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沿苏州河而行·循声|在苏河湾沉淀对历史和当下的思考
苏州河,最早的英文名是“Soochow Creek”,creek是小溪的意思。对于国人而言,更倾向于称这条河为吴淞江。同行者当中,作家btr引用《尚书》“三江既入,震泽底定”,说三江中的其中一条江就是指松江,也就是现在的苏州河。后来因为淞江在吴地,所以称之为吴淞江。
20世纪90年代以前,沿岸工业发展迅速,而代价就是苏州河水如同墨汁一般,全年黑臭。对此,天后娘娘既帮不上忙也出不了力。90年代后,两岸工厂搬迁,河水三期治理。今天,苏州河已经可以靠自然生态循环保持水质。走在苏州河桥边的岸堤上,我听到同伴惊呼:“岸堤上有鱼,还不止一条!”
西藏路桥上休息的人 澎湃新闻记者 周平浪 图
河边的工业遗产:四行仓库
这次漫步的起点是四行仓库。这座占地0.3公顷的建筑物,其实不止是一座仓库,也不单单有一栋楼。今天大家所说的“四行仓库”其实是两座仓库,西边是“四行信托部上海分部仓库”,东边则是大陆银行仓库。
朱怡晨是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博士后,主要研究滨水工业遗产的保护、更新与共享,她向大家介绍,这两座仓库几乎同时建好,建成时就内部相通。今天大家看到的四行仓库是设计团队精心修缮、复原之后的模样。仓库在修复前有七层,上面两层是后来加建的。修复时拆除了第七层的搭建,把第六层在东、南、西三个方向内收,从下往上仰望仓库时仍然是刚建好时的五层样貌。
朱怡晨在为大家讲解四行仓库修复的过程 澎湃新闻记者 周平浪 图
四行仓库西墙 澎湃新闻记者 周平浪 图
遥看四行仓库 澎湃新闻记者 周平浪 图
老房子保护的提倡者和建筑档案专家娄承浩向大家介绍道,如今,我们把四行仓库列为文物类建筑,严加保护,但在解放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居民和使用者在四行仓库周围肆意违建,仓库外立面被各种物件覆盖住。巷道仅一步之宽,抬眼完全看不到仓库的本来面貌。我们也只能试图去理解,这些生活所迫和时代所限。
淞沪会战进行到最后,四行仓库保卫战发生的时候,炮弹主要从西面打过来。如今炮弹孔也大大小小密布着整面纪念墙。当年日军不敢用重炮,因为租界跟华界的分界线从大陆银行中间斜向穿过,如果一桥之隔的煤气公司煤气罐遭遇飞弹爆炸而波及租界,这必将惹麻烦。即便如此,八百壮士(实际是420多名壮士)仍和日军激战了整整四个昼夜。
而当它被列入文物级建筑开展修复工作时,光是关于这面墙的修复方案就足足有几十版,有的方案建议,若不能找到确切的弹孔位置,宁可恢复到1935年前它建成时的样子。根据修复团队的多次探查,以及技术上的创新突破,最终发现仓库墙体西墙的原始砌筑和战后封堵用了不同的材料,老的墙体应该是英国进口的大红砖,后来添补进去的是早期修复时用的另一种青砖。经过多重考证,团队基本上识别出了大的孔洞的具体位置,随之进行复建。最后呈现出来的,就是1937年那场战争后,留给世人的历史痕迹。
当然,四行仓库留给我们的不止上述的工业价值和抗战纪念价值,还有景观价值,因为它就在苏州河边。过去河流是生产用途,现在苏州河几乎没有了航运的功能,人们会把河边当做休闲漫步的场所,所以四行仓库也起着地标的作用。当我们抬头时会惊呼,呵,这河边的庞然巨物。
河边的居住形态:慎余里和其他石库门
现在漫步在苏州河两岸,不见运行中的工厂,也不见繁忙的码头,但上海的整个城市化进程,是随着苏州河逐渐延展的。不止工业和航运,诸如丝织业、纺织业、印刷、面粉以及机械制造等等,都曾沿河设厂、堆栈、仓库。
苏州河两岸遍布曾经的仓库建筑 澎湃新闻记者 周平浪 图
上海社科院历史所副研究员牟振宇介绍道,城市化以前时,苏州河两岸皆是农民。1843年上海开埠后,英租界建立,苏州河部分下游河段的土地很快被外国人租去,建成了码头、仓库和石库门住宅。随着租界城区发展,租界里的苏州河及其附近河段开始繁盛起来。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以后,上海允许外国资本家在上海建厂,苏州河沿岸成为中外工厂建厂的首选。首先因为交通便利,原材料和产品的运输便捷;其次苏河湾东面是租界,西面是闸北的华界,最初的地价非常低。而纺织业和印刷业需要大量的用水和排污,财务方面也节省了一笔开支,一些规模较小的华人工厂也可以承受。此外还有铁路方面的原因,比如说淞沪铁路和沪宁铁路的开通,加强了上海跟整个长江三角洲腹地的联系。至二十世纪初,苏州河沿河,不仅是上海的重要港区,还是上海最重要的工业带,成为“华界工厂发源的大本营”。
沿着苏州河越往东走,就越靠近原公共租界的区域。娄承浩介绍道,土地流转曾是本地居民和外来居民的博弈。清末为了防止海潮倒灌,今福建路桥处建了一座闸桥,叫老闸桥。太湖流域的船民船只到此停泊下来,将船上的农副产品搬上岸,形成大米、棉纱、丝绸等集市,称为北市。小火轮船出现后,相应的维修五金铺、打铁铺出现。北市场产生了一批商人,在此定居下来。慎余里是其中较好的石库门里弄,丰字型布局,新里住宅标准,住户除大部分是商人外,还有律师、医生。周边还有玉茗楼书场供他们娱乐。
娄承浩向大家介绍沿苏州河石库门的变迁 澎湃新闻记者 周平浪 图
典型的上海石库门,有中间较宽的主弄和旁边一条条支弄。石库门设计的时候,有客堂间、厢房间、前楼和后楼。名字之所以多,说明各个房间有它自己的作用。如果买了一栋或者租了一栋的话,就像现在的联体别墅。后来72家房客时期,所有房间都变成了睡觉的地方。
作为上海城市发展的缩影,石库门见证了三次大的人口集聚。第一次是太平天国时期,第二次是抗战时期,大量难民逃往租界。再有就是文革后期知青回城。如果房子不够住,那就在天井里和客堂间里搭。不同时期人口的集聚导致了同样混乱的搭建。
慎余里石库门建筑,摄于2014年。 娄承浩 图
作为优秀历史建筑的慎余里,在2010年左右被违规拆除。城市考古创始人之一陈寒松补充,那片地块内有原上海市第十五区区公所。1947年起第十五区改名北站区,即北站区公所,为上海市第一批不可移动文物。为上海市第一批不可移动文物。北站区公所原址位于老闸街40号,老闸街是老闸街市遗留下来最后的最古老的一段街弄。
其实这里也是闸北的根,因为地处老闸以北,故名闸北,也就是后来我们所熟知的闸北区,现已并入了静安区。
上海市行号路图录中的慎余里片区,右下方可见老闸街。
天后宫、出使行辕和上海总商会
通过1600年前的一张上海历史地图 ,可以看到从太湖流域出来的几条河流中,有一条流向上海,最宽处“江宽十里”,那就是吴淞江(苏州河)。历经时代变迁,吴淞江越来越窄,黄浦江反而越来越宽,最后吴淞口就变成了一个黄浦江的入海口。史书上又称“黄浦夺淞”。
因此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阶段中,苏州河沿岸也是上海航运的起点。牟振宇说,中国东南沿海一般从事航海的地域都信奉妈祖,因为妈祖可以保佑众生在海上平安。传说在发生海难的时候只要求妈祖保佑,就可以免受海难。妈祖的本名是林默,宋建隆元年(960年)诞生于莆田湄洲岛,曾在雍熙四年(987)救助海难,死后被当地人奉为保护神,建庙供奉。
上海是移民社会。各个地方、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神,于是各路神佛都聚集于此。妈祖信仰在上海曾经非常盛行,经过官方承认并不断加封。从娘娘、夫人,再到“天妃”,直到最后“天后”,单在上海就被册封过八次。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漕运,要保证漕运顺利到达北京,这跟国家利益直接挂钩。
上海最早的天后宫,建在老城厢小东门附近。咸丰三年(1853年)小刀会起义,天后宫毁于战火。光绪九年(1883年),广帮绅商在当时的北河南路苏州河北岸重建,又称“铁路天后宫”,小东门的妈祖神像被移到了这里。
天后宫的隔壁,从前是出使行辕。与天后宫同时兴建。晚清洋务运动的时候,需要派官员去学习和对外交流。在对外交流之前,需要找个地方落脚,那便是出使行辕的功能。而坐船要好几个月,因此也需要天后娘娘的护佑。民国初年,沪军都督陈其美决定把曾经作为飞地(既不归属大清国也不归属租界)的天后宫和出使行辕收回来,出使行辕给上海总商会使用。我们今天还能看到的便是上海总商会的门楼和主楼(现为餐厅)。
漫步者在上海总商会门楼前 视频截图
如今漫步在上海总商会片区,妈祖神像和天后宫建筑都难觅踪影。参与天后宫戏台复建工程的建筑师冯立介绍,天后宫内过去分为几个建筑。最靠近苏州河的地方,有一个门楼,朝南直面苏州河。门楼进去,背后是一个戏台。戏台望出去有两个厢房,可以在上面看戏。戏台对着的是大殿,典型的晚清官式建筑结构,大殿后面还有一个天后娘娘的寝宫。
后来的动荡岁月中,天后宫曾作为学校或政府的办公楼。到了72家房客的时代,就东敲钉子西开窗,破败不堪。在2006年时,由于上海市轨道交通12号线的施工,天后宫戏台残存的建筑只能“落架”。把砖雕和木建筑构件一片片、一块块拆下来,保存在原闸北区的一个仓库。前两年,门楼和戏台的复建项目启动后,这些构件被重新一件一件地做检测,以后将在华润万象天地的苏河湾公园复现。
苏河湾的未来:城市公园
建筑师李伟主持整个苏河湾公园的建筑设计,他希望大家将来可以穿过复建的天后宫门楼,进入开放的戏台。在这个位置,可以呼唤出一些很有活力的城市活动。
不可否认的是,包括慎余里和天后宫在内,这些优秀历史建筑在后来的城市建设中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朱怡晨说,如今它们有机会被复建出来,重新呈现在大众面前,本身是对历史文化的尊重。因为我们能够让从全球各地而来的人在一个公共的场合,见到文化的传承。
同时,像慎余里这样的石库门复建工程也必然会面对机遇与挑战。机遇是在苏河湾绿地,这里将具有休憩、商业和文化这样非常现代化的生活方式,有机会去呈现出一个近现代生活的基础形态。而挑战在于,首先它是一个复建的过程,很难说能够还原到百分之百,真实性有待考量。其次,它从一个城市肌理中脱离出来,只会复建其中的八栋石库门建筑,这和历史并不一样。站在今天去看,肯定有一些差距。第三是它的功能,居住功能势必不复存在,在一个公共场合下,一定会以一个新的功能介入其中。
过去的城市商业业态比较封闭,很难和生态、自然联系在一起。作为可漫步的公园商业街区,对于城市而言,能够让人们去阅读它的历史,唤醒不同人群的日常记忆,便能推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苏州河曾经是上海重要的水路通道。但时过境迁,苏州河变成了一个城市的背景,许多人都不知道苏州河在历史上的真实样貌。不过苏州河的怀抱始终向我们打开。我们可以在城市的漫步中,像一本书一样慢慢翻,去读懂我们的苏州河,读懂我们的沉淀。
“沿苏州河而行”苏河湾段示意海报 手绘、制图:陈鑫培
(作者陈鑫培系“沿苏州河而行”项目志愿者,毕业于上海美术学院版画专业)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