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认匈奴当祖先,土耳其人是匈奴的后裔吗?
原创 环球情报员 环球情报员 来自专辑中东太乱了!
土耳其与匈奴作者|霈霖
责编|Thomas
2020年6月28日,土耳其政府庆祝陆军建军2229周年。按照土耳其方面的说法,公元前209年,匈奴的冒顿单于按照十进制原则建立起土耳其陆军的前身—匈奴大军。
▲土耳其军队官方推送的陆军建军2229周年庆祝这不是土耳其第一次纪念陆军建军,土耳其陆军建军的纪念对象也经过调整。早在1963年的6月28日,土耳其将这一天定为陆军成立纪念日,庆祝的是陆军建军600周年。因为在1363年的6月28日,奥斯曼帝国成立名为“耶尼切里”的职业化正规军。
现代土耳其继承自奥斯曼帝国,认它当祖宗,并且以1363年作为土耳其陆军建军的起源,大家都没有疑问。但为什么五十年内,土耳其又转而把匈奴认作祖宗呢?连祖宗都可以换,听起来是不是有些怪诞?
▲土耳其陆军军徽一、突厥和土耳其
现代土耳其脱胎于奥斯曼帝国,而奥斯曼帝国源自于突厥,这一点是目前史学界公认的。根据国际史学界的研究,突厥民族的起源,至少有“狼的子孙”、“平凉杂胡”等五种说法,起源地也各不相同。
▲阿尔泰山的位置一般认为突厥最早聚居于阿尔泰山西部,与塞种人有着相近的人种、语言和风俗习惯,都以狼为图腾。塞种人即是欧洲所称的斯泰基人,与波斯人有很近的亲戚关系。汉代开辟丝绸之路时,西域乌孙等国之中,就有很多塞种人。其主要后裔是我国的塔吉克族。
▲公元626年,突厥全盛时期,大唐刚刚建立,李世民在突厥大军的逼迫下,签订渭水之盟突厥原本是鲜卑之后草原霸主柔然的“锻奴”,即锻造兵器的匠奴。突厥部落因为居住于金山(阿尔泰山南麓),而金山形似俗称“突厥”的兜鍪(战盔),所以这个打铁民族被称为了“突厥”。
公元六世纪中叶,中国正处于南北朝时代,无暇北顾之际。突厥打败曾经的主人柔然,成为草原新一轮的主人。经过数年的征战,突厥统治的疆域可与当年的匈奴媲美,但很快又分裂为东突厥和西突厥。
突厥诞生于中华板荡的时代,以为中原王朝软弱可欺,同样没把新生的大唐放在眼里,率大军逼近长安,讨走大批的金银财物。不料,雄才大略的李世民岂肯受此大辱,没多久便发起全面的反击战。
▲公元645年,东突厥已经灭亡,大唐已经向西域亮出军刀,西突厥的末日即将来临剽悍的唐军以令人咋舌的速度击败东突厥。接下来,大唐重开西域都护府,志在恢复汉朝的荣光和版图。经过数十年的征战,唐高宗又击败原本统治西域的西突厥。公元745年,最后一任突厥可汗被杀,意味着突厥彻底亡国。
而西突厥治下有一个部落叫乌古斯人,主要活动在中亚地区。西突厥灭亡后,乌古斯人开始西迁。到1055年,他们在巴格达建立了塞尔柱帝国。
在随后的二百多年里,先是塞尔柱帝国分裂,罗姆苏丹国统一;然后罗姆苏丹国再分裂,一位名叫奥斯曼的部落首领再次完成统一。1299年,奥斯曼帝国建立,并一直延续到1923年。
▲拜中国、阿拉伯史书与突厥创立文字之赐,土耳其的由来和延续是比较清晰的1363年6月28日,奥斯曼帝国成立欧洲第一支常备军“耶尼切里”。600年后,这一天被土耳其官方认定为土耳其陆军成立的纪念日。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土耳其源自于突厥,这一点是很清晰的。“耶尼切里”作为土耳其陆军的建军日,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既然如此,土耳其又怎么会把匈奴又当作祖宗呢?
▲耶尼切里军团二、突厥与匈奴
中国二十四史中的《北史》记载着,突厥“其先居于西海之右……盖匈奴之别种”。即突厥最早聚居于西海之右,是匈奴的别部。据现代学者薛宗正考证,西海应该是现代的咸海,在今天乌兹别克斯坦和哈萨克斯坦两国境内。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突厥跟匈奴是有区别的,但又有一定的关系。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突厥曾经接受过匈奴的统治。而匈奴曾是草原上部落联盟的霸主,这一点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关于匈奴的由来,中国史书都以司马迁的《史记·匈奴列传》为准,书中认为:匈奴是夏朝淳维的后裔。据传说,淳维是夏桀的儿子,因触怒父亲而逃到北方苦寒之地,成为匈奴的首领。
▲公元前209年,冒顿杀父自立单于,所继承的匈奴,还只是一个普通的游牧政权不过,司马迁同时也把所有胡族的祖先都说成是华夏后裔,所以这种说法值得商榷。
现代研究认为,匈奴起源于阴山南北的鄂尔多斯草原一带,征服了东至大兴安岭,西及阿尔泰山脉,南达青藏高原、华北平原的广大草原地区,建立起一个庞大的帝国。
这个帝国虽然幅员辽阔,却是非常松散的,实际是一个部落联盟。他们没有从上至下的政权机构,牧民对部落首领效忠,各部落首领再向单于效忠,单于即是匈奴部落联盟的总首领。社会形态更接近于中原的炎黄二帝时代,文明程度实际上还没有发展到国家的程度。
▲公元前201年,匈奴已经发展成为雄踞北方的庞大帝国,一度将汉朝压得喘不过气来公元前209年,秦始皇刚刚去世,陈胜吴广带着大伙儿造反的那一年,冒顿杀死父亲头曼,自立为单于。冒顿按照十进制原则,重建了匈奴军队,使之成为一支能征惯战、几乎天下无敌的常胜之师。这便是土耳其现在认为的、其陆军建军的源头。
不要小看了这个十进制,每十骑设一名十夫长,其上再设百夫长、千夫长、万夫长。有了这个严密的指挥系统,数十万匈奴大军运转起来,如臂使指,军令通畅。后世所有游牧民族都沿用了这个系统,直到今天,各国陆军同样以十人左右的班为基本战术单位。
冒顿单于统治下的匈奴,不但疆域达到鼎盛,更是中原最大的外患。就在冒顿单于称霸草原的几乎同时,刘邦建立了汉朝。为了解除这个威胁北方上百年的祸患,刘邦发动亲征,却差点成为冒顿单于的俘虏,靠行贿他老婆才逃了回来。
▲出土于今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的匈奴王族金冠,经考证,是唯一的匈奴冠饰文物,时间为战国晚期从汉武帝开始,历经两汉的持续打击,一部分匈奴人内附中原,成为南匈奴,另一部分北匈奴被打得往北逃逸,从此不知所踪。等鲜卑等新的游牧民族崛起,称霸北方草原后,匈奴才完全消失于历史长河,不再见于中国史书。
有种说法是残存的匈奴人为躲避汉军的打击而向西迁移,这也是匈牙利人是匈奴后裔这个说法的由来。不过,现代的匈牙利人认为自己是匈人的后代。
▲南北匈奴的分化三、匈奴与匈牙利
匈人和匈奴听上去非常相近,是不是同一个民族的名称,在不同时代或地区的差异呢?有部分学者认为是这样,问题是匈牙利人不认可。
根据古罗马地理学家托勒密所著《地理》的记载,匈人最早居住在里海北岸。公元2~3世纪开始进入东欧、高加索和中亚地区。4世纪后进入欧洲,接连打败包括哥特人在内的很多民族。这种说法得到欧洲史学界的普遍认同。
▲匈牙利博物馆内的阿提拉塑像,他是第一个被欧洲人称为“上帝之鞭”的君主,威震全欧公元436年,称霸欧洲的罗马帝国刚分裂成东西两部分不久,阿提拉成为匈人首领,开创了匈人帝国的鼎盛时代,其疆域差不多达到全欧洲面积的一半左右。阿提拉也因为武功赫赫、杀戮无数,而被西方称为“上帝之鞭”。
但是,纯粹靠武力建立起的匈人帝国非常不稳定,他们的社会形态与匈奴颇为相似,部落联盟只对首领一人效忠,等阿提拉一死,匈人帝国迅速瓦解,只剩下少数余脉退到多瑙河下游定居下来,差不多是现代匈牙利的位置。
▲淡褐色区域为阿提拉建立的帝国,从面积上看,占到了差不多有欧洲的一半那么这些匈人遗脉就是匈牙利人的祖先吗?无法确定!
可以考证的是,现代匈牙利人的祖先是马扎尔人,他们公元8世纪才离开乌拉尔山,进入南俄平原。等他们到达中欧的喀尔巴阡盆地时,发现这里是块水草丰美的好地方,便留在了这里,也就是后来的匈牙利平原。
▲公元896年,阿尔帕德大公率领马扎尔人来到潘诺尼亚盆地,成为现代匈牙利人的祖先马扎尔人的到来,与匈人近似的装束和生活作战方式,马上勾起了欧洲对匈人的痛苦回忆,因而把他们也称为匈人。马扎尔人也曾有过一段辉煌的征战时期,但持续时间不长。他们改信基督教,吸收欧洲文明后,成为了一个与世无争的民族。
马扎尔人最终演变成现代的匈牙利人,欧洲有专家认为匈人是马扎尔人的祖先,只是离开发源地的时间不同而已。于是,匈牙利人认为祖先是匈人,喜欢把自己称为“阿提拉的后裔”。
▲现代的匈牙利位于喀尔巴阡盆地内四、血缘之谜
那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把匈人和匈奴联系在一起的呢?1756年,法国学者德奎尼出版了《匈人通史》,第一次把匈人认为是中国历史上的匈奴人。
这个理论后来又被《罗马帝国衰亡史》所接受,这两本史书在西方学术地位非常高,德奎尼还是英国皇家学会的会员,属于权威人士,这些都使该理论成为西方公认的“史实”。
1887年,清朝礼部侍郎洪钧组织人翻译了很多西方史学著作,因此发现了这个匈人即匈奴的理论。于是很快引起了清朝上下的注目,原来威震西方的匈人竟然是匈奴的后代,而匈奴又是被汉朝打跑的,原来黄种人也曾经这么厉害啊。
▲这张民族迁徙示意图,是根据匈奴西迁成为匈牙利人的说法绘制的,遭到越来越多质疑这个理论当时得到了很多人的热捧,西方人自己考证出来的,他们肯定是承认的。清末的屈辱历史和一次次赔款割地,让中国人比以往任何时候更需要找回民族自信心。至于此理论中的破绽,往往被人们所忽略。什么破绽?
据西方史书的描述,匈人更符合黄种人的特征,阿提拉本人就是身材矮小,鼻梁扁平,胡须稀疏。在中国人看来,这一点似乎不应该成为问题,匈人和我们一样都是黄种人,不是更能证明有血缘关系吗?
可问题是,中国史书记载的匈奴人却更符合白种人的特征,霍去病墓前的匈奴人石雕,明显胡须茂盛,五官凹凸,棱角分明,不像黄种人。俄国人的考古发现也证明,匈奴人具有相当部分的高加索人特征。
▲霍去病墓前的马踏匈奴石像,其中的匈奴人具有白种人相貌特点,因此匈奴应该不是黄种人《史记·匈奴列传》中说,匈奴人“贵壮健,贱老弱”,不够强壮的人很难成为首领。《晋书》记载的匈奴人刘渊,也是汉赵政权的开国皇帝,“姿仪魁伟,身长八尺四寸”,折合现代单位,超过一米九。由此看来,阿提拉似乎并不符合这个外貌标准。
如果说有可能发生不同民族之间的通婚融合,一个白种人民族在往西、即白种人聚居区的迁移过程中,难道会越来越接近黄种人的相貌?
退一万步说,匈人和匈奴人即使可能在严寒的北亚地区有过交集,随后两千多年里,他们也已经完全分道扬镳,变成了两个不同的民族。
也有一种观点认为,匈人和匈奴都是泛指当时东欧、中亚地带的游牧民族,因此而形成了这个泛概念,所以两者产生了联系。
▲现代匈牙利人更接近白种人相貌,他们唯一与东亚民族相同的,是名字的顺序先姓后名其实在像苍天一样辽阔的草原上,从来没有过纯粹的大型游牧民族。在以强者为尊的草原上,被征服者完全顺从于征服者,拼命为之效力作战,并以成为征服者的一员为荣耀。血缘什么的,从来都不是决定性因素。
因此,每个称雄于草原的民族,都崛起得极快,衰落得同样极快。这显然是通过不断兼并其他民族和部落来实现的。而他们一旦被打败或首领被杀,整个民族或部落马上改头换面,变成另外一个民族。要想完全搞清楚他们的来历,几乎是不可能的。
这些是目前史学界的主流看法。当然也有不少其他理论和解释,但能够支撑它们的证据更少。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考古发现,使这几个民族的来龙去脉更加清晰。
五、历史与现实
通过对匈奴、匈人、匈牙利、突厥、土耳其之间关系的梳理可以看出,土耳其陆军纪念“耶尼切里”还算有几分道理的话,把匈奴冒顿单于当作祖先,似乎是有点牵强了。
直到20世纪80年代之前,土耳其陆军仍然视“耶尼切里”为陆军前身。而现代土耳其的建国基础是全面“西化”和“世俗化”,土耳其陆军是凯末尔亲手建立的,一向是西化和反伊斯兰化的先锋。
▲土耳其国父凯末尔,没有他力挽狂澜,土耳其可能连现有地盘都保不住但是,随着泛突厥、伊斯兰化思想的崛起,土耳其国内的右翼政党得到了蓬勃发展,并与奉行全面西化、世俗化原则的左翼政党,发生越来越激烈的冲突。到20世纪70年代末,这种冲突甚至演变为低烈度内战,双方死伤均达到数千人。
面对越来越混乱的局势,土耳其陆军终于在1980年发动军事政变,接管了政府。
▲土耳其陆军对抗伊斯兰化的骨干力量,多次发动政变,以保卫凯末尔革命的果实正是在这场政变之后,土耳其陆军正式接纳“冒顿单于建立土耳其陆军前身”的说法。有分析家认为,这样做体现出了土耳其陆军对泛突厥化、伊斯兰化思想的压制。
突厥民族的伊斯兰化是在公元10世纪左右完成的,差不多是在乌古斯人建立塞尔柱帝国之前的那段时间。他们是在西迁的过程中,与阿拉伯人广泛交往,从而接受伊斯兰教的,奥斯曼帝国更是个伊斯兰国家。
▲追溯冒顿单于和匈奴为祖先,土耳其陆军便可以不再与伊斯兰化的奥斯曼帝国捆绑在一起而土耳其陆军将冒顿单于和匈奴认定为自己的前身,便将伊斯兰标签、甚至突厥这个标签给淡化了。匈奴人称霸欧洲大陆的时代远早于伊斯兰教的产生,匈奴的民族含义也比突厥更为广泛。
这样一来,土耳其陆军就不再“天然”是伊斯兰化的,更有利于对抗国内的伊斯兰化思潮,保持住其作为世俗化先锋的地位。由此看来,在追寻祖先荣耀的背后,透露着土耳其陆军的几分无奈。
作者|霈霖
历史资深爱好者
责编|Thomas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毕业生|环球情报员主编
—(全文完)—
原标题:《认匈奴当祖先,土耳其人是匈奴的后裔吗?》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