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生态治水”再造城市绿廊

北京朝阳
2020-08-24 15:5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澎湃号·政务 >
字号

原创 绿水清岸 北京朝阳

夏末之际

漫步在亮马河畔

红花绿树,游人如醉

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图景展现在眼前

亮马河巨变的背后

是朝阳区探索“生态治水”

打造城市生态廊道的一次成功探索

弯曲的河道

成生物群落“港湾”

生态治水

简单来讲,生态治水就是通过水系的生态恢复提升水系的生态服务功能,实现雨洪控制、水质净化、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维护等目标。

用生态办法解决生态问题,这样的治水原则应用在了此次亮马河治理中。为打造现代城市生态廊道,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在规划设计中,就邀请水利、景观绿化等行业专家团队领衔,进行方案评审和技术把关,保障方案设计科学合理。最终,决定通过河道水环境治理、周边公共空间品质提升等方式,实现“建筑、绿地、水”无缝衔接,形成引领两岸生态建设发展的“一张蓝图”。

弯曲而诗意般的河道,是这次亮马河治理最直观的成效。俯瞰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临岸步道和绿化带、亲水平台,绵延曲折,如同美妙的乐章,宛转悠扬,余音不绝。

以前的功能治水多以防洪安全为主。河道治理多采用驳岸护坡形式,河道过于生硬且未与周边环境进行充分衔接。这次整治的总体设计采取宜弯则弯、宽窄结合的原则,避免线形单一化。自然曲折的河岸设计能够增加水体停留时间,延长净化过程,有利于改善水质和构建生物生存环境。

河流形态的多样性有助于改善生物群落的多样性。有意设计的河湾、凹岸处,雨水入河前,经过植物根系层层过滤,能滤去大量污染物,同时为植被提供养分,成为生物繁殖的场所,而当洪峰来临,这里还可以作为避难场所,为生物的生命延续创造条件。

多层次植物

给河道装上“净化器”

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的景观布置也是匠心独具,贯穿着“生态治水”理念。

漫步亮马河畔,只见矮生苦草、狐尾藻等沉水植物漫布水中,密密的荷叶在水面上连成一条绿带;靠近岸边,菖蒲、芦苇等挺水植物生长茂盛。河岸上,则因地制宜精心布置了各种乔木、灌木以及花卉,煞是好看。

为营造丰富多彩、层次感分明的景观效果,这次河道整治中,建设方根据亮马河河道特点,科学配置,混合种植,不仅让人处处见绿,处处见景,更是重构了水生植物、鱼类、鸟类、两栖类、昆虫类动物的良好栖息场所。

这些沿河的一片片绿地、水景,既是美景,也是“天然净水器”。水生植物能吸收水中的高锰酸盐、氨氮、总磷等,不仅能大大改善水质,还能起到美化河道的作用。

独具匠心的设计还有水面一片片的荷花,临河而建的一段段弯曲木质步道。这些不仅漂亮、实用,而且增加水体自净能力,同时也让鱼类能遮阳栖身。除了这些细节,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整体上都在努力契合自然,整个区域种树、养花,都力争做到与原有自然环境匹配。

80万平方米廊道

让百姓近享“绿水青岸”

亮马河治理中的水循环建设,也有力地践行着“绿色经济”的治水理念。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为提升河水的自我净化能力,朝阳区水务局建设了一套人工净化、水生物净化等在内的自循环系统。亮马河的水为再生水。通过在水体周边设计多处喷泉、水瀑,并定期向下游放水等方式,不断增加水体的交换,促进整个河道的水质提升,实现蓄水、渗水、净水一体。

践行“生态治水”环保理念的还有,沿河路等下面的垫层物质用的是可再生资源。这是一种将建筑垃圾回收、再处理后产生的建筑骨料。亮马河段地下垫层物质80%都是这种骨料,既环保又经济。

亮马河穿越使馆区、重要商圈,是承载首都国际交往功能的重要窗口,也是朝阳区对外交流治水工作的重要窗口。亮马河治理是朝阳区“十三五”时期水生态文明建设和城市精细化治理的代表。

如今,经过实施水利生态、绿化景观建设,全长5.57公里的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形成了80万平方米的生态廊道,其中水面面积16万平方米,绿化面积64万平方米。

现如今,当我们再次走过亮马河

沿线优美的景观带

已成为群众们触手可及的“绿水青岸”

在河水治理的这次考试中

朝阳交出了一份让咱老百姓都满意的答卷

来源:朝阳报

转载请注明【来源:北京朝阳(ID:bjchyzwwx)】

违者必究

原标题:《“生态治水”再造城市绿廊》

阅读原文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