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万茜骨折恢复太快被嘲“医学奇迹”,我们来说说可能性

2020-08-27 15:5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白衣笨鸟 果壳

上个月,演员万茜因交通事故导致右臂肱骨干“粉碎性骨折”,引起网上一片同情和祝福。

然而该事件的后续却一波三折。骨折手术后不到一个月,万茜重返舞台,却因为在表演时举起了佩戴支具的右手臂、以及出席活动时右臂没有明显的手术伤口,被一些吃瓜群众质疑其“假骨折”打同情牌。更有不少人惊呼“做了骨折手术这么快就恢复?简直是医学奇迹!”

之后网上还流传出了所谓“万茜的片子”,当然也被质疑不是她本人的检查结果。最后万茜工作室不得不上传万茜术后康复视频“自证清白”。

一些吃瓜群众质疑万茜“假骨折”打同情牌。丨截图

然而,作为骨科吃瓜群众,忍不住举手——这题我会!所以,今天就来跟大家唠唠这样的情况是不是“医学奇迹”。

粉碎性骨折就是碎成渣渣?不是!

一听到万茜是“粉碎性骨折”,吃瓜群众瞬间泛起同情心,但后来,这也成为了万茜被质疑“假骨折”的原因之一:都粉碎性骨折了,这么快就能恢复?骗人的吧!

实际上,粉碎性骨折听起来吓人,却不一定都如大家想象中的那么可怕。医学上,只要骨折块碎裂呈三块及以上,就可以称之为粉碎性骨折。

有的粉碎性骨折的确很严重,比如真的碎成渣渣;但有的可能就没有那么严重,比如尽管有三块以上骨折块,却并没有太多移位,做好固定也可以恢复得相对较快。

所以即便是粉碎性骨折,如果相对而言并不十分严重,术后可以较早开始康复锻炼来促进恢复。

为什么右上臂骨折,

右腕关节要佩戴支具?

大家质疑万茜的另一点是她后期外固定支具的佩戴部位。很多人不能理解为什么右上臂骨折,却是在右腕关节佩戴支具。

图丨截图
图丨截图

乍一看这确实像是一种迷惑行为。但实际上,这在医学上也是合理的。万茜目前的主要诊断是“右肱骨干骨折”,但她在采访中还提及到自己有运动神经受损。

万茜在采访中提及到自己有运动神经受损。丨截图

肱骨干,是肩关节与肘关节之间这一段手臂的骨骼主体部分。肱骨干骨折多发生于中段,而肱骨中段正是桡神经经过的地方。因此肱骨中段骨折最重要的临床并发症就是“桡神经损伤”。

近18%的闭合性(即骨折部位没有与外界相通)肱骨干中段或远端骨折会损伤桡神经。在开放性肱骨骨折中,桡神经撕裂伤的发生率还要更高,大概为60%。

桡神经主要支配上肢一些伸展手臂、手指的肌肉,并负责手背部分感觉。如果桡神经损伤,可能会手腕抬不起来,大拇指活动受到影响,以及手背虎口侧的皮肤感觉障碍、有麻木感。

万茜展示的康复视频中提到自己最开始右手“不能比心”,这是典型的桡神经受损表现。桡神经损伤除了会让万茜暂时不能比心,还会让她暂时无法抬起手腕,所以佩戴支具防止腕关节长期处于下垂状态是很有必要的。

桡神经受损,佩戴支具防止腕关节长期处于下垂状态是很有必要的。丨图虫创意

至于上臂支具为何可以早期取下,这就涉及到骨折的治疗方式。

一般来说,骨折治疗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提供稳定支撑,帮助骨折部位进行自我修复。骨折固定方式包括外固定和内固定两种。

外固定是在人体外部利用一些装置,将骨折处的肢体保持在一定位置,主要包括石膏绷带、小夹板以及外固定支具。而内固定是将部分材料置入人体内部,直接将断骨连接起来,植入物包括金属螺钉、钢板、髓内针等等。

内固定可以较好地将骨折恢复到解剖学位置并提供坚强的支撑作用,这比单纯的外固定治疗要更加直接有效,并且可以减少术后外固定的范围和时间,甚至不需要在术后进行外固定。此外,坚强的内固定也有利于手术肢体更早开始进行康复锻炼。

肱骨干骨折的治疗方式也包括外固定和内固定。如果采用内固定治疗,手术后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是否需要结合术后外固定治疗,并且此时外固定所需的时间比单纯外固定治疗要短很多。

因此,万茜在8月初出席活动时佩戴了长支具,但是近期已经取下了右上臂的支具,并不会让骨科医生感到意外。

伤口两周就能愈合?

万茜骨折事件中,伤口的愈合时间,也是吃瓜群众质疑的重点之一。不少人以自己的亲身经历站台,认为骨折伤口不可能在一个月内愈合。

图丨截图
图丨截图

事实上,万茜说的是自己手术伤口2周愈合,而广大吃瓜群众认为骨折伤口不可能这么短时间就恢复。双方的说法都有道理,那问题出在哪里呢?

其实主要原因在于,手术伤口愈合≠骨折愈合。

不同部位的手术伤口愈合时间不同,主要取决于伤口的血液供应程度。对于骨科手术而言,伤口一般在四肢甚至关节处,这些地方的血液供应通常比较差,不利于伤口愈合,所以拆线时间相对较长,需要12~14天。也就是说,骨科手术后的伤口通常需要2周左右可以完全长好然后拆线。但具体情况与年龄、体质等有关,可能早1~2天拆线,也可能延迟几天。

所以万茜说的“手术伤口完全长好大概需要2星期”是完全没有问题的,这不是所谓的“医学奇迹”,而是伤口正常愈合的速度。

手术伤口愈合≠骨折愈合,后者需要更长时间。丨Pixabay

而不同于伤口愈合,骨折的愈合需要更长时间。一般成年人的骨折愈合需要3个月左右,也就是老话说的“伤筋动骨一百天”。在这3个月中,大概从骨折后7~10天开始,骨折处就会开始持续形成原始骨痂,整个过程需要4~8周。骨痂是骨折处连接断端的“疤痕”,骨折断端内的多种细胞、组织会不断修复、加强骨痂,以达到一种被医生称为“临床愈合”的阶段。

临床愈合意味着患者可以开始进行一定程度的负重,比如从最新的视频可以看到,骨折1月后的万茜已经可以向前平举一定重量的哑铃。

而骨折后8~12周开始,骨痂会开始进行自我塑形改造,此时不规则的原始骨痂会部分被吸收、重新塑形,使骨折部位的骨骼从不规则的结构逐渐恢复到正常结构,但是完全修复的时间则因人而异、各有长短。

最后来说说网上流传的这张“万茜的片子”。我们不知道它究竟是不是万茜的,而且每个医院的片子,页面都可能不同。

那从这个片子中可以看出什么呢?除了文字展示的信息,首先明显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右侧肱骨正位X线片,并且是骨折内固定术后的复查片,除了内固定物,还可以看到肱骨中段明显的骨折线。其次,这个手术用的是桥接钢板,并且在上端和下端各上了四枚钉子。

骨折的治疗方式已经有了很大进展,但是无论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无论外固定治疗还是内固定治疗,其主要目的还是为了给骨折部位提供一个稳定的支撑,正所谓万变不离其宗是也。

在现代医学中,骨折内固定非常常见,有其自身优势。万万没想到,在我们骨科医生看来平平无奇的内固定治疗,给大家带来的体验竟然是“医学奇迹”!

最后,希望大家理性吃瓜,快乐吃瓜。

参考文献

[1] https://www.vox.com/science-and-health/2018/9/5/17818170/work-fatigue-exhaustion-psychology

[2] Fernández-Castro, J., Martínez-Zaragoza, F., Rovira, T., Edo, S., Solanes-Puchol, Á., Martín-del-Río, B., ... & Doval, E. (2017). How does emotional exhaustion influence work stress? Relationships between stressor appraisals, hedonic tone, and fatigue in nurses’ daily tasks: a longitudinal cohort stud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rsing studies, 75, 43-50.

[3] Hockey, R. (2013). The psychology of fatigue: Work, effort and control.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Johnston, D.W., Allan, J.L., Powell, D.J., Jones, M.C., Farquharson, B., Bell, C. and Johnston, M., 2018. Why does work cause fatigue? A real-time investigation of fatigue, and determinants of fatigue in nurses working 12-hour shifts. Annals of Behavioral Medicine.

[4] Resnick, B. (2018). Why work is exhausting even when it involves no physical labor. 1

作者:白衣笨鸟

原标题:《万茜骨折恢复太快被嘲“医学奇迹”,我们来说说可能性》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