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女儿三十多岁,完全没有恋爱的愿望,怎么办?

2020-08-27 21:5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李松蔚 

一对老夫妇找我咨询,目标是促使女儿开始找对象。女儿三十多岁,完全没有恋爱的愿望。

女儿并不认为这是一个问题,也不想改变。我向父母解释,每个人都可以选择自己的人生。她享受单身的状态,我们不可能,也没必要改变她。

但父母另有想法。他们认定女儿「内心深处」向往爱情。证据是她高中时有一段早恋的经历,被父母简单粗暴地制止了。母亲有点后悔,认为当时的事处理得不妥当,说出来不少伤人的话。父亲觉得当时那样说还是有必要的。但他也认为,女儿后来再没有谈恋爱的想法,就是当时的后遗症。

「我知道的,她就是心里憋着口气。」

所以他们反复向女儿解释当年的事。女儿的说法是:事情已经过去了,你们不用再往心里去,我都放下了,现在只是单纯地不想谈恋爱而已。

越这样,父母越认定女儿心结难解。

冲突已经持续了好几年。这是他们求助心理咨询的原因。他们沉浸在这样的想法里:谈恋爱的愿望原本是「应该」存在的,只是受到多年前的事情影响,卡住了,失常了。女儿现在的状态是「有问题」的,像是被礁石堵塞的水流。一旦想办法搬开这个障碍,女儿就会重新涌现出对恋爱的热情。

我向他们确认:你们认为当年这件事的影响,对女儿持续了十几年,甚至还会继续下去?

他们忧心忡忡地点头。

我不这么想。这是一种线性因果论的解释,无限拔高了「过去」的影响。按照系统治疗的理念,过去的事——除非是重大创伤——很少对现在的状况起决定性作用。一种状态要在当下持续的互动中,得以持续的保留。而最典型的互动,可能就是父母为了找对象的事跟女儿反复发生的冲突。

一方越催,一方越不动。越不动,就越催。

我试图软化这个模式:父母阻止早恋的例子也有很多吧?也有的孩子早就忘了这件事,或者不在乎,有的甚至在父母眼皮底下照谈不误。怎么理解这种差异呢?有没有可能,女儿的状态还有别的原因?

父母皱着眉。我重复了几遍,他们才听懂我的问题。父亲想了很久,说,她这孩子心重,别的孩子不把父母的话放到心里,她会放到心里。

还是固执地归因给自己。

难道他们没有意识到,越这样想,越维持了「问题」吗?谈不谈恋爱都不是什么大事,却上升为全家的问题,不能放过孩子也放过自己吗?但我看老人痛心疾首的表情,反复试图论证当年的创伤。我也不自禁地绷紧了神经。我想,对他们而言,接受孩子是正常的——并没有任何问题,只是单纯没兴趣谈恋爱——或许才是更可怕的事吧!

正常意味着,她的选择完全属于自己,父母还能做什么呢?除了等她自己想改变,就无能为力了吗?眼前的老夫妇不接受这一点。想再做点什么的前提,就要把孩子的选择解释为一种「病态」。

孩子就是有问题的(哪怕解释成自己的错误导致,也行),才会带来回归「正常」的可能。

很多正常人也喜欢单身呢,我说。

「但我们给了她负面的心理暗示。」

你们后来也对她解释过了。

「她对恋爱已经有心理阴影了,后来再跟她说那些话,她就听不进去。」父母坚持这么想。

创伤啊,原生家庭,这些说法可以带来这样的好处:既免除一部分孩子的责任,也增长了父母的可控感。让他们用当年的「错误」关联了孩子今天种种的「不如意」。这种关联并不让人愉快,但至少有一丝希望:孩子仍然受制于父母带来的影响(哪怕她早已成年独立),服从于这层因果性,父母才能理直气壮地采取行动,施加干预。哪怕每次干预的结果都是事与愿违,不欢而散。

我要继续向他们强调,孩子已经可以为自己的人生负责,让他们停止无谓的烦恼和争执吗?

我估计说了也没用,何况这不是他们做咨询的目的。我想他们也许只是希望我强化这样一种解释:子女的人生大事,父母是有办法推动一把的。

我决定迎合他们的愿望。

我说,孩子就算想找对象,也需要一个过程,要帮孩子顺利启动,有一个办法可以试试。

什么办法?

减轻她对于找对象的思想包袱。

我详细解释:「她可能有一部分的包袱在于,一旦开始恋爱,就没办法轻易脱身。你们知道,她有可能遇到不靠谱的人,不但不能给她带来幸福,还会带来巨大的风险。这时候她也不敢分开。与其落到这种结局,不如一开始就不要谈恋爱。」

母亲:「她是表达过这种担心,但我觉得总要试试啊,不试怎么知道不行?不行再分嘛。」

父亲:「对啊,为什么不敢分开?」

他们认同了这种解释。我暗暗高兴,这样一来,他们就能把当下的互动——而不是过去的创伤——跟他们想要的结果建立联系。我说,是的,她可能是把谈恋爱这事看得太重了,反而没法采取行动。除非让她放松一点,觉得这事没必要看那么重。

父母都摇头:那是没必要,没必要。

我说:但她需要花时间,慢慢相信这一点。

父母对视一眼:我们可以怎么做?

你看,我用了正面的话术。如果我说:「你们应该尊重她的自由,不要劝她找对象」,他们受到了否定,进退维谷。接下来劝也不对,不劝又不甘心,怎么做都不符合心意。但如果我说:「你们要减轻她的思想包袱,有助于她找对象」,这就让父母获得了解放,可以往不同的方向灵活探索。

我们开始讨论父母可以做什么,减轻这份负担,向女儿传递「恋爱没那么重要」的新理念。

母亲说,我们回去跟她谈谈。

你们谈的时候,不要谈「减轻包袱」这种话,那还是在鼓励她谈恋爱,间接加重了她的包袱。索性只字不提找对象的事,多聊聊别的话题,工作啊,娱乐啊,爱好啊,让她开心的话题。她的生活有更多开心的事,找对象这事自然就不重要了。

父母似懂非懂地点头。

母亲又有一点怀疑:这样做真的有用吗?万一我们这样做了,女儿还是不找对象怎么办?

父亲白了她一眼:你看,就是你这种态度!不是刚说了要减轻包袱吗?她没对象也蛮好!

(案例信息有虚构处理,勿对号入座)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