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安徽合肥:大手笔建设环巢湖十大湿地
今天,《中国绿色时报》深度聚焦合肥湿地保护工作,以《安徽合肥:大手笔建设环巢湖十大湿地》为题报道了合肥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高度重视巢湖湿地保护与修复,努力打造世界一流的环巢湖城市湿地公园群。全文如下:
安徽合肥:大手笔建设环巢湖十大湿地
8月19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十八联圩生态湿地蓄洪区巢湖大堤罗家疃段考察。他强调,要坚持湿地蓄洪区的定位和规划,尽快恢复生态湿地蓄洪区的行蓄洪功能和生态保护功能。肥东县十八联圩是环巢湖十大湿地之一。
十八联圩湿地。
“天与人间作画图,南谯曾说小姑苏。登高四望皆奇绝,三面青山一面湖。”
“滚滚浪涛一千仞,气吞吴楚;茫茫水天八百里,怀抱巢庐。”
这是诗人笔下的巢湖。
巢湖,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东西绵延一百八十里,三面环山,波光帆影;湖中有青山,山中有古庙、古塔、故居,集山水与人文于一身,妩媚多姿,历史上曾让多少文人墨客叹为观止。
巢湖滨湖湿地。
20世纪以来,受特殊地质条件及水体交换能力下降等因素影响,巢湖流域出现水质污染、洪涝灾害、岸线崩塌、湿地消失等一系列问题,被列为国家“三河三湖”治理重点之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合肥市委、市政府落实安徽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打造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安徽)经济带、建设绿色发展美丽巢湖的决策部署,启动了巢湖流域水生态综合治理与修复试点,建立环巢湖十大湿地,实施巢湖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工程。
巢湖围堰湿地。
如今,工程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工程全部竣工后,十大湿地将如一条玉带环绕巢湖,又如十颗明珠镶嵌在巢湖四周。
环巢湖十大湿地建设是安徽湿地保护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彰显着安徽省委、省政府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心和魄力。
巢湖芦苇湿地。曹永霞摄
01
地处江淮丘陵中部的合肥,是一座天然湿地之城。怀抱其中的巢湖,是长江重要支流、国家重要湿地,流域总面积7.88万公顷。
长期以来,由于受流域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影响,巢湖入湖水污染负荷居高不下,肩负多种功能的巢湖流域湿地遭到严重破坏。近些年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多出于防洪、污水处理和景观改造等单一考虑,且工程治理观念贯穿始终,治理功能碎片化,缺乏在流域层面把巢湖及其入湖河流作为完整湿地生态系统进行保护的统筹规划,以至于经过多年的治理,巢湖流域湿地生态质量下降、生态功能退化的趋势仍然没有完全遏制。
2014年,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水利部等六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第一批)的通知》,巢湖流域被批准为第一批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安徽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高度重视巢湖湿地保护与修复。2015年7月,省政府专题会议提出,“努力打造世界一流、国内唯一风格的环巢湖城市湿地公园群”,要求合肥市全力推进巢湖综合治理,把强化湿地保护修复作为巢湖内源治理的一项重要举措;将其作为省委、省政府重点工作和安徽省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行动计划,努力将其打造成为巢湖新一轮综合治理的标志工程、满足人民群众优美生态环境需求的民生工程、生态文明建设的样板工程。
巢湖湿地。
02
如何恢复巢湖昔日山水之胜、人欢鱼跃的美景?合肥市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勠力探索治湖之道。
治湖先治河。湖之根源在于河,保护好入湖河流,才是保护巢湖的前提。巢湖河汊沟渠纵横交错,仅入湖河流就多达几十条。合肥市创造性地提出,以巢湖为核心,构建环湖湿地公园群,通过生态功能和湿地产业的分工互补,使网络型湿地公园群保护体系取得1+1>2的聚合效应。
目标明确,行动快速。合肥举全市之力,坚持高位推动、统筹推进,编制出台《巢湖综合治理绿色发展总体规划》《巢湖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生态保护与建设总体规划》和《环巢湖湿地公园群总体规划》;市人大常委会专门出台《关于加强环巢湖十大湿地保护的决定》;成立环巢湖十大湿地建设指挥部,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亲自督办;制定印发《环巢湖十大湿地建设计划任务清单》,明确每处湿地保护修复目标、任务、计划、措施;建立十大湿地“四个一”工作平台,实行属地负责、协同推进工作机制。
巢湖市月亮湾湿地公园。张大岗 摄
2018年,环巢湖十大湿地保护修复工程全面启动,投资概算约95亿元。工程按照流域规划、系统治理理念,以十五里河、南淝河、兆河等33条入湖河流、滩涂湿地为重点,实施退耕、退居、退养还湿,开展湿地植被恢复,水系连通和微地形改造,水质改善,生物多样性保护,科普宣教等工作。环巢湖建设肥东十八联圩和玉带河、巢湖半岛和槐林及柘皋河、庐江马尾河和栖凤洲、肥西三河、包河巢湖湖滨和派河口等10处湿地,总面积约100平方公里。
肥西三河国家湿地公园。张大岗 摄
如今,10处湿地已有2处完成保护修复,其余8处正在加速建设。工程已投资44.9亿元,完成拆迁6822户,恢复修复湿地6.2万亩,其中退耕还湿4.1万亩、退养还湿1.5万亩、退居还湿0.6万亩,种植乔木20.3万株、灌木284.4万株、水生植被431.1万平方米。
滨湖国家森林公园。
03
一株株碗口粗的柳树沿着湖堤排列,纤枝依依;湖堤下,菖蒲、慈姑、黄花鸢尾等各色水生植物长势茂盛,蜿蜒伸向远方。
短短两年多时间,环巢湖湿地保护修复已取得初步成效。湿地水质净化能力得到加强,生物生境得到改善。巢湖湿地记录的植物数量由2013年的211种升至275种。东方白鹳、白鹤、白头鹤、小天鹅、黑脸琵鹭、青头潜鸭等珍稀鸟类越来越多地选择在这里越冬、栖息。目前,巢湖沿岸有记录的鸟类总数已超过300种。巢湖湿地生态重现生机,逐渐成为水草丰茂的候鸟天堂。
东方白鹳飞临巢湖半岛国家湿地公园过冬、休憩。张大岗 摄
随着巢湖周边生态环境的日趋改善,“三面青山一面湖”的美景已经重现,美丽巢湖正走进现实,越来越多的本地市民、外地游客聚集到巢湖周边,市民获得感、满意度有了大幅提升,绿色发展理念日益深入人心。
合肥巢湖湖滨国家湿地公园是环巢湖十大湿地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水草丰茂,景色优美。目前,该湿地公园已完成投资2.5亿元,实施湿地修复5000亩,除湿地保育、恢复重建区域外,蓝藻科普馆还让市民可以更好地了解合肥生态优先的治湖理念。公园良好的湿地景观吸引了大量游人,年接待游客突破100万人次。
巢湖湖滨国家湿地公园。张大岗 摄
“每座公园都有自己的特色定位,或塑湿地鸟类的天堂,或呈现难得一见的槐林咀风光,或营造出‘水乡漕运、意境古镇’的独特湿地风光……”市林业和园林局负责人表示,目前,合肥正以环巢湖十大湿地保护与修复为契机,争创国际湿地城市,努力将巢湖打造成景色秀美的生态之湖、传承历史的人文之湖、走向世界的融合之湖。
延伸阅读
合肥市成立湿地保护协会
湿地,乃地球之肾、城市绿肺。保护好合肥的湿地资源,对于合肥打造优质优良宜居宜业的生态高地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8月29日上午,合肥市湿地保护协会正式成立。协会成立后,将进一步弘扬湿地文化,组织动员社会力量开展湿地宣传教育、培训、调研及国内外技术交流与合作、技术服务等活动,促进合肥市湿地保护事业可持续发展。
合肥市湿地保护协会成立大会现场。王蔚蔚 摄
协会工作内容
大力宣传生态文明理念及湿地保护知识,开展相关公益活动。
组织开展湿地保护、修复和合理利用等相关理论和技术研究,推动相关成果应用及示范。
举办湿地领域理论研讨会、经验交流会、学术论坛,推动湿地领域国内外合作与交流。
就湿地保护规划、政策法规等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建议。
参与湿地保护与修复工程、湿地公园规划、湿地监测等项目的编制、论证等。
他们还关注这些:
1.
2.
3.
4.
来源:综合中国绿色时报、合肥林园
原标题:《安徽合肥:大手笔建设环巢湖十大湿地》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