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悬疑剧为何越来越"女频化"
白色月光
剧集市场上得女性者得天下,这种趋势已经蔓延到了悬疑剧。
毫无疑问,2020年的夏季是“悬疑剧”爆发的季节。从《十日游戏》、《隐秘的角落》席卷全网讨论,到刚刚开播的《白色月光》、《摩天大楼》、《非常目击》口碑立足,烧脑的同时让观众感到丝丝凉意,以及无限的思考。
相比一直被引以为标杆的《白夜追凶》、《无证之罪》、《法医秦明》等优质国产悬疑剧所特有的男性冷静,可以看到近年来悬疑剧更注重女性观众的接受程度。从女性视角切入,以女人故事为舞台,引发女性话题讨论等特征,在带给观众差异化和新鲜感的同时,可谓越来越“女频化”。
所谓“女频”原本多用在网络文学作品中。“女频”就是女生频道,应用在网文中特指哪些关注女生、能戳中女性读者的内心柔软一面的作品,而“女频”网文的读者七成为女生。之所以用“女频”来形容悬疑剧的变化趋势也是观察到剧集“女性化”的倾向。
首先,主角从男性为主转向女性角色为主。比如《十日游戏》,金晨一人分饰两角的“沈芸”和“路捷”成为拉扯男主角和故事情节前进的主要主线。《摩天大楼》以美宝被杀案为楔子引出大楼里的男男女女背后的故事。
十日游戏
其次,主题多为女性话题。《摩天大楼》展示女人的苦难和救赎,为女人说话,替女人平反。如美宝的母亲钟洁,一个底层女子,爱上渣男生下孩子,又爱上诈骗男,不仅要靠在外跳艳舞维持家用,回家还要面对家暴、孩子被性侵,最终毁灭式觉醒。
摩天大楼
《白色月光》则更关注女性在家庭中的角色和地位,以及婚姻、亲子关系的探索。宋佳饰演的妻子不仅仅是家里的经济支柱,还要面对丈夫出轨的事实,并顶住情绪崩溃“蛛丝马迹”般调查真相;同时,还要烦恼如何解决由于工作忙而导致的母女沟通障碍,“和天底下所有母亲一样”抚养权大战。
此外,配乐、服化道、整体氛围和故事悬念也是按照女性观众喜欢的路子来定制。《十日游戏》前半程甜蜜,后半程虐哭,和甜宠剧套路女性观众的路数一摸一样,让观众“糖中吃出玻璃碴”。《摩天大楼》通过半封闭的空间构建的女性故事也让人代入其中,加上“胶片质感”拍摄手法的应用,赋予网剧艺术电影般质感。这些,都精准地戳中女性观众的柔软的内心,使其爱不释手。
横向观察同档期的海外悬疑剧,韩剧《恶之花》、《夫妻的世界》等亦如此。如《恶之花》中李准基演了个二十四孝家庭主男,暗地里也许是个杀人犯的角色。过去影视剧中,这样的角色更多由女性承担——野女人美丽且有害。如今发生了反转,有害又有毒的变成男人,女性开始守护爱情及探索真相的悬疑侦破。
为什么悬疑剧会发生如此转变?答案很简单,因为掌握剧集的主流市场话语权的一直是女性!
据《微博用户发展报告》、豆瓣等平台数据显示,女性用户占据了60%以上的活跃用户群体,成为贡献热搜话题的中坚力量。所以,包括悬疑剧在内的剧集,只要能引发女性情感共鸣,首先在舆论场上就占据了优势。
从市场反馈来看,针对女性的各类“甜宠剧”“青春剧”“仙侠剧”等等,也均能起到以小博大的高收益。比如2018年《镇魂》,2019年《香蜜沉沉烬如霜》、《亲爱的,热爱的》、《东宫》,2020年《冰糖炖雪梨》、《人间烟火花小厨》等都是“小成本、高收益”的代名词。不仅捧红了演员,也让制片方、平台方赚的盆满钵满。这些也让悬疑剧看到了光亮。以优酷数据为例,平台女性用户超过50%,剧集观众中女性用户占比达54%,而“悬疑剧场”的女性占比近60%,已成为主要受众群体。
此外,女性的社会地位也在悄然发生着改变。虽然中国传统文化一直是“男主外,女主内”,但是在当代的剧集里,男女关系打破了旧模式。无论是《三十而已》还是《白色月光》,男女性别分工都颠覆了传统的观念,里面的男人,在经济或权力关系上都比女方更弱一些。正如日本女性主义学者上野千鹤子所说的“资本主义和父权社会对女性的双面压迫”—— 社会要求女性既要经营好婚姻,做好母亲角色,在职场上屡屡遭受不公平,又要更多承担家务与育儿,且被认为理所当然。而女人们太懂这些情绪了,当看到与自己“类似”的人物经历时,强烈的代入感就让他们疯狂安利身边的人一起观看,推动着内容的出圈。
甚至不仅仅是悬疑剧,只要贴到了女性关注的话题,就能博得掌声。正如最近刷爆朋友圈的《吐槽大会》女选手杨笠。当她说出口男人“为什么他看起来那么普通,可是他却可以那么自信?”时,所有人都笑了,然后拍大腿觉得好有道理,甚至连男人也觉得仿佛说的是“除了自己之外”的那个人一般地赞同。
毋庸置疑的是,女性用户作为内容市场的主力军,贡献流量、话题、传播。重视女性用户已经是内容市场的不二定律(就连当年《白夜追凶》在宣发的时候,也会强调自己的观众有一半是女性用户)。
深耕女性市场,将会是一个长久的趋势。据各类公开资料整理也可以看出,爱优腾芒主流视频平台上,待播的162部剧集里,有63都是女性相关的题材,占比38.9%。悬疑剧尤甚,占其中18部。悬疑剧尤甚,在奔向精品、短剧化的路子上,除了题材范式的创新和美学式样的迭代之外,“女频化”也成为了一枚重要的标签。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