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古典音乐:曲高非和寡

2020-08-26 14:2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围炉weiluflame 围炉 来自专辑文化圈层

前言

提到古典音乐,大家会马上想到那些“大俗曲”,比如贝多芬的《致爱丽丝》、柴可多夫斯基的《天鹅湖》、爱德华·艾尔加的《威风凛凛进行曲》(Pomp and Circumstance Marches)等等,殊不知古典音乐所涵盖的范围之广,它与流行音乐和其他艺术形式的关系之紧密。本文希望能打破古典音乐圈层孤芳自赏的壁垒,促进更多的人欣赏古典音乐,走进音乐厅。

古典音乐分类和乐迷圈层

西方古典音乐(western classical music,以下简称古典音乐) 并不是一个单一的音乐流派或时期,而是从中世纪欧洲基督教的宗教音乐一直延续到如今的极简主义音乐(minimalism),序列主义音乐(serialism)等等。然而,被大众认可度最高,一定程度上成为古典音乐代名词的却是共同实践时期(Common practice period,1600-1910)。在这个时期之中,有大家耳熟能详的巴赫,维瓦尔第的巴洛克时期(Baroque period,1600-1750),莫扎特、海顿、舒伯特的古典时期(Classical period,1750-1820),瓦格纳、勃拉姆斯、肖邦的浪漫主义时期(Romanticism period,1800-1910),乐圣贝多芬本人则在后两个时期之间承前启后。之所以称为"共同实践",是因为乐谱的标注方法的统一,乐器形制的规范化,赋格织体的采用,乐曲种类体例的固定等等。古典音乐的形式也非常的多元,包括了室内乐,交响曲,协奏曲,歌剧和合唱等等。那么作为菜鸟,如何识别什么是古典音乐?较为简单但不太严谨的方式是根据乐器的使用(管弦乐器和不插电的键盘打击乐),演出的场所(音乐厅)和演出的服装(男性身穿燕尾服)。

典型的交响音乐会(维也纳金色大厅,Der Wiener Musikverein)

古典音乐迷其实也是一个涵盖非常广的统称,其中至少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纯乐迷,单纯欣赏某种形式或流派或作曲家的音乐。这一类乐迷更为传统,看重对于乐曲本身的研究和背后的文化及历史背景。日常争吵话题例如 “三巨头之外(巴赫贝多芬莫扎特),谁是top4,勃拉姆斯吗?” “老肖(肖斯塔科维奇)对苏联的态度到底是怎样的,为何不离开?” “新古典(neo-classicism)和序列主义(serialism)哪个才是古典音乐的未来?” “马勒七(Seventh Symphony)到底是阿多诺(Adorno)所批评的‘华丽的外貌与整体的贫乏内涵之间的失衡’还是勋伯格(Schoenberg)所赞扬的‘个人与宇宙间的平衡’?” 也有很多作曲家的梗为人津津乐道,比如斯特拉文斯基改编美国国歌而被波士顿警察逮捕。

第二类是人迷和团迷。他们包括乐团迷,指挥家迷,独奏家迷,独唱家迷等等。这个群体看重现场演出胜过曲目本身,会去争论乐团、指挥家、独奏家的高下之分。争论的话题比如郎朗是不是当今钢琴家top3,柏林爱乐是不是当今世界第一乐团,指挥帝王卡拉扬是不是历史第一人。但是这群人里也会出现饭圈的盲目追捧和无脑黑。由于比较需要一个相对客观的标准,很多人就会诉诸“权威”而非对音乐本身的理解。比如部分云粉(李云迪死忠)面对批评的逻辑就是“是你懂音乐还是DG四星带花专辑录音师和制作人懂音乐?” “德国明镜杂志都把李云迪称为钢琴诗人,是你懂音乐还是明镜杂志懂音乐?” 除此之外,这个圈里的梗数不胜数,我们来个无奖竞猜:美国指挥家、作曲家伯恩斯坦(Leonard Bernstein,1918-1990)到底夸过几个人是最伟大作曲家?(答案见文末)

第三类是技术迷。这一群人痴迷于各种录音技术、唱片质量和音响耳机设备。他们的经典语录是"听现场哪有听录音的音质好?"笔者记得以前听到过一位资深技术迷声称,当设备特别好的时候,磨损降到最低,甚至可以眼前浮现录音时的图像。当然,这只是一种未经证实的传说。不过从客观来说,古典音乐对音响设备的要求比流行音乐更高。原因主要是古典音乐的编制一般较大,尤其是交响乐,对于音场、频率、响度的要求都很高,好的设备甚至可以听出不同乐手的站位。而且乐器间的音色差别很大,需要高解析、高还真的设备才能展现每一个乐器的独特音色。此外,由于古典音乐大多依赖乐器本身来表达情感,没有歌词,很多指挥家对于同一乐曲的处理差别往往就在几个音的音色上,所以音色的饱满度、开阔度和纵深度对于表达指挥家和作曲家的思想感情至关重要。

古典音乐和其他音乐圈层的联系

古典音乐本身并非是众多音乐流派中一个孤立的圈层,它影响了许多后继流派的产生,其发展的历程中也吸取了其他音乐流派的元素。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它与流行乐、民族音乐之间的张力,以及與电影配乐之间的联系。

西德广播公司一档古典音乐栏目《大师之作》如是说:古典音乐便是曾经几个世纪的流行乐。古典乐并不与流行乐对立,许多古典作曲家在创作中会都会吸收当下流行的元素。例如,20世纪初的后现代主义音乐影响了爵士乐的产生,而爵士乐也影响了后现代主义本身和印象派音乐(如与德彪西齐名的法国印象乐派作曲家拉威尔Maurice Ravel)。在中国,从上世纪初开始流行的艺术歌曲形式(如李叔同的《送別歌》)则源自于德国古典音乐中Lied的传统:作曲家从诗歌中获得灵感作曲而成的歌曲——从舒伯特、勃拉姆斯到聂耳、贺绿汀,这是跨国跨时代的艺术创新。

许多古典音乐作品的元素也仍常被当下的音乐人所运用。由约翰·帕赫贝尔作于1680年的D大调卡农(Kanon und Gigue in D-Dur)作为一部巴洛克音乐作品,自1970年代起便被运用在流行音乐和广告、电影配乐中(其中就有Maroon 5在2019年发布的《Memories》),是古典音乐作品里受改编运用最多、且受欢迎至今的一部作品。在国语乐坛里也有不少音乐人深受古典音乐的影响:周杰伦的一首《琴伤》里便融入了柴可夫斯基的《四季组曲:六月船歌》以及莫扎特的《土耳其进行曲》(Rondo alla Turca),而我们耳熟能详的 S.H.E 《不想长大》则出自莫扎特《第四十号交响曲》( Die Sinfonie g-Moll KV 550)的旋律,甚至许多重金属乐手也深受古典乐影响。如此的例子数不胜数,想到许多我们朗朗上口的流行乐调实则源于看似“高冷”的古典乐章,你还会觉得这两者是对立的音乐圈层吗?

在《不能说的秘密》中,周杰伦饰演的男主角对肖邦作品了如指掌,他本人也从小苦练钢琴,有深厚的古典乐基础

在古典乐和流行乐元素的融合中,也包括了它对民俗音乐的吸收。在民族独立运动迭起的19世纪,许多有强烈民族认同感的作曲家会在作品中融入口口相传而未被记谱的民间旋律,或者采用民族乐器,讲带有强烈民族风格的古典乐作品多被用来表示民族身份、发扬爱国情绪。其中较著名的有捷克(时奥匈帝国之波西米亚行省)的斯美塔那(Smetana)和德沃夏克(Dvořák)创作的交响诗,肖邦的波兰舞曲等等,而家喻户晓的《梁祝》则也是这般“音乐民族主义”(music nationalism)的体现。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有时也自成一体。

在电影音乐(film score)中, 许多作品都植根于古典音乐、或是直接采用古典乐作品。法国前卫派作曲家萨蒂(Erik Satie)在默片时期就已为电影创作配乐;被影迷奉为神作的库布里克《2001太空漫游》中对理查·施特劳斯之交响诗《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Also sprach Zarathustra)的应用可称为传世经典,而我们都在《猫和老鼠》里听过比才的《卡门序曲》(Carmen Ouverture)和柴可夫斯基、肖邦、约翰·施特劳斯的作品;在7月逝世的电影配乐大师埃尼奥·莫里康内曾提过他儿时深受比才的《自由射手》(Der Freischütz)影响[1]。许多气势恢宏的电影原声都是采用管弦乐形式,从业余角度很难阐述这些作品与古典音乐作品的区别,也曾有是否要将电影音乐定义为20世纪后期古典音乐流派之一的争议,但无可争议的是在当下百花齐放的电影配乐作品中,可以看见古典音乐的灵魂。

古典音乐和其他艺术形式的联系

在电影尚未产生之时,古典音乐主要取材于文学、绘画、戏剧作品。掌握“标题音乐”(Programme Music)与“无标题音乐”(Absolute Music) 两个概念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这类作品的意义。标题音乐一词由李斯特首创,指作曲家在音乐创作过程中将音乐与特定事物联系,根据特定的题材来抒发情感[2]。从已有作品来看,标题音乐主要是对文学、绘画、戏剧、以及大自然的形象进行描绘,从而提高音乐的想象力与表现力[3]。如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交响乐《天方夜谭》(Scheherazade)取材于大众熟知的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穆索尔斯基的钢琴套曲《图画展览会》 (Pictures at an Exhibition)取材于他本人参观加尔特曼画展的经历,德彪西受莫奈《日出印象》启发创造出《大海》 (La Mer)来描绘从暗夜到日出的海上光景。

图画展览会的部分画作
《日出印象》与《大海》

与标题音乐相对的为纯音乐,也称无标题音乐。它不借力于其它艺术形式,而以音乐自身的逻辑展开。相对于标题音乐,无标题音乐表现的是一种概括性的情感。如中国听众熟知的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月光》虽然有标题,但这只是出版商所加以引领听众的想象,该曲本名为《C#小调钢琴第14号奏鸣曲》(Die Klaviersonate Nr.14 op. 27 Nr.2),实为无标题音乐。

标题音乐与无标题音乐有着漫长的美学之争。在勃拉姆斯看来,标题音乐破坏了音乐的形式美感。但不容忽视的是,流传至今的标题音乐在情感抒发与画面表现上是优秀的。以查理·古诺创作的歌剧《浮士德》为例,该歌剧选材自歌德的诗剧《浮士德》,节选了浮士德被魔鬼诱惑以及与玛格丽特的爱情悲剧部分,即歌德原诗中的第一部。在歌剧中,玛格丽特由于自己被浮士德抛弃,哥哥又为浮士德所杀,在精神失常中掐死了自己与浮士德的孩子。原本纯真烂漫的玛格丽特从失望一点点转向绝望,直至悲伤到无法再歌唱。此时,人物的思考与心情更多是通过悲痛的音乐传递,而非诉诸歌唱。这种痛苦、分裂在音乐中淋漓尽致地表现,令听众也为之哀伤。

除了绘画、文学等形式外,古典音乐与舞蹈的关系同样紧密。舞曲作为最通俗的古典音乐,吸收民间音乐风格,逐渐固定成为古典音乐中一种曲式风格,在几百年前的欧洲常常作为舞会的配乐。在17、18世纪,欧洲人们常跳的是典雅缓慢的宫廷舞蹈,如帕凡舞(孔雀舞)、小步舞、萨拉班德舞。到了19世纪,圆舞曲的发展使时代告别了古老拘谨的舞步,情绪奔放的圆舞曲令西欧旋转了起来。大众音乐爱好者每年期盼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就大部分由舞曲构成,如圆舞曲、波尔卡、加洛普等等[4]。

启发“圆舞曲之王”小约翰·斯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

伴随着舞曲的自身发展,它渐渐不再与日常舞蹈存在直接关联,而更接近于一种独立乐曲,如贝多芬《第一交响曲》(1. Sinfonie in C-Dur op. 21)中的第一乐章就是一段小步舞曲。这也是为什么今天我们常常能听到一两百年前的圆舞曲、小步舞曲,却很少看到当年的舞步再绎。

如今我们最常看到古典音乐与舞蹈的结晶是芭蕾舞剧,如柴可夫斯基写的三部举世闻名的芭蕾舞曲:《胡桃夹子》、《天鹅湖》、《睡美人》。一提起《天鹅湖》中的《四小天鹅舞曲》,相信那干净利落的节奏与经典优雅的芭蕾动作便一同出现在大家眼前了。

说到《天鹅湖》,广为流传的《天鹅湖》剧中的王子的原型——巴伐利亚国王路德维希二世,同样值得一提。这位浪漫的国王因其执着的艺术追求与对瓦格纳(Richard Wagner,1813-1883)歌剧的迷恋,不惜现身修建今日德国最著名的城堡——新天鹅堡——以瓦格纳歌剧中的日耳 "曼世界为图尔的"瓦格纳的主题公园":国王的餐厅和书房陈列着《汤豪舍》(Tannhäuser)的壁画、客厅则是《罗恩格林》(Lohengrin)的图画、卧室是《 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Tritan und Isolde)、更衣室是《纽伦堡的名歌手》(Die Meistersinger von Nürnberg)...... 这也顺应了瓦格纳在The Artwork of the Future(1849)一文中的观点:理想的艺术作品应该要结合音乐,诗歌和美丽的布景来达到一种完美的统一。虽然阿多诺批评这不过是资产社会的幻魅,把商品作为了神话。

新天鹅堡的外观
新天鹅堡的客厅

建筑与古典音乐的结合并非路德维希二世的独创。今日富丽堂皇、庄严隆重的巴洛克建筑风格,在17、18世纪深深地渗入当时的古典音乐[5]。如同华丽辉煌的凡尔赛宫内部布满了浮雕、饰品、油画、挂毯,享有共通性的巴洛克音乐也充满了大量的装饰音如回音、跳音、连音,音乐的华丽繁杂塑造出立体丰富的画面。

古典音乐虽然是发源于欧洲,但作为一种世界性音乐,它所吸收的文化远远不止于此。比如,德国作曲家古斯塔夫·马勒(Gustav Mahler)的作品《大地之歌》的歌词就采用了Hans Bethge 在1907年所出版的唐诗翻译选集Chinesische Flöte:Nachdichtungen chinesischer Lyrik 的七首诗[6]。这七首诗中四首作者为李白,一首钱起,一首孟浩然,一首王维。虽然由于当时翻译的种种误解,使得译文与德文的风格与内容差异极大,但仍然具有一种东西浪漫主义相融合的美丽与震撼。篇幅所限,笔者仅列出李白《悲歌行》前四句和与之对照的德语歌词的中文翻译。

悲来乎 悲来乎

举杯饮酒之前,且容我为您高歌一曲!

主人有酒且莫斟

这首忡悒之歌,当听似发自您灵魂的笑声。

听我一曲悲来吟

当忡悒逐渐靠近,这灵魂的荒颓花园,

悲来不吟还不笑

生命的余烬是黑暗——是死亡。

后记

作为业余古典音乐爱好者,我们希望能展现出古典音乐平易近人、多姿多彩的一面。它背后不只是传承有序的宗教音乐传统和繁杂的作曲技法,其本身也是昨日世界的文化彰显。从瓦格纳的歌剧到拉赫马尼诺夫的协奏曲,这些作品并不只限于在歌剧院欣赏的恢弘大作,也可以是伴你在图书馆自习、度过平淡岁月的旋律。古典音乐与其他艺术的交融也展现出它的包容性和無遠弗屆的影響力。如今,古典音乐的疆域早已跨出欧洲,在新时代里也获得了它的灵魂,也希望更多人能领悟到它跨越时代与国界的魅力。

前文问题答案:数不胜数(笔者朋友粗略估计光20世纪就有五个:勋伯格、斯特拉文斯基、欣特米特、马勒、肖斯塔科维奇;再算上三巨头,起码也有八个)

[1] BBC classical music magazine:Ennio Morricone: the Italian film composer on reassessing his role as ‘king of the cowboy genre’

[2] 钟家明 .标题音乐及其发展轨迹[J].艺术百家, 2007(03):96-97.

[3] 张教华 .标题音乐与无标题音乐的美学特征比较[J].河南科技, 2012(05):41-42.

[4] 田艺苗 . 古典音乐的巨匠时代(1695-1897)[M].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4.

[5] 刘迪.视觉与听觉艺术巴洛克——浅谈音乐与建筑的关系[J].戏剧之家,2020(19):89.

[6]Hamao, Fusako. "The Sources of the Texts in Mahler's" Lied Von Der Erde"." Nineteenth-Century Music 19, no. 1 (1995): 83-95.

文 | 吴丹 林嘉妍 杨晨

图 | 来自网络

原标题:《文化圈层 | 古典音乐:曲高非和寡》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