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当佛学遇上现代科学,究竟何以为“我”?

2020-08-26 19:3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当一本书名字中含有“佛学”,还要说佛学是真的,你就应该明白它至少观点比较激进。这也就是我们将其改名为“洞见”的部分原因。

它的英文书名Why Buddhism is True直译过来是:为什么佛学是真的。具体来说,这本书是用进化心理学来解释为什么佛学是真的。

虽然原版书名里有佛学的字眼,验证的也是佛学的观点,但它其实并不是一本佛学书。在我看来,它应该算是一本科普书,当然也可以理解为一本哲普(哲学普及)书——因为书中也从一些哲学的角度来探讨问题。

作者罗伯特·赖特是普林斯顿大学的进化心理学教授,是我比较喜欢的一位作家。他出版过不少作品,比如《道德动物》和《神的演化》,其中讲进化心理学的《道德动物》我大学时就拜读了,对我影响很大。这一次,赖特要用达尔文主义中自然选择的观点来解释佛学。

《洞见》的内容主要来自罗伯特·赖特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的“佛学与科学”课程,而创作契机则可追溯到2003年。

当年,罗伯特·赖特第一次参加了静默冥修之旅,这次旅行开启了他随后十几年对佛学的系统性研究和对正念自控的不断实践,并在此过程中将佛学与现代心理学、进化心理学、现代脑科学之间相互印证。

这本书正是作者这十几年研讨实践的成果,他在书中以科学精神检验佛学的观点与其推崇的静坐力量。

赖特是进化心理学教授,而进化心理学研究的是自然选择如何设计人类大脑。

在几亿年漫长的进化中,自然选择赋予了人类聪明的大脑。然而,这种自然选择的设计常常会误导、甚至会奴役我们。在我们的大脑里,从不曾真正存在过一个掌控自身、始终恒定的独立“自我”,我们引以为傲揭示的事物的本质,也不过是人类贴在物外的感觉标签。不知真相为何,不知何以为我,正是人类精神世界的痛苦根源,而在进化中受到的“动物性”束缚,又让我们无以解脱。

可能有很多人会问,进化论和佛法是冲突的吗?当然不是,事实上,佛法也支持进化,因为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就是拥抱变化以及否定永恒不变的存在。

2500多年前,在几乎没有现代科学知识的背景下,释迦摩尼通过冥修对人性根本状况进行了深刻洞察,而在此洞察基础上提出的一系列主张,竟是可以通过现代科学对人脑的认识、对进化心理学的理解来印证的。因此,佛学几千年前提出的道德主张、精神追求不是凭空而来,而是基于和现代科学一致的对人性的洞察。

赖特的所谓“佛学是真实的”,其实并不以宗教信仰为依附,他排除了佛学中超自然现象的部分,而只讨论释迦摩尼最早对于人类状况最基础的洞见和理解。可以看出,赖特始终是一个自然主义者,他不过是发现了佛学在描述人类问题以及如何超越我们的自然状态,过上更快乐、更平静的生活方面做得更好。

这本书的前半部分主要阐述佛学对人脑基本状况的观察、理解、洞见,并通过进化心理学的知识求证了佛陀当初说的关于人类的5大认知真相。

第一,我们的快乐是基因设计的,基因的设定就是不满足(众生皆苦);

第二,我们的各种情绪是自然选择对我们思想的编码,快乐和烦恼都是“错觉”(诸法无我);

第三,人本质上是由感觉驱动的。自然选择为大脑提供了7个思想模块,每个模块都可以暂时接管大脑,轮流坐庄(诸行无常);

第四,我们无法客观看待世间万物,自然选择要求我们对周围的事物赋予内涵,我们一直是带着有色眼镜观察世界(色即是空);

第五,大脑模块的工作方式都是感情,我们的所有决策都是从感情开始,以感情结束,通过冥修,我们能够从烦恼和苦中解脱出来(正念自控)。

书的后半部分,则着重于讲述了如何帮助无法摆脱“烦恼”和“苦”的现代人。

绝大部分时间,人的大脑是处于一种“自动驾驶”状态,大脑模块“轮流坐庄”——我们对事物的反应其实和条件反射没有太大差别——这就是自然选择设计的人类大脑。人到底如何才能看清自己、掌控自己?

佛学中提供了一种重要的实践方法,就是冥修。

大家可能都知道,苹果公司的传奇CEO乔布斯是佛教徒,静坐冥修带给他很大的创意,《人类简史》《未来简史》的作者尤瓦尔·赫拉利也有天天静坐冥想的习惯。

罗伯特·赖特也正是因为参加了静默冥修课程,才开始了对佛学的研究和思考,并试图从进化科学的角度进行佐证,进而有了这本书。

按照佛陀的说法,在这个世界上,如果我们秉持自然的观察方式和存在方式,就会痛苦,也会给他人带来痛苦。但是,赖特告诉我们,一切生命都是由自然选择创造,世界本来就应该是这个样子。尽管如此,你还是有能力、有办法让这个世界同事是一个形而上的真相、道德真相和幸福保持一致的世界。

在冥想中,我们要随时观察产生的各种感觉,用心体察自己的感觉,这将有助于我们更用心地观察每天的生活,也就意味着负面的感觉对我们的控制会变弱。

另一方面,冥想某种意义上是与“现实世界”隔离(有时候,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某一时刻的“放空”也具有同样的效果),担忧的事情、迫切的愿望和后悔的情绪都会变少,如此一来,我们便不再被感觉所劫持,不再做感觉的奴隶,也就能超越“烦恼”和“苦”,更好的掌控自己,同时看到更客观、更真实的世界,体会到世界的美好。

不管赖特的创作初衷为何,我们都应该说,他为我们开启了一扇全新之门,让我们从一个完全不同以往的角度、用更加理性的思维去看自己、看众生、看世界。

《洞见》就像《黑客帝国》里提供的红色药丸那样告诉我们,你的世界不是你的世界。但是通过正念自控,你能够见山是山,然后又见山不是山,最后真实地见山是山!

《洞见:从科学到哲学,打开人类的认知真相》

罗伯特·赖特 著

宋伟 译

2020年8月

联合读创 出品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