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与洪共存|新自然:荷兰为何花巨资为鸟儿建岛

余艺
2020-09-01 15:11
来源:澎湃新闻
市政厅 >
字号

2020年7月,荷兰的疫情稍稍缓解。随着暑期的来临,荷兰人也正式进入了长假生活。由于相邻国家很多城市还处于疫情高发区,荷兰国内自然出游的路线变得热门起来。防疫政策导致景点开始限流,然而暑期一票难求的不是羊角村,也不是梵高森林,而是一个在大海中的名字很长的生态岛——马肯湖(Markermeer)瓦登海(Waddenzee)生态岛。

去往这个海中岛屿的路途并不容易,从鹿特丹出发,需要乘坐50分钟的火车到达一个叫做Lelystad的小城市,到达火车站后,再骑公共自行车20分钟,去往港口。上船时已人满为患,但年轻游客不多。在海上航行了近50分钟后,终于看到了岛上的船港。

2013年,荷兰自然遗产发起募款,提议在大海中建一座生态岛,目的是为了提升内海的生态环境。但海上的风暴潮频繁、洪水威胁险峻,不可预测的降雨又有可能导致岛内内涝,为了防止这座岛屿因风暴潮与降雨内涝而被洪水淹没,设计团队在岛屿设计初期,就制定了多层级的防护策略。气候变化之下,不仅是人类面临着洪水威胁,鸟儿与其他动物也面临着威胁,而荷兰的这个生态岛将会是人类为鸟儿建立的第一个应对气候变化的避难所。

去往生态岛的船。本文图片均由作者提供

在船上看到的生态岛

虽然这个岛屿在2020年7月3号才正式对游客开放,但第一批“参观者”早已在岛屿驻扎,岛屿还未完成建设时,已经有超过200多对反嘴长脚鹬(Pied avocet)在这里抚育了下一代宝宝。

与此同时,人们在这个全新的自然保护区中,不断发现新物种,自马肯湖形成25年以来,第一次在沙滩上拍到晒日光浴的公海豹。对荷兰来说,2020年6月初发现的育雏燕鸥,更是全新物种。整个岛屿是以鸟类为核心而进行的设计,因为鸟类在生态系统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影响着大自然的运转。

超过1亿欧元的生态岛

马肯湖瓦登海生态岛位于一个特定的生态系统——马肯湖中。由于荷兰整体的防洪策略,从1953开始,缩短海岸线就成了首要任务。马肯湖位于Lelystad和Enkhuizen之间,是在1976年建立内海海堤Houtribdijk时形成的内海。这个湖曾是须德海(Zuiderzee)的一部分,后因围海造田而成为湖泊。

该地区原本计划要改造为农田,但计划在1980年代后被无限期搁置。由于与北部艾瑟尔湖(Ijsselmeer)的分离,缺乏水流交换,使得海底淤泥逐渐积累,对动植物的生态繁衍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2016年开始建造的马肯湖瓦登海生态岛,其目的是为了减少马肯湖的污泥积累和水质浊度,改善马肯湖的水生态,形成群岛和更加柔滑的海岸线。项目方期望为生物,特别是鸟类,创造繁殖地。最终,这个项目创造了一个与瓦登湖面积相当的湿地,并因此得名。据预测,整个项目完整的成本在1.15-1.4亿欧元之间。

马肯湖(Markermeer)和艾瑟尔湖(Ijsselmeer)位置位于阿姆斯特丹东北部。

在生态岛建设的四年中,其生态环境一直处于动态变化中。项目通过新材料的运用,定期向海水中投放钙质砂、粘土、粉砂,这些物质和淡水的结合形成了再生砂岛,潮汐的变化将其抬高至沙坝水位,并分期固结。

通过这种混合,土地面积会科学地增长,成为一种非常经济的土地开垦方式,创造出新的自然环境。这种方法实现了水深与透明度的动态变化、增强其连通性,并实现水陆过渡。当然,这些改变也将丰富生态和物种的多样性。

如何借用自然之力塑造自然?

马肯湖瓦登海生态岛项目是由荷兰非政府环保组织自然遗产(Natuurmonumenten)发起的募款造岛计划之一。这个计划募得了6000万欧元,剩余成本由政府负责,目标是在马肯湖造出五座人工岛,以吸引野生动植物在岛上繁衍、复育生态。

2016年,第一阶段建设中,自然遗产、公共工程和水管理总局(Rijkswaterstaat)一起动工:建设了五个生态岛屿,如果包括水下景观,第一阶段项目的面积将达到1000公顷。而远期目标是形成为一个总面积达1万公顷的大型群岛,那时它将成为西欧最大的自然恢复项目之一。

生态岛的游览地图

这个项目在设计之初就定了一个基本原则:与自然一起建造。它不是通过景观植被的种植策略让项目看起来生态,而是通过准备和创造生长条件,让自然在生态系统营造中占据主导。

这个原则体现在多层级堤坝的设计中,通过学习水流方向而进行设计,马肯湖是由于堤坝建设而形成的内湖,所以水流方向主要跟着风向来。

第一层沙堤,防止过高的海浪淹没海中的岛屿,成为柔性抵御的前线,通过沙堤防风,让海面上剧烈的狂风在这里暂缓,为跨海而来的鸟儿们提供了一个平静的居所。

多层级堤坝的第一层沙堤

第二层堤坝是生态绿堤,坝顶高度较低,主要是让水流通过这里时能静静流淌净化,通过植被的吸收和降解,形成水质较为清澈的区域,这样鸟儿就可以看到水里的鱼虾。

多层级堤坝的第二层生态绿堤

在这个项目中,水的动态塑造呈现出一种自然之力。如果通过谷歌地球去对比,可以看到浑浊的马肯湖和清澈的艾瑟尔湖毗邻,二者的颜色有非常大的差别。而动态变化中的生态岛为马肯湖的净化提供了两大功能:1)解决马肯湖河流淤泥堆积问题;2)同时利用淤泥,反向创造沼泽地和浅水环境。两种功能互相作用,由水流塑形自然,自然再反馈给淡水环境。

登上生态岛的沙丘就会看这样的场景:一片水景中的裸露沙地,点缀着一抹绿色。这主要因为一种罕见的先锋植物——黄色的沼泽菊科菊苣,短暂地大量繁殖。一旦其他植物生根,它便会消失。蓬松的蒲公英、款冬以及油菜籽状的植物和香茅都是这所岛屿上的先驱者。

生态岛的沙丘景观

“沙丘”为来参观的游船提供了港湾。两处沙丘景观与西侧的石坝连接起来,以抵御强烈的海浪,由于沙丘庇护,这里成为了平静的水域。慢慢地,它将成为带有湿地的岛屿,随着湿地的出现和漫滩的形成,创造出适合植被生长的环境。

沙丘景观中的港湾

令人惊讶的是,这个生态岛在设计方案中,没有种植一棵植物,而现在却出现了大片水草,在阳光下呈现出不同的颜色。

生态岛上的水草

在现场参观时,能看到一些不常见的土地类型,如下图中“土地龟裂”的状态,一般会认为这是干旱的状态,但其实这也是土地正常的状态。

龟裂土地上的植物

自然塑造的鸟类避难所

在这个岛上,你可以体验动物的视角。岛上有多个观鸟台,位于不同的高度。最高的观鸟台The Steltloper是整个岛屿最高的地标,高达12米,可以俯视整个岛屿。

最高的观鸟台The Steltloper 在远处

The Steltloper旁的The Lepelaar观鸟台可以俯瞰小溪和芦苇。而The Aalscholver观鸟台的观赏视线和一条大河平齐,周边有项目的沙盘展示。The Duikeend观鸟台则是一个观景小屋,藏于水下,深入水草之间,让游客以青蛙的视角,观察鸟类的日常生活。

岛上的步道

在岛上参观时,由于地下的水未完全排空,因此到处都有流沙的警告。现在岛上已修建了10公里的步行路径,其中一些可通行轮椅,并通过桥梁和平台相互连接。路线的设计方式可以清晰地看到鸟类的栖息地而不会干扰它们。

在这个鸟类避难所里,一束束芦苇在风中摇曳。浅水区,各种鸟类站立在水中忙着从水底挑选美味小吃。还能看到很多燕鸥、海鸥以及海鹰。这只是最近几个月出现的200个物种中的一小部分。

岛上的鸟儿们

设计中更周到的是,根据鸟儿脚的高度设计不同浅滩水深,让不同高度的鸟儿都能涉水捕食。大多数鸟类都将这里当作向北或向南迁移的中途停留地,这里之所以食物丰富,也是因为浅水附近的蚊子、蚊子幼虫、水蚤和虾,它们以温水中生长的藻类为食,而藻类和浮游生物是动物食物链的基础。

目前,鸟类几乎可以不受干扰地栖息在地面上,根据研究观测发现,除了一只猛禽——海鹰之外,岛上几乎没有掠食者。因为老鼠、猫、貂和狐狸都无法到达该岛,只有在严寒的冬天结冰时才有可能,更不用提蜥蜴和蛇了。而岛上的管理人员也没有计划在这些岛屿上释放爬行动物。 

环保组织自然遗产的负责生态岛的主管 Roel Posthoorn表示,“自然已经足够复杂了,我们不应该使它变得过于复杂。”

荷兰的新荒野地区运动:动态世界中的静止点

作为全国八成的面积位于海平面以下的国家,荷兰有三成的土地都是在海洋中抢地获得的,因而大部分看到的自然都是人工的。荷兰的自然发展政策可以理解为国际绿色和平运动的一部分,将生态恢复设定为自然管理实践的新标准。

通常,生态恢复可以定义为旨在恢复自然完整性的人为干预,避免由于人类活动而受到威胁,或没有作为农业、工业、采矿和娱乐业等用途。

荷兰生态恢复计划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干预主要集中在农业生产地区,将这些地区转变为全新的自然地区。为达到这个目的,可以同时应用几种自然管理策略,从指导自然过程的积极策略,到监管活动的手段,再到更被动的策略——鼓励自发的自然过程,尽量减少某个地区的人类活动。

积极的自然管理策略的应用,促进了有序、有管理的自然景观的发展,而被动策略可促进野生、不受管理的自然景观的发展。在荷兰,后者形成的景观通常被称为“新荒野地区”。 

远处的是雕塑家新作品:曝光 (Explosure)

在去往生态岛的船上,可以看到雕塑家Antony Mark David Gormley的新作品——曝光(exposure)。在他看来,雕塑与景观协同一致发挥作用,雕塑是动态世界中的静止点。 

意识到自然的复杂性,并利用自然之力引导改变,马肯湖瓦登海生态岛所经历的就是这样一个过程,相对于快速城市化的区域,这个生态岛将成为气候变化中的一个静止点。

参考资料:

Van den Berg, A. E., & Koole, S. L. (2006). New wilderness in the Netherlands: An investigation of visual preferences for nature development landscapes.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78(4), 362-372.

https://www.uu.nl/sites/default/files/rebo-ucwosl_assessment_marker_wadden_finalpaper.pdf

【作者余艺系在荷城市设计师,明日工坊(微信公众号:明日工坊1929)发起人】

    责任编辑:冯婧
    校对:徐亦嘉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