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不到5岁女童遭强奸,熟人性侵到底怎么防?
原创 十三姐 格十三
这几天一条触目惊心的新闻又把大伙惹毛了:哈尔滨一个不到5岁的女童,被54岁男邻居带走一夜,家人找了一夜无果,第二天男邻居把孩子送回家,孩子内裤染血,全身有伤。送到医院诊断:处女膜新近裂伤、背部挫伤、臀部挫伤、双下肢挫伤、面部挫伤。
更严重的是下身错过最近缝合期并受到了严重感染,感染已到肺部,送进了ICU。
熟悉的邻居大叔变身强奸犯,一个对5岁女孩下手的强奸犯。
熟人性侵,屡见不鲜,被曝光的已经不少了,还有暗藏在水面之下的,孩子不敢说出来的,更多。在儿童性侵案件里,超过60%的受害者认识施暴者。
这其中又有很多是孩子信任的熟人,包括学校教职工、课外班老师、家人的朋友、邻居、甚至亲戚。
作家林奕含在26岁写下了《房思琪的初恋乐园》,之后她上吊自杀。故事讲的是小时候遭老师诱奸的经历。
受到这件事的影响,北影一位女生也勇敢地说出了自己曾被班主任的父亲性侵。
童年遭遇性侵很有可能给人的一生留下阴影。
无论这些事过去了多久,“熟人性侵”就好像不断发生在我们身边,细思极恐。
但是,像哈尔滨这个女童因为浑身是伤被送到医院,才让强奸犯无处可逃。但还有很多隐蔽的性侵,家长可能根本不知道。两年前,镇江丹阳市一个不满12岁的女孩,在半年时间里先后遭遇3次来自同一人的性侵,这人是她同学的爸爸。
一个住校的小学生,不断被一名老师带到宿舍里性侵长达一年之久,甚至被老师的女儿亲眼看到,这位老师还不罢手。
为什么她们不告诉父母呢?有好几重原因。
第一个原因:被威胁。
有一些“熟人”会误导女孩说“这是做游戏”,有的会说“这是我们的秘密”,也有一些会直接恐吓说“你要是说出去就打死你”。
第二个原因:不敢跟家人说。
有些孩子的家长可能并不太关心孩子的变化,她们也许身体上有些不适,情绪发生了变化,心情也变得很差,但父母根本不在意,平时家长对孩子经常训斥,导致孩子有什么事也不敢跟爸妈说,害怕被责怪。
第三个原因:说了也不被相信。
有些“熟人”和家人关系还不错,小孩子的话不被相信,家长反而因为觉得孩子胡说八道而骂孩子,何况孩子本来就可能说不清楚。
第四个原因:被歧视。
在很多地方尤其是落后的小地方,女性被强奸、性侵、猥亵之后,大家不去说那个罪犯,反而对受害者指指点点。社会有很多层面对性侵受害者并不友好,给予的帮助也不到位。
哈尔滨女童事件发生后,很多网友说“这女孩一生都毁了”,什么叫“一生都毁了”。她才5岁,犯错的又不是她,只要她身体恢复健康,心理精神保持正常,那么她就好好的。觉得她被毁了的人可能本身就已经歧视了受害者。重点不是她的未来怎样,而是周围的人是不是脑子正常,不戴有色眼镜看人。我觉得只要她得到正确保护,受到公正对待,她没有被毁。但那个施暴者应该被毁掉。
为什么那么多“熟人”敢对身边的女童下手呢?也有好几重原因。第一个原因:是利用身份和地位。
比如师生关系,那些人专门挑老实的、懦弱的、朋友不多的女生,利用职务便利,加上软硬兼施的恐吓和诱导,女学生基本会对老师的话言听计从,而且一次得手之后,施暴者觉得很安全,所以有第一次基本就有第二次,他们不会停止。
第二个原因:取证难。
有一些性侵,并不会像哈尔滨5岁女童这样血淋淋。一些性侵者悄无声息地作案,事后只要女孩不说,别人根本看不出来。很多被害者不报案、不告诉家人朋友,也正是因为没有证据(法律上性侵取证这一点太扯了,对女性很不利)。
第三个原因:惩罚力度不够。
建议我们国家对性犯罪者不论严重程度高低一律先执行化学阉割。
建议强奸幼女的一律死刑。
成年女性才需要根据“是否自愿,是否同意”来判断强奸,幼女没有这种标准,不需要,幼女懂什么懂,你说小妹妹我们玩个游戏好吗,她说好,然后就是她自愿同意么,性侵幼女的人还会征求幼女同意吗,所以只要是对幼女性犯罪,一律是强奸,死刑。
建议对遭遇性侵受到严重创伤的幼女、未成年少女给予设立关爱救助机构,尤其是心理疏导。对于那些公然歧视、贬低受害女性的人,以及在生活、学习、就业中歧视、刁难受害女性的人,无论是语言暴力还是行为暴力,一律当成犯罪同伙处理。
熟人性侵到底怎么防?性教育!性教育!性教育!
哈尔滨这起案件的施暴者,被邻居描述为“平时很内向,木讷,没想到能做这个事啊”,所以在这个“坏人辨识度越来越低”的环境下,没办法让孩子把所有人当成坏人,那就必须让孩子知道“什么是性侵”,“哪些行为是错的是必须告诉父母的”,“哪些人是不能碰你的”,“不要害怕威胁因为家人会保护你”......
不隐藏,是治坏人的第一步。
所以对性犯罪,要让孩子告诉家人,这太重要了。所有人,尤其是家长,要时刻对孩子进行教育+关注,正确的“生命教育”和“性教育”太有必要了,从学校到家庭都应该全面普及!
家长首先得有正确的观点。我听到有的医生说:“我们发现了小孩被性侵,想要报警,孩子父母不让”。这些父母觉得“脸面”比“里子”还重要,那这个家是没救的。
只有家庭给予孩子可依靠的力量,孩子才会有反抗侵犯的力量。
只有这样,以后被伤害的未成年人才敢于揭发,犯罪的人才不敢犯罪。
光呼吁光声援,不立法不严惩,连受害者家长都不配合,那有毛用。
男孩的父母也别置身事外。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