月,傍晚的西北戈壁,太阳火辣、风沙肆虐,她在路边等了半个多小时,才搭上回家的顺风车。

还有一次,任丹丹发高烧,刚请了假准备在家休息一下,就接到一个战士电话,说要去办结婚手续。她二话没说,爬起来拖着病体、顶着风沙赶过去了。

诸如此类的小事,官兵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任丹丹走在路上,常常有不认识的战士,主动停下来向她敬礼、问好。每年年底的民主测评,任丹丹都获得100%的满意度。2017年,她因工作成绩突出荣立三等功。

2014年1月,任丹丹一家

快速适应新岗位

任丹丹出生于军人之家,在她7岁时,母亲随军,她便跟随母亲去了军营。1998年,她上了军校。2003年1月,任丹丹父亲从部队退休,同年,任丹丹军校毕业。毕业后,她先到连队锻炼,与时任连长周开亮相识。两人相恋相爱,两年后结婚——小家就安在基地家属大院内。

任丹丹的父母身体也不太好,考虑到河北秦皇岛的环境和气候更适宜,2005年他们从黑龙江哈尔滨迁居到秦皇岛定居。

2008年4月,任丹丹的女儿出生,比预产期提前了半个月。那时,单位还没有通班车,任丹丹下班后走路回家,平时20分钟的路,她走了近1个小时。回家肚子开始疼,去医院才知道马上要生产了。丈夫在开会,任丹丹没有告诉他实情,“从基地到医院挺远的,那条路上时而出事故,我担心他的安全,希望撑一撑,到天亮后再生,但医生说等不了了。”等丈夫开完会赶到医院时已经晚上10点多了。还好,第二天凌晨1点,女儿顺利降生。

女儿3岁时,为了夫妻俩能安心工作,孩子的姥姥、姥爷便把孩子带回秦皇岛生活。孩子6岁时,夫妻俩又把她接回部队,在基地的子弟学校上学。2018年,孩子临近小学毕业,为了让她能接触到更多的教育资源,同时为了方便照顾父母,任丹丹决定转业回秦皇岛。任丹丹刚开始很不适应。工作、专业、城市、人际,都是陌生的,全部要重新开始。既要忙于学习、快速适应新专业、新岗位,又要照顾孩子的生活、操心孩子的教育,里里外外一个人。

医保业务任丹丹从未接触过。完全陌生的领域,学起来很费劲。她感觉自己就像刚入职的大学生,茫然无措,焦虑得晚上睡不着,“最难受的时候,一个人躲在屋里哭,问自己:我的选择是不是错了?”

但任丹丹从来没有向丈夫抱怨过。她知道,坚守在荒漠边关的丈夫比她更辛苦。迷茫的时候,她就给比她先转业的战友打电话取经。

“不可能一直不懂,只要自己努力学,总能学会的。”任丹丹把医保相关文件、政策、条例打印出来,上下班路上在公交车上看,吃完饭开始背,不懂的就向同事们请教……

时间总会给努力的人回报。终于,专业上的知识都理解了、记住了,工作变得有条理起来,有人打电话咨询医保相关问题、政策,任丹丹都能对答如流。同事们开始肯定她,打电话咨询的群众表扬她,“听你的声音很亲切,问题解答得很好。”

2020年7月30日,“最美军嫂”任丹丹在后台化妆。摄影/荣城

不怕吃苦敢担当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任丹丹被抽调到社区参加疫情防控工作。她体内的白细胞水平一直偏低,身体免疫力较弱,容易感冒生病。

疫情暴发后,丈夫天天打电话嘱咐任丹丹要注意防护。怕丈夫担心,她没有说出自己参加疫情防控的实情。

任丹丹也没有告诉同事自己的身体状况,只是把孩子送到了父母家,就赶到开发区黄河道,参与吴庄村社区管控。社区有1200余名居民,她和同事主要负责进出社区人员体温检测、人员管控、防控政策宣传和疫情信息上报等工作。

一开始,任丹丹主要负责信息的收集填报等室内工作,但她觉得负责人员检测等工作的同事,长时间在室外工作太冷、太辛苦了,便主动向组长提出室内室外工作轮班。

室外班很辛苦,赶上雨雪天气夜班,露天一站就是几个小时,脚都冻得没有知觉了。虽然旁边搭建了帐篷,里面有电暖气,没人的时候可以进去暖一暖,但任丹丹一次也没有进去过,生怕出现漏检。

也有个别群众不理解。一天晚上,任丹丹提醒一位外出的居民戴上口罩,对方很不耐烦,说家里没有口罩,还说了一些风凉话。任丹丹没有和他吵,掏出自己当天刚发的口罩递给对方。其实,工作组也是几天才发一个口罩。对方惊讶之余竟然强词夺理,说那是任丹丹用过的口罩。

“当时心里那个委屈啊……”但任丹丹耐心地给对方解释和查验口罩是崭新的,对方才不好意思地接过口罩走了。

那次,任丹丹的口罩戴了好几天,直到发了新口罩才更换。

其实,大多数社区居民对任丹丹他们的工作很支持,也因他们的付出与奉献而感动。一位大娘曾心疼地对她说:“姑娘,你得多穿点衣服,注意保暖啊,千万别感冒。”

如今,离开部队两年了,任丹丹时常想起荒漠戈壁的军营,想起坚守在那里的丈夫和战友们。她所做的事就像一道微光,照亮着身边的人,不强烈,却温暖。

(本文刊登于《军嫂》2020年第8期,图片除署名外由主人公提供)

点击下方链接,观看更多精彩内容

专题策划丨军民同心“冀”未来——荣耀勋章 夫妻战士

专题策划丨军民同心“冀”未来——无编女兵 无愧“军旅”

编辑:张敏

制作:崔馨月

“军嫂微平台”(junsaozazhi)为《军嫂》杂志社唯一官方微信公众号,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欢迎投稿(010-66983834、528152233@qq.com)和订阅(010-53636722、QQ528176633)。如需转载《军嫂》杂志原创作品,请与我社联系

最美期刊、最美《军嫂》

让我们因共同的军旅情怀一起营造温暖的精神家园

原标题:《专题策划丨军民同心“冀”未来——从戈壁到海边,不变的丹心曲》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