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归来教育创始人邓鹏:一个“深二代”眼里的深圳特区40年
清澈、明朗、阳光。
当穿着白色的衬衣、戴着黑框眼镜、脸上挂着人间四月天般微笑的邓鹏站在路口一棵大树下迎接我的时候,我脑海里蹦出的一个词就是——深圳气质。
留学、创业、再创业。
打开邓鹏的履历,他堪称深圳气质的标本——年幼时随父母从湖北黄石迁居深圳,后去英国学习经济金融专业,2010年归国后再次回到深圳,2015年创立力达资本,主做股权投资和证券投资,2020年创立归来教育,为海归就业提供全方面服务。
△留学生邓鹏
△创业青年邓鹏
2020年8月25日,深圳特区40周年前夕,力达资本合伙人、归来教育创始人邓鹏和我约在位于深圳福田车工庙他办公室附近的咖啡厅,和我聊了深圳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也谈了他自己人生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不管是做投资,还是做教育,我还是在路上。”34岁的邓鹏抿了一口咖啡,微微一笑,以这句话打开了他的深圳青春故事。
八月深圳的午后,凤凰花木怒放,一道炫目的阳光投射进咖啡馆我们谈话的角落,光影流转23年,时光回溯到1997年。
【一】
城中村走出的学霸
1997年的深圳,一边是香港回归的盛世繁华,一边是金融危机的困顿迷茫,街头每个人都在和时间赛跑,和自己的命运赛跑,一个34岁的男人从湖北黄石跑进这片改革开放的热土。
这个男人就是邓鹏的父亲,在跑进深圳之前,邓鹏的父亲在湖北黄石政府机关任职党委办秘书,黄石矿藏丰富,有着3000多年的冶炼史,在政府机关工作的邓父停薪留职去开矿,1997年金融危机,人生跌至谷底,邓父决定来深圳重新开始人生,11岁的邓鹏也随着父亲一起来到了这个面朝大海、四季如春的城市。
那是一个从零出发的过程,最初小邓鹏和父母住在岗厦的城中村,两室一厅,租金400块钱一个月,就是深圳历史著名的握手楼,所谓握手楼就是两栋楼窗户与窗户之间距离相隔不足半米,狭窄到住户可以伸出窗户握手,“那时候深圳没有这么多高楼大厦,你现在看到的福田会展中心CBD当年就是岗厦村附近的握手楼,我最初就是住在那里。”
那时房价很便宜,在握手楼住了几年后,邓鹏父母就在皇岗口岸买了房,小邓鹏的深圳生活才算安顿下来。
打开邓鹏的记忆,就打开了一部深圳城市发展史。
“上世纪90年代深圳的中心是罗湖,那时说去深圳就是去罗湖,深圳的发展从东向西,最早沙头角中英街延伸到罗湖,那时福田、南山还是荒地,到了上海宾馆再往西,一片滩涂和荒地。”
位于罗湖的国贸大厦是中国建成最早的超高层建筑,人称中华第一高楼,彼时领导人视察深圳都要登顶国贸大厦,1992年1月小平南巡讲话就是登上国贸大厦远眺香港。
说起深圳往事,邓鹏说自己看着这个城市一点点长出来,在新深圳人邓鹏身高一点点递增的同时,他脚下的城市以更快的速度野蛮生长。
“2000年后福田开始崛起,高楼大厦一夜间冒出,逐渐成为深圳的政治和经济中心,为什么深圳有湖北大厦、江苏大厦、福建大厦、山东大厦等等以省份命名的大厦,那是那个年代深圳的标签,国家重点扶持深圳建设,所有省政府要在深圳盖楼。
△1996年福田
△现在的福田
“2010年后南山企业总部基地成型,那时深圳是南山的天下,设立了后海总部基地、深圳湾总部基地、西丽总部基地,前海蛇口自贸区,南山成了深圳最核心的地方,那时南山的房价迅速起来,称霸深圳。”
△2008年的深圳湾
△2018年的深圳湾
“2020年后发展趋势就往宝安走,前海自贸区和宝安中心区连成一片,宝安是深圳老城区,深圳市最早是属于宝安县,宝安机场沿线会有新一轮城市建设,如今的沿江高速一带,俨然已风光无限。”
2020年34岁的邓鹏自言自己是小镇青年,在湖北小镇出生,从乡镇到县级市,再到改革开放前沿阵地,再走出国门到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学习,每个社会阶层都经历过。
“我个人成长经历了40年中国改革开放高速发展,从小镇出发到城市再到海外再归来,我走过了这样一副经济全景图,所以今天的我,从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每个地域每个圈层每个文化体系的人都能包容,深圳的特色是这样,我个人的成长也是这样。”
读完中学后,邓鹏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就读国际经济贸易专业,2007年赴英国考文垂大学完成本科学位,再在英国莱斯特大学读经济管理学硕士研究生,2010年回到深圳。
△在英国上学的邓鹏(右二)
这个从深圳城中村走出来的学霸,再次回到这块改革开放的热土,接下来的故事注定是五彩斑斓的。
【二】
踩到5G风口
如果将邓鹏的人生串起来,你会发现他以一个个“五年计划”一步步行进。
2010年第一个五年,邓鹏按部就班在国企单位和上市公司工作了5年,打下职场基础。第二个五年,2015年,他开始创业成为深圳前海力达资本创始合伙人,做5G通讯产业链领域的股权投资。到了第三个五年,2020年,他再次创业,创立归来教育,服务对象是留学生和海归们。
△归来教育创始人邓鹏(右三)
邓鹏直言北上广深,深圳的创业环境最好,“在深圳有320万家商事主体,4个人中有一个创业者,相比北京、上海,对于创业者来说,深圳的宏观环境更好,更开放更自由,人文特色更活跃,深圳、北京、上海这三个城市虽然都有400多家上市公司,看似数据没有差别,但其实差别很大,在北京,上市公司以国企为主,上海外企居多,而深圳多为在这块创业沃土中野蛮生成,真刀真枪打下江山的民营企业。”
“这些创业者、企业家人群年龄层次也不一样,深圳人口平均年龄33岁,年轻人在这样的氛围更勇于创业,这样配套的大环境更激发年轻人去实现自己的自我价值,这方面深圳比北京和上海更有优势。”
作为投资人,邓鹏看好5G通信产业链这个大方向,怎么进入这个专业领域,第一步就是找这个领域的人才,他在深圳就找到多位5G通信产业链的专家型人才,走访中兴通讯、华为、华工科技、中际旭创等多家上下游专业公司,对整个产业链有了深入了解,这对他投这个领域非常关键。
“因为我在深圳,才能找到这么优秀的人,深圳有这么多人才,对我创业有很大的帮助。“邓鹏说,“在深圳如果你想找资源、找资本,最多不会绕过三四个人,你总能找到你要找的人,这在其他城市基本是不可能的。”
8月17日,深圳市市长陈如桂宣布,深圳已经实现5G独立组网全覆盖,率先进入5G时代。
深圳成为全球5G第一城,做5G领域投资的邓鹏突然被抛到时代的风口。
“你看对面,那里就是5G发射塔,就是5G的基础设施,也是我们常说的新基建。”邓鹏指着窗外和我说,“以后到处都是这样的发射塔,比现在4G的基础设施密4倍,体积更小、通讯效率更高,我们的信号就是通过这些点发射,全球的通讯速度会快数倍,有了这些基础设施,以至于应用端的物联网、车联网、无人驾驶时代,路上的车遇到什么问题即可立刻刹车。”
邓鹏和我分享了5G光通信领域的投资案例,涉及光模块、光芯片、光组件、光器件等,“这个领域特别烧钱,对人才要求特别高,我们每一项投资不仅影响一个企业,更影响国家经济的未来。”
邓鹏的办公室位于车公庙,这是深圳的心脏地带,往福田方向,可以看到深圳第一高楼——平安金融中心,往南山方向,可以看到深圳新地标——有着“春笋”美称的华润大厦,当年的地标国贸大厦已经消失在新的钢铁丛林里,夕阳的余辉照出深圳新的城市剪影,从城中村长大的邓鹏直言,深圳的天际线每天都不一样,这是一个奔跑中的城市。
现年34岁的邓鹏和昔日南下34岁的父亲一样,投入一场和时间的赛跑。
【三】
海归们的大兄长
和邓鹏聊天可以感受到他周身散发的朝气,爱踢球爱运动的他,更爱帮助身边人,“以自己的力量成就别人是我最开心的事。”
△邓鹏在踢球(左一)
△邓鹏(前排左六)组建的深圳原点足球队
在学校是活跃分子的他,现在身兼英国考文垂大学和英国莱斯特大学深圳校友会的会长和负责人,经常帮助校友找工作找对象,他也乐在其中。
△邓鹏(左一)在考文垂大学校友会上
有一天他突然萌生了一个新的想法,何不成了一个机构专门帮助这些海归对接深圳,要知道每年52万海归回国,在深圳有三四十万海归群体,他们怎么找工作,怎么对接政府,怎么找投资,这里面存在巨大的需求,深圳政府每年都在全球招募人才,怎么协助这个日益庞大的群体快速融入深圳,这里面埋伏着一片未开垦的蓝海。
就这样,邓鹏的第二个创业项目——归来教育成立了。
△邓鹏在分享创业心得
2020年,是归来教育启航的一年,通过自己在海外学校的资源帮助海归快速融入国内市场,通过自己投资人的身份为海归创业者找到资金,邓鹏的职业人生真正打通了任督二脉。
“我在接触中发现,海归带着迷茫踏入职场会面临一系列的难题。”邓鹏和我说了眼下海归们的痛点,比如,相关实习和工作经验不足,职业方向和目标不清晰,对国内环境不熟悉,信息不对称,时间不对称,知识体系不对称,身份转换不对称等等,这个时候有机构对他们提供专业服务,是非常必要的。
△邓鹏和团队在一起
“我们会根据海归的需求和痛点进行点对点的服务,从空间和时间层面服务海归。”邓鹏说。
在空间的维度上,邓鹏以平台线上、线下课程服务海归,带领他们走访由海归先辈创立的独角兽企业及知名明星企业、上市公司,学习国内知名的经济学家等金融领域大咖的独到见解。
在时间维度上拉长服务周期,邓鹏说,不仅对即将回国或已经回国的海归,也对在读大学生进行国内知识体系的辅佐,同时,对国内即将出国的中学生,为他们出国留学所选择的国家、大学、院系和专业做好定位和引领,提前做好留学规划及终身职业规划。
“现在深圳政府的孔雀计划全球招人才,我要做到比政府快一步发现这些人才,去各个领域培育种子。”作为海归的邓鹏,希望归来教育成为海归们的职场第一站,创业第一站,“海归归来,第一站就来到我们归来教育,你专心做自己的事情,从职业到创业,我来帮你和政府对接,把你的专利和核心技术转化为商业化运营,实现你的核心价值。”
邓鹏告诉我,归来教育不仅局限于深圳海归圈子,“我们先把深圳做好,在粤港澳大湾区将基础夯实,再走向华中地区的武汉、华东地区的上海、华北地区的北京等城市,服务的对象以英国海归为主,逐步延伸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的海归。”
“先打好一线城市的基础,再辐射到二线城市。在服务的行业选择上,目前以金融为主,后期会将互联网、AI人工智能、5G大数据、云计算等中国领先科技技术作为重点项目。”对于归来教育的未来,邓鹏有着清晰的定位和战略。
谈话的最后,邓鹏说,很庆幸自己生活在这个年代,以后很难再遇到这样千载难逢的历史大变迁,所以他非常感恩时代感恩国家政策。
“没有我父亲下海来深圳就没有我出国留学,没有留学我就没有这样的格局和视野,所以我每天都跟感恩,每天都打满鸡血,希望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
34岁的邓鹏,在和这个城市一起奔跑23年后,在深圳经济特区40周年之际,再次站在时代的十字路口,意气风发,鲜衣怒马。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