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用做产品的心,做新闻报道
用做产品的心,做新闻报道
来源:南方传媒书院
作者:魏宸骏 颜志雄
新闻只有两种人看,写新闻的人看和被报道的人看。这是失败的新闻报道,却是当下的一种普遍现象。明明报道的内容吸引力不足,明明没有死死把握受众需要什么,一味自嗨,违背了新闻传播规律,费劲而不讨喜。自我感动自我暗示总有一天能写出优秀的新闻作品,借B站一句流行语:“下次一定”。
如果还是一根筋,唱着独角戏,下次也不一定出优质爆款、喜闻乐见的新闻报道。但如果向产品经理取经,用产品思维做新闻报道,未尝不是一种好的办法。
1
产品思维的“大爷”是用户
何为产品思维?
生产产品就是为了卖出去,不是每个人都会为情怀买单。孤芳自赏的产品逐渐消亡,抓住用户痛点的产品让人无法自拔,用了后就再也回不来了。
十年前,手机市场刮起了腥风血雨,“中华酷联”如日中天;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现在的国产手机市场基本被“华米OV”瓜分。因为华为有核心技术,附带爱国情怀外挂;小米性价比高,国货新势力;OPPO和VIVO席卷线下市场,厂妹深得其爱。
做一个新闻作品相当于做一个产品,如同经历一场战争,需要全力以赴,才能取得效果的最大化。
以新闻节目为例,节目“核心产品”简单说就是能解决用户需求的内容。一个节目可以看成核心产品,同样它也是超级符号,主持人同样也可以视为核心产品。
很多节目之所以长盛不衰,因为它浓缩了一个时代的价值标杆,反映了当代人的情感诉求,映射社会现实与社会心理,节目内容与时俱进,极具时代属性,用户通过新技术手段与之互动,从中获得启迪,受益良多。
河北广播电视台旗下的广播节目《有缘天空》是一档拥有20年时间的直播婚恋交友节目,成就了无数姻缘。从2019年开始突破技术壁垒,利用媒体融合优势,拓宽传播渠道,将广播、电视、移动互联网三者融合为一体,打造视听结合的饕餮盛宴。同时优化管理构架,跨部门组建运营团队,优势互补、平台再造、一体化发展,围绕“产品思维”尝试生产和运营。
近年来,婚恋交友类节目话题度高、热度不减,《有缘天空》立足地域人力资源,解决用户的恋爱需求,是用户消费的动力和价值所在。并不断创新节目形式,增加节目的生机和活力。
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用户对平台是没有忠诚度的。谁讲得好,谁讲得接地气,得劲儿,就愿意听谁的。用户对有价值的内容有忠诚度,有价值内容IP化,打造现象级、持久型产品,是吸引用户最简单、最粗暴的方式。移动互联网时代,流量为王是硬道理,传统媒体人辉煌不再,转而吐槽流量被商业平台掌控。但却忽略了流量的本质是用户需求,一个个阅读量播放量都是用户才能做到的。
小人物,大感动。情感访谈节目《寻情记》立足普通人的冷暖人生,用情感这一永恒话题连接观众的共鸣。里面每一期节目都与家庭、婚姻、社会有着密切联系。观众通过观看节目,透过他人的家庭故事,引发人生的思考。
新闻的产品最终还是从阅读量到变现。既满足受众对新闻信息的需求,又要正确引导舆论、促进社会的发展。
节目内容生产要做到最大程度地满足用户需求,前提是了解用户需求,了解用户需求的前提是知道谁是用户,即对用户精准画像,如何为目标用户生产内容,反向改进产品,这需要从大数据中提取用户画像,精准用户画像是分析、判断用户需求,产品迭代的最好辅助工具之一,也是产品设计的标配,只有这样才可以做到让好的产品遇到对的用户。
目标用户画像是节目团队在产品设计过程中,根据节目听众、观众的调研数据,或通过第三方平台的用户数据分析而形成的。
从用户画像中,可以看到用户的年龄、兴趣爱好、内容消费的习惯和场景、消费能力、参与度、分享互动情况等诸多信息,通过以上信息对用户行为进行分析来解决用户痛点,这也是用户画像存在的终极意义。
用户画像把抽象的数据角色化,节目生产者切不可臆想用户需求,也不要把自身兴趣强加于用户,生产者需要抛开个人喜好,将精力聚焦在用户的动机和习惯上,以用户需求倒推内容产品的表达 方式、消费场景,顺应目标用户潜意识。因此,在产品迭代的时候,节目生产者必须时刻提醒自己,这些内容是不是用户需要的?它能为用户解决什么问题?用户消费内容后是否得到满足?
2
驱动场景“太真实了”
销售界一直有句话,当客人进入一个店,如果30秒内没有任何人碰撞影响,那么该客户购买商品的几率将直接上升。
对于新闻产品而言,场景尤为重要。内容变现的现实让信息消费场景越来越被平台、商家和内容生产者重视,场景是包含用户消费内容时所处的外部环境,也包括用户消费内容的媒介环境和心理状态。
不同的场景,用户对于内容的消费完全不同,因此,内容生产者必须把握好目标用户消费内容的场景。
对于传统媒体来说,场景这个概念还不是很熟悉,但我们都知道,不同时段,不同位置,新闻客户端推送的内容有很大的差别,这就是大数据下的内容场景消费。脱离场景讨论内容变现是非常致命的,对于传统媒体而言可能的结果是,你很了解用户需求,你的内容产品也很受欢迎,但除硬广之外,你没有获得其他变现的方式。
如果把移动互联网流量比喻为人流量的话,那么场景应该是商场、游乐场、电影院、加油站之类的场所,而火车站、地铁站等虽然人流量高,但无法形成消费场景,仅仅是匆匆过客,而只有像电影院之类的场所才会产生消费场景,就像买完电影票,充满仪式感地要买爆米花一样,也许对电影院来说爆米花才是真正的“印钞机”。
产业链的开发,本身就是内容产品与用户运营相结合的商业变现,但其中尺度的拿捏至关重要,运营人员要时刻铭记,商业化的野心必须由用户体验来加以束缚,因为失去用户,就意味着失去未来。
单纯文字内容的报道离受众越来越远,创新形式的报道才符合快节奏的生活。除了深度报道、调查报道等硬核新闻的长篇幅仍受欢迎外,普通的文字消息干不过视频新闻。中国新闻奖同样与时俱进,开设了新媒体等奖项。
而比较流行的一种报道形式是文字+视频,即全媒体融合报道。视频拥有画面感,真实还原新闻现场,增强报道的亲和力。
《新京报》的我们视频应运而生,于2016年9月正式上线。根据新京报官方,第一年, “我们视频”生产了5000+条短视频,在腾讯单一平台的累积播放量达30亿+。目前每周生产原创短视频200条、播放量1.5亿;同时,做了超过600场新闻直播,累计观看流量过亿等等。
优秀数据的背后离不开技术的突破,场景的突破,内容的贴切。用新技术和大数据为产品和产业赋能,点线面结合,更好地指导内容生产创作,为用户提供更优质的产品。这就是产品思维的意义与价值。
随着5G技术的发展,未来AR、VR技术在新闻报道中的运用将更加广泛,所带来的沉淀式的观感将超越视频类新闻报道,带来前所未有的深度体验。
3
新闻人如何培养产品思维?
媒体融合背景下,各大媒体纷纷开通公众号,入驻微博、抖音,地方融媒APP层出不穷……在信息泛滥的今天,产品思维是能够让新闻插上移动互联网产品翅膀。其产品思维需要在实战中不断总结,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1)大数据支持,选定新闻内容。
大数据资源是媒体智能化的技术基础。在智能媒体时代、移动端,互联网端带来海量的数据资源。在新闻报道中,记者以社会资源、新闻线索、职业敏感来获取信息的传统方式 ,已经无法适应媒体环境的变革。
例如,四川日报报业集团的封面新闻,为中国第一智媒体,以前沿科技为核心驱动,以原创为显著特征,借助数据挖掘、机器学习与写作、兴趣推荐算法,抓取全网线索,线索一站派发,替代了传统的新闻信息获取与选题分派模式。显然,面对如此变化,记者需要有处理与归纳原始数据的能力,而那些数据敏感性弱,不具备专业数据挖掘与分析能力的记者,极有可能被取代。甚至在将来,不会点数媒专业知识的学生不能称之为新闻专业的学生。
2)凸显有价值的议题,观点众筹。
深度报道仍是新闻报道中的重机枪,新闻评论对引导舆论的作用至关重要。
山东闪电新闻的“闪电头评”结合每日全国热点新闻,以麻辣味十足的文字短评为主,首发移动端,并在滚动条位置推荐等重点推广。而“闪电头评”的主要文字也会在电视节目版《闪电舆论场》中播出。
“闪电头评”提出“观点众筹”的概念和思路,每天向全国近千名评论员约稿,为评论文章的质量打下了基础。评论员分首席评论员、核心评论员、签约评论员等,分层次运维,持续性推出评论作品,凸显有价值的议题,吸引网民关注。
3)打造社群,注重观点融合。
互联网时代重在信息交互,公众的信息互动是一个开放的过程,融媒社群传播模式为“创建IP+搭建社群+共享传播”的循环,这是一个信息传播和生产的闭环。越精准的社群定位,往往就意味着越清晰的诉说对象和越清晰的受众群体。
这种方式充分调动了用户的能动性,让用户参与生产过程,重构了传媒产业的价值链条,也为收视提供了基础。
电视节目版《闪电舆论场》在直播过程中,用户所发送的弹幕随时会在节目中呈现,类似某些K歌软件的弹幕。线上收看的观众,线下参与的受众,都是《闪电舆论场》这款融媒产品的用户,更是观点的生产者与产品的推广者。
在电视节目、移动端专栏之外,《闪电舆论场》还不间断举行各种线下论坛,比如在世界读书日期间举行的“移动阅读时代,我们为什么还要看书”线下论坛等,增强用户黏性。
4
强化“融”的产品思维
1) 培育全媒体品牌,持续推出新媒体产品
江苏新闻广播作为新时代媒体格局中的主流媒体,从2014年开始,栏目组先后开通了节目网站、微信公众号。在每个工作日推出《政风热线》原创微信,力求内容简洁、主线清晰,把相关政策法规、监督报道在微信平台“二次传播”,网民反映内容既好懂又有用。
《政风热线》栏目在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构架了一座沟通的桥梁,是有关职能部门联系和处理民生问题的纽带,因而,受到了全省广大听众的普遍关注。近年来,《政风热线》以融媒体思路进行策划通过流程再造和融合打造,不断利用新媒体技术和呈现方式对节目进行策划制作,不断探索问政节目的更大发展空间。
优质内容是进行“二次传播”的基础和前提。十多年来,江苏新闻广播政风团队始终把“热线”作为“生命线”,受众热线的选择一定是具有一些普遍性和特殊性的问题,通过一个问题的解决,往往推动一批问题的解决,无论从节目的影响力还是播出效果上都真正体现了“群众关注、领导重视、普遍存在、可以解决”的特点。近年来《等待了六年,吃甲鱼的钱终于还了》、《太任性、私挖地下室,还破坏地基,这可是32 层的住宅楼啊……》、《南通老人补办身份证遇尴尬:要么剃光头、要么染黑发……》等多篇报道被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国家级媒体采用。在“二次传播”中,节目内容被受众接受和转发分享,丰富和拓展了节目的受众群体,让节目的影响力得到了更深、更广的拓展。
2)借船出海,构造自有新媒体平台
“大蓝鲸”客户端是江苏广播打造的超千万级粉丝量的新媒体平台,正在与传统的江苏广播融为一体,构成新的平台。“可听”——实时直播、点播。丰富的短音频产品,满足受众的听觉需求;“可看”——广播主持人不仅有声音 也有图像;“可互动”——受众在听节目的同时主动参与节目,赋予受众话语权,监督权。广播节目的传播力、公信力、表现力、互动力的触达面更加多元有效。《政风热线》栏目在每个工作日直播前都会 在“大蓝鲸”客户端发起征集、互动帖,一档监督类的节目直播互动量峰值可以达到十万+的留言互动量,这是基于声音传播,充分运用新技术增强传播效果的表现。
3)积累用户,做大“蓄水池”
节目必须强化用户意识、创新话语表达、实现精准推送,用优质内容吸引用户、服务用户、沉淀用户,形成较大的用户“蓄水池”。
用户管理就是富矿,必须充分挖掘自身资源优势,发现潜在用户,利用大数据筛选好用户喜好,喜欢什么了类别新闻,还要在后台加强与用户线上线下互动,做好用户服务,这样才能增强用户黏性;为精准传播提供支撑。
5
产品新闻的未来发展
1)打造优质产品,坚持内容为王
不管技术更迭多么频繁,没有内容总是很空洞,只有优质的内容才会吸引受众,央视《主播说联播》每一期的节目内容,栏目组切实从受众出发,将难理解的事件解读给受众,与受众思维同步,关注受众讨论的社会热点,并引导受众达成正确的社会共识,共同维护中国的发展成果。
《主播说联播》被受众喜爱和支持的原因之一在于,这一栏目坚持优质的精神内核。选择受众关注的话题,通过受众喜爱的传播渠道,采用受众欢迎的语言表达,让受众体会到了央
媒的真诚和“走心”。《主播说联播》是基于《新闻联播》的二次创作,两个栏目存在明显的差异性,这一差异性打破了刻板印象,让受众惊喜。《主播说联播》的内容与热点同步,解读受众关注的话题,以接地气的方式向受众表达中国的立场和态度,还会与受众一起追星“阿中哥哥”。
2)选择有效传播渠道,加强技术创新
短视频这一形式也便于受众获取和分享,信息内容可迅速传达至受众,并由受众进行二次传播,拓宽传播范围。同时,传播内容还吸纳了网友们的思想,让受众参与了信息内容的生成。
《主播说联播》采用短视频的方式,16比9的竖屏屏占比,1至2分钟的视频时长,符合当下受众的信息获取习惯。简短又深刻地讨论社会热点,利于表明态度,引导正确社会共识的达成。主持人的小表情和动作手势打破了传统联播的正式性和严肃性,与短视频形式相辅相成,增强了传播的互动性和亲和力。
《主播说联播》是在《新闻联播》基础上的二次编辑,虽然是同一个演播室,但不是简单的剪辑和缩短,而是基于热点事件,从受众思维出发,进行了互联网化的改编和润色,网络话的语言。
3)增强传播互动,将受众变为粉丝
2019年三大央媒在国庆前推出的融媒体产品,在人民群众中广泛流传、朋友圈“刷屏”,并激发了广大网友的爱国热情。从生活化、日常场景的小切口入手,通过流行、受欢迎的方式与受众互动,同时传播正能量和正确的价值观。如人民日报客户端——《56 个民族服装任你选!快秀出你的爱国 Style》,新华社——《NO.70 时光机》,央视频——《VR 带你看人民军队强盛阵容》……
优质融媒体产品不仅需要优质信息内容和有效传播渠道,也包括良好传播效果。
传播效果取决于受众对于融媒体产品的认可度和主动传播力。优质的融媒体产品是受众所期待的,它的内容是受众关注的,形式是受众接受甚至是喜爱的,渠道符合受众习惯。只有满足这些传播要素,才能让受众参与并认可融媒体产品,与媒体互动,主动传播这一产品。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