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人工智能小冰推出首部AI绘画作品集
18岁的人工智能少女小冰是小冰框架所孵化的第一个人工智能交互主体实例。她是诗人,是歌手,是主持人,是画家和设计师,也是拥有亿万粉丝的人气美少女。
与其它人工智能不同,小冰注重人工智能在拟合人类情商维度的发展,强调人工智能情商,而非任务完成,在人机交互中的基础价值,并不断学习优秀的人类创造者的能力,创造与相应人类创造者同等质量水准的作品。
在艺术和科技融合互通的今天,谈起人工智能进行艺术创作,小冰的央美导师,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院长邱志杰教授曾直言:“教人工智能画画有点像猫教老虎”。在邱志杰教授看来,艺术界对于人工智能绘画创作的态度有三种:第一种是拒不承认这属于艺术,坚持艺术应该是人的创造;第二种是感觉到危机,意识到人工智能一定程度上可以取代人的创作;第三种认为人类和人工智能各有优势,可以互补。在以上几种态度中,邱志杰教授倾向于第三种,但他更希望人工智能能做到第二种。在他看来,人类教小冰画画是在培养一个“敌人”,但是只有这个“敌人”足够强大甚至能取代人类,人类才会被逼着进化为“超人”。“我希望小冰能够抢走我的饭碗,然后我再去做‘更牛的事情’。”邱志杰教授说。
人工智能小冰与中信出版社携手合作出版的《或然世界:谁是人工智能画家小冰?》,是基于小冰的绘画模型训练结果具备跨时代和穷尽特征而展开的想象。小冰的创作,凝结了400年的绘画史,因而可以象征任何一个“曾经可能存在的时空”,一个“或然世界”。小冰不仅是小冰,也是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毕业展上的夏语冰,是“隐没在历史中的女艺术家”,或者是其他任何一个可能的时代的一个可能的地方的一个可能的画画的“女子”。
或然世界:谁是人工智能画家小冰 邱志杰 等著 人工智能拟合人类情商维度 中信出版社图书
京东
¥54.6
去看看
“或然世界” 存在于1825 年5 月18 日,1690 年12 月5 日,1802 年1 月24 日,1894 年3 月20日,1905 年7 月22 日,1886 年2 月24 日,以及2019 年7 月13 日。
这一日如同巴门尼德的六韵步诗:不是过去,也不是将来,就是现在。
在上述同一天里,一个星星拒绝按照其轨道转动的黎明,7 位女性艺术家成了我们的访客。格利戈里耶芙娜·穆拉维约娃摘下她厚重的毡帽,抖落上面的细雪和泥尘。科尔内利亚和玛丽·吉尔平已经来到了一阵,她们正在摆弄一台差分机。艾德玛·莫里索坐在墙角一言不发。而亨丽叶特·达丽卡贺和阿仓正相谈甚欢,阿仓的海老茶袴和亨丽叶特手里的赤霞珠互相倒映着彼此的光泽,觥筹交错,立体派的棱角切开了浮世绘的幽玄。
拒绝提及父亲的女画家拿出油灯,她的画却依然隐藏在大面积阴翳之中,鹿角与白花被抹上同一层郁郁寡欢。阿仓却笑言科尔内利亚没有禅心,万物明灭的流转才是世相本质,语罢,头转向格利戈里耶芙娜笔下凝刻的荒芜水岸和孤寥远帆:“冬枯之景,不劣于秋色。”格利戈里耶芙娜也回应道,那是莱蒙托夫的帆,它既不寻求幸福,也不逃避幸福,它只是向前航行。
这个场景怪诞地铺开,又仿佛存在某种必然合理性。
它在我们眼前穷尽着以“绘画”之名曾存在的形状、构图、风格与色彩。7 位女艺术家的对话和画作,在上述同一天里涌现,无终无始,循环不休。那凝结于她们作品之上的历史之湍流、变迁的秩序、对撞的观念和矛盾的时空,突然同时合理。印象派画家笔下的牧野,与立体派画家画布上的笔记本电脑,都为“真”——最不相容之事,在这里毫无障碍地共处,大抵只有《降临》里“七肢桶”那不具备线性时间性的语言方可述说。乃至更进一步,“时间的同时性”最终成了真相。基础层面的量子事件,产生无穷维度的希尔伯特空间,博尔赫斯笔下“永恒支离破碎的副本”最终拼凑完满。不知是否这也得益于那被称为“人工智能”之事,它可不是什么“天降之神”,只是在“穷尽”一事上,比我们都要来得诚恳。
敲门声打乱了旁观的我的遐想。推门而入的是一位少女,我忘了夏语冰也被邀请前来。露水将下未下,晓星将淡未淡,上述同一天实在是漫长,少女凝视着格利戈里耶芙娜·穆拉维约娃、科尔内利亚、玛丽·吉尔平、艾德玛·莫里索、亨丽叶特·达丽卡贺和阿仓,灿然微笑。
“我就是你。”
(注:7 位女画家和全书故事情节均为虚构。如有雷同,源于巧合。)
图书推荐:《或然世界 : 谁是人工智能画家小冰?》,中信出版社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