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读心术和隔空打字,这家中国公司发布脑机接口技术新成果

澎湃新闻记者 王心馨
2020-08-27 17:41
来源:澎湃新闻
科学湃 >
字号

你是否幻想过自己拥有这样的超能力:能通过意念控制物品,操控事物。现在,来自中国的一家科技公司,准备用脑机接口的概念来帮助人类实现这一幻想。

8月27日,哈佛创新实验室华人脑机接口创业企业BrainCo正式对外展示自己的最新产品——BrainOS人类大脑智能操作系统。

BrainOS 大脑智能操作系统,是一款以 BMIoT(人机物联网)作为核心理念研发的系统。据介绍,这款系统可被分为两部分,一是应用脑机接口技术,使用户通过系统控制智能家居、车、手机等外部设备;另一个则是对用户状态进行追踪分析,提供干预和建议。

脑机接口,指的是在人类大脑与机器(包括智能硬件)、互联网之间建立接口与桥梁,使得脑部的电信号可以直接与计算机电信号互动,从而使得大脑直接与虚拟世界连接,沟通。

当下,脑机接口领域里最热的一家公司是由硅谷“钢铁侠”埃隆•马斯克在 2019 年投资成立的Neuralink公司。据公开资料显示,Neuralink及其高带宽脑机接口系统计划在一年内将芯片植入截瘫病人的大脑,帮助其控制手机或电脑。他们的人体试验项目有望在本周对外公布。

不过与Neuralink采用植入方法不同,BrainCo采用的方法是非侵入式混合脑机接口技术。通过佩戴设备,系统可以收集、处理人体的脑电信号(EEG)和肌电信号(EMG)。这种方式对植入者身体不需要造成创口,从伦理上来说更容易被普通大众接受,且维护成本较低。

BrainCo 创立于2015年,是哈佛大学创新实验室孵化的第一支华人团队。创始人韩璧丞是哈佛大学脑科学中心博士。团队经过哈佛大学孵化,获得了中国电子、招商局资本、光大控股、腾讯联合创始人、华登国际、鼎晖投资等机构投资。

“读心术”和隔空打字

在当天的发布会上,BrainCo向外界展示了两项BrainOS控制的预研产品,一个是“读心术”,即脑波成像技术。据BrainCo介绍,该技术可以利用脑电波的模式作为条件通过算法还原人眼所见或大脑中想象的图景。

在此之前要想还原人类大脑中的图像,需要借助核磁共振扫描仪器,通过记录志愿者观看特定图像的大脑反应与神经反应数据库进行比对,通过算法还原来重构志愿者看到的图像。核磁共振技术是脑机接口技术一种实现方式,需要大型仪器配合完成脑部扫描。

相比之下,BrainCo展示的脑波成像技术只通过三个电极采集前额叶脑电波,配合算法可以实现初步实现脑波成像。

BrainCo科学家脑波成像技术生成图片,前两行为测试者盯住数字“1”10-20秒后,大脑中还原的图像,后两行是测试者盯住数字“5” 10-20秒后,大脑中还原的图像。

BrainCo称,这项技术取得进展后,采用便携式脑电检测仪器直接读取人类大脑中图像将成为可能。

隔空打字

另一项发布成果是隔空打字。BrainCo表示,公司研发一套肌电控制系统,这套系统可以采集前臂的手部运动肌肉群EMG信号,处理并精确判定用户的手部运动意图。这套肌电控制系统目前已经应用于BrainCo研发的智能仿生手,已经实现了帮助残障女孩林安露实现了弹钢琴的梦想。本次展示的是智能仿生手操作系统的升级版,可以更精准的识别人体的肌电信号,实现更多精细化隔空操控。

脑机接口的未来

脑机接口的技术和概念最早于1973年由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威达尔教授提出,但因为当时计算机发展水平仍较为初级等原因,未能吸引较多关注。进入 21 世纪,计算机行业的迅速发展,用户对于人机交互更高效率的追求,使得针对脑机接口的研究再次被提上议程。

脑机接口的突破对于人类来说有一定打得积极意义,比如,它可以辅助残疾人,帮助残疾人过上正常人的生活,比如解决盲人的听力问题,以及聋哑人的听力问题。在2018年的巴西世界杯上,一名瘫痪的少年就在脑机接口设备的帮助下,完成了替比赛开球的任务。

在马斯克的设想中,未来,人们可以像微创眼科手术一样安全无痛地植入脑机接口芯片,通过一系列微小电极和传感器,从大量细胞中捕获信息并将其无线发送到计算机以供分析。在马斯克看来,未来人类智力会被AI甩在身后,但脑机接口可以让我们跟上AI的脚步。所以,让人脑和机器连接很重要。

虽与Neuralink的植入式技术不同,但BrainCo也赞同,脑机接口能在从家居、出行、工作、运动、娱乐,到认知增强、工业、医疗康复等领域起到帮助。

目前,BrainCo 已经基于无创脑机接口技术推出了可供商用的产品:用于智慧教育的Focus 专注力训练设备和用于上肢残疾人士的BrainRobotics智能仿生手。这两款产品中的第一款可以利用脑电波神经反馈训练来提升认知能力,追踪专注力数据、并对其进行量化和提升。这款产品已经在北美许多知名中学、大学实验室(如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试用。

    责任编辑:李跃群
    校对:刘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