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周五有礼】暑期专题:我如果遭遇家庭暴力应该怎么办?(文末有礼)

武清检察
2020-08-21 17:2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澎湃号·政务 >
字号

我如果遭遇家庭暴力应该怎么办?

一、答疑解惑:

孩子遭遇家暴行为,既有家长受错误观念影响,在子女教育方面过于粗暴,欠缺科学方法,也有个别父母本身人格和心理不健全,存在暴力倾向,使孩子成为了受害者。

家长体罚孩子,如果只是出于教育目的,并且情节轻微,孩子可以试着理解父母并改正自身存在的不足之处:同时,平时加强和父母的交流沟通,表达自己的看法,要求父母改进教育方式。

但如果孩子遇到了严重家暴行为,就应当及时向外末界寻求帮助。2016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以下简称 《反家暴法》)第十三条明确规定:“ 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可以向加害人或者受害人所在单位、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妇女联合会等有关组织投诉和求助。有关单位、组织接到家庭暴力投诉和求助后,应当及时劝阻、调解,对加害人进行批评教育。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也可以直接向公安机关报案。”因此,孩子在遭受严重家暴行为时可以依法向其所在学校、村委会、街道、父母所在单位反映情况,或者向公安机关举报,通过法律途径对施暴人采取强制措施。

家庭暴力不仅是家庭事件,还是社会事件,甚至是严重的违法犯罪行为,应当受到全社会的充分重视。青少年要加强对法律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在生活中学会使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如果在维权过程中遇到法律或心理方面的问题,可以拨打12355青少年服务热线,寻求当地团组织的帮助。

二、看一看案例

某天,小赵被父亲赶了出来。原来,小赵这次期末考试成绩不理想,语文、数学、英语都是六十几分。“望子成龙”的赵爸爸当即大怒,重重地甩了小赵一巴掌,还不许小赵吃饭。邻居见状,劝赵爸爸平静,并慢慢地讲道理“赵爸爸,昨天我们还一起看了 电影《刮痧》,电影里爸爸为给孩子治病,采取中国民间刮痧的方法,却被美国警察当成家庭暴力给逮捕了。您当时还感触说,美国那边保护得好,今天您怎么就自己打起孩子来了?”赵爸爸有些惭愧,意识到自己的教育方法不当,但是他也想知道,家庭暴力有没有程度要求,难道打孩子一顿就是家庭暴力?

三、案例评析

我们通常所说的家庭暴力,是指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禁闭、残害或者其他手段,对家庭成员从身体、精神方面进行伤害和摧残的行为。一般情况下,经常性地对家庭成员的身心造成伤害的不法行为即构成家庭暴力。偶尔打骂,造成严重后果的也构成家庭暴力。另外,如果实施家庭暴力构成犯罪,还会被追究刑事责任。2016年3月1日《反家暴法》生效,这部法律旨在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保护家庭成员的合法权益,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家庭关系,促进家庭和谐、社会稳定,它的重要意义得到专家、民众的认可。这部法律主要管的家庭暴力,其实是没达到《刑法》中的虐待罪、遗弃罪,甚至连行政处罚都够不上的、轻微的家庭暴力行为。

赵爸爸为了孩子的前途而打骂孩子,虽然其出发点是好的,但是暴力的方式是不当的,但目前也只是偶发性地打骂儿子,是否构成家庭暴力还需看今后表现。伦敦大学学院心理学博士、青少年成长教育专家陈志林表示:“孩子和家长是平等的,孩子不是家长的私有物品。”在童年阶段遭遇家暴的孩子,除了身体上的伤害,可能也会留下心灵上的创伤。有相关的调查显示,这样的孩子成年之后,会显现出多疑、极端的倾向,缺乏安全感,更严重的会扭曲人生观、价值观。

四、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四十九条婚姻、 家庭、母亲和儿童受国家的保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

第二条本法所称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

第三条家庭成员之间应 当互相帮助,互相关爱,和睦相处,履行家庭义务。

反家庭暴力是国家、社会和每个家庭的共同责任。国家禁止任何形式的家庭暴力。

第四条反家庭暴力工作遵循预防为主,教育、新治与惩处相结合原则。

反家庭暴力工作应当尊重受害人真实意愿,保护当事人隐私。

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孕期和哺乳期的妇女、重病患者遭受家庭暴力的应当给予特殊保护。

本期问题

生活中我们遇到家暴怎么办?

我们将从转发并在评论区里回答问题的小观众里选取20名幸运小观众,赠送检察官姐姐准备的精美小礼物

原标题:《【周五有礼】暑期专题:我如果遭遇家庭暴力应该怎么办?(文末有礼)》

阅读原文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