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如何识别短暂性脑缺血?
原创 聂志余
专家:聂志余(神经内科)
突然间手脚无力、说不出话、脸歪嘴斜,家人怀疑是中风赶紧送去了医院,然而到了急诊,上面这些症状又不见了。查了脑CT、磁共振,也没有发现脑出血或者脑梗死病灶。这检查出来啥事儿都没有,但是当时那情况看着分明就像是中风啊?后来,医生告知有可能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这可让家人摸不着头脑了,这个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什么情况?为什么看着这么像中风?
什么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又称TIA,俗称“小卒中”。是脑、脊髓或视网膜局灶性缺血所致的、未发生急性脑梗死的短暂性神经功能障碍,表现为短暂的失语、偏瘫、肢体麻木、眩晕等。与急性脑梗死不同的是,TIA症状大多数持续5-10分钟后自行缓解,通常不超过1个小时,并且影像学检查不遗留任何的脑梗死的影像学证据。传统概念认为TIA持续时间不超过24小时。为什么会发生TIA?
TIA发作往往是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后栓子脱落,或者心源性(常见于心房颤动)的微栓子脱落,栓子随着血液流入脑内,栓塞某一支血管后,突然出现偏瘫、失语等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当栓子运行到远端,或者自行溶解了以后神经功能恢复,在组织学上是没有病灶的。也有一些是由于小动脉管腔狭窄或血管痉挛,当血压波动降低、心输出减少等可引起的血流动力学障碍,进而导致狭窄远端血流量下降,进一步导致脑功能障碍。
哪些人群容易发生TIA?
TIA与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是一样的,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吸烟、酗酒、肥胖和家族史等。男性更为常见。在45岁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TIA和脑梗死的危险性也逐渐增加。
TIA具有什么危害?
任何一位TIA病人,发生脑梗死的风险明显增高。脑梗死是一种致残率最高的疾病,其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死亡率,给社会、家庭和患者带来沉重的负担和巨大的痛苦。因此,TIA是脑梗死的危险信号,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一旦发生TIA,必须立即去医院就诊。
TIA与脑梗死的早期症状也非常相似,只有通过脑核磁共振检查或者随着时间的推移才能将两者区别开来。尽管TIA的症状能够自行恢复到完全正常,但却不能够忽视它。因为TIA病人再次发作或发生脑梗死的风险非常高,TIA 患者发病后第 2 天、第 7 天、第 30 天和第 90 天内的脑梗死发生的风险分别为 3.5%、5.2%、8.0%和 9.2% 。所以一旦怀疑为TIA,就必须就诊,查找其中的病因,进行恰当的内科或外科治疗,以预防以后发生急性脑梗死。
如何识别TIA?
TIA发作的临床表现形式有许多种。不同病人,发病后临床表现也不尽相同。病人可以出现偏瘫、失语和肢体麻木,也可以出现眩晕、恶心呕吐等症状。这主要是与患者受累的血管、脑组织缺血的部位不同有关。脑的血液供应由2套血管系统负责:一套是颈内动脉系统,另一套是椎-基底动脉系统。根据受损的血供系统和脑组织的不同,TIA的症状也有很大的区别。
颈内动脉系统供应我们大脑前2/3范围的血供,它的供血主要分为两部分,一个是大脑中动脉,一个是大脑前动脉。这个系统出现问题,病人可以出现一侧肢体一过性的活动笨拙或无力,一过性的肢体麻木,一侧面部出现口角歪斜;可以出现一过性的单眼黑朦、视物不清;还可以出现一过性的言语不清,甚至是不能说话。
而椎基底动脉系统,主要负责我们大脑后1/3(包括脑干、小脑)的供血,如果累及到椎基底动脉系统,最常出现的症状是眩晕、恶心、呕吐,部分病人会伴有耳鸣。病人还可以出现双眼的视力障碍、视野缺损,或是复视,即视物有重影。如果基底动脉段受累,病人可能出现突然的意识丧失。如果脑干延髓段受累,病人可能出现突然的发音嘶哑或者发不出声音来,有的会伴有吞咽困难,喝水呛。如果累及到脑干网状结构,病人会出现跌倒发作等。跌倒发作,大多数可以出现病人在头部转动或者抬头的时候,突然的双下肢无力而摔倒在地,但是不会出现意识障碍,而且摔倒以后可以自行站立起来,后没有肢体无力的情况。病人还可以短暂性全面遗忘症,患者可能出现突然间记忆丧失,持续时间很短暂,但对当时的时间和地点等都能够知晓。
TIA发作后应该做什么呢?
一旦怀疑有TIA发作,应立即拨打120前往有具有脑卒中中心资质的医院。医生会在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和其他辅助检查的基础上,结合有无中风的危险因素来作出TIA的诊断。一旦确定为TIA,就需要寻找其病因和预防复发。首先,在排除没有脑出血后,对于非心源性的TIA患者,建议服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对于心源性栓塞性TIA患者(伴有心房颤动、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植入人工心脏瓣膜等)推荐口服抗凝药物,如华法林。如果发现存在颈动脉狭窄,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其次,是控制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危险因素。
如何预防TIA?
对于没有发生过TIA的人群,预防的关键是消除其潜在的危险因素,或使其降至最低。如通过饮食、体育锻炼或药物治疗来控制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血脂、戒烟、减肥等。
最后,希望大家都能重视起来,关注健康,远离这些高危风险因素。
专家名片
聂志余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
神经内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专家门诊:周四上午
特需门诊:周一下午
擅长领域:脑血管疾病的急救、规范化诊断和二级预防;帕金森病的诊治;癫痫;头痛;面神经麻痹等神经系统疾病。
现任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神经内科行政主任。兼任中华预防医学会卒中预防与控制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医学会脑卒中专科分会委员、中国老年学学会心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五届神经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一届脑心同治专业委员会 常务委员、上海市康复医学会第四届神经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华急诊分会心脑血管病学组委员、Member of 6th World Stroke Congress (WSC)、上海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委员、白求恩医学专家委员会神经病学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上海市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第二届神经病学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编委、《中国卒中杂志》编委、《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编委。
工作以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上海市科委基金课题、辽宁省教委基金、上海市卫生局课题等多10余项课题,发表论文120余篇,主编及参编著作16部。工作30年来一直在三甲医院神经内科从事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对疑难杂症和危重患者救治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成功诊断、抢救重症脑卒中、吉兰-巴雷综合征、重症肌无力、脑静脉窦血栓等疾病的多名患者,对奔波于多家医院未确诊的糖尿病眼肌麻痹、股外侧皮神经炎、特殊类型的重症肌无力等患者给予明确诊断,解除患者烦恼。
文 | 神经内科
图 | 以上均为版权图
编辑丨宣传处
同济医院于1900年由德国医生埃里希•宝隆创建,上海市同济医院是普陀区唯一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年门急诊量超过 200 万人次。拥有上海市重中之重学科骨科、精神神经学科,上海市重点学科心血管内科,上海市重点专科脊柱外科、心身医学科、消化内科,上海市中医示范科;实现急诊与危重症学科、老年医学科、检验医学科、临床药学科入选上海市级平台学科建设计划;院内形成以骨科牵头的运动-神经-精神学科群,心内科牵头的循环-呼吸-胸外学科群,消化内科牵头的消化-普外-内分泌学科三个优势学科群;以及由血液科牵头的血液-肿瘤-影像-病理-检验学科群、妇产科牵头的妇产-泌尿-肾脏-生殖学科两个特色学科群。医院整合学科优势,成功打造三个国家级中心——高级卒中中心、胸痛中心及创伤救治中心,成为沪西北地区的大型急诊危重症与疑难杂症综合诊治中心。建有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美干细胞联合研究基地。拥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973首席科学家、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等为代表的高水平专家队伍。承担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973 计划等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20 余项。成果发表在《Nature》、《Science》、《Cell》等国际顶级权威学术期刊。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等为标志的高等级科研成果。同济医院作为一所百年传承的现代化医院,执着于精湛的医术,形成了具有同济特色的温馨“家”文化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健康传播文化。并以济人济世之心传医者之道,在历次重大抢险救灾、国际援助、扶贫帮困中发挥了同济人“同心同德同舟楫”的博大胸怀,将同济天下的爱国情怀洒满大地。
原标题:《【卓越申城 健康先行】同济医生说:聂志余教授告诉你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什么》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