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威尼斯电影节VR单元在中国美院展映,虚拟与现实的未来创新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虚拟和现实的边界愈加模糊,技术与艺术的融合及探讨也愈加频繁。沉浸剧场、沉浸叙事、VR游戏等内容形式,在丰富感官的同时,也让观者不再是故事的旁观者,而是剧中人。
作为第 77 届威尼斯电影节 VR 单元的官方合作伙伴和中国站主办方,中国美术学院和砂之盒沉浸影像展在8月31日举办了展映开幕式。 此次在中国美院美术馆的展映是首次将威尼斯电影节VR单元带入中国。在中国美术学院院长高世名看来,“VR不仅是沉浸影像,更是通向可能世界的路径。虚拟现实是艺术的一种本质面向。艺术的本质任务是创造,这‘创造’不但对应 creation,而且是 genesis——创世纪。”
夏末的西湖荷花盛开,阳光之下依旧透出千年之前宋画的氛围,而在西子湖畔的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中却跨越到后一个千年,探讨着未来世界。走入美术馆,一面墙上列着1998年翟振明(广州大学R3技术研究所所长、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对未来世界的预测,在他的预测中2001年“眼镜式三维图像荧光屏再加上立体耳机被装在头盔上,用无线电波与计算机接通”;2008年“人们戴上传感手套后手臂、手掌、手指的动态形象在眼镜式荧光屏上出现,代替触盘和光标”……预测直至3500年,其中在3000年时,“史学家们把2001年至2600年当作人类正史的创世纪阶段,而史前史的故事成为他们寻根文学经久不衰的题材”;到了3500年“人们开始创造新一轮的虚拟实在……”
“第77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VR单元全球官方展映”现场
在这样一个框架下,走入一个美术馆经验之外的展厅,整个展厅黑漆漆的,仅有数台屏幕闪着光,每台屏幕前配搭着一套头戴VR设备。现场观众戴着VR设备,或手舞足蹈或原地转圈,沉浸在虚拟的世界之中。
“第77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VR单元全球官方展映”现场
据悉,9月2日至12日,今年威尼斯国际电影节VR单元全球官方展映的一站就在中国美院美术馆,共有来自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44部作品展映,其中有4部作品来自中国。
威尼斯电影节VR单元影片首次落地中国放映
浏览44部片单,在内容上有涉及亲情、成长,也有映射当下的环境和社会问题;形式上则既有动画也有真人演绎,有些需要手持设备与剧中情节互动,有些时间则只需旁观他人的喜怒哀乐。
记者在现场体验了其中的三部,其中《寂静》是唯一一部无对白的影片,丹麦导演VIBEKE BRYLD将人带到一片寂静之地,通过一个人鱼族的神话把人带入自然和大海深处,也带入现实与想象之中。
《寂静》海报
另一部影片《这里》(Here)编自理查德·麦奎尔的图像小说。整部影片围绕一个地点展开,创作者使用体积捕捉和虚拟现实的技术,往这个特殊房间里加入了无数人物和故事,而在不同的时代的人都曾把这里当做家。现场的观众戴着的VR眼镜如同上帝视角,看到屋子里跨越百年的历史,以及这片土地从茹毛饮血发展至今的人类史,在这场体验中感受到人们之间的互动和回响,以及过去与未来产生的联系。
《这里》海报
相比这两部相对静态的影片,《梦之境》(DREAMIN’ZONE)则需要拿着游戏手柄,让观者参与其中,当记者的双手拿起手柄的一刻,图像中即出现了两只手,可以去抚摸和触碰眼前的花花草草,甚至在战争中逝去的人。《梦之境》讲述的是67岁的韩国妇女Yuri回忆自己刚满8岁的春天,当时她决定离家,去往北方了解被扣押的小提琴兵父亲是否还活着。在非军事区,她经历了一场既美好,又令人恐惧的冒险,也见到了战争的痕迹,而VR眼镜背后的观众也在交互体验中参与了她的冒险之旅。
《梦之境》海报
此外,在整个放映中,排队最长的是《节奏》(BEAT),据说制作最为炫目;故事性比较强的是《距离之书》(THE BOOK OF DISTANCE),这是一个有关战争和种族主义的故事,讲述一个孙子沿着祖辈的足迹找寻家族过去的故事。
《节奏》海报
《距离之书》海报
据砂之盒沉浸影像展(SIF)创始人楼彦昕的介绍,威尼斯电影节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设立VR单元的国际电影节。在他看来,把VR与传统电影放到同一个层面,也带来艺术表现的更多可能性。44部放映影片中,有31部作品入围竞赛单元,将角逐“最佳沉浸VR作品评委会大奖”、“最佳VR沉浸用户体验奖”以及“最佳VR沉浸故事奖”。
是VR,是游戏,还是电影?
在观看VR影片的过程中,也有人对“VR电影” 的说法提出疑问,甚至认为有些像过去熟悉的游戏,这从某种层面上讲是VR交互性和参与感的优势,那么拥有这些优势的同时,VR又失去了什么?
就此,高世名从VR谈及《聊斋》故事中的壁画场景,在《聊斋》中现实的人可以走入壁画之内,去经历“虚拟现实”的体验;或是像一幅古典油画或中国山水,观者“卧游”山水,也是最朴素意义上的虚拟现实。所以艺术与VR类似,可以让人走出此刻的现实。他回忆自己2000年在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开馆展上看到一个名为“between cinema and the hard place”专题展。如今的VR、AR技术把“电影院”和“坚硬之地”融合,在混合和交互的现实中进进出出,依次感受到此刻的现实,也能看到另一个现实。而在未来矩阵中,驱动者或许无法判断自己是不是在又一重幻想中。
而VR等技术也是一种艺术创作的手段。回到现实之中,VR从信息捕捉到信息呈现是一个非常长的链条,“设备端”取决于芯片和算法的生态,想要完善VR技术,需要构建出更好的芯片、更好的显示屏幕;另一端是“采集端”,目前所使用的相机还无法完全满足图像的分辨率,未来想要把真人放到虚拟环境和空间中,或需要矩阵式相机,要把整个三维的动态都拍摄为数据,但目前这种采集方式的成本非常高,数据量也非常巨大。
《家中的刽子手:沉浸单人体验》
对于VR是否更像是游戏?从某种意义上说,或因为目前国内把游戏狭义的理解为“网游”,而事实上,生活之中处处都有游戏,艺术的诞生也有“游戏说”。楼彦昕补充道,如今有些VR作品的确有游戏的成分,也有纯粹艺术表达的作品、或者靠近电影或戏剧类的作品,主要还是技术被如何使用。在楼彦昕看来,VR是传统媒介的催化剂,它会跟传统媒介的形态结合产生出来的东西是一种混合体。“VR的通用概念,是一种体验,而不是简单的游戏或影视。”
“未来时间表”引出的跨界探讨
虽然此次放映聚焦VR,当引发出的探讨却涉及VR、AR、XR,以及马斯克刚刚在发布会上展示的“赛博朋克猪”和“脑机接口”等跨界话题。
探讨依旧回到美术馆展示的“未来时间表”,这个时间表写于20多年前,写至3500年结束,但如今的共识是技术的迭代速度比想象中快得多,也许在设想中3500年发生的事情在2500年就将实现。而写这个时间表的翟振明,当下提到了ER(Expanded Reality),他认为ER是VR与物联网的结合,未来如果人类可以在VR中操纵物联网设备,那么人类就可以在虚拟世界中生存,相比之下如今的VR还处于初阶。
参与探讨的几位中国美院青年教师认为,VR技术曾经冲击过2.0版本,但当时冲击失败了,目前业内正在发起第二波冲击,而VR的一个技术局限在于装备,目前使用的并不舒适的头戴设备也只停留在1.0(或1.5)版本,还是一个如同从“大哥大”到“智能手机”更新迭代的过程。
面对技术的快速革新,中国美院美术馆“未来时间表”墙上2050年的空白处写下了“弱人工智能时代来临,AI约等于HUMAN,机器代替人类工作”,在中国美院教师的解读中如今人类已经进入“半弱人工智能时代”,手机等智能设备被人类操控,但智能设备再上一个台阶就接近于人工智能了。而到了30年后,人工智能就已经接近人类了。到了50年后,则是“超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
在不断更迭的技术之下,似乎依旧停留在虚拟现实相对滞后了,更要讨论虚拟和现实当中到底还存在多少不一样的维度。沿着“未来时间表”的路径,未来“万物互联”会成为“万脑互联”,VR、AR、MR、XR都是手段,最后这些技术都会融合到一起,“万脑互联”之后,虚拟和现实都会存在大脑之中,甚至不需要戴眼镜或者其他外在设备。“我怀疑,最终可能2500年开启的不是新的虚拟时代(“未来时间表”所说的3500年),而是新的现实的时代。”高世名说。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高世名在展映开幕现场发言
中国美院也一直推动VR、AR的教学与创作,其跨媒体艺术学院是全国艺术院校中最早开展虚拟现实创作的专业教学。此次承接“第77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VR单元全球官方展映”也可以让学生和更多中国艺术创作者直接看到高水准的VR作品。今年秋天(10月31日至11月8日),中国美院还将与“砂之盒沉浸研究院”在杭州西湖艺创小镇举办以”叠加宇宙”为主题的“2020砂之盒国际沉浸影像展”。在为期9天的活动中,将通过竞赛、展映、论坛、创投几大版块,以及B端对接会、大师课、交易市场、设备展等配套活动,向全球观众集中展示本年度最优秀的XR沉浸体验佳作,呈现最尖端新媒介技术发展趋势和最前沿的XR创新理念。
“第77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VR单元全球官方展映”海报
而就VR而言,高世名以16个字概括了4个发展阶段——身临其境、感同身受、颠倒梦想、破茧化蝶。具体而言,目前的VR混合现实技术已经达到了“身临其境”,却还没让人沉浸至忘记现实。随着未来人工皮肤等触感的发展,技术或将作用于神经末梢,勾连现实,让人“感同身受”;再往后,就是“颠倒梦想”让人不知是真是幻,或产生一个超级重叠的平行宇宙;最后则是“破茧化蝶”,人类成为新人类。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