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孙周兴:尼采与哲学的未来性
原创 明白知识er 明白知识 来自专辑知播笔记
内容来源:「知播·第一季」第49期直播的文字实录,明白知识独家发布,直播已于2019年8月22日晚8点-10点播出。
文字实录已经老师审阅
名师介绍:孙周兴老师,哲学家,同济大学欧洲思想文化研究院院长
中国读者阅读海德格尔和尼采的哲学著作,有一个人永远绕不过去,这个人就是同济大学的哲学教授孙周兴老师。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孙周兴老师便开始翻译,像海德格尔的《林中路》《路标》《在通向语言的途中》《尼采》,像尼采的《悲剧的诞生》《权力意志》,这些经典著作都收录于商务印书馆的「汉译世界名著」里。
在我们的印象里,哲学似乎是象牙塔里对过往事物的怀旧,跟我们当下的生活毫无关系。但孙周兴老师却认为,尼采的哲学具有未来性,能帮助我们更好地思考当下的人类困境。
人类的未来会成为技术的奴仆吗?技术会统治一切吗?孙周兴老师的哲学思考,一定会对你我有所启发。
以下为孙周兴老师演讲正文:大家好,我是孙周兴。今天我主要跟大家讨论的是「尼采与未来哲学的可能性」,这个论题是我这几年一个重点研究的课题。
「未来哲学」概念首先讲讲尼采的「未来哲学」概念。
我们以前的哲学总是面向过去,是批判性的或者反思性的,但从尼采开始,我认为哲学应该变一个方向,至少应该把当下、未来的问题纳入到哲学思考的范畴里面。
大概从19世纪中叶以来,首先是德国哲学家费尔巴哈给出了「未来哲学」的概念。《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以后的尼采晚期哲学,比如《权力意志》时期的笔记中,反复使用了「未来哲学」这样一个概念。
尼采甚至把1886年《善恶的彼岸》这本书的副标题立为「一种未来哲学的序曲」。有一则主题为「快乐的科学」的笔记是这么写的:
(1)自由精神与其他哲学家;
(2)世界解释,而不是世界说明;
(3)善恶的彼岸;
(4)镜子,欧洲人自我反映的时机;
(5)未来哲学家。
这个笔记很有意思,很显然是一本书的提纲。这个提纲里面,我认为透露了很多有意思的思想,我们慢慢解释一下。
| 《权力意志》作者:[德] 弗里德里希·尼采
译者:孙周兴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年
首先,尼采把「自由精神」和其他哲学家区分开来。所谓自由精神,是尼采从骆驼、狮子、婴孩的「精神三变」之后的创造性精神,而「其他哲学家」指的是传统的哲学家,也就是所谓的「柏拉图主义者」。
第二个命题,「世界解释」和「世界说明」之间的明确区分,表明尼采虽然气质狂野,但用词的标准是非常审慎而准确的。「解释」和「说明」的争论,后来成为20世纪人文科学的持久争论,尤其在解释学-哲学的路线上。传统哲学和科学一直只是在「说明」自然和世界,特别是因果说明,现在尼采说我们要「解释世界」,所以不得不承认尼采的先见之明。
第三个,「善恶的彼岸」,应该把它译成「超善恶」,超越善恶。为什么要「超善恶」?尼采是大概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自称为「非道德论者」的哲学家,但他反对「奴隶道德」而提倡「主人道德」,所以他并不是不要道德,而是要所谓的「超」和「非」,否定基督教的奴隶道德。在他看来,基督教的奴隶道德,是一种弱化生命、使人颓废的道德,这是第三点。
第四点「镜子」也很有意思。「镜子」是我们自我反映、自我反省的一个概念,尼采加了一句说「欧洲人自我反映的时机到了」,意思是欧洲人实在太不像话了,应该照照镜子,不照镜子不行,要出洋相的。
最后总结性地来了一句话叫「未来哲学家」,响应前面的「自由精神」。
这是尼采晚期的一个笔记,这个笔记里面提到的五条,我们都可以做一个解释。这个解释里面最重要的三点:「解释」「超善恶」和「镜子」,传达出尼采的形而上学批判姿态,也就是他的「后哲学」「后宗教」「后种族主义」的立场。
根据尼采的这个思路,我们可以看到他所谓的未来哲学,首先是一种科学批判,是一种哲学批判和宗教批判。科学批判是尼采从《悲剧的诞生》时期就已经开始的一项工作,他反对以「因果说明」为主体的科学-理论方式对人类生活的日益侵占,和对人文科学的全面挤压。
所以在尼采看来,未来哲学的思考必须有一个批判性的前提,就是对传统哲学和传统宗教的解构。尼采后来也把它叫做「柏拉图主义批判」,在哲学上是对「理性世界」和「理论人」的质疑,在宗教上是对「神性世界」和「宗教人」的否定。
从苏格拉底开始,我们所有人都是理论人,理论人的特点是要用科学的「因果说明」方式,对世界的看法以及我们自身的行为做出说明和辩护。他认为只要在这个文化气氛里面,所有人都是理论人,包括艺术家在内。「柏拉图主义批判」包含着对理性世界和理论人,以及神性世界和宗教人的否定。
| 知鸦和著名历史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研究员马勇教授联合打造的《极简中国史》通识课程,在B站正式上线了!现在订阅,立即享受限时5折特惠,一起来重温历史的温度与厚度吧~
第二,未来哲学是一种实存哲学,也翻译成存在主义哲学。一个后哲学和后宗教的人是谁呢?尼采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里面说,是忠实于大地的「超人」。
所以这跟尼采的「超人」理想有关系,「超人」我们一般以为是一个要往天上超越的强大的人,其实尼采不是。尼采认为「超人」的基本意义是忠实于大地。所以尼采的「超人」是一个否定超越性理想,直面当下感性世界,通过创造性的瞬间,来追求和完成生命力量之增长的个性「此在」,因此是一个实存哲学意义上的人之规定。所以未来的哲学思考应该有一个实存哲学的出发点,这个出发点是尼采,以及后来的海德格尔为代表的欧洲现代人文哲学为人类未来思想准备好的。
第三,未来哲学还具有一个非种族中心主义的前提。这就是说,未来哲学是世界性的。由尼采发起的主流哲学传统批判已经宣告了欧洲中心主义的破产。扩大来说,就是种族中心主义的破产。在黑格尔式欧洲中心主义的眼光里,是没有异类的非欧民族文化的地位的,也不可能构成真正的多元文化的沟通和交往。
然而在尼采以后,尤其是20世纪初开始的现象学运动,开启了一道基于境域-世界论的意义构成的思想视野,以及区别于传统超越性思维的关联性思想方式,这就为我们未来哲学赢得了一个可能性基础和指引性方向。
所以,未来哲学的世界性并不是一个空泛的全球意识,而是指向人类未来的,我把它叫做既具身又超越的境域论。这是一个从尼采的笔记引发出来的讨论,我们做了一个解释,实际上这是我的《未来哲学序曲》这本书里面的最后一部分。
|《未来哲学序曲 :尼采与后形而上学》
作者:孙周兴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年
未来哲学的世界性我们说未来哲学是世界哲学的时候,是在表达三个含义:
首先,未来哲学具有国际性意义上的世界性,它将成为全球哲学。如果说在尼采时代这一点尚未完成实现的话,那么在今天,各民族哲学之间的交流已经变成常态,已经相当深入了。就中国哲学界而言,特别是在最近三四十年间,我们与别的哲学传统的交流越来越频繁了,在全球化时代,哲学全球化应该是题中之义。
其次,未来哲学的人间、大地、生活世界意义上的世界性,也就是说未来哲学指向大地,它的目标是朝下的,而不是朝向天国的。这是马克思、尼采等19世纪哲人首先开始的革命性思考,尤其是尼采,他把「超人」的意义规定为「忠实于大地」,令人惊奇也让人费解。我想他的意思是,真正具有「未来性」的人将是在没落时代(也是技术工业新时代)坚守大地/自然的人。
再者,未来哲学具有区别于超越性思维的关联性、世界性的思想特质,这是我特别想强调的一点。这主要是由后尼采的现象学哲学开启的革命性步骤,因为传统西方哲学文化的主体是由哲学实现的形式超越和由宗教实现的神性超越,是一种超越性思维,而尼采宣告「上帝死了」,可以理解为这种超越性思维和文化的没落和颓败,之后开始了一种以关联意义和关联世界为指向的新哲思。
未来哲学的关联性和世界性,实际上是说从尼采出发后,在现象学里面逐步完成了西方思想文化、思维方式的一个巨大、深刻的转变。
未来哲学的个体性第二个我想讲的是未来哲学的个体性前提,即个体性的思考与言说将是未来哲学的一个起点性课题,一个出发点。
中世纪有一句名言叫做「个体不可言说」。个体之所以不可言说,原因无非是两个:一个是因为个体总是变动不居,游移不定,总是在发生、生成和运动之中。当我说A,A已经不是A了;第二是因为当我们言说个体的时候,我们只好动用普遍-共有的概念,也就是康德所谓的「知性范畴」,也就是说,我们通常只有通过普遍主义-本质主义的知识科学的途径,去言说个体。
亚里士多德是一个典型,他的哲学起于个体(tode ti)之在场(ousia),最后他创造了欧洲哲学史上第一个「范畴表」,即所谓十个范畴,并且开启了只探讨「完满的形式」的形式逻辑体系。所以我们一直说亚里士多德哲学是两面派,一方面他从个体出发,但是他最后走向了范畴理论和形式逻辑。
在现代实存哲学兴起之前,本质主义、普遍主义是哲学的主流,而个体之思一直是隐而不显,不成气候的。亚里士多德之后,个体实存之思时隐时显,但也没有完全消失。我们可以想一下原始基督教的实存经验以及奥古斯丁神学的实存主义倾向,即便在近代科学乐观主义的氛围当中,也依然有比如神秘主义的实存思索,比如18世纪的维柯的新科学和哈曼的哲学。
本质主义既是一种普遍化的知识-科学方式,又是一种同一性的制度设计和模式。而现代实存哲学或者实存主义,它的个体之思本身就是要反抗普遍化知识和同一性制度,这就是对哲学主流传统的批判性解构。现代实存主义在这方面努力是相当成功的,尤其在20世纪上半叶,它表现为欧洲哲学当中至少可以与本质主义传统并举和对抗的主流之一,而在20世纪的下半叶,甚至成为欧洲学生运动以及其他社会抵抗方式的哲学基础。
这个我们上个世纪60年代、70年代欧洲学生运动,实际上他的思想背景、理论基础是实存主义,也就是我们说的实存哲学。
除了对「本质-实存」的立场性颠倒,现代实存哲学不断尝试以非本质主义的方式形成对个体此在的思考和言说。通过克尔凯郭尔和尼采的准备,在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中达到了一个顶峰,形成了被称为「基础存在学」的实存哲学体系。
无论是从哲学批判意义上还是在对个体实存结构的揭示意义上,存在主义哲学的个体之思和言都属于20世纪哲学的最大成就之一。这一成就具有未来性,它将在未来的哲思当中保留下来,成为未来哲学的一个本质要素和前提。
现在我们可以看到随着欧洲学生运动的结束,存在主义运动也基本上结束了,但是二战以后的当代艺术本身就是存在主义哲学的一个表现。
未来哲学是个体哲学。如果说传统以本质主义为主导的哲学主流和制度形式构成对个体的统治、压制,那么在今天我们遭受了加速进展的现代技术对个体的强力剥夺。制度性压制和技术剥夺相互叠加,个体已经被数码化和均质化了。这时候,保护个体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之所以说存在主义哲学是从19世纪中期开始的,是因为当时的思想家们,比如克尔凯郭尔、尼采,包括后来的海德格尔已经开始担忧,这种技术工业将会把本质主义的,或者普遍主义的制度设计固化、加强起来,这会使个体更加没有位置。
未来哲学的技术性关于未来哲学的技术性,我提出两个概念,一个叫政治统治,一个叫技术统治。
「技术性」并不是说未来哲学将成为一种技术化的思考,也不仅仅是指技术成为哲学的主题。技术在今天是哲学的重大主题之一,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我说的「技术性」不光是这个,而是要说人类已经进入到技术统治时代,技术统治已经压倒了政治统治——技术成为最大的政治,这是我这两年不断在思考的一个问题。
未来的思考,或者说未来的哲学是技术统治下的思考,而现代技术本身是对未来之思具有某种指引作用,在这个意义上我在说未来哲学的「技术性」。
人类文明社会一直是「政治统治」占主导地位的,政治统治是自然人类的权力实现方式。无论什么制度,封建主义的、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的,都是一种政治统治方式,人类不同大小的组织和团体同样也具有政治统治的性质。我们坐下来组成小组讨论,这里面就出现政治问题了。政治统治的实现方式主要是话语商谈,虽然商谈性质和程度不同,但即便是封建制度和极权统治,也少不了商谈和讨论。毫无疑问,现代民主制度无疑是一种更彻底的商谈制度,这一点我想不用多说。
现代技术的进展却造成了一种更强大的政治统治形式,也就是我说的「技术统治」。标志性的事件是原子弹的爆炸。
1945年8月6日8点16分,相当于两万吨TNT能量的原子弹在日本广岛600米上空爆炸,六千多度的温度把一切化为灰烬,近20万人丧生。六千度的温度,这是自然人类无法想象的状况。
海德格尔的学生,德国哲学家安德尔斯当时被原子弹爆炸的惨烈情景所震惊,从此以后他不再搞哲学,他说哲学,还搞什么哲学,之后舍弃一切,专门从事反核运动。在安德尔斯看来,核武器的产生意味着人类已经无法驾驭自己的产品,它代表了一种「绝对的虚无主义」。安德尔斯甚至说原子弹就是世界、人类和时间的终结。
今天作为自然物种的人类正面临着双重的威胁,一个是在物质身体层面上,我们作为自然人的自然能力在加速下降。在过去50年当中,人的自然能力已经下降了差不多一半,再下降一半只需要25年,再下降一半只要12.5年,马上就没了;第二个是高智能机器人的出现,实际上是可以表达为身体物质层面上的技术化和智能机器人层面上的技术化,双重的技术化,这是人类今天面临的双重威胁。
「技术统治」意味着什么?现在哲学家进一步在讨论的所谓的人类世到底意味着什么?所谓的「技术统治」压倒「政治统治」意味着什么?我想讲几点。
第一个,现代技术已经成为人类的主宰力量,或者说,现代技术已经脱离了人的掌控范围,是我们人力,无论是个人还是集体都无法控制的了。
第二个,政治统治作为一种权力运作,当然还在今天社会现实当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它已经越来越成为技术统治的表现形式,受到技术统治的规定。这是我想讲的两个意思。
所谓「技术统治」是在主张一种「技术决定论」吗?不是的,我宁可说是一种「命运论」,就是海德格尔的说法,是从欧洲的「存在历史」这种命运当中完成的这样一个事件,海德格尔用了一个字叫「集置」(Gestell),用这个词来规定现代技术的本质。
所谓的「集置」就是指现代技术当中人类通过各种摆置方式、置弄方式来处置存在者,同时,当然也指人类本身被现代技术所摆置,处身于存在历史的「另一个开端」的命运之中。所以「集置」是命运性的,它是存在历史对人类的规定,也叫命定。
既然是命,我们就听命吗?这是个问题,海德格尔的说法是:为什么人类今天被技术所掌握、所统治、所控制终于落到了这个地步?
什么地步呢?就是1945年以后,我大概把它总结成四大技术:一个是刚才说的核武器;第二个是环境技术,主要是我们的化工产品造成的对人的自然能力的威胁,大幅度地下降,主要是通过环境技术来完成;第三个是基因工程,或者说生物科技,生物技术已经成为全球关注一个问题,听起来很好听,我们将活到几百岁,但也有很大的恐慌,包括基因编辑等等新的技术;第四个是机器人、人工智能。这四大技术我认为是现代技术当中最核心的四个领域,这四个领域在某种意义上都足以致人类于死地。
为什么到这种地步?为什么从1760年以来的技术工业,已经把人类带向了这样一个处境?海德格尔说,正是因为缺乏了命运感,我们已经不会听命了,才慢慢地落到了这样一个技术的统治之下。
未来哲学是技术哲学,必须对技术统治给出应对之策。在技术统治这个前提下,出现了技术悲观论和技术乐观论两种不同的论调。
技术悲观论多半是人文学者们的主张,认为人类已陷入绝境。我想我们国内都听惯了这样的主张,一方面要反对技术,要回到古代生活,说古代生活是多么美好,我们现在不行了,所以要回到古代去,但是你要他真回去他是不愿意回去的。所以这些人文科学为什么越来越被人冷落,是因为人文科学越来越变成这样一种梦想,在虚构一种美好的古代生活,然后来否定和贬低现实,变成这样一种学问以后,人文科学当然没有力量了。
所以,技术乐观论对吗?它多半是技术专家们的主张,认为今天出现的问题通过技术的进步就可以解决。技术乐观论是做了个假定,技术是会不断地线性进步的,这个进步会带来人类的福祉。我认为这两种都不可取。
那么,有没有中间道路?
海德格尔就尝试走了一种中间道路,他提出一个概念,我们把它译成「泰然任之」,实际上就是英文的「let be」,表面看起来是一种消极无为的行为,其实是在寻求一种合乎命运的抵抗方式。海德格尔告诉我们:要克服技术,你还得经受住技术的考验。
在人文领域里面,对于技术的最积极的声音可能来自哈贝马斯,但哈贝马斯无非是主张要通过商谈,通过政治、技术、人文等领域的沟通形成关于技术进展和方向的可能共识。
这个主张是合理的,我们通过商谈来讨论一下技术往哪里走,哪些可能性我们应该放弃等等,但这样的声音现在很虚弱,这里面实际上可以讨论的问题很多。
未来哲学的艺术性未来哲学的艺术性,就是艺术与哲学关系的重新构造。这个在二战以后的当代艺术中我认为已经完成了。在主流传统的柏拉图主义的知识谱系里面,艺术一直处于被哲学贬低和歧视的低端位置。
大家知道,柏拉图一直被认为是反对艺术,在柏拉图《理想国》第十卷里面,他讲过一个差不多可以说臭名昭著的故事,说万一有艺术家或者诗人到了我们城堡怎么办?
柏拉图说:「我们给他喷上香水,戴上花冠,送出城堡告诉他,我们不需要你。」这个故事后来成为柏拉图不断受批判的一个故事,说柏拉图鄙视艺术,其实柏拉图自己也是个诗人。
在柏拉图主义的西方哲学理念中,确实存在着艺术与哲学的一种等级性的对抗,所谓等级性的对抗,不是A和B是相同力量的,是一个大一个小的对抗。
艺术一直处于被哲学贬低或歧视的低端位置。在近代知识论哲学当中,艺术与哲学的关系通过感性与理性的认识论对立而得以确立起来。
为什么大家现在不愿意提美学的概念,不愿意使用美学,因为美学所讨论的艺术或者说人类的感性层面,一直被认为是低端的,是跟理性哲学、理性逻辑相对立一个面向。虽然在近代也有像维柯、哈曼这样一些先知的思想家试图破除理性对于感性、哲学对于艺术的权力秩序和等级关系,但是都没有完成这个任务。一直到尼采才完成了这个任务。
尼采在《悲剧的诞生》里面,把创造的艺术与批判的哲学之间的关系设为民族文化的轴心关系,最基本的关系。他认为一个美好的文化状态是艺术与哲学协调共生的关系。而到苏格拉底时代,理论-科学兴起了,知识冲动失去了控制,艺术与哲学的良好关系转化为等级对抗关系,艺术受到了理论文化(科学乐观主义)的挤压。
尼采这个时候也把它叫做苏格拉底主义,当时他也没有使用柏拉图主义这个概念。尼采给出的一个解决方案是,要重新调适艺术与哲学的关系,期待一种艺术性的哲学和哲学性的艺术,以及与此相应的一个新的人类类型,他把这个新的人类类型叫做哲学-艺术家,当然也会反过来使用,说艺术-哲学家。
他在哲学家和艺术家之间加了个连字符,这种新的类型,实际上后来尼采那儿叫做「超人」,所谓「超人」是这么一个类型的人。
后来海德格尔接过尼采这个思路,把它转化为作为语言-存在方式的诗与思这个关系问题。实际还是艺术与哲学的关系问题。
尼采和海德格尔等等哲学家,关于艺术与哲学关系问题的重新思考为战后当代艺术的兴起做了准备。当代艺术本身就是艺术与哲学关系的重构过程,艺术与哲学的对立关系得到了消解,两者进入到相互渗透、相互介入的状态,尤其在德国当代艺术里面明显可以看到这一点。
德国当代艺术大概在二战以后,是由约瑟夫·博伊斯开创的,而博伊斯思想的受一个存在主义哲学家的影响,他不太有名,但是很重要,叫鲁道夫·斯坦纳。博伊斯关于艺术的重新规定,包括他的「通感艺术」概念,包括他的「人人都是艺术家」的概念,包括他所谓的社会雕塑概念,实际上都来自于鲁道夫·斯坦纳,斯坦纳的哲学被叫做「人智学」,实际上就是存在主义哲学。
当代艺术实质上是一个观念艺术,一组是刚才我说的鲁道夫·斯坦纳和博伊斯,另外一组你可以看到海德格尔跟今天还活着的艺术大师安塞姆·基弗,还有一组特别有意思,吕佩茨跟尼采。这三组是特别典型的艺术与哲学的这种沟通。
刚才讲了,当代艺术实质上是观念艺术,而「观念艺术」这个名称最好地解释了艺术哲学化和哲学艺术化的双重差异化运动。「观念艺术」实际上就是哲学艺术。观念成为艺术。柏拉图主要是因为艺术观念性不强而贬低艺术;黑格尔主要是因为说艺术已经是观念或者理念显现的最低级阶段,所以它已经被超越了,他们从来没想过如何用观念来做艺术,这是传统的哲学家无法想象的事情,但到今天已经成为现实,当代艺术主体是观念艺术,而观念艺术我认为就是哲学艺术。
无论是博伊斯的「扩展的艺术概念」或者所谓「艺术要超越视觉中心、转向物质研究」的主张,还是基弗通过艺术探究基本元素的努力(基弗认为他所有艺术努力都只是在探究水、土、火、气还有空五个元素,这五个元素2500年以来就是我们哲学家所探讨的,现在成为艺术的主题),这样一些艺术主题的替代见证了我们所谓的艺术与哲学关系的重构。
今天我们面临着一个全新的技术统治景象:互联网、虚拟技术、智能技术的发展正在加速把人类带向一个非自然化、甚至非人化的状态。人类文明和知识体系当中可数据化的部分将很快被智能技术化。可以预期,人类知识结构、知识体系都成为一个问题了。我曾经开玩笑说,大学里面大概30%、40%、50%的专业都面临着调整甚至取消,慢慢都将被机器,被人工智能所替代。
但是哪些东西是人工智能或者说有的基因工程无法替代的,这是我们要想的问题,我认为在奇思妙想、奇异性、想象力/创造性这个意义上,艺术与哲学构成了一种共生的关系,将成为自然人类文明的最后地盘。
什么叫奇思妙想?什么叫奇异性?这是我们人文科学的领域,艺术人文科学的领域,特别是艺术与哲学的领域。什么叫奇思妙想?人类是一个高度复杂的动物,我在跟大家讲课,但是我心里想着别的事情,这就叫奇思妙想。我想着完全可以把我的思维马上跨越到一个很遥远的,完全不搭嘎的,跟我讲课完全没有关系的这样点上去,看起来我还在讲课,其实我在想别的事情,所以这就是人类的奇思妙想,这种奇异性,这种想象力,实际上恰恰是艺术人文科学最核心的东西。
为什么当代艺术如此强大?为什么有当代艺术,没有当代哲学?这里面变化的动因在哪里?根基在哪里?是值得我们反思的。未来哲学我把它叫做艺术哲学,是我们自然人类的最后抵抗。
回顾一下,讲了四个点。未来哲学具有世界性、个体性、技术性、艺术性四大特性和规定性。今天我就大致跟大家描述这样一个状况,是我对未来哲学的初步设想,谢谢大家,我先讲到这儿。■
原标题:《孙周兴:尼采与哲学的未来性》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