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物产中国·麻江蓝莓|麻江人的严苛和勇于冒险

澎湃新闻记者 何惠子 龙景
2020-09-15 09:01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研究所 >
字号
《物产中国》第二集:云雾深处的蓝莓山歌(08:36)
蓝莓被誉为“水果皇后”、“美瞳之果”。 麻江蓝莓,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具有个头小,但口感、原生态性强的特点,鲜果中花青素含量高达300 mg/100g,属高氨基酸、高锌、高钙、高铁、高铜、高维生素的果品。

麻江县,隶属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地处贵州省中部,清水江上游。澎湃新闻《物产中国》摄制组在采访拍摄中,遇到了一群为追求蓝莓口感和品质而努力的人。     

1999年,麻江县人成功驯化了野生蓝莓并引进外来品种,他们将荒山改造成梯田,将玉米改种成蓝莓,直至今日,麻江堪称中国南方最大的有机蓝莓基地县。

“麻江民间蓝莓第一人”王庆,见证和参与了麻江蓝莓发展的全过程。“我们麻江从1999年开始种蓝莓,前几年规模都很小。2005年,有江浙一带的公司到这里种蓝莓”。王庆进入一家浙江宁波的蓝莓公司,从事蓝莓种植管理。

那时候的蓝莓产量不高,但是市场还不错,不少麻江本地人动了自己种植蓝莓的心思。王庆率先种下30亩蓝莓。“那时候还是担心的,毕竟做农业风险大,我们第一年有好多苗子都旱死了”。

如今,王庆的蓝莓种植面积已扩大到100多亩。十里八乡的果农们也会将他们的蓝莓送到王庆的收购站。每年200吨蓝莓在他的收购站进进出出,他就像一个审判官,定义着每一筐蓝莓的品质。在他看来,在蓝莓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麻江蓝莓还需要在品种、种植方式和基地等方面改进和完善。

王庆所担忧的问题,米建忠也意识到了。为此,他正在进行有趣的尝试。

米建忠在自己的蓝莓山头上专门开辟了20亩实验地。传统的蓝莓种植直接种于山地,可能出现水土流失、土壤肥力消减的问题。而米建忠将蓝莓栽进了容器里,2500个容器,每亩投入近2万元。

米建忠进入蓝莓行业的时间并不算长,但是他对蓝莓品质的把控,可谓严苛。

米建忠曾是一位土建工程承包商,他整理和挖掘过蓝莓基地。2013年,他看着蓝莓产业发展“势头很好”,投入100多万种植了100多亩蓝莓。七年时间,种植面积发展到300多亩。而在此过程中,因为部分品种挂果品质不佳,150亩蓝莓树换了一茬又一茬,品种更替了3轮。

“我是想把蓝莓往高端去做,现在市场上就是缺好的产品。我们麻江是山区,出产的蓝莓比其它地方的营养价值都高,口感也好,是无公害的有机蓝莓。”

正是基于这种信心,有越来越多的麻江年轻人回乡从事蓝莓产业。杨瑞彪就是其中之一。大学毕业生杨瑞彪第一次看见蓝莓是在10年前。在深圳一家超市里,125克一小盒,标价40元。他有些诧异:什么水果,卖这么贵?

直到2015年,父母种植蓝莓后,他才晓得:原来家乡麻江是产蓝莓的地方。麻江人与蓝莓产生交集,已有21年。

2005年大学毕业后,杨瑞彪在外闯荡多年,他在广州、深圳、贵阳做过经理,开过玩具厂,还办过培训机构,每年收入在25万元左右。2019年,他决心回家创业。

如今,他的父母负责打理家里的30亩蓝莓地,杨瑞彪则侧重于对蓝莓市场的开拓,他还发展出鲜食果的收购和销售业务。目前,他的客户分布在广东、广西、上海、三亚等地。

蓝莓是一种异常娇嫩的果子,每一秒都在呼吸和衰老。麻江人不会让它们待在冷库里超过三天,对它们的采摘和运输也都小心翼翼。在它们到达客户手中之前,他们一刻也不会掉以轻心。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杨瑞彪会自己开车送货,尽可能地避免物流运输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意外。他曾经单程花费24小时,将一批蓝莓送到了上海。“其实可以空运,可以物流,但是我想不受外界影响,让客户看到蓝莓刚从地里采摘下来的样子”。

经验老到的王庆,正在探索产出高端蓝莓的米建忠,以及回乡创业的年轻人杨瑞彪,他们都是麻江县21年深耕蓝莓种植的缩影。每一个麻江果农,都懂得他们与蓝莓共生共荣,他们了解蓝莓,也珍惜在蓝莓地里花费的每一分心力。

澎湃新闻《物产中国》系列报道第二集,走进麻江,讲述在过去21年里,麻江人投射在蓝莓身上的努力、细致和冒险。

    责任编辑:田春玲
    校对:刘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