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家电业加速去代理商,但地方大商家价值不会消失

2020-09-03 11:4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宁言 ||撰稿

今年以来,家电企业的集体性去代理商举动和行为,一度引发了外界对于众多在家电行业深耕几十年的地方性大商家未来生存和发展前景的关注。这些曾经是各个家电大中型企业在当地市场的总代理商、总分销商们,接下来还有出路吗?当曾经的国美、苏宁等全国性商业巨头都已经被时代的新对手们赶超、被打压之际,那些地方性的大商家们,还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吗?

事实上,相对于国美、苏宁,以及京东、天猫等不同时代的家电行业知名商业巨头,一大批在家电流通行业已深耕20年甚至30年的地方性大商家们,很多企业名称和企业家名头的知名度并不高。在家电圈看来,一些家电行业的地方性大商们这些年来属于典型的“闷声发财”,甘愿为了各个中外家电品牌在当地市场的经营和发展“充当绿叶和配角”,同时又为各个家电品牌在区域市场上的深耕拓展布局立下了“汗马功劳”。

那么,随着今年以来各个家电企业加速去代理商,以及发展众多的代运营商,这些地方性的家电大商家们在未来还有出路吗?家电圈认为,从这些地方性家电大商家的发展历程、综合实力来看,他们不仅不会因为家电企业的去代理商而消失,相反还会成为家电企业在各地推动代运营商落地转型的核心平台和骨干力量。

因为,无论是代理商,还是代运营商,对于家电企业来说,首先都不可能将商家群体消灭之后,组建自营的营销团队,深耕各个地方市场;同时,这一轮家电渠道变革产物是网批和直销,本质是要消减一些中间层而不是完全灭掉经销商;再者,这些年来京东、天猫等电商巨头发展成为全国性的零售批发商,但不会取代乡镇市场上的经销商,而这些经销商的营销服务职能,必须要有运营商来承担。

正是在这些背景下,众多地方性的家电大商们,不仅不会在家电企业去代理商的过程中消失,相反他们的职能和角色还会进一步丰富。当然,这不只是取决于家电企业一方的态度和观点,同时还决定于一些家电地方性大商的主观意愿和转型能力。毕竟,从传统的家电代理商只要承担“招商、压货、回款、仓储”等核心职能,到代运营商必须具备“营销、推广、促销、服务、招商、回款压货”等新职能的转变,显然需要很多家电大商家们也要与时俱进、快速转型。

目前,这些地方性家电大商们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类型相对但已经固化:除了像武汉工贸、重庆商社电器、包头同利家电、长春欧亚商场、合肥百大电器、银川新百电器、唐山百货大楼电器等地方大卖场,而是众多的家电贸易公司和销售公司,比如上海锦辉、浙江百诚、厦门三峡等家电代理“地头蛇”们,往往手中掌握着1、2个大品牌的地方经销权,同时还拥有几个中小品牌的代理权,一年营收规模从几千万到几个亿,规模大的则接近50亿到100亿元左右,肩负着好几个区域的市场代理。

应该看到,这些地方性的家电大商们,虽然与京东、天猫等全国性商业巨头相比,还存在很多的不足,比如理念、思维,甚至是拓展性、突破力。但是,他们身上有三点是所有家电企业都必须倚重的:一是,他们在当地市场的人脉、口碑和关系,经过持续多年的深耕和洗牌之后,沉淀下来的大商们都是精英,他们是家电企业一系列产品、促销、经营策略,在区域市场落地的最合适伙伴和帮手。

二是,他们是介于京东等全国性巨商和经销商等县镇小商间的大商,与家电企业的合作处在一个相对弱势的地位,很容易与家电企业形成战略利益同盟、共同发展,而且很难“店大欺客”;同时他们又比那些县镇经销商们实力大、抗风险能力强,属于各个家电企业都很喜欢的中间服务商,特别是在行业遭遇意外冲击时,帮助家电企业抗击风险。

三是,他们作为地方性的商业老物种,看似传统但是对于新兴事物的接受能力、学习消化能力,并不弱。可以说,他们一直是家电企业推动零售渠道转型变革的“排头兵”,从当年连锁大卖场到如今的电商网店,承担着帮助各地家电经销商“转思路、变打法、谋创新”的培训引导角色,甚至还是企业转型的试错先锋军。

换个角度来看,如果家电企业都不去 团结、笼络这样一些的地区性家电大商家们,难道要亲自下场,为家电经销商的一系列问题提供帮助?显然,这是不可能的。家电地方性大商家的价值,未来不只是一直存在,而且其在家电企业与乡镇经销商中间扮演的纽带和平台新价值,还会得以进一步释放和引爆。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