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见证爱情的结婚证书,竟然有这么多花样!肯定有你没见过的!

2020-08-25 12:5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谨以白头之约书向鸿笺,

好将红叶之盟载明鸳谱。”

在七夕这个特别的日子

你想知道历史上的婚书都有哪些形式吗?

快和小布一起来看图了解吧~

传统·礼书

这一时期的婚书主要是为了礼仪和记录,大多都是程序化的“应用文”。

婚帖上要写明男女双方的姓名、生辰、籍贯,甚至还有祖上三代的名讳官职、以何人为媒。

男方家庭发出的求婚帖为“鸾书”,女方家庭回应的允婚书则称“凤笺”。

清末的“鸳鸯礼书”,

即男方大家长写给女方家庭的求婚帖↓

求婚帖↓

允婚书↓

一张长条形红纸叠成四折六面,封面印有金色龙凤纹样,因此也被成为“龙凤帖”。

古代婚书常见的吉祥图案还有一类是人物神祇,例如神仙福禄寿,或是婚姻神和合二仙。

民国·中西合璧

清末民初受到欧洲婚嫁习俗的影响,兴起“文明结婚”。政府印制颁发、盖有政府印章或贴有印花税票的是得到政府认证的“官制婚书”。

1945年贴有印花税票的婚书↓

图案上,民国时期的婚书既沿用了古代常用的龙凤、神祇,也有一些新的元素出现。

这张婚书则是典型的“中西合璧”风格,

两只天使手握同心结↓

在传统文化中富有美好寓意的吉祥图案

你都知道吗?

新中国·百花齐放

这张1951年的结婚证书,属于在商店购买的私印婚书,因为1950年起已经不再对结婚征税了,因此这张婚书并没有贴印花税票↓

这张1954年上海市虹口区人民政府颁发的结婚证图案更显时代特征↓

1966年至1976年期间,结婚证上以《毛主席语录》为内容的政治标语成为这一时期的醒目特点↓

改革开放后,结婚证上的政治符号开始消减。1986年《关于制法发

等统一式样的函》规定了结婚证为6开对折,自此以后,结婚证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小本子”↓

2004年《民政部关于启用新式婚姻登记证等问题的通知》后,结婚证基本成为现在的样式——枣红色封面,烫金国徽,盖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监制印章,全国统一编号,防伪性能大幅提高↓

三千年来,

结婚证书的形式一直在变化,

但它承载的美好爱情和

对幸福婚姻生活的向往从未变过~

你收藏有其他样式的结婚证书吗?

欢迎留言告诉小布~

文字:曹俊 肖书瑶 狄斐

婚书图片来源:冯忠宝

原标题:《见证爱情的结婚证书,竟然有这么多花样!肯定有你没见过的!》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