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硬核科普| 胳膊肘到底往哪拐?

2020-09-03 07:0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徐栋华 凤凰养身研究所

有一句俗话叫作“胳膊肘不能往外拐”,言下之意就是要维护个人或自己人的利益,不要做“帮理不帮亲”的事。但是,小编却要告诉你,从生理角度,胳膊肘还真得往外拐。

为什么胳膊肘要往外拐?

大家将两个上肢伸直,掌心向前,就可以看到,人的胳膊的确是往外拐的。上臂纵轴的延长线与前臂的纵轴线,两条直线相交形成的锐角,就是肘部向外拐,即肘部外翻的角度,这个角度一般在5~15度。

人类的这个角度是在长期的生物进化过程中获得的,有了它,我们两手提东西时就不会过分碰到下肢,便于直立行走。所以,这个角度又被称作“提携角”。

女性由于有怀孕、分娩的原因,骨盆相应宽大,提携角也就比男性大一些。儿童期肘关节处于发育过程中,这个角度也比成人略大。

如果没有这个肘部外翻的角度,甚至出现胳膊肘往里拐的情况,或者肘部外翻的角度过大,那就属于骨骼畸形了。一般来说,骨骼畸形有以下两种:

提携角对我们生活的意义重大,但这个角度不能过大,否则就会出现肘外翻。

肘外翻除了外形难看,还可能会发生肘关节屈伸或前臂旋转活动障碍,也会引起创伤性关节炎。在肘部的内后侧有尺神经通过,如果肘外翻严重,尺神经长期受到牵拉、压迫和摩擦,会造成慢性损伤,引起手部肌肉萎缩、活动障碍、部分皮肤感觉迟钝等症状,这种情况称为迟发性尺神经炎。

那什么是肘内翻?

通俗地说就是胳膊往里拐。除了少数人是由先天因素所致,大部分的肘内翻是儿童期、少年期肘部骨折损伤的后遗症。儿童活泼好动,自我控制、保护能力差,跌倒撑地后容易引起肘部骨折,其中又以肘部向两侧突起(医生称其为“内上髁”和“外上髁”)以上的髁上骨折较为多见。

此类骨折愈合后可能会发生肘内翻。肘内翻除了手臂外形受影响,还会导致支配肘关节活动的肌肉力量减弱,从而出现用力方向偏离,提物无力。时间久了,就会并发创伤性关节炎,引起疼痛。

骨骼畸形,尽早矫正

肘内翻或肘外翻多见于青少年,应及时去医院进行矫正,并遵医嘱进行功能锻炼,以恢复肘关节的活动。如有迟发性尺神经炎,可将尺神经“搬家”,从后方移到前面,防止再受牵拉损伤。

也有人认为青少年期的骨骼还在发育阶段,手术太早会有不好的影响。实际上,上肢生长变长的发育任务,主要由肩、腕部的骨骼来完成,肘部所起的作用有限,所以现在医生多主张适当提前手术,在早期进行矫正畸形。

当然,人在解剖上的个体差异是很大的,提携角的大小也存在这种差异。因此畸形矫正还要考虑到个体的情况,全面斟酌。

远离畸形,预防更关键

除了先天性原因外,最好的远离骨骼畸形的办法还是预防。青少年肘内翻及肘外翻多由于骨骼外伤所致,所以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防止儿童、青少年肘部受伤。一旦发生意外,应尽快到医院请医生诊治,使骨折在良好的位置上愈合。

如果手法复位仍不满意,应接受手术治疗。此外,个别佝偻病儿童也会引起这类骨骼畸形,这就要从预防佝偻病入手。平时应适当晒太阳,摄入富含维生素D和钙质的食物,或遵医嘱服用维生素D类药物和钙片等。

总而言之,

胳膊肘不能过度往外拐,

也不能往里拐。

如果骨骼形态出现问题,

一定要尽早治疗哦!

原标题:《硬核科普| 胳膊肘到底往哪拐?》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