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鲁迅先生是看不尽的画”,上海鲁迅纪念馆展馆藏美术品
“鲁迅先生是一本读不完的书,看不尽的画。通过这些美术作品,可以发现鲁迅是丰富而多元的人,有着非常深厚的精神世界来供现代的艺术家去探索。”上海鲁迅纪念馆相关负责人说。
澎湃新闻获悉,8月21日,展览“愿有英俊出中国——上海鲁迅纪念馆藏美术品展”在上海鲁迅纪念馆开幕,以此呈现鲁迅与青年间亦师亦友的关系。展览以鲁迅培育青年走上革命、文学、艺术之路为切入点,展示一批上海鲁迅纪念馆馆藏美术品。
鲁迅
鲁迅,(1881-1936年),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来到上海之后,就像一块磁石,吸引着进步的青年不断地汇集到他的身边。虽然长期信奉的青年必胜于老年的进化论思想已经轰毁,但鲁迅对培养青年倾注的热情,却一如既往。柔石、白薇、萧红、萧军、殷夫、叶紫、冯雪峰、艾芜、沙汀、张天翼、陈学昭、王任叔、徐懋庸、聂绀弩、胡风、葛琴、黄源等,这些青年作家大都亲聆过鲁迅的教诲,或身受过鲁迅的提携、指点。
展厅现场
展厅现场
澎湃新闻了解到,此次展览以鲁迅培育青年走上革命、文学、艺术之路为切入点,集中展示一批上海鲁迅纪念馆馆藏优秀美术品,涵盖油画、国画、版画、雕塑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展览精选了55件(组)馆藏美术品和17件(组)文物及复制品进行展出,以此生动讲述了鲁迅与青年的故事,体现了鲁迅的文艺思想始终引领着新文艺的方向并影响着中国美术的发展。
展览现场
据悉,自1951年上海鲁迅纪念馆建成后,1956年起,纪念馆便与上海美协合作,邀请艺术家创作了一批与鲁迅相关题材的作品。上海鲁迅纪念馆相关负责人表示,“鲁迅先生是一本读不完的书,看不尽的画。通过这些美术作品,可以发现鲁迅是丰富而多元的人,有着非常深厚的精神世界来供现代的艺术家去探索。”
展览分为三个板块:“生命的路”、“有声的中国”和“大众的艺术”,每个板块的开头皆展示了一张艺术家创作的鲁迅肖像。在展陈上,策展方选用了红色为主色调,并采用红、灰、驼色的撞色让展览色调在统一中呈现出些许变化,充分营造“愿有英俊出中国”的主题氛围。
鲁迅与革命、文学青年
进入展厅,便能看第一板块开头所展示的张充仁创作于七十年代的作品《鲁迅像》。张充仁,1907年生,少年时入徐家汇土山湾画馆学习摄影与制版,随马相伯习书法,绘制舞台背景,为神职人员画肖像,担任家庭绘画师等。后入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美术学院油画高级班学习,由绘画转攻雕塑。1950年张充仁为上海鲁迅纪念馆建馆创作的油画《鲁迅像》。据悉,这幅肖像系根据鲁迅1933年5月26日的留影而作,作品基于写实主义的创作基调,将背景处理成前后有明暗对比的深色系,以人物为中心呈现放射状光影,突出鲁迅眼神风采,于平静中见深沉,高度还原了鲁迅所说“最精神饱满的一帧”照片中的模样。
张充仁《鲁迅像》
展厅现场,描述鲁迅与瞿秋白的作品
《陈云到北川公寓鲁迅寓所接瞿秋白转移》吴捷 油画作品
展览的第一板块讲述的是鲁迅与革命青年的故事。在鲁迅结识的共产党人中,瞿秋白可以说是意气相投,相知最深的了。他们原本并不相识,但神交已久,正如瞿秋白在写给鲁迅的一封信中所说:“我们是这样亲密的人,没有见面就是这样亲密的人。”
瞿秋白曾经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负责人,一度蛰居上海,身患肺病,长期生活在动荡流离中。1933年3月3日,在内山完造夫人的帮助下,鲁迅在施高塔路(今山阴路)日本人聚居的东照里,租下了一个底楼的房间,作为瞿秋白夫妇的秘密住所。6日,鲁迅就带着一盆堇花去祝贺他们迁入新居了。不久,鲁迅也决定搬家,他把一部分藏书运到狄威思路(今溧阳路)的一间屋子里存放,然后在4月11日居家迁居大陆新村9号,这是鲁迅在上海的最后一处寓所。而第一板块中,就展现了不少描述鲁迅与瞿秋白故事的版画。
(左)《前哨》
鲁迅全家与冯雪峰全家
此外,该板块还呈现了鲁迅与冯雪峰的故事。左联党团书记冯雪峰与鲁迅的交往,不仅密切了鲁迅与左联的联系,也使鲁迅的文艺思想、文化主张在左联中得到很好的渗透。冯雪峰在《回忆鲁迅》中说:“一九二八年十二月的一天晚上,柔石带我去见了鲁迅先生,从此我就跟鲁迅先生接近,一直到他逝世之日为止。”
1929年,冯雪峰与鲁迅同住景云里,交往更为密切,两人一起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筹备。1931年起,冯雪峰任“左联”党团书记、中共上海文化工作委员会书记。为抗议国民党杀害左联五作家和其他革命志士的暴行,鲁迅与冯雪峰等秘密编印了《前哨》“纪念战死者专号”。1931年4月20日,编完《前哨》“纪念战死者专号”后,鲁迅与冯雪峰两家合影留念。鲁迅日记1931年4月20日:“午同广平、海婴、文英及其夫人并孩子往阳春馆照相。”即为此。
刘巽发雕塑作品《鲁迅与柔石》
鲁迅与柔石私交甚密。在柔石等牺牲两周年的时候,鲁迅才写了情真意切的散文名篇《为了忘却的记念》。文末,鲁迅写道:“夜正长,路也正长,我不如忘却,不说的好罢。但我知道,即使不是我,将来总会有记起他们,再说他们的时候的。”
蒋兆和国画作品《记念刘和珍君》
对面是蒋兆和所作的国画《记念刘和珍君》。蒋兆和的人物画融合了中国画的线描特长和西画明暗对比的表现手法,这幅《记念刘和珍君》创作于1961年,是表现鲁迅悼念遇害学生刘和珍的情景。1926年,刘和珍在三·一八惨案中遇害,年仅22岁。鲁迅在参加了刘和珍的追悼会之后,作《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以此来追忆这位“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学生。
黄新波版画《怒向刀丛觅小诗》
黄新波的作品《怒向刀丛觅小诗》此板块中的重点展品。黄新波是众多广东籍木刻青年中的佼佼者,也是新兴木刻艺术发展的重要拓荒者之一,该作品是黄新波作于1974年的《鲁迅诗意》组画之一,原作共九幅。作品名取自鲁迅为悼念左联烈士所作诗《惯于长夜过春时》中“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句。
而在展览的第二板块“有声的中国”讲述的是鲁迅与文学青年。展厅中,艺术家陈逸飞的油画作品《鲁迅在左联成立大会上讲话》以1930年3月2日,“左联”在中华艺术大学成立,鲁迅在会上讲话的情景为创作题材。鲁迅手执香烟站在黑板前面,旁边座椅上放着他的一杯茶,鲁迅发言者与认真聆听的青年们距离极为亲近,与青年们处于一种平等而亲切交谈的状态,毫无高高在上的距离感。而画面处理则采用逆光画法,明暗配置和反差鲜明清晰,人物层次丰富,充满表现力。
陈逸飞油画作品《鲁迅在左联成立大会上讲话》
展厅中展出的《萌芽月刊》与《北斗》第二卷第二期,两者皆为二级文物
鲁迅与木刻青年
中国新兴版画是在抗日救亡的革命浪潮和轰轰烈烈的左翼文化运动中兴起的,这种特殊的政治文化背景与历史需求,使其一兴起便承担起改造社会的历史重任,成为社会与文化变革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新兴版画的兴起、发展,与鲁迅的大力提倡分不开。他对版画的提倡,固缘于长期养成的对黑白线条艺术的浓厚兴趣,但更重要的,他认为版画制作简便,耗费较少,且可一版多印,易于流传,“当革命时,版画之用最广,虽极匆忙,倾刻能办”(鲁迅:《集外集拾遗·<新俄画选>小引》)。1928年,鲁迅创办朝花社,后主持出版版画丛刊《艺苑朝华》,介绍外国版画,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促动了最初的木刻版画团体的出现。
展厅内景
鲁迅给予了新兴版画有力的支持。1931年6月,一八艺社准备在上海举办习作展览。鲁迅除捐款资助外,还转托内山完造为之租借场地,并为展览图册写了《一八艺社习作展览会小引》。同时,他专门定制了一批镜框,在内山完造的帮助下,先后三次举办展览,将自己细心搜集的外国版画,公开展出。出于同样的目的,鲁迅还陆续编印了《木刻士敏土之图》、《引玉集》《<死魂灵>一百图》、《一个人的受难》、《苏联版画集》、《凯绥珂勒惠支版画选集》等外国版画作品集。其中,德国版画家珂勒惠支一直是鲁迅所推崇的。
俞云阶《鲁迅像》
李以泰版画作品《旧像愈催破,人类便愈进步》
在展厅中,可以看到不少鲁迅与珂勒惠支的关联。例如第三板块的第一幅作品、油画家俞云阶创作的《鲁迅像》中,右上方的背景就描绘了珂勒惠支的版画作品;李以泰的版画作品《旧像愈催破,人类便愈进步》则描绘着鲁迅在编辑画册时脑海中所呈现的珂勒惠支作品《反抗》。
陈烟桥是鲁迅一手培育出来的优秀木刻家,鲁迅对陈烟桥的木刻一直给予很高评价,曾推荐参加法国“革命的中国之新艺术展览会”展出,还将《窗》、《风景》《拉》等三幅作品编入《木刻纪程》。鲁迅去世后,陈烟桥与力群等人发起“上海木刻作者协会”,推动新兴木刻运动的发展。在展厅中,观众可以看到《窗》的原版及拓印。
陈烟桥版画 《窗》的原版及拓印
戎戈版画《鲁迅先生之墓》
《鲁迅先生之墓》为黑白木刻,由戎戈作于1957年。版画取材于鲁迅先生之墓,同时刻画了人们祭扫鲁迅墓的场景。该幅作品刀法精细,高度写实。1956年,鲁迅墓从万国公墓迁葬于上海鲁迅公园内,墓前的鲁迅先生铜像由著名雕塑家萧传玖创作。墓碑上“鲁迅先生之墓”由毛泽东题写。
对鲁迅而言,青年是学生、是光亮、是未来的希望;对青年而言,鲁迅是良师、是炬火、是前行的旗帜。鲁迅纪念馆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希望观众能籍由这个展览,更好地体会鲁迅希望造就一支向旧世界冲击的浩大的文艺新军的热切愿望,感受青年对鲁迅的爱戴,了解鲁迅文艺思想对中国现当代艺术创作的深远影响。”
张德华 雕塑 鲁迅半身铜像
展厅内的文献展示
展览将展至10月25日。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