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往事 | 抗战期间国立艺专“安江村风波”始末
抗战时期的1939年冬天,当时国立艺专为了躲避敌机轰炸等因素,搬迁到离昆明四十多公里之外的安江村,这里条件艰苦,但倒不失为一个安心学习的好地方。但其后一场“安江村学潮”风波,完全打乱了学校的平静。在学潮中被开除学籍的丁天缺数十年后了解的情况是:安江村学潮将近高峰时,学潮的缘起之一、遭解聘的方干民写了一封信给丁天缺,提醒要预防学校当局可能动用警方前来镇压,在当时形势下,方干民拜托关良先生转交信件,但这封信却被转到校方,面对这一结果,丁天缺百思不得其解……
国立艺专在昆明城内不到一年,1939年冬天,为了躲避敌机轰炸等因素,学校奉命疏散,搬迁到离昆明四十多公里之外的安江村,借村中五座庙宇建筑为校舍。
安江村在呈贡县(今属晋宁县),位于滇池边上,非常僻静。这里不通公路,交通不便,到昆明多半路程要坐船。村子很大,里面有很多寺庙,有“九寺绕安江”之美誉,学生宿舍和上课就被安置在寺庙里面。当时男生大多住在地藏寺的耳房,女生则借住关圣宫的侧楼。学生上课绘画的地方则在观音寺。老师和学生还有不少借住在村民家里,村民们对这帮远来的师生非常热情,招待殷勤。
本来在这里虽然偏僻,条件艰苦,但倒不失为一个安心学习的好地方。但不久一场“安江村学潮”风波,完全打乱了学校的平静。
1940年7月1日,照例是国立艺专新学年的开始,那天校长滕固特地向全校教职员发布了一封公开信,希望“诸君子同心戮力,扶植艺教,生就教训,为国育才。”并希望诸位老师顾全大局,牺牲小我,“上体国家艺术教育之重寄,内抒公忠豁达之雅怀,共荷巨艰,襄成厥业。”(据浙江省档案馆所藏信函,档案号L056-001-0038。)
滕固(1901-1941)
1940年,滕固向全校教职员发布的一封公开信。
滕固在信中希望“诸君子同心戮力,扶植艺教,生就教训,为国育才。”“上体国家艺术教育之重寄,内抒公忠豁达之雅怀,共荷巨艰,襄成厥业。”
这封公开信,其实是为新学年重新聘任教师做铺垫。结果那天改聘教员,解聘了教务长方干民。
方干民(1906-1984)浙江温岭人,1925年留学法国巴黎高等美术学院,与颜文樑、周碧初、汪日章等同学。他1929年回国,翌年经蔡元培先生引荐,应聘到国立艺术院(后改名国立杭州艺专)任西画教授。方干民兼擅西方古典写实绘画和现代立体派手法,他的课很受学生欢迎,“凳子从课堂内一直摆到走廊上”,与林风眠、吴大羽并称为杭校三大西画教授。
方干民(1906-1984)
方干民油画作品
消息一出,立刻引起方本人和杭校师生的不满。自滕固掌校以来,已经有十多位杭校资深教授或被解聘或离职,本来就积怨很深。现在又解聘方干民,等于火上浇油,大家认为这是夏昌世和常书鸿两人在背后出的主意。当天,杭校学生向校长滕固请愿,要求收回成命,遭到滕固拒绝,于是引爆了沅陵之后第二次学潮。
关于安江村这场学潮的情形始末,很多人不愿多提,各种回忆也是遮遮掩掩,据当时学生吴冠中回忆:
学校大闹风潮,起因是滕固校长解聘了方干民教授,据说是方干民和常书鸿互不相容,难于共事,而我们杭州跟来的学生都拥护方老师,要求滕校长收回成命,于是闹成僵局,形势紧张。学生们攻击常书鸿及好多位站在滕校长立场上的教职员,记得图书馆长顾良最是众矢之的,学生追打他,他到处躲藏,学生穷追不舍,最后他逃到潘天寿住所,躲到潘老师的背后,潘老师出面劝架,顾良才免了一顿皮肉之苦。同学们封锁安江村的所有出口,请求、逼迫滕固收回成命,但终于昆明开来警卫部队,卫护滕固去了昆明,同时公布方干民鼓动风潮并开除两个带头掀起风潮的学生。作为学生,我们当时并不了解人事纠纷的关键问题,只认为滕固不了解艺术。(吴冠中《安江村》,收入《吴冠中文丛》,第7卷,团结出版社,2008年。)
这个顾良在学生中口碑很不好,但很会讨校长滕固的喜欢。当时他被学生抓到偷窃大量馆藏图书,“据传图书馆馆员顾良大量盗窃图书珍品,同学为之义愤填膺,一个清晨结队到顾良住所抄查,顾良是和李瑞年同住一屋,当时在他两人住屋里抄出精美图书五、六大箩筐,并发现书中好多珍贵图片,已被撕掠,可惜顾良和李瑞年都已逃走。同学们把搜查现场拍了好多幅照片,告到滕校长面前,滕校长为了免得事态扩大,满口答应彻查处理,此事才暂告一段落。”(丁天缺《顾镜遗梦》,页34,香港天马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后来他离开国立艺专,到历史学家顾颉刚手下做事,同样不靠谱,顾被他气得没办法,只好将他撵走了事。
吴冠中说得还是比较模糊含蓄的,丁天缺作为学潮中被开除的两个学生之一,为人耿直,在回忆录《顾镜遗梦》中对这次学潮就写得比较详细直接:
殊不知正在此时,建筑系主任夏昌世与原北平艺专师生密谋,向滕校长建议废教务主任方干民,以常书鸿代之。方先生得知后,立即与潘天寿先生及学生吴藏石等商议应对之策。吴藏石得知后,立即与其桃园兄弟闵希文和我共商发动学潮。向滕校长要求逐常保方。但我因1939年夏请吴大羽先生回校未果的往事,怵怵在心,不愿过问,当即以毕业在即,不愿招揽是非,婉言拒绝了。(《顾镜遗梦》,页34。)
结果第二天同学吴冠中找到他,捎来老师潘天寿的话,说“方先生平时对他(丁天缺)很不差,可一旦到了紧要关心,他竟为了自己的一张文凭就撒手不管。我看这个人靠不住,一点义气也不讲,以后还是少接近他为好!”吴冠中对丁说,“因此你得慎重考虑,不然,今后人格有损,便见不得人!”
丁天缺
丁天缺《玩偶》
年轻人血气方刚,那容得下老师的这番“误解”。“吴冠中的一席话,真使我落得个哑子吃黄莲,有苦说不出,人格当头,我已无路可退了。”丁天缺于是答应参加学潮,“便立即动身,邀集同学,召开大学,选举学生代表,向滕校长请愿。”这帮鲁莽的学生,“认为对肇事的夏昌世、常书鸿等人,应先予适当的惩处,好让他们头脑清醒清醒。”那天晚上找到夏昌世、常书鸿住所,对他们两人大加责问,黑暗中有人将常书鸿从楼梯上推下去,幸好有学生挡住,常先生没有受伤。(《顾镜遗梦》,页35)
“第二天一早,同学们在院子里开会,商讨今后进行的方案。正在这时,消息传来,说滕校长的小舅子、学校出纳员林丕基已奔向昆明报急。于是会议立即决定派陈明(后来才知道他是当时在校同学中的唯一的共产党员)和我二人快马截回。我和陈明猛追了近三十华里,终于无功而返。整个下午全校沉闷得像死的一样,都在等待滕校长的答复。”天黑以后,“荷枪实弹的昆明保安部队,已电筒四射,如临大敌,包围了整个安江村。”(《顾镜遗梦》,页35)
1940年代,滕固与国立艺专学生合影。
关于此事原委,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保存了一份校长滕固事后给教育部写的报告,解释学潮风波的来龙去脉,从他的立场和角度陈述并分析了此次事件,概述如下。
据报告,滕固把学潮起因归咎于方干民及其背后的杭州艺专“西湖艺社”(或称杭校同学会)势力,认为是这一势力针对国立艺专的挑衅。方干民被滕固解聘的当天,“由少数学生鼓动开会,推出代表十七人,当晚就向滕固提出请求,续聘方干民为教员。”遭到滕固拒绝。
第二天一早,学生代表又提出请求,滕固再次拒绝。“代表于是又提出下列要求:(一)停聘常书鸿、夏昌世、王临乙、秦宣夫、徐梵澄、李瑞年、顾良、陈芝秀等九教员;(二)如不答应请求,即组织护校团,取自由行动。”滕固不为所动,严词拒绝,表示“如有暴力之胁迫,而校长自己改变态度,此种校长是不能尽职之人,本人为教训汝辈之人,若可为暴力左右,则平日教训于汝辈者,均属废话矣。”学生代表闻言退出,于是开始学潮。滕固一面打电报给教育部报告此事,一面密请地方治安机关在必要时前来协助。
中午滕固往教员宿舍吃饭,见学生十余人来寻教员顾良,似欲寻衅。滕固即出面,厉声叱散,学生闻声躲开。同时常书鸿来报告滕固,学生要求他去说话,问滕固如何对策?滕固告诉他不必理会。这时滕固看到他的办公室前面有学生打斗,他立即亲往制止,学生随即散去。
到了午夜,有人报告滕固,教师唐学咏在夏昌世家被殴打,滕固闻讯立即起来,披衣往访唐学咏,予以慰问,并告诉他学校必有处理办法。原来,有学生经滕固制止后又偷偷到教员宿舍逼徐梵澄写道歉书,又到夏宅寻唐学咏,唐正言劝止便遭殴辱。滕固劝唐等稍忍,等待学校处理。
七月三日早晨,有消息传到滕固那里,说有学生准备要打滕固,滕固也发现有两个学生在监视他的行动。滕固于是立即召训导主任胡一贯,教师潘天寿前来,告诉他们自己万一失去行使职权自由,校务请潘先生暂代。下午二时,滕固召学生代表前来,表示不为任何暴力屈服,并开始绝食抗议学生的行径。教员学生纷纷来劝,滕固一概拒绝。
绝食到第二天中午,学生代表秦开祥、凌绍夔、吴藏石持食品来请滕固恢复饮食。滕固说他“惟知有真理,不知有暴力”,不为所动。三位学生代表除声明绝未有监视行为外,其他没有说什么,流着眼泪退出了。
据滕固报告,这时地方治安机关派警察十余人来到安江村,学生纷纷开始恐惧,代表十七人递呈悔过书,不再有所举动。滕固恢复了行使职权自由,即刻通知警察离村,免起重大事端。(以上报告内容摘录自《滕固年谱长编》,页505 - 508,上海书画出版社,2019年。)
最后细节,在丁天缺的书里则这样描述,当保安部队到了以后,校方通知晚上九点开大会:
当同学们到达校部广场时,校部门前已用课桌搭起了一座临时讲台,左右挂起二盏煤气灯,没片刻,全副武装人员便包围了整个会场。九时正,滕校长在几个职员的陪同下,登上了讲台,以最简短的语言,宣读了解除教授方干民的工作,开除学潮主要追随分子吴藏石、丁善庠的学籍,并将事先写好的一张布告挂起,说也奇怪,当时全场竟静得鸦鹊无声……(《顾镜遗梦》,页35)
关于这场学潮,还有学生晚年有片段回忆,大同小异,不烦多引。
事后,同学们议论纷纷,为什么主持这次学潮的学生一个都没有开除,却把吴藏石、丁天缺开除了?!若按与方先生关系来看,开除的首先该是闵希文。1988年国立艺专六十周年校庆,为了要搞清楚这次学潮的实情,校友曹增明特地前往南京档案馆查阅有关档案。回校后,曹把实情告诉了丁天缺:
安江村学潮将近高峰时,方干民先生写了一封信给您,提醒您要预防学校当局可能动用警方前来镇压,在当时形势下,方先生不便把信直接交给您,于是拜托关良先生转交,但关良先生没有把信交给您,却暗底把信交给了校方。这样,滕校长遂将原信派人送至昆明省府,当天省府便派省保安部队一个连来镇压,结束了这场史无前例的学潮。(《顾镜遗梦》,页35-36)
丁天缺《虎跳峡》
方干民油画
丁天缺听了简直目瞪口呆,在他印象里关良先生是唯唯诺诺的老好人,更关键的是,他之所以能进国立艺专教书,完全是方干民一年多前倾力推荐的结果……这一真相,让丁天缺百思不得其解!
2020年8月9日
(本文原题为《往事:抗战期间国立艺专“安江村学潮”始末》)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