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社区堆肥|印度班加罗尔(上):从垃圾围城到垃圾分类

口述:张雪华 整理:陈徐颖 冯婧
2020-09-08 16:16
来源:澎湃新闻
市政厅 >
字号

班加罗尔市位于印度南部,是卡纳塔克邦(Karnataka)首府,面积175平方公里,人口约1050万,是一个千万级人口的大城市。该市绿树环绕,气候温和,一直是印度人养老休闲的首选都市;近年来科技发展迅猛,汇集了许多本地和海外高科技公司,被誉为印度的“硅谷”。全市分成八个大区,一共有198个行政小区(ward,这里翻译为行政小区),规模介于中国的社区和街道办事处之间,最小的人口一万多,最大的接近一百万。印度的厨余垃圾占比大约是65%,班加罗尔稍高一点,接近70%。

班加罗尔市社区堆肥具有三个特点:1)在一个人口密度高的大城市里,将厨余就地或就近堆肥当作解决居民厨余问题的一种技术路径;2)只要是在政策规定范围内的住宅小区,不论面积大小,每天产生多少厨余量,都要求就地处理,或交给政府认证的堆肥公司处理;3)非常注重堆肥过程管理,尽可能减少蚊虫滋生、散发异味以及渗滤液的产生,从而保证堆肥产品实现安全无害化,也大大提高了居民对厨余堆肥的接受度。

2012年出台垃圾源头分类和社区堆肥的政策之前,班加罗尔市生活垃圾主要是混合收集、混合运输、填埋处理。那么,为什么班加罗尔会在2012年出台这样的社区堆肥政策呢?

垃圾围城危机

印度在2000年出台过垃圾管理政策,只允许焚烧不可回收的垃圾。2012年夏天,班加罗尔的八个填埋场,臭气熏天,周围居民出现各种疾病,居民对此忍无可忍,自发聚集在填埋场周围,造成一半填埋场被封堵;与此同时,环卫工人因市政府拖欠工资而上街抗议游行。各种问题集中爆发,一时间垃圾车无处可去,导致全市出现垃圾围城的危机。

这时,当地的环保组织SWMRT(固体废弃物圆桌协会)——班加罗尔所有关注垃圾的环保组织、公民团体和个人共同组成的公益组织——起了关键作用。在印度,公益诉讼必须由个人提起,当地一名很有名的律师提起了一个诉讼,SWMRT支持居民提起了两个诉讼。这三个诉讼把班加罗尔市政府和居民都告到了卡纳塔克邦高等法院,诉讼的理由是,作为垃圾生产者,居民没有进行垃圾分类;作为垃圾管理者,市政府严重失职。诉讼要求所有居民和政府共同承担垃圾管理的责任。

早自2009年起,SWMRT就开始发动居民和环保组织尝试社区堆肥,到2012年时已积累了一些成功案例。当时的首席大法官非常支持以社区堆肥为主的分散式处理模式,他自己也带着政府官员和法官考察过社区堆肥案例。最重要的是,他看到了垃圾问题的复杂性和持久性,不是靠一纸判决能解决的,所以将三个诉讼案子集中审理,并设置成开放式案件(open case),即连续接受诉讼请求,不断做出司法意见,这在印度司法实践中极为少见。这意味着垃圾问题一日不解决,这个案件就不会结案。

2012年9月,卡纳塔克邦高等法院做出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判决,明确规定垃圾分类是班加罗尔市每一个居民的法定责任,并将垃圾三分法、分散式处理、就地生物处理厨余垃圾(含堆肥技术)等要求写进判决书里。从那时起,到2016年我们做调研时,高等法院已经做出了60多个法令或司法意见,该开放式案件至今还在不断接受诉求和完善垃圾管理方面的内容。

其实,班加罗尔出台分散式垃圾处理模式还有一个重要背景。多年来,当地的垃圾收运被几家公司把控,政府只能跟他们签合同。由于政府部门和官员腐败,垄断公司得以虚报垃圾收运量,比如3000-4000吨/天的垃圾量一度被虚报为5500吨/天。新政出台后,住宅小区的垃圾自己处理,不再归之前的收运公司,同时高等法院要求政府公开招标收运个体散户垃圾的企业或个人,并赋予了社会组织的监督权,这样至少打断了60%的垃圾垄断链条。打破既有的利益格局是对抗腐败的有效办法。但不能完全依只靠政府领导或法院,必须还要借助依靠社会力量。

垃圾分类的关键点

班加罗尔的垃圾分类和处理有几个关键点。

第一,三分法,即两桶一袋。

绿桶装有机垃圾;红桶装不可回收的、不可堆肥的垃圾,包括卫生垃圾;白色袋子装大大小小的可回收物。有机垃圾有详细规定,哪些可以堆肥、哪些不能堆肥。此外,几乎所有的居民住宅小区都采纳了每家每户上门收集的方法,以保证厨余的纯度,实现有效监督居民的分类行为。鼓励大家不用塑料袋,建议厨余垃圾直接放在绿桶里,或用报纸垫在下面(包起来)。

班加罗尔社区的垃圾上门收集和厨余分类情况。本文图片均由张雪华提供

第二,分散式堆肥处理在行政小区层面进行。以行政小区为单元,建立二次分拣中心,进行分散式集中堆肥处理。

班加罗尔的创新点在于,把垃圾生产者分为两类,散户和集中生产者(Block Generators)。集中生产者包括两类,一类是五十户以上的居民集中居住区,另一类是商业实体,每天产生50公斤以上垃圾的购物中心、公司、商贩和活动中心等。在班加罗尔,40%的居民住在集中居住区,但他们产生了全市60%的垃圾。

2012年出台垃圾行政之后,班加罗尔专设了一个主管垃圾的副市长(Special commissioner)。政府层面,有两个部门涉及垃圾管理,工程部门分管集中居住区,公共卫生部分管散户。但两个部门至今也没有协调好。政府正在考虑把工作都转移给工程部。

班加罗尔市政府还设了一个五人的固体废弃物专家委员会,成员来自社会组织、大学、研究机构和企业。如果民间有问题,可以通过社会组织或个人向法院提出,法院会开一个协调会(相当于我们这里的开庭),最终让专家委员会提出解决方案。解决方案一旦得到认可,法院会出正式法令或司法意见,让政府执行。

实际过程中出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因为政府执行不力,法院要求政府执行后提交执行状况报告,法官看完报告后,有时会再出法令,这相当于法院扮演了半监督的角色。这在印度司法实践中并不多见。

由上可见,班加罗尔的垃圾管理模式一直在不断更新中。

堆肥模式

从2012年开始执行新政至今,班加罗尔出现了哪些堆肥模式?

第一种是家庭堆肥,堆肥设施有自制的,也有购买的。主要摆放在楼顶、阳台。

班加罗尔出现的两种家庭堆肥设施

第二种是城市街边堆肥,也是一种社区堆肥,主要用于就近处理散户产生的厨余。这种堆肥方式出现较晚,大约是2019年初开始的,到年底已经有120个堆肥点。很多散户住在街边的单栋房子,其中很多是贫民。街边堆肥是公益组织和环保组织牵头搞的,堆肥设施由政府出资购买,由垃圾收运人员操作和管理堆肥。通常来说,设施放在一户人家的门口,意味着需要获得这家人的同意,同时这家人要担起一定的监督责任。

班加罗尔的街边堆肥

第三种是集中居住的住宅区里进行的就地堆肥,这是最为普遍的模式。对印度人来说,楼盘里居住的基本可以算做中产。

班加罗尔的居民住宅区堆肥有几个特点。

第一,以好氧堆肥为主。法律规定的是生物化处理,也就是除堆肥之外,允许采纳厌氧发酵等其他生物处理方式。在实践过程中,当地人发现好氧堆肥最有效、成本最低、最容易管理,得到的成品也最好用。简而言之,好氧堆肥实现了物质循环。以前是人吃完动物吃,动物吃完,粪便沤肥直接还田。现在因为城市化进程、工业发展、人口集中居住,把原本的物质循环链打断了。

第二,非常重视蚊虫、气味和渗滤液的控制。班加罗尔普遍使用一种带菌的椰砖作为堆肥的调节物质。椰砖的发明者是Joshi博士,他研究土壤出身,在他25年的堆肥实践和研究中,发现椰壳制成的椰渣含水率最高、吸水率最好、调节温度和湿度最好,是最好的堆肥所需干物质。在此基础上,他把自己研发的微生物加进去,提高堆肥的速率,也改善了管理的难度。Joshi博士为此申请了带菌椰渣的专利权。

第三,他们也做堆肥产品品质的检测,检测以自愿为主。如果社区想出售堆肥产品,或者关心产品的肥质,可以采样去做检测,但政府对此没有强制规定。

第四,社区堆肥设施的投入和管理,基本是由小区自筹,政府没有提供经费。实际上,居民所缴纳的房产税里已经包括垃圾费,造成了实质上的双重交费。不过,近年来,实施了垃圾分类和厨余就地处理的小区居民要求政府取消房产税里垃圾费的呼声越来越高,政府已经在制定相关政策。

最后,每个小区都有福利委员会,类似中国的业委会,但法律赋予的地位比业委会高,职能也更多。福利委员会通常下设环保方面的专委会,主导垃圾分类和厨余堆肥。具体的堆肥管理主要由小区的志愿者进行监督。

我们在研究中发现,班加罗尔牵头做社区堆肥的,以中产阶级人士居多。每个做社区堆肥的住宅区通常都有一个发起人,一般都受过良好教育,其中女性偏多。2016年,我做实地调研时,刚好赶上班加罗尔政府进行第一次全市范围内的垃圾管理培训。每个行政小区来两个人,总共五百多人。我仔细观察过,虽然主要都是女性,但也有近三分之一的男性,三、四十岁的人比较多,这点令人有些意外。培训一开始,市长还讲了几句话。接受培训的人,未来的主要任务是监督政府,监督各小区垃圾分类的情况。他们回去后,会在小区里搞培训,继续培养动员和监督垃圾分类和厨余堆肥的种子。

班加罗尔的经验显示,如果垃圾问题真的引起了社会重视,哪怕政府消极不作为,公益组织和居民团体也可以推动很多事情,会逼着政府往前走。

【讲者张雪华系南京大学(溧水)生态环境研究首席科学家,斯坦福大学环境与资源跨学科专业博士。本文根据6月30日万科公益基金会“堆成出新”系列讲座整理而成。】

由澎湃研究所编著的《垃圾分类的全球经验与上海实践》刚刚上市,请扫描二维码或关注微信公众号“ 群岛丨Archipelago”和“同济大学出版社”的微店,当当网亦有销售。

    责任编辑:吴英燕
    校对:刘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